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迫切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和创新精神。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思路和管理模式,并具体阐述了从基础功能实现,到实践竞赛,再到学术、科研成果的提升整个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以及有待提升之处;同时阐明了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室;电子信息
作者简介:吕庆飞(1982-),男,浙江衢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XXYB1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01-02
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室的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各种实验、试验、分析设计活动来体现,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备基础,并为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等院校大发展的背景下,独立学院面临转型升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需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以“應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之后很好地应用专业知识,这就应该让学生尽早地投入到专业知识应用,提高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灵感,把更多的闲余时间转移到设计应用的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综合应用素质。在国内也有很多高校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尤其是在创新实验室建设上也投入了不少,我院充分利用了电子信息专业的特色,搭建好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在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等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思路
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加上学校教室资源紧张,经费有限,所以制定了分步走的策略,逐步完善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
1.基础功能的实现
独立学院,相对于母体学校或者重点本科高校来说,师资和实验设备资源都很匮乏,因此在建设创新实验室的初期,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创新实验室的规模和设备内容不一定要标新立异,也不一定需要高端,但一定要配备基本的实验和试验功能的设备,如便携式的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程序下载器等。要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开放的环境,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热情。
我院在领导的关怀下,在学院教学实验场地非常紧张的条件下,2009年创立了学生创新实验室,并为实验室配备了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变压器、普通的示波器和一些必备的工具等,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配备多类别的实验箱、程序下载器等等,可供学生完成EDA技术的电路设计、单片机系统的电路设计、有线和无线的通信电子电路设计、电源设计、信号发生系统设计,同时还可以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接口设计等等。
创新实验室不是为了实现某一课程或某一功能的实验要求,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创新平台,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类型比较多,要求比较高,一次性购买需要的资金很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的作用,创新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设备除了通用的计算机、直流电源、万用表统一配备外,其余的都采用临时调配的方法。从本学期不开设实验课的实验室调配较好的仪器设备给创新实验室使用。如泰克、安捷伦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多位的台式万用表等。创新实验室的场地可以是变化的,平时学院安排了两间小的实验室作为创新实验室场地,供学生学习和实践用,到假期时尤其是暑假时,可适当地开放部分便于管理的基础实验室作为创新实验室的场地,以提供更多的场地给学生施展拳脚。
2.创新实践成果的提升
学科竞赛是创新实验室建设的中期成效的展现形式,不断完善创新实验室的功能,以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智能车大赛为主线,开展各类各级别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比赛。
我院目前以创新实验室为基础,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校级的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了学生们的青睐,每年都有很多的同学踊跃参加。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参加了母体学校开展的校级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历年都有多名同学获得一等奖。我院学生组队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31项,其中国际级奖项6项,国家级奖项18项,省级及华东赛区奖项207项。保持和提升学科竞赛的成就是创新实验室建设的进一步目标。
为了激发更多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我院还专门为学生创新成果设立了展示区,将历届的竞赛成果进行展出。
3.理论与学术成果的提升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本科院校,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设计出一个模块、一个系统、一件产品,培养学生能将自己的创作成果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清楚地表述,形成文章等,还需要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会写课题申请报告、结题报告。优秀的作品还可以申请专利。鼓励学生撰写科研类文章,并公开发表。
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生的活动,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不只是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指导,还要善于总结,逐步建立实践创新的实验、实践教学结构体系,将教、学、研充分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学院对学生科研和成果申报等要给予大力的支持,让学生的创新活动不被经费所困扰。
2012年,我院创新实验室在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的支持下,开展课题申报立项,总共立项十个项目,其中两个重点项目,八个一般项目,分别资助2000元和1000元科研经费,由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管理经费。
二、逐步探索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1.实验室规章制度
本科学生每天处于繁忙的课程学习任务当中,还有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因而不能像研究生或者做科研的教师那样,一门心思地查资料、搞设计、做实验,如果对使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不施加一点压力,给他们一些基本的任务,就很难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很难有成果产出,但是又不能和管理课堂纪律一样管理。 创新实验室采用以学生管理员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的方法。选定几个相对有管理能力和约束力的学生作为实验室管理员,负责日常的考勤,实验室卫生工作安排和管理,实验室设备仪器的使用和保管,实验室元器件管理以及实验室安全等。安排实验室教师轮流值班,一方面辅助学生管理实验室,起一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及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1)相对宽松但又不是无章可循的考勤制度。我院晚上时间基本上没有安排课程,因此规定申请常驻实验室的学生平时每天平均在实验室查阅资料、学习基本技能知识或者做试验的时间不低于1小时,周末不低于3小时,由实验室管理员进行监督。节假日根据学校的具体安排做适当的调整。
(2)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任务。大学生虽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若不给予其一定的任务和要求,或许有部分学生就摸不着头绪,在实验室浪费时间了。因此我们规定申请长期使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必须掌握以下技能中的三项。C语言编程或单片机C语言的编程、电路原理图绘制、PCB绘制、基本仪器仪表使用的快速掌握、VHDL语言的基本使用、读懂元器件英文资料的能力培养、电路焊接技巧、电路故障分析排查技能等等。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几项基本技能,在以后的创新设计当中能够游刃有余,并且在就业时能够有一技之长。
同时,要求学生在整个学期内要完成一件作品,可以是基本的模块,也可以是小型的系统,或者是较大系统的一部分。例如:一个能够运转单片机最小系统,简单的电机控制系统,无线发射和接收装置,无线遥控的玩具小车,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语音采集与处理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等等。
(3)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元器件、仪器、工具等的管理,以及实验场地的安全、卫生管理和实验室纪律的管理。
2.实验项目的管理和建设
最初时,我院组织相关教师为学生拟定一些实验项目,提出具体的项目要求,并给予一定的提示性指导。学院将这些实验项目分类整理,编成文档,共享在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网页上,教师可以提出新的设计项目,并及时更新实验项目文档,以此丰富学生的实验联系内容。
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更优于教师的指导,学生要将自己的成功案例组织成设计项目,同样更新至实验项目库内,以供更多的同学参考。
3.电子元器件的管理
电子设计所必需的元器件是日常的耗材,有可能某些元器件需要很多,有一些在设计中很少用到,因此只需要给实验室配备部分常用的元器件,其余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自己到电子市场去购买,不仅可以精确匹配,还可以锻炼学生和市场打交道的能力。使用后多余的元器件要进行分类存放,对于问题器件,鼓励学生进行监测分析,甚至能够维修。
4.学生的设计作品的管理
创新设计的灵感或者是基于其他人的作品之上,或者是基于生活的体验,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将设计产品完整保留下来,尤其是能够完整地实现某种功能的系统,可以充实创新实验室的作品,也可以让后续的学生继续他的创新,还可以作为展示作品让更多的人参观,激发更多学生创新设计的兴趣。我院专门在实验中心走廊空余的地方放置了展示台,可以展出学生较成功的作品。
三、创新实验的展望与未来
我院是电子信息特色明显的独立学院,母体学校也是具有电子信息明显特色的工科院校,因此要立足于学校的特点,从电子信息类的创新实验室着手建设和发展。目前我院的创新实验室是在浙江省电子信息实验的支持下进行建设和管理的,主要面向电子类专业的学生(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系、自动化系),在后续的发展中,可以扩大到全校所有的专业,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更优越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就业,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邹修国.农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学科与专业建设,2011,(6).
[2]李衛兵,杜玉杰,王彩凤,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12):86-88.
[3]张伟,辛智俊,张伟(小),等.大学生实践与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140-143.
[4]瞿成明,陈晓红.创新培养模式,走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特色培养之路[J].中国电子教育,2010,(4):11-16.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室;电子信息
作者简介:吕庆飞(1982-),男,浙江衢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XXYB1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01-02
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室的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各种实验、试验、分析设计活动来体现,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备基础,并为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等院校大发展的背景下,独立学院面临转型升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需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以“應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之后很好地应用专业知识,这就应该让学生尽早地投入到专业知识应用,提高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灵感,把更多的闲余时间转移到设计应用的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综合应用素质。在国内也有很多高校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尤其是在创新实验室建设上也投入了不少,我院充分利用了电子信息专业的特色,搭建好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在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等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思路
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加上学校教室资源紧张,经费有限,所以制定了分步走的策略,逐步完善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
1.基础功能的实现
独立学院,相对于母体学校或者重点本科高校来说,师资和实验设备资源都很匮乏,因此在建设创新实验室的初期,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创新实验室的规模和设备内容不一定要标新立异,也不一定需要高端,但一定要配备基本的实验和试验功能的设备,如便携式的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程序下载器等。要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开放的环境,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热情。
我院在领导的关怀下,在学院教学实验场地非常紧张的条件下,2009年创立了学生创新实验室,并为实验室配备了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变压器、普通的示波器和一些必备的工具等,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配备多类别的实验箱、程序下载器等等,可供学生完成EDA技术的电路设计、单片机系统的电路设计、有线和无线的通信电子电路设计、电源设计、信号发生系统设计,同时还可以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接口设计等等。
创新实验室不是为了实现某一课程或某一功能的实验要求,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创新平台,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类型比较多,要求比较高,一次性购买需要的资金很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的作用,创新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设备除了通用的计算机、直流电源、万用表统一配备外,其余的都采用临时调配的方法。从本学期不开设实验课的实验室调配较好的仪器设备给创新实验室使用。如泰克、安捷伦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多位的台式万用表等。创新实验室的场地可以是变化的,平时学院安排了两间小的实验室作为创新实验室场地,供学生学习和实践用,到假期时尤其是暑假时,可适当地开放部分便于管理的基础实验室作为创新实验室的场地,以提供更多的场地给学生施展拳脚。
2.创新实践成果的提升
学科竞赛是创新实验室建设的中期成效的展现形式,不断完善创新实验室的功能,以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智能车大赛为主线,开展各类各级别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比赛。
我院目前以创新实验室为基础,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校级的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了学生们的青睐,每年都有很多的同学踊跃参加。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参加了母体学校开展的校级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历年都有多名同学获得一等奖。我院学生组队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31项,其中国际级奖项6项,国家级奖项18项,省级及华东赛区奖项207项。保持和提升学科竞赛的成就是创新实验室建设的进一步目标。
为了激发更多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我院还专门为学生创新成果设立了展示区,将历届的竞赛成果进行展出。
3.理论与学术成果的提升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本科院校,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设计出一个模块、一个系统、一件产品,培养学生能将自己的创作成果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清楚地表述,形成文章等,还需要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会写课题申请报告、结题报告。优秀的作品还可以申请专利。鼓励学生撰写科研类文章,并公开发表。
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生的活动,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不只是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指导,还要善于总结,逐步建立实践创新的实验、实践教学结构体系,将教、学、研充分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学院对学生科研和成果申报等要给予大力的支持,让学生的创新活动不被经费所困扰。
2012年,我院创新实验室在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的支持下,开展课题申报立项,总共立项十个项目,其中两个重点项目,八个一般项目,分别资助2000元和1000元科研经费,由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管理经费。
二、逐步探索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1.实验室规章制度
本科学生每天处于繁忙的课程学习任务当中,还有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因而不能像研究生或者做科研的教师那样,一门心思地查资料、搞设计、做实验,如果对使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不施加一点压力,给他们一些基本的任务,就很难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很难有成果产出,但是又不能和管理课堂纪律一样管理。 创新实验室采用以学生管理员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的方法。选定几个相对有管理能力和约束力的学生作为实验室管理员,负责日常的考勤,实验室卫生工作安排和管理,实验室设备仪器的使用和保管,实验室元器件管理以及实验室安全等。安排实验室教师轮流值班,一方面辅助学生管理实验室,起一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及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1)相对宽松但又不是无章可循的考勤制度。我院晚上时间基本上没有安排课程,因此规定申请常驻实验室的学生平时每天平均在实验室查阅资料、学习基本技能知识或者做试验的时间不低于1小时,周末不低于3小时,由实验室管理员进行监督。节假日根据学校的具体安排做适当的调整。
(2)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任务。大学生虽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若不给予其一定的任务和要求,或许有部分学生就摸不着头绪,在实验室浪费时间了。因此我们规定申请长期使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必须掌握以下技能中的三项。C语言编程或单片机C语言的编程、电路原理图绘制、PCB绘制、基本仪器仪表使用的快速掌握、VHDL语言的基本使用、读懂元器件英文资料的能力培养、电路焊接技巧、电路故障分析排查技能等等。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几项基本技能,在以后的创新设计当中能够游刃有余,并且在就业时能够有一技之长。
同时,要求学生在整个学期内要完成一件作品,可以是基本的模块,也可以是小型的系统,或者是较大系统的一部分。例如:一个能够运转单片机最小系统,简单的电机控制系统,无线发射和接收装置,无线遥控的玩具小车,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语音采集与处理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等等。
(3)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元器件、仪器、工具等的管理,以及实验场地的安全、卫生管理和实验室纪律的管理。
2.实验项目的管理和建设
最初时,我院组织相关教师为学生拟定一些实验项目,提出具体的项目要求,并给予一定的提示性指导。学院将这些实验项目分类整理,编成文档,共享在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网页上,教师可以提出新的设计项目,并及时更新实验项目文档,以此丰富学生的实验联系内容。
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更优于教师的指导,学生要将自己的成功案例组织成设计项目,同样更新至实验项目库内,以供更多的同学参考。
3.电子元器件的管理
电子设计所必需的元器件是日常的耗材,有可能某些元器件需要很多,有一些在设计中很少用到,因此只需要给实验室配备部分常用的元器件,其余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自己到电子市场去购买,不仅可以精确匹配,还可以锻炼学生和市场打交道的能力。使用后多余的元器件要进行分类存放,对于问题器件,鼓励学生进行监测分析,甚至能够维修。
4.学生的设计作品的管理
创新设计的灵感或者是基于其他人的作品之上,或者是基于生活的体验,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将设计产品完整保留下来,尤其是能够完整地实现某种功能的系统,可以充实创新实验室的作品,也可以让后续的学生继续他的创新,还可以作为展示作品让更多的人参观,激发更多学生创新设计的兴趣。我院专门在实验中心走廊空余的地方放置了展示台,可以展出学生较成功的作品。
三、创新实验的展望与未来
我院是电子信息特色明显的独立学院,母体学校也是具有电子信息明显特色的工科院校,因此要立足于学校的特点,从电子信息类的创新实验室着手建设和发展。目前我院的创新实验室是在浙江省电子信息实验的支持下进行建设和管理的,主要面向电子类专业的学生(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系、自动化系),在后续的发展中,可以扩大到全校所有的专业,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更优越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就业,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邹修国.农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学科与专业建设,2011,(6).
[2]李衛兵,杜玉杰,王彩凤,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12):86-88.
[3]张伟,辛智俊,张伟(小),等.大学生实践与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140-143.
[4]瞿成明,陈晓红.创新培养模式,走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特色培养之路[J].中国电子教育,2010,(4):11-16.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