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fasof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在近几年的中考,很注重这方面的考查,学生往往缺乏应用数学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向生活回歸,向应用贴近,是我们教学新课程应予突出的又一重要方面。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注重于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力图使数学知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初中数学 应用意识 能力
  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由于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例如,生活中的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拔高度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成为我们引入正数、负数的实际背景;计算银行存款利息等为我们引入方程的模型的实际背景。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如果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教学经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过程。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能积极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从学生的座位、电影院等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接受的亲切自然。
  二、立足实际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效应。
  让数学走到生活中去,必须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产生兴趣,愿意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当从实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中,逐渐引导学生加强抽象,弄清概念的含义”,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让学生参予整个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性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属于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课题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会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中并以跃跃欲试的状态,试图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比如: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这个距离是比1大,还是比1小?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并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
  三、开展数学活动,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创设应用机会。
  多开展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或描述,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描述、去发现。例如,可以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出租车的车费与行驶路程、等候时间、起步价有关的数学事实。学了解直角三角形后,鼓励学生说出测量山高、河宽、预测台风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并加以实践。除了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以外,教师还应努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具有原始背景的数学问题,交由学生去抽象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学了圆的知识,要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形的,让学生想办法找出盆底、锅盖等物体的圆心等等。
  四、在数学实践中,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
  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以观察、实验、分析、综合为基本方法,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追求课程内容的展开和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效应。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与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问题。比如:“用正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不同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并对求解的过程作出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和“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巧、方法。
  五、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方搜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而当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求应用,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形影不离,教师在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把城区图放入课堂,让学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城区有关部门的坐标,再根据有关部门的坐标确定其位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现实背景出发引入新的知识,需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的全过程,切忌教师全盘端出。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探索更多可以应用的实际问题和场景。
  除了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河北省鸡泽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有独创性。”实践证明,创造性乃是教学艺术的又一大特点。因为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毕加索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就在于他从不重复别人,也不肯重复自己,他的艺术生命是旺盛的、永恒的。  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具有高度发展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培养这种创造型的人才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必须改变教学理念,依赖创新性教学。  语文是一门人为应用学科,面对瞬息万变的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必须从各方面入手,調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因材施教,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其创新潜能,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鼓励质疑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方式和优化教学内容,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今新课改的前沿下,在高中化学
期刊
刘兆吉在《美育心理学》中说:“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当施教者的教师以审美的方式向受教者学生呈现审美对象,使学生的内心产生美的愉悦和享受,从而陶冶身心,启迪智慧。具体而言,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就是教师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实施美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可以说,美育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
期刊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作为初为人师的我肤浅的理解为:这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能力吧。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
期刊
摘要:在人的个性品质中,既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晶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在个性品质形成期的高中生,很容易出现个性品质的偏差,身为政治课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学生终身好就业、就好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政治 个性品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为我们诠释了新的教育理念,做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自己的实际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不断总结,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较为深刻认识。课堂教学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阿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充分发挥又在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
期刊
摘要:新时期既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无限生机,又使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挑战。社会变迁所造成的旧价值观念逐步解体,新的价值观念尚未有效重构,在一定程度上又使学校德育陷入了迷惘,这些困惑、迷惘,不仅反映在理论上,而且也反映在学校德育的具体实践中。面对诸多困惑,我们认为,学校德育除了应着力解决学生的道德认识问题,更为重要的,还要多角度强化对学生的道德实效,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德育观 信 爱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对诗歌提出较高要求,所以语文老师在讲授诗歌时不应以讲解为主,而应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让学生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达到这些目标。  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诗歌 美读法 活动法 专题法  分析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是诗歌。为什么从诗歌开始呢?因为诗歌是文学之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常常借助语言思考和分析问题,表达思维,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倘若思维不清晰,则语言就不明确,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就说明思想的混乱。  关键词:数学课堂 培养 能力  1培养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现在小学生表达能力差的越来越多,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地
期刊
摘要:在音乐欣赏课中,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整体把握,去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这是摆在我面前的大难题。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给他,他绝对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从而得到自我肯定。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就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选材合理 教学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