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城)镇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py2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2016年7月,国家三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评选出第一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2016年10月,针对特色小镇概念模糊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特色小(城)镇区分为“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两种不同形态。2017年5月,住建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同期,国家体育总局评选了96个全国运动休闲小镇、国家林草局命名了50个全国森林小镇。至此,国家级特色小镇累计达到549个。
  特色小镇是个创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出现了“一哄而上”“操之过急”等问题,引发了较大的社会负面舆论,主要表现为:滥用概念命名的虚假小镇,比如行政建制镇等;缺失投资主体、并未动工建设的虚拟小镇。针对这些问题,2017年12月,国家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对已公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开展定期测评和优胜劣汰工作。
  2018年8月,为进一步摸清底数,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鎮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其后会同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规范纠偏工作。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召开了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会,会上介绍了规范纠偏工作进展情况:第一,将549个国家级特色小镇进行正本清源,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镇”更名为“全国特色小城镇”,国家体育总局已淘汰整改了34个运动休闲小镇、保留了62个,国家林草局正在制定森林小镇的规范标准;第二,各地区共淘汰整改了385个“问题小镇”,包括虚拟小镇、行政建制镇等形式的虚假小镇。在整改同时,国家发改委也推广了16个特色小镇的典型经验,从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引擎、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开拓城镇化建设新空间、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搭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新平台五个方面总结了三年来特色小镇取得的成果。
  历经三年曲折发展,特色小镇逐步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衷心期待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全国能够涌现出一批货真价实的特色小(城)镇。也欢迎更多行业专家能够持续跟进特色小(城)镇研究,从理论层面深入探索中国特色小(城)镇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大背景下,北京的乡村振兴既是全国乡村振兴的表率,也是大国首都形象的展示,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北京的功能特点,选取同为国际复合功能型首都的巴黎大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巴黎大区乡村振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巴黎大区乡村在现代农业、文化与旅游、合作社组织、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旨在为我国特别是北京乡村振兴提供
期刊
近年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产业革命,快速改变着城乡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机构和企业开始关注村镇,在农业生产、村镇规划、乡村治理、传统村落保护等各领域广泛探索。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相结合,加速乡村信息化步伐。  数字乡村是数字化在农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各级各类开发区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制度创新的探路者。在原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开发区探索建立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级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在“多规合一”新时代,开发区规划体系面临重构,以便融入“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本文梳理了开发区规划管理的演进历程,基于国土空间規划体系,为开发区构建了新的两级规划体系,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最后以新疆维吾尔自治
期刊
主题一:传统村落的发展阶段与存在问题  李华东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组成员,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特邀编辑,《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编委  当前村落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伦理瓦解、代际伦理失衡、养老困难、婚姻圈解体,熟人社会的舆论失去了制约人们行为的作用,乡规民俗几近崩溃、人际情感日趋疏远,公共文化生活难以维系等方面。我认为,文化的衰落是乡村最深刻的
期刊
摘要: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传统建筑风貌环境与格局遭到破坏、非物质化遗产逐渐消失等问题。本文以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柘皋镇北闸老街为例,在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发展视角下探讨如何在修缮过程中协调更新与改造、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而用于指导北闸老街的保护整治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持社会经济活力,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关键词:文化空间;历史文
期刊
摘要:传统村落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地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重要的研究领域。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不可逆转的衰败颓势。文章通过梳理经典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过程与特征、知识群组的识别、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了详细梳理。简要评述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系统总结了传统村落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五位一体转型发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村落由于量大、面广及质异的特性,以致其保护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分类保护作为实现针对性保护发展的有效路径,已形成一定的研究趋势。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运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认知基础、资料整理、文献分析、关键词共现为依据,得出以多维特征视角进行划分的传统村落类型,尝试构建由保护发展总则、规划及策略三个子系统共同形成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体系结构,并聚焦民
期刊
摘要:依据住建部颁布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将传统村落划分为传统建筑类、选址格局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三类。文章以选址格局类传统村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黄圩村为研究对象,借鉴纺织织补的相关手法对传统村落进行织补。提炼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山水环境格局、防御体系格局、人居空间格局三条格局纬线,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农耕文化、汉石文化、聚落文化三条文化经线,模仿凸纹织补、重平纹织补、榫头式
期刊
摘要:联系近年来突破生态环境“高压线”的违建热点新闻事件,文章探讨在生态红线“客观限制”下的传统村落如何寻求“主观发展”的保护发展模式。同时,探索一种“重保护谨慎发展”的新模式,以实现乡村振兴、达到共同富裕的新逻辑。并以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张疃村为落脚点,在不触碰生态环境“高压线”的前提下,在完善保护的基础上,将“闲置农房”演变成“大学村”筑巢引凤,引导村庄走向良性循环,共同谱写传统村落
期刊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徐州市96个乡镇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地域多功能的指标体系,研究乡村农业功能、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休闲文化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识别各乡镇主导功能类型。结果表明:(1)农业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微山湖、骆马湖沿岸与睢宁南部;经济功能高值区多分布在工矿业发展较好、经济辐射较强的乡镇;社会保障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区周边;休闲文化功能高值区主要沿大运河、大沙河分布;生态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