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的选择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论文写完了,答辩也结束了,我终于过上了从前梦寐以求的不为论文也不为考试而读书的日子:在图书馆的书架间晃悠穿梭,单凭兴趣为一些古怪有趣的书名停留,而非刻意去寻找老师或课本推荐的书单。读小说,终于不用神经过敏似的只挑选世界名著;读诗,终于不用为“这个诗人课本上提过吗”“考试会考吗”之类的细节斤斤计较;甚至可以到文学以外的区域,抽一本油画集、壁画史或者素食主义专著,半知半解地随便翻翻。碰上一本村上春树的杂文集《村上朝日堂》,瞟了两页就爱不释手,站在原地读了一大半。真过瘾呀!
  一本简单轻巧的小册子。就是那样家长里短絮絮叨叨东拉西扯,感叹几句,发发呆,光是豆腐就写了三四篇。没什么高大上的主题和深邃的意境,单是轻松而有趣,这就够了。
  想来不知有多少年没有这样畅快地读过书了。纯粹凭借个人兴趣,单纯被阅读的怏感所吸引,忘乎所以沉浸其中,才能体会“津津有味”这四个字造得是多么巧夺天工。小时候的阅读多半如此,不受功利和课业的束缚。那时我的朋友不多,寒暑假经常自己待在家,寂寞的时候就靠读书打发时间。童话和小说当然是最吸引入的,诗歌读得极少,散文也只挑叙事性强的。最原始的阅读也最真实,不计较学到了什么“道理”,也不考虑“权威人士”对书的评价,只是喜欢,便优哉地读了下去。
  高中时代课业太重,只有周六日有空闲。好容易得到的自由时间怎能荒废呢,我于是更加任性,买的全是看起来“与学习无关”的课外书。语文老师推荐的专攻作文的书(里面全是标准的美文),全班都买了唯独我不买,怎么劝都不买——我读不下去啊!那么无聊的东西怎能跟我的梭罗、里尔克、弗洛伊德相提并论?最后的结果是,我的考试作文得分总是很低,不过因为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最后通过了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得到了北师大的加分。
  到了大学就有点身不由己了,如果不读那些与课程相关的文学作品,考试不免深陷迷茫。而我又偏偏有点逆反,老师讲古代文学的时候我想去读西方文学作品,等终于讲到西方文学史了我又对中国古典诗歌兴味盎然。不过压力总是存在的,想读一本书之前总要在心里合计合计:这本书老师推荐了吗?值不值得一读?最后经常是忍痛割爱把它放回书架,只因时间紧张,“该读的”还读不过来呢,哪儿有工夫去看“闲书”。就这样,我与许多“好看的”书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
  固然老师推荐的书也有“好看的”,而且是绝对经典的好书,但这个过程不免有点功利主义。为了写论文而查资料,为了考试而读文学作品,这感觉与最原始仅凭兴趣的阅读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那种放松、从容、自由、津津有味的感觉被大打折扣,文学作品摆出一副专业课本的架子,让人亲近不得。当然,说不定这只是我的心理作用呢,是否有些人能消弭这种差异也不得而知。
  说到这儿我发现,功利主义对生活中各类选择的影响真是不可小觑。前些天我陪朋友买鞋,见她又挑了一双白色的。要知道,她已经有三双白色的鞋了,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同一双呢。“你这么喜欢白色吗?”我问。她笑道:“不是呀,我只是觉得白色的鞋跟不同颜色的衣服都能搭配,穿衣时比较省心。”原来如此,绝对实用性的考虑,把审美和个人喜好统统抛在一边了。
  再举个例子。我想起自己好久好久都没吃过巧克力了。如果有人问我是否爱吃巧克力,我还真得思考一下怎么回答。小时候是零花钱少,不舍得买巧克力,爱吃是当然的,那时才不懂什么卡路里反式脂肪酸之类的玩意儿。到了十三四岁因为身体发育微微发胖,就不怎么敢吃巧克力了。那时有人问我喜不喜欢巧克力,我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说:“不喜欢。”现在想起,感觉自己好虚伪呀,明明是喜欢得不得了嘛。不吃不代表不喜欢吃,只是长久地戒掉一种食物就会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真的不喜欢了。对我来说,这就是功利主义作祟,让人不敢接近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还有同学说自己爱吃苦瓜,我觉得“爱吃”这个说法很奇怪,就问她:“你是真爱苦瓜的味道吗?你喜欢苦味?”难不成她还喜欢中药?因为中药也是苦的嘛。她有点被问住了:“哦……其实我吃的时候也不觉得它很苦啊,那种苦的程度……我还可以接受。”“听起来你还是不喜欢苦味的。那你在食堂打饭时为什么偏偏选择苦瓜呢?”我紧迫不舍。她不知怎么回答,她明明不是真的热爱苦瓜,只是因为苦瓜可以减肥而下意识地选择它罢了。如果不考虑摄入热量的因素,她大概会欢天喜地地冲向炸鸡。
  同理,许多同学在选择专业或职业的时候,也是以类似的模式来考虑的。“怎样做才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利”的念头强势地压抑了“我的内心到底喜欢什么”的念头,如同“读什么书能让我得高分”轻松打败了“读什么书我真的会愉快”。理智对抗感性,在这个功利的社会,总是占上风的。而大多数人却对这场战役浑然不觉,或者装作一无所知,任凭自己的喜好被忽视,最终被遗忘。
  有多少次,我们为了选择“正确”的东西而故意忽略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时常问问我们到底喜欢什么,说不定是对自己的一种拯救。
其他文献
从前,我并不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我喜欢待在自己所构建的小世界里,欢乐或者忧伤,忙碌或者慵懒,就习惯那样安静地待着,仿佛这样就能拥有一切,仿佛这就是所谓的生活。  至于说跑步,在我曾经的认知里,算得上是最令人讨厌的运动了吧。它让人疲惫不堪,甚至是狼狈不堪,且枯燥到没有任何乐趣可言。所以在我的主观臆测里,觉得人从本质上讲都是不会主动去跑步的,至少内心的原始欲望不会像有些跑者所描述的那样强烈。  了解我
期刊
@负二  心理学里面有个分支叫作“旅游心理学”。这门课在我读的那所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是没有的,只在旅游管理专业里开,因为上的人太少,后来开放成全校选修课。为了混学分,我糊里糊涂地选了,只去听过一节课,就是最后一节课,其实主要目的是去考试的。我还记得选择题第一道题就是“旅游有何心理学意义”——答案是“提升自我评价”和“找回自尊”。  @汪凌凡  旅行的意义之于我:让我明白,原来自己认为必定是正确的东西
期刊
对于人类姓名的起源,没做过研究,感觉老祖宗创立姓名的最初意图,只不过是用来区分“你、我、他”,有了姓名之后,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就有了特定的符号,就不容易混淆了。但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进步,本来只具有符号功能的姓名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含义,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学问,而且,这种符号还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当然,所谓姓名决定人的命运,纯属扯淡,不过是江湖骗子敛财的把戏而已,实在当不得真。然而,在现
期刊
有言道:母亲是苦吟的诗人,孩子是她最精彩的一首诗。亦有人说:母爱是人间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和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而这或许是我名字的由来,她说:心之所系,情之所牵。便是如此,我是她一生的牵挂,她是我永远的依靠。  也许是因为我的全力仰视,造就了她的伟岸。小时候,她是我崇拜的对象,她的手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小到纸花,大到衣服,样样都会。如今,我却将我的秘密妥善地交给日记本来保管,不
期刊
很多年后,我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没有留下一句祝福的话,甚至没有一件纪念品,但我还是能够清晰地想起:在景德镇的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灼烧的痛感;交错在荒草里的铁轨;几个人围起来都不能抱住的粗大樟树;还有一张张幻影般的青春脸庞,凛冽地擦肩而过。  这些离我过去许久的时光,恍然会觉得若是以其他的形式铭记,就有点不真实,那些记忆就好像对自己不那么重要了。相反,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慢慢留在你心上的东西,才是真正
期刊
前些日子,帮学校小垃圾街的山东大妈卖了几天的杂粮饼。每天傍晚,都有一对父子过来买饼。两个人,一个饼加肠。每次,看我准备要装袋了,父亲就会说:“切成两份,香肠都放在一份里。”然后,接过饼,把没加香肠的那份套在后座儿子的手腕上,把加了香肠的放在儿子手里,说:“趁热吃哩,还饿,再吃那份。”  其实,这件事很小,或许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无非就是父母把好的东西留给儿女吃,自己选择吃剩下的。但这一幕给站在
期刊
有一天放学坐公交车回家,在我前面上车的是个年轻的上班族,拿卡在感应处刷了好几下都没反应,看样子有点着急,于是瞄了一眼司机,用嘴巴叫一声:滴!然后,年轻人埋着头,快速走向车尾……谁知司机大哥按捺不住了,一手抓着年轻人的衣角吼道:“小子!这已经不再是两块钱的事了!你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你知不知道?”
期刊
人会颓废消沉,会失去斗志,大概是因为迷茫。迷茫是一种不太好描述的感觉,有时候是短时间的恍惚,有时候是长时间的麻木,泡在日复一日的茫然中不知所措。  如果上网搜索迷茫,你会找到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迷茫,仿佛这个世界光有迷茫就能充得满满当当。学生因为学习、未来迷茫,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找工作而迷茫,家庭主妇因为要不要去工作而迷茫……各种各样的问题,令人眼花缭乱,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因为担心他因为迷茫而失去
期刊
十几岁的年纪,总有太多无处安放的青春。心里明明装满天蓝海阔的梦想,却穿梭在局促逼仄的生活中。那些怏要溢出瓶口的烦躁与不安,那些时时刻刻都在缠绕盘旋的忧愁与伤感,仿佛坚硬如磐石,堵在我们将要穿过或者想要穿过的每一个路口。可是,年轻的脚步哪有那么容易被束缚?就算暂时越不过现实的高槛,至少还有想象的翅膀。  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铺天盖地而来,被写在签名档里,被镶进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和愿望里。不
期刊
提示:方励,四川成都人,年过六旬。学过地球物理,干过深海打捞,做过电影制片,2002年辽宁大连“5·7”空难黑盒子打捞者,《安阳婴儿》《颐和园》《观音山》《二次曝光》以及《后会无期》等电影制片人。白天干科技,晚上干电影,贪玩到舍不得睡,活出了两倍的人生。  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我的经历吧。17岁我就被下放了,在贵州山里边打了一年隧道修了一年桥,然后19岁进工厂,20岁北漂当蓝领工人,1978年考上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