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滴鼻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镇静的效果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滴鼻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镇静的效果。

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心脏手术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年龄1~3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n=25):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组)鼻内滴入右美托咪定3.9 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滴鼻组(DK组)鼻内滴入右美托咪定3.3 μg/kg、艾司氯胺酮2 mg/kg。于给药前和给药后30 min时记录威斯康星州儿童医院镇静量表评分(CHW评分)、SpO2、HR、肺动脉收缩压(PAP),并计算给药后SpO2、HR、PAP的下降率。记录镇静起效时间,镇静过程中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均未见镇静不足和镇静过深。与D组比较,DK组给药后30 min时CHW评分降低,镇静起效时间缩短,HR下降率降低(P

其他文献
目的确定瑞马唑仑用于颈内静脉穿刺术镇静时抑制患者通气功能的效力。方法拟在局麻下行颈内静脉穿刺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BMI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减轻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儿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机制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铁死亡的关系。方法择期行CPB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4~8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TI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UTI组将乌司他丁20000U/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于切皮前20min时经15min中心静脉输注50ml,于CPB10min时经15minCPB管路滴注50ml;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于麻醉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90例,年龄18~64岁,BMI18~25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D-L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D-L组和L组于气管导管前1/3和套囊表面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g,D组涂抹石蜡油;D-L组和D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给药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胃肠肿瘤手术老年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BMI18~28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5):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诱导:R组静脉输注瑞马唑仑6mg·kg-1·h-1,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麻醉维持:R组静脉输注瑞马唑仑0.5~1.0mg·kg-1·h-1,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4~12mg·kg-1·h-1,术中维持BIS值40~60
目的评价驱动压指导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滴定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肺不张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50例,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BMI19~28kg/m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5):传统肺保护性通气组(C组)和驱动压指导个体化PEEP组(D组)。PEEP设置方法:C组患者术中PEEP全程采用5cmH2O。D组患者分别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Trendelenburg体位-气腹构建后滴定最佳PEEP,初始值为麻醉机允许的最低PEEP,每
目的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方法择期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0例,年龄60~75岁,体重50~80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n=30)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n=20)。T组在超声引导下于T4,5间隙行胸椎旁神经阻滞,两侧分别注射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5ml,2min后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ml。依据冠状动脉解剖将桥血管划分为4部分:左胸廓内动脉-前降支(动脉
目的评价舒更葡糖钠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超快通道麻醉的价值。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40例,性别不限,年龄1~6岁,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舒更葡糖钠组(S组)和常规对照组(C组)。在麻醉恢复期,当TOF计数为0和强直刺激后计数(PTC)为1或2时,S组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4.0mg/kg,C组静脉注射相应容量的生理盐水,并记录从给药到TOF比值恢复至25%、75%和90%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以及超快通道麻醉达标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TOF比值恢复至25%、
目的评价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小胶质细胞P2X7受体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6~8周龄,体重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假手术 P2X7受体阻断组(SP组)和神经病理性痛 P2X7受体阻断组(NP P组)。采用坐骨神经干结扎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14d后通过脑立体定位仪于内侧前额叶皮质置入套管,SP组和NP P组第14天开始连续3d双侧mPFC注射P2X7受体阻断剂
目的评价脊髓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INJ2)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及其与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30~260g,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神经病理性痛 NINJ2干扰病毒组(NP siRNA组)和神经病理性痛 对照病毒组(NP scrRNA组)。Sham组与NP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NP siRNA组和NP scrRNA组鞘内注射相应病毒10μl。1周后采用结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