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2月2日,河北唐山银监分局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中国银监会的派出机构,该分局全面履行对辖区12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四年来,分局党委以“依法、科学、文明”监管为切入点,以提高监管有效性为目标,不断探求新的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方式方法,通过一系列加强监管队伍、监管机制和监管文化建设的治局措施,成就了辉煌的监管事业。2007年末,全市银行业存款余额2264亿元,贷款余额1267亿元,分别比2004年初增加1170亿元和535亿元,增长106.9%和73.1%;不良贷款余额比2004年初减少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16.3个百分点;四年累计盈利额达72.7亿元,2007年盈利34.3亿元,盈利面达到100%。四年中,分局被银监会树为推行履职问责制的一面旗帜,被评为银监会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银监会系统学习型分局,被评为银监会系统优秀“职工小家”,多次被评为河北银监局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优秀领导班子,有5人次获得银监会系统先进称号,20人次获得省局级先进称号。
磨砺监管利器打造精武之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对银行业实施强力有效的监管,必须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武之师。分局党委号召职员“精一门、学两门、知多门”,争做适应监管形势的复合型人才,为职员“量身定做”了教育培训计划。在培训方式上,形成了“每日一题、每月一课、半年一考、年终一评”的常规工作机制;实行“逢会必问”,激励职员主动学习;举办“月度讲座”,聘请专家进来教;到监管对象业务岗位“跟班作业”,选派年轻监管员走出去学;开展“一人一技一师”活动,以工代训提高监管技能;试行“监管论坛”,以讨论实验课的形式切磋监管技艺;开办“网络课堂”,利用局域网长期举办网上答题。为建立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把职员考试成绩纳入绩效考核。大家逐渐尝到了从教育培训到监管成才的“甜头”,把参加培训当成了“福利”,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学习蔚然成风。
打造过硬的监管队伍,要靠执行有力的“铁规章”。2005年,分局以首创精神制定了监管问责制试行办法,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管职责的不良行为的内部监督做出了具体规定。在落实“铁规章”过程中,分局动用了强力执行的“铁手腕”,对违反问责制规定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坚决按照制度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对6名监管员接受一次农村信用社宴请的违纪问题,在系统内进行了通报批评,责令清退招待费并登门道歉,按照问责规定分别扣罚绩效工资1800元至3000元,并把他们确定为年度“不合格监管员”。对某监管办事处负责人超越权限审批了1家机构迁址问题,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扣罚绩效工资6000元。两记“重拳”问责在分局系统产生强烈反响,分局党委借此组织职员开展大讨论,剖析违规违纪问题的危害,让大家加深对问责制的理解和认识。自此以后,监管人员把问责制看作不可触摸的“高压线”,分局清正廉洁的监管形象和权威逐步树立。2006年,分局制定了履职问责制试行办法,将问责制扩展延伸到分局的各项工作和全体职员,详尽列举了167种可能出现的失误、失职和渎职情形,并建立了职员行为自律、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监管对象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2007年,分局推行了监管分包责任制度,进一步量化和固化监管岗位责任,同时成立巡视督察组,督促检查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问责制的强力推行,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促使监管人员变问责压力为履职动力,实现了监管工作作风、效率、力度的显著改观。推行问责制的经验做法在银监会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并以内刊转发银监会全系统,银监会纪委胡怀邦书记批示:“唐山分局推行问责制的做法很好,经验值得借鉴”。
打造过硬的队伍,还要用一种精神力量去团结队伍、凝聚合力、激发战斗力。分局党委注重发挥监管文化的“内核”作用,荡涤了一种激昂奋进的清流。分局“三个形象”监管文化理念的主要内涵是:与时俱进,担当楷模,做贯彻新监管理念的“领头雁”;勇挑重担,担当先锋,做监管创新的“千里马”;坚忍不拔,担当表率,做监管敬业的“老黄牛”。在打造清新、和谐的“三个形象”监管文化建设中,富强局长敢于在全体职员大会上叫响“三看齐”,即职员向中层干部看齐,中层干部向领导班子看齐,领导班子成员向班长看齐。党委班子成员要求职员做到的,班子成员率先做到,要求职员不做的,班子成员率先不做。在执行工作纪律和监管纪律方面,班子成员率先做出表率,带头拒吃请、拒礼金、礼品,先后上缴礼品礼金价值9.7万元。四年来,分局受理行政许可2600多项,实施行政处罚164万元,大额采购1000余万元,班子成员都做到了送礼不要,请客不到,说情不准。属地银行业乃至社会各界无一人、一件对班子成员的信访举报。局领导率先垂范,用铁的纪律打造了清正廉洁的“包公形象”,全体职员廉洁自律意识普遍增强,在全市银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分局连续多年被河北银监局
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挥利剑惩违法违规强震慑保一方平安
建局之初,分局就开始组织大规模的“集团作战式”现场检查,对银行业违法违规问题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治。2004年初,针对全市同业中反映强烈的某银行业机构违规揽存问题,分局抽调精兵强将38名,对该银行业机构11家储蓄网点进行了全面检查,查实擅自设立代办机构、出具虚假储蓄存单等8个方面问题,涉及违法违规资金近亿元。查后对其开出分局成立后的第一张26.8万元的“罚单”,以此宣告了唐山银监分局的现场检查能力和金融执法权威。首战告捷后,针对历史上遗留的行政许可问题,再次抽调18名监管员,对近1200家银行业机构行开展了“地毯式”现场检查,对25家机构擅自变更法定重要事项、撤并机构、超范围经营以及未经批准任命高级管理人员的问题罚款59万元,这59万元的“罚单”是成为唐山市银行业监管史上的第一“大单”,在全市银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显示了分局强力规范辖区银行业行政许可管理的决心,催动了行政许可监管工作由乱到治的根本转变。2005年,分局再次抽调各部门18名监管人员,对5家银行资产负债及损益科目的核心业务开展了一次历时一个多月的现场检查,该项检查直捣银行业信贷管理方面的重大违规问题,查出了部分机构违规办理房地产信贷业务、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发放信用贷款、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等违法违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分局对11家银行业机构实施罚款46.6万元。此项检查显示了监管队伍娴熟的检查技能,进一步树立了监管机构的执法权威。
迎难而上化风险 卸掉包袱促发展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在化解银行业金融风险的难点工作中,唐山银监分局用敢为人先、不畏艰难的精神踏出一条前人从没有走过的路,谱写了唐山银行业金融发展的新篇章。四年来,分局成功处置3家高风险金融机构,累计处置、置换不良资产7.8亿元,化解了唐山市历史上遗留的“三座大山”金融风险。
乐亭县城市信用社于2001年7月8日经批准实施了停业整顿,因其已停业多年,复业无望,经过审慎研究,分局最终做出了实施市场退出的处置决定,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项工作组,对其资产、负债、资金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最终核定出兑付各项存款的资金缺口723万元及职工安置费用,锁定了实施市场退出必须先期解决的关键环节。分局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经过多次协调,促使乐亭县委和县政府将信用社退市工作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协调市政府先行筹措资金给于支持。唐山市政府筹措资金760万元,专项用于乐亭县城市信用社各项存款的兑付和职工安置工作,使乐亭县城市信用社市场退出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成功地搬掉了第一座大山。
唐山市丰南区城市信用社由于支付困难,被确定为高风险社,后因其严重资不抵债被河北省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领导小组列为待停业整顿信用社,成为唐山金融业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支付风险一触即发。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分局风险处置小组连续召开几次会议,详细研究处置程序、方案和应急预案,最终确定了谋求一家股份制银行实施整体收购的大胆设想,并得到了市政府的肯定。经过分局积极联系、接触、推介、说服,终于中信银行表示了愿意收购该城市信用社的意愿。当地方政府和中信银行就收购资金额和职工安置等敏感问题谈判陷入僵局时,分局频繁来往于政府和中信银行总行进行调节、斡旋,最终促使双方互为让步,达成收购协议,收购申请很快就得到了银监会的批复。为实现该社平稳退市,分局缜密部署退市工作实施方案,并向市政府建议“清产核资期间,城市信用社照常营业”的大胆设想,按此建议,政府主管金融工作的领导先后两次召集协调调度会,促使各有关单位按照既定程序稳步实施。中信银行收购资金和丰南区政府筹措的兑付资金足额到位,随后丰南区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进驻接收,组织清产核资。2006年12月16日,该社存款本息4175万元及等额兑付资金移交丰南区农村信用联合社,实现了平稳退出。2007年7月18日,中信银行唐山分行挂牌开业,开创了河北省银行业通过实施引入机构化解历史风险的先河。
唐山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由于管理低效、经营不佳需要“绿化、美化”改造,通过经营和管理工作的上档升级,打造成唐山的一道秀美风景。为找出该行经营和风险问题的症结,分局于2006年初组织对其资本金的真实情况、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模清了股权不实、资产不良、管理薄弱等问题,并向市政府提交了尽快进行综合治理的报告,市政府对此提起高度重视,将该行综合治理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首先对该行的班子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专职监事长,调整了董事长,初步健全了“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主要监管指标未达标、资本严重不足、资产质量低下的问题,积极推动其加快不良资产剥离和实施增资扩股。经过多次请示河北银监局和中国银监会,反复测算经营数据,协调该行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终于形成了《唐山市商业银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07年末,该方案获得银监会批准并进入了实施阶段,6.5亿元不良贷款置换工作已经完成,不良贷款率降至1.54%,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
谋监管服务大计 绘金融产业宏图
近年来唐山经济的腾飞,使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城市跻身河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但与唐山经济地位不相称的是银行业的相对落后,金融市场的开放度、机构构成和发展指标都无法和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为此,分局党委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监管创造银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大做强金融产业,使之成为唐山服务行业的核心产业,成为唐山第三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催化剂和发酵剂的指导思想。经过深思熟虑,一幅唐山市未来金融产业的发展蓝图已然成竹在胸。
经济大发展,金融当先行。为健全唐山市金融组织体系,分局党委超前谋化,抽调精干力量对县域金融服务适应性和农村“三类”机构设置规划进行调研,积极做好在迁安市(县级市)设立贷款公司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向市委、市政府提出“金融城”和“区域银行”建设的构想,提出把金融业打造成唐山市服务业核心产业的建议。提出了以抓住有利机遇,搭建曹妃甸新区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大”(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为目标,形成沿海经济隆起带金融服务体系;搭建中心城区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市”(市民、市区、市政)为目标,形成现代化大城市金融服务体系;搭建新农村建设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为目标,形成农村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金融产业发展思路,同时提出了谋划引进银行机构、健全金融组织体系的措施。这些建议和措施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地方党政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为实现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奠定了基础。目前,唐山市政府成立了唐山市金融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分局成立了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小组,在成功引进中信银行、天津银行后,又积极与光大、民生、华夏等多家国内股份制银行联系,并达成初步意向。在分局的倡导下,唐山市政府拨付专项资金25万元,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以分局上报规划为蓝本,系统地制定《唐山市金融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首开了唐山和河北省城市发展史上的先河;分局协助市政府完成了《关于做大做强唐山金融产业的整体方案》和《关于设立曹妃甸区域性银行的初步意见》,唐山未来金融发展的宏伟蓝图跃然纸上,金融体系构建工程已经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一座机构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金融城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满誉载舟情未尽,改革潮中竞风流。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唐山银监分局全体职员在以富强局长为核心强有力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和衷共济、开拓进取,高举创新旗帜,深化金融改革,严监管、强内控、优服务、促发展,正在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热情、顽强的作风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银监分局
磨砺监管利器打造精武之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对银行业实施强力有效的监管,必须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武之师。分局党委号召职员“精一门、学两门、知多门”,争做适应监管形势的复合型人才,为职员“量身定做”了教育培训计划。在培训方式上,形成了“每日一题、每月一课、半年一考、年终一评”的常规工作机制;实行“逢会必问”,激励职员主动学习;举办“月度讲座”,聘请专家进来教;到监管对象业务岗位“跟班作业”,选派年轻监管员走出去学;开展“一人一技一师”活动,以工代训提高监管技能;试行“监管论坛”,以讨论实验课的形式切磋监管技艺;开办“网络课堂”,利用局域网长期举办网上答题。为建立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把职员考试成绩纳入绩效考核。大家逐渐尝到了从教育培训到监管成才的“甜头”,把参加培训当成了“福利”,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学习蔚然成风。
打造过硬的监管队伍,要靠执行有力的“铁规章”。2005年,分局以首创精神制定了监管问责制试行办法,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管职责的不良行为的内部监督做出了具体规定。在落实“铁规章”过程中,分局动用了强力执行的“铁手腕”,对违反问责制规定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坚决按照制度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对6名监管员接受一次农村信用社宴请的违纪问题,在系统内进行了通报批评,责令清退招待费并登门道歉,按照问责规定分别扣罚绩效工资1800元至3000元,并把他们确定为年度“不合格监管员”。对某监管办事处负责人超越权限审批了1家机构迁址问题,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扣罚绩效工资6000元。两记“重拳”问责在分局系统产生强烈反响,分局党委借此组织职员开展大讨论,剖析违规违纪问题的危害,让大家加深对问责制的理解和认识。自此以后,监管人员把问责制看作不可触摸的“高压线”,分局清正廉洁的监管形象和权威逐步树立。2006年,分局制定了履职问责制试行办法,将问责制扩展延伸到分局的各项工作和全体职员,详尽列举了167种可能出现的失误、失职和渎职情形,并建立了职员行为自律、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监管对象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2007年,分局推行了监管分包责任制度,进一步量化和固化监管岗位责任,同时成立巡视督察组,督促检查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问责制的强力推行,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促使监管人员变问责压力为履职动力,实现了监管工作作风、效率、力度的显著改观。推行问责制的经验做法在银监会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并以内刊转发银监会全系统,银监会纪委胡怀邦书记批示:“唐山分局推行问责制的做法很好,经验值得借鉴”。
打造过硬的队伍,还要用一种精神力量去团结队伍、凝聚合力、激发战斗力。分局党委注重发挥监管文化的“内核”作用,荡涤了一种激昂奋进的清流。分局“三个形象”监管文化理念的主要内涵是:与时俱进,担当楷模,做贯彻新监管理念的“领头雁”;勇挑重担,担当先锋,做监管创新的“千里马”;坚忍不拔,担当表率,做监管敬业的“老黄牛”。在打造清新、和谐的“三个形象”监管文化建设中,富强局长敢于在全体职员大会上叫响“三看齐”,即职员向中层干部看齐,中层干部向领导班子看齐,领导班子成员向班长看齐。党委班子成员要求职员做到的,班子成员率先做到,要求职员不做的,班子成员率先不做。在执行工作纪律和监管纪律方面,班子成员率先做出表率,带头拒吃请、拒礼金、礼品,先后上缴礼品礼金价值9.7万元。四年来,分局受理行政许可2600多项,实施行政处罚164万元,大额采购1000余万元,班子成员都做到了送礼不要,请客不到,说情不准。属地银行业乃至社会各界无一人、一件对班子成员的信访举报。局领导率先垂范,用铁的纪律打造了清正廉洁的“包公形象”,全体职员廉洁自律意识普遍增强,在全市银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分局连续多年被河北银监局
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挥利剑惩违法违规强震慑保一方平安
建局之初,分局就开始组织大规模的“集团作战式”现场检查,对银行业违法违规问题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治。2004年初,针对全市同业中反映强烈的某银行业机构违规揽存问题,分局抽调精兵强将38名,对该银行业机构11家储蓄网点进行了全面检查,查实擅自设立代办机构、出具虚假储蓄存单等8个方面问题,涉及违法违规资金近亿元。查后对其开出分局成立后的第一张26.8万元的“罚单”,以此宣告了唐山银监分局的现场检查能力和金融执法权威。首战告捷后,针对历史上遗留的行政许可问题,再次抽调18名监管员,对近1200家银行业机构行开展了“地毯式”现场检查,对25家机构擅自变更法定重要事项、撤并机构、超范围经营以及未经批准任命高级管理人员的问题罚款59万元,这59万元的“罚单”是成为唐山市银行业监管史上的第一“大单”,在全市银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显示了分局强力规范辖区银行业行政许可管理的决心,催动了行政许可监管工作由乱到治的根本转变。2005年,分局再次抽调各部门18名监管人员,对5家银行资产负债及损益科目的核心业务开展了一次历时一个多月的现场检查,该项检查直捣银行业信贷管理方面的重大违规问题,查出了部分机构违规办理房地产信贷业务、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发放信用贷款、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等违法违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分局对11家银行业机构实施罚款46.6万元。此项检查显示了监管队伍娴熟的检查技能,进一步树立了监管机构的执法权威。
迎难而上化风险 卸掉包袱促发展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在化解银行业金融风险的难点工作中,唐山银监分局用敢为人先、不畏艰难的精神踏出一条前人从没有走过的路,谱写了唐山银行业金融发展的新篇章。四年来,分局成功处置3家高风险金融机构,累计处置、置换不良资产7.8亿元,化解了唐山市历史上遗留的“三座大山”金融风险。
乐亭县城市信用社于2001年7月8日经批准实施了停业整顿,因其已停业多年,复业无望,经过审慎研究,分局最终做出了实施市场退出的处置决定,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项工作组,对其资产、负债、资金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最终核定出兑付各项存款的资金缺口723万元及职工安置费用,锁定了实施市场退出必须先期解决的关键环节。分局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经过多次协调,促使乐亭县委和县政府将信用社退市工作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协调市政府先行筹措资金给于支持。唐山市政府筹措资金760万元,专项用于乐亭县城市信用社各项存款的兑付和职工安置工作,使乐亭县城市信用社市场退出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成功地搬掉了第一座大山。
唐山市丰南区城市信用社由于支付困难,被确定为高风险社,后因其严重资不抵债被河北省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领导小组列为待停业整顿信用社,成为唐山金融业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支付风险一触即发。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分局风险处置小组连续召开几次会议,详细研究处置程序、方案和应急预案,最终确定了谋求一家股份制银行实施整体收购的大胆设想,并得到了市政府的肯定。经过分局积极联系、接触、推介、说服,终于中信银行表示了愿意收购该城市信用社的意愿。当地方政府和中信银行就收购资金额和职工安置等敏感问题谈判陷入僵局时,分局频繁来往于政府和中信银行总行进行调节、斡旋,最终促使双方互为让步,达成收购协议,收购申请很快就得到了银监会的批复。为实现该社平稳退市,分局缜密部署退市工作实施方案,并向市政府建议“清产核资期间,城市信用社照常营业”的大胆设想,按此建议,政府主管金融工作的领导先后两次召集协调调度会,促使各有关单位按照既定程序稳步实施。中信银行收购资金和丰南区政府筹措的兑付资金足额到位,随后丰南区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进驻接收,组织清产核资。2006年12月16日,该社存款本息4175万元及等额兑付资金移交丰南区农村信用联合社,实现了平稳退出。2007年7月18日,中信银行唐山分行挂牌开业,开创了河北省银行业通过实施引入机构化解历史风险的先河。
唐山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由于管理低效、经营不佳需要“绿化、美化”改造,通过经营和管理工作的上档升级,打造成唐山的一道秀美风景。为找出该行经营和风险问题的症结,分局于2006年初组织对其资本金的真实情况、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模清了股权不实、资产不良、管理薄弱等问题,并向市政府提交了尽快进行综合治理的报告,市政府对此提起高度重视,将该行综合治理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首先对该行的班子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专职监事长,调整了董事长,初步健全了“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主要监管指标未达标、资本严重不足、资产质量低下的问题,积极推动其加快不良资产剥离和实施增资扩股。经过多次请示河北银监局和中国银监会,反复测算经营数据,协调该行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终于形成了《唐山市商业银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07年末,该方案获得银监会批准并进入了实施阶段,6.5亿元不良贷款置换工作已经完成,不良贷款率降至1.54%,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
谋监管服务大计 绘金融产业宏图
近年来唐山经济的腾飞,使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城市跻身河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但与唐山经济地位不相称的是银行业的相对落后,金融市场的开放度、机构构成和发展指标都无法和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为此,分局党委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监管创造银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大做强金融产业,使之成为唐山服务行业的核心产业,成为唐山第三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催化剂和发酵剂的指导思想。经过深思熟虑,一幅唐山市未来金融产业的发展蓝图已然成竹在胸。
经济大发展,金融当先行。为健全唐山市金融组织体系,分局党委超前谋化,抽调精干力量对县域金融服务适应性和农村“三类”机构设置规划进行调研,积极做好在迁安市(县级市)设立贷款公司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向市委、市政府提出“金融城”和“区域银行”建设的构想,提出把金融业打造成唐山市服务业核心产业的建议。提出了以抓住有利机遇,搭建曹妃甸新区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大”(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为目标,形成沿海经济隆起带金融服务体系;搭建中心城区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市”(市民、市区、市政)为目标,形成现代化大城市金融服务体系;搭建新农村建设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为目标,形成农村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金融产业发展思路,同时提出了谋划引进银行机构、健全金融组织体系的措施。这些建议和措施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地方党政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为实现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奠定了基础。目前,唐山市政府成立了唐山市金融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分局成立了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小组,在成功引进中信银行、天津银行后,又积极与光大、民生、华夏等多家国内股份制银行联系,并达成初步意向。在分局的倡导下,唐山市政府拨付专项资金25万元,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以分局上报规划为蓝本,系统地制定《唐山市金融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首开了唐山和河北省城市发展史上的先河;分局协助市政府完成了《关于做大做强唐山金融产业的整体方案》和《关于设立曹妃甸区域性银行的初步意见》,唐山未来金融发展的宏伟蓝图跃然纸上,金融体系构建工程已经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一座机构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金融城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满誉载舟情未尽,改革潮中竞风流。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唐山银监分局全体职员在以富强局长为核心强有力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和衷共济、开拓进取,高举创新旗帜,深化金融改革,严监管、强内控、优服务、促发展,正在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热情、顽强的作风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银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