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看到一篇研究“素读”的文章,不禁令我想起南通素有好评的“素读”提倡者(笔者臆断)陆文蔚老师,对老先生的预见和倡导再次深感景仰!三十多年来南通师专的一代代中文学子秉承老师们的衣钵在南通这块沃土上教学生学语文,而且大多不会忘记老师们传统的、有效的语文教学法:
读语文——表情朗读,训练语感
30多年前师专校园的清晨总能听到琅琅书声,不仅学生读,老师也读。陆老用地道的通东话要求说:读书,用尽可能标准的普通话有表情地读。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技能,也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钱模祥老师最拿手的功夫之一就是范读课文,一次读《变色龙》,他变换腔调把奥楚蔑洛夫的丑态揭示得淋漓尽致,一遍范读就使学生基本听懂了课文的深意,这是何等高超的技巧!
读,有表情地诵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同时又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更是学生语感训练的初始阶段,它对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初步熟悉语言范式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现今有的学校整堂课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看不到学生学字词。只见教师在大力营造“文化语文”情境、大力渲染“人文语文”气氛,说不定到什么时候中国小孩就只会“哑巴语文”了。
背语文——扩充储备,积淀素养
有晚辈试着跟陆老开玩笑,让老人家按他指定的篇目背诵《古文观止》,谁知老人家竟眯着眼睛用他的“通东话”背了下来,而且不打一点疙瘩。也许是他的带领,学子们不敢落后,天下第一长联、《离骚》等一口气就能背出,《浮士德》中的精彩段落、《雷雨》中的大段对白,许多人都能声情并茂地一一演绎。活像舞台上的优秀演员。
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儿期正是记忆力最旺盛、记忆潜能最大的时期,也是学习、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素养的最佳时期。可是就在这个时期,当今的课堂几乎不背书。课后只能写作业(完成害人的教辅练习),教育部文件规定的阅读量、背诵量根本达不到,至于常用字词、经典诗文的默写则更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因而极少数诵读搞得好的学校倒成了典型、特色学校,这难道不是当今语文教学的悲哀吗?
品语文——心灵对话,披文入情
说到品,大家都自豪地说。我们之所以能学点语文、教点语文。就是因为南通师专的老师们教会了我们品语文。周溶泉先生打了个比方,说我们品评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尝一只肥美的螃蟹,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艺把大大小小的蟹肉都剔出来。然后就一口小酒,再慢慢细咂,切不可囫囵吞枣,否则无异于暴殄天物!
原《语文教学大纲》中有“理解”一说,我领会“品”就是更深层面、更为娴熟的理解,老师最见功力的就是指导帮助学生自己理解字、词、句、篇,自己品评语、修、逻、文,而不是老师在那里讲自己的理解,或通过严密而热闹的“预设”硬塞给学生理解。这种品读型理解最拿手、最有效也是最难的技艺是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每一年段都有每一年段的特定要求。既不可降格以求,又不能拔苗助长。所以,恰当地让学生在他所能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品评语文,就像他自己有滋有味地品尝螃蟹一样,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课改后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提法、新探索,这可能也是好事,但热闹的课堂是建立在“小组合作”“多元解读”等外在形式上。如何帮助学生扎实理解、正确品读进而掌握理解的技能不能不说是个大问题。谁能自己创设并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创设并达到这一境界,谁就能成为一个好的专家型语文教师,而不在于他是否自创了一个“XX语文”,更不是自我标榜为“XX语文”流派。
用语文——心手相连,恰到好处
语文就是要派用场的,而且就是在生活中用的。(但笔者不赞成“生活语文”的说法,难道还有非生活语文吗?)有许多老师很有创意。把学生带到大街上、田野里。让他们与大人交谈,看莺飞草长,听商贩叫卖,回来后大家交流见闻,积累心得。这就是用语文。可能受老派束缚,窃以为传统的用语文就是在口头能答正确、讲清楚、说明白,在书面能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空洞肤浅、华而不实的语文教学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不会用语文,无论口语交际还是书面表达。哪怕是我们最下工夫的考场作文,文从字顺、切合题意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在所谓“七彩语文”“奇妙作文”及众多"XX语文”的误导下,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语文的基本功被严重忽视,从而导致学生运用祖国语文的基本功严重缺失!加之许多“网络读物…‘快餐读物”乃至一些作家的“奇思妙想”科幻、魔兽作品的引诱。所谓“网络语言”正严重污染着祖国母语的纯洁,学生正确使用母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用语文的目标远远未能达成。
论语文——语文思维,妙手偶得
在我的记忆中,中文科好像没有专门讲所谓语文教学论的。但个个是论语文的专家!朱双六先生清癯俊逸。虽牙不好说话不是很清楚。但政论文的分析总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他说,自己的教学思路不仅要依据于切合于作者的写作思路,而且要能跳出文本讲思想、讲结构、讲语言。听了他们的课我们无不赞叹:这才叫讲语文!这才叫论语文!至于其他文体的学法、写法、教法,总起来一句话——“一字一句总关情”。只有深悟作者之情,才能参透作者之文。
记得那时老师们论语文的文章满天飞,少的几百上千字,多的几千上万字。全在于“得失寸心知”的妙手偶得。作为学子,我们当年都在学老师用“寸心”去论语文,用“寸心”去指导学生读语文、背语文、品语文、用语文,直至现在。因为我们深知,这论语文的“寸心”说到底就是中国语文特有的教学思维,是教师和学生特有的教的思维方式和学的思维方式。只有准确掌握并运用教和学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论语文才是本土化、中国式的,也才是有效的,否则就可能是反传统、反科学的。
笔者丝毫没有否认语文教学论的意思,也并非一概否认"XX语文”或"XX教学法”。回顾跟老师学教语文的过程仅是为了说明,语文有其形成发展的特有规律,只有严格遵循这一规律,用语文教学思维去教学生学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收有成效。如果不从规律出发,而是硬造了哪怕再好听的“××语文”或“××教学法”,也只能事与愿违。这里笔者顺便辨析一下,“××语文”论者或许就是认为,我们提出的理论依据就是语文与思维的关系,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过去的语文只是注重语文知识。笔者为此特别强调。语文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传统语文教学并没有排斥或削弱思维训练,因而这里所说语文教学思维的核心就是语文思维的培育,就是用语文教学思维去培育、发展语文思维。
20年前,因为南通有众多坚守中国语文的老师,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有一件令众多语文教师终生难忘并与南通密切相关的大事:引人注目的江苏省教委(92)22号文件《关于改革和加 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在南通出台。该文件出台前的1991年11月,省教委在镇江召开了纪念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教育家、诗人,也是南通的学生和语文教师吴天石同志的重要讲话《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由此可见“南通语文”早在“文革”前就自成传统并形成特色——同年12月,由省教委主办的“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座谈会”(后专称“南通会议”)在南通召开。此后,南通会议在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语文教育改革的新起点。至今,南通会议至少有两点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被语文教育界所牢记:一是解放思想,进一步清除了语文教育领域“左”的思想影响。澄清了语文教育的本义:二是提出了要对语文教育传统经验进行借鉴和继承,肯定了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精华,开拓了语文学科的纵向联系和纵深发展。
南通会议以来,尤其是课改近10年来为什么会冒出诸多“××语文”?而且在南通也有好几种“××语文”,个人、学校甚至有关机构也在大力鼓吹。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对“南通会议”的继承发展,抑或是对中国语文的否认颠覆?当然笔者无意亦无能评论许多的“××语文”,只能认为这些是对语文教学的新的诉求,但如果为了继承发展中国语文或“南通会议”的优秀传统,硬要在语文前面冠上一个名目的话。我只能按老9币们的教诲,或者按我的年轻朋友的说法,建议最多只能叫素读语文,因为语文就是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素面朝天,口诵心惟,不只是60年前就已界定,而且是因为经过60年的实践检验,认定这才是语文学科的本真!至于像“文化”“人文”等。这本是语文的题中之义,就像女人、男人一样,如果硬要改成“女性女人”“男性男人”。那恐怕就有人怀疑她或他是不是人了!
自小就在南通学语文,后有幸追随南通师专老师学习“南通语文”(专指南通特色语文)。现简略回顾先生们如何教语文及自己如何跟先生学教语文。兼忆“南通会议”的历史意义。旨在用实践和理论证明:“读语文——背语文——品语文——用语文——论语文”是记忆中的学教语文的“五步曲”,其中读是基础,用是目的。品是关键,而独有的、内隐的语文教和学的思维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核心要素。中国语文只有用中华本土的语文思维才能认识并把握它,只要运用中国语文教和学的思维方式去实践操作。就能教好学好语文。寄希望于当今的语文教育界能凝神静心把中国语文的根深深扎牢,久久留住,不要急于标新立异生造新词,更不要出现网络语中所出现的“杯具(悲剧)”语文。60多年了,中国语文就是个特定概念,再折腾来折腾去。悲剧恐怕真的要发生了。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读语文——表情朗读,训练语感
30多年前师专校园的清晨总能听到琅琅书声,不仅学生读,老师也读。陆老用地道的通东话要求说:读书,用尽可能标准的普通话有表情地读。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技能,也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钱模祥老师最拿手的功夫之一就是范读课文,一次读《变色龙》,他变换腔调把奥楚蔑洛夫的丑态揭示得淋漓尽致,一遍范读就使学生基本听懂了课文的深意,这是何等高超的技巧!
读,有表情地诵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同时又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更是学生语感训练的初始阶段,它对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初步熟悉语言范式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现今有的学校整堂课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看不到学生学字词。只见教师在大力营造“文化语文”情境、大力渲染“人文语文”气氛,说不定到什么时候中国小孩就只会“哑巴语文”了。
背语文——扩充储备,积淀素养
有晚辈试着跟陆老开玩笑,让老人家按他指定的篇目背诵《古文观止》,谁知老人家竟眯着眼睛用他的“通东话”背了下来,而且不打一点疙瘩。也许是他的带领,学子们不敢落后,天下第一长联、《离骚》等一口气就能背出,《浮士德》中的精彩段落、《雷雨》中的大段对白,许多人都能声情并茂地一一演绎。活像舞台上的优秀演员。
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儿期正是记忆力最旺盛、记忆潜能最大的时期,也是学习、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素养的最佳时期。可是就在这个时期,当今的课堂几乎不背书。课后只能写作业(完成害人的教辅练习),教育部文件规定的阅读量、背诵量根本达不到,至于常用字词、经典诗文的默写则更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因而极少数诵读搞得好的学校倒成了典型、特色学校,这难道不是当今语文教学的悲哀吗?
品语文——心灵对话,披文入情
说到品,大家都自豪地说。我们之所以能学点语文、教点语文。就是因为南通师专的老师们教会了我们品语文。周溶泉先生打了个比方,说我们品评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尝一只肥美的螃蟹,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艺把大大小小的蟹肉都剔出来。然后就一口小酒,再慢慢细咂,切不可囫囵吞枣,否则无异于暴殄天物!
原《语文教学大纲》中有“理解”一说,我领会“品”就是更深层面、更为娴熟的理解,老师最见功力的就是指导帮助学生自己理解字、词、句、篇,自己品评语、修、逻、文,而不是老师在那里讲自己的理解,或通过严密而热闹的“预设”硬塞给学生理解。这种品读型理解最拿手、最有效也是最难的技艺是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每一年段都有每一年段的特定要求。既不可降格以求,又不能拔苗助长。所以,恰当地让学生在他所能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品评语文,就像他自己有滋有味地品尝螃蟹一样,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课改后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提法、新探索,这可能也是好事,但热闹的课堂是建立在“小组合作”“多元解读”等外在形式上。如何帮助学生扎实理解、正确品读进而掌握理解的技能不能不说是个大问题。谁能自己创设并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创设并达到这一境界,谁就能成为一个好的专家型语文教师,而不在于他是否自创了一个“XX语文”,更不是自我标榜为“XX语文”流派。
用语文——心手相连,恰到好处
语文就是要派用场的,而且就是在生活中用的。(但笔者不赞成“生活语文”的说法,难道还有非生活语文吗?)有许多老师很有创意。把学生带到大街上、田野里。让他们与大人交谈,看莺飞草长,听商贩叫卖,回来后大家交流见闻,积累心得。这就是用语文。可能受老派束缚,窃以为传统的用语文就是在口头能答正确、讲清楚、说明白,在书面能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空洞肤浅、华而不实的语文教学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不会用语文,无论口语交际还是书面表达。哪怕是我们最下工夫的考场作文,文从字顺、切合题意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在所谓“七彩语文”“奇妙作文”及众多"XX语文”的误导下,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语文的基本功被严重忽视,从而导致学生运用祖国语文的基本功严重缺失!加之许多“网络读物…‘快餐读物”乃至一些作家的“奇思妙想”科幻、魔兽作品的引诱。所谓“网络语言”正严重污染着祖国母语的纯洁,学生正确使用母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用语文的目标远远未能达成。
论语文——语文思维,妙手偶得
在我的记忆中,中文科好像没有专门讲所谓语文教学论的。但个个是论语文的专家!朱双六先生清癯俊逸。虽牙不好说话不是很清楚。但政论文的分析总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他说,自己的教学思路不仅要依据于切合于作者的写作思路,而且要能跳出文本讲思想、讲结构、讲语言。听了他们的课我们无不赞叹:这才叫讲语文!这才叫论语文!至于其他文体的学法、写法、教法,总起来一句话——“一字一句总关情”。只有深悟作者之情,才能参透作者之文。
记得那时老师们论语文的文章满天飞,少的几百上千字,多的几千上万字。全在于“得失寸心知”的妙手偶得。作为学子,我们当年都在学老师用“寸心”去论语文,用“寸心”去指导学生读语文、背语文、品语文、用语文,直至现在。因为我们深知,这论语文的“寸心”说到底就是中国语文特有的教学思维,是教师和学生特有的教的思维方式和学的思维方式。只有准确掌握并运用教和学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论语文才是本土化、中国式的,也才是有效的,否则就可能是反传统、反科学的。
笔者丝毫没有否认语文教学论的意思,也并非一概否认"XX语文”或"XX教学法”。回顾跟老师学教语文的过程仅是为了说明,语文有其形成发展的特有规律,只有严格遵循这一规律,用语文教学思维去教学生学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收有成效。如果不从规律出发,而是硬造了哪怕再好听的“××语文”或“××教学法”,也只能事与愿违。这里笔者顺便辨析一下,“××语文”论者或许就是认为,我们提出的理论依据就是语文与思维的关系,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过去的语文只是注重语文知识。笔者为此特别强调。语文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传统语文教学并没有排斥或削弱思维训练,因而这里所说语文教学思维的核心就是语文思维的培育,就是用语文教学思维去培育、发展语文思维。
20年前,因为南通有众多坚守中国语文的老师,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有一件令众多语文教师终生难忘并与南通密切相关的大事:引人注目的江苏省教委(92)22号文件《关于改革和加 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在南通出台。该文件出台前的1991年11月,省教委在镇江召开了纪念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教育家、诗人,也是南通的学生和语文教师吴天石同志的重要讲话《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由此可见“南通语文”早在“文革”前就自成传统并形成特色——同年12月,由省教委主办的“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座谈会”(后专称“南通会议”)在南通召开。此后,南通会议在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语文教育改革的新起点。至今,南通会议至少有两点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被语文教育界所牢记:一是解放思想,进一步清除了语文教育领域“左”的思想影响。澄清了语文教育的本义:二是提出了要对语文教育传统经验进行借鉴和继承,肯定了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精华,开拓了语文学科的纵向联系和纵深发展。
南通会议以来,尤其是课改近10年来为什么会冒出诸多“××语文”?而且在南通也有好几种“××语文”,个人、学校甚至有关机构也在大力鼓吹。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对“南通会议”的继承发展,抑或是对中国语文的否认颠覆?当然笔者无意亦无能评论许多的“××语文”,只能认为这些是对语文教学的新的诉求,但如果为了继承发展中国语文或“南通会议”的优秀传统,硬要在语文前面冠上一个名目的话。我只能按老9币们的教诲,或者按我的年轻朋友的说法,建议最多只能叫素读语文,因为语文就是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素面朝天,口诵心惟,不只是60年前就已界定,而且是因为经过60年的实践检验,认定这才是语文学科的本真!至于像“文化”“人文”等。这本是语文的题中之义,就像女人、男人一样,如果硬要改成“女性女人”“男性男人”。那恐怕就有人怀疑她或他是不是人了!
自小就在南通学语文,后有幸追随南通师专老师学习“南通语文”(专指南通特色语文)。现简略回顾先生们如何教语文及自己如何跟先生学教语文。兼忆“南通会议”的历史意义。旨在用实践和理论证明:“读语文——背语文——品语文——用语文——论语文”是记忆中的学教语文的“五步曲”,其中读是基础,用是目的。品是关键,而独有的、内隐的语文教和学的思维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核心要素。中国语文只有用中华本土的语文思维才能认识并把握它,只要运用中国语文教和学的思维方式去实践操作。就能教好学好语文。寄希望于当今的语文教育界能凝神静心把中国语文的根深深扎牢,久久留住,不要急于标新立异生造新词,更不要出现网络语中所出现的“杯具(悲剧)”语文。60多年了,中国语文就是个特定概念,再折腾来折腾去。悲剧恐怕真的要发生了。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