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为什么会选中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9年10月10日,诺贝尔奖官方宣布: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奖理由如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她叙事中的想象力,充满了百科全书般的热情,这让她的作品跨越文化边界,自成一派。”
  彼得·汉德克:“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诗人、小说家育邦与邵风华就此展开一场有趣的对话。
  育邦:10月10日傍晚,诺贝尔文学奖下出了双黄蛋:2018和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终于揭晓。
  邵风华:是的,瑞典学院公布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名单,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终结了多日来文学圈在网上网下的种种猜测和议论。
  育邦:开奖之前的几天,英国博彩公司Nicer Odds公布的赔率榜在文学圈和媒体界引发了热议……人们纷纷下注,榜单几经变化,国内好像下注最多的是中国作家残雪和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
  邵风华:在那个榜上,中国作家残雪、余华和诗人杨炼都在列,其中残雪一度排到第四位,所以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一直以来,残雪以其孤傲自立的写作姿态出现在国内文学版图之中,她的坚持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似乎成了纯文学的一个标杆,更有“中国的卡夫卡”之誉。我们姑且不论这个称号是否准确,她在中国文学的独异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育邦:阿多尼斯以“精神上的流放者”自居,是世界诗坛享有盛誉的当代阿拉伯杰出的诗人,有评论者称其为“一位偶像破坏者、社会批评家,一位在思想和文学语言方面富于革新精神和现代性的诗人”,当然他经常来中国,在中国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我个人对他持保留意见。
  对了,在开奖前几天,你就说彼得·汉德克能得奖。恭喜你中奖,假如你要下注的话,可以赢得不菲的奖金啊!你为什么会押他呢?这很神奇。
  邵风华:其实在2014年莫迪亚诺得奖那年我就猜中了,只是不懂得如何下注,哈哈。这种猜测虽然是一种游戏,但并不是完全偶然。一是基于我多年来对外国文学的关注,他们得奖是实至名归;再就是出于对他们的热爱,盼望他们能够得奖。汉德克这样的作家是我的偶像,满足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文学的景仰。
  邵风华:对这两个获奖者,你有没有觉得意外?
  育邦:对于托卡尔丘克和汉德克获奖,从文学价值与当今世界文学趋势上判断,我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无疑,经历一百多年风风雨雨的诺贝尔文学奖仍然是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最为权威的文学奖项,尽管这中间争议不断:颁给过很多二三流作家而遗忘超一流作家,以及关于地域、语种、政治、经济等因素。
  2018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被授予布克国际奖的时候,我就清楚世界文学版图上又一位重要作家产生了。以我此前对她的了解,对她早期作品《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的阅读,我认定她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优秀最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之一,肯定会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只不过,我没想到,荣耀这么快幸运地降临于她。我总是想菲利普·罗斯应该拿了,可是2018年他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还想米兰·昆德拉应该拿嘛,可是似乎遥遥无期……
  邵风华: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因其在文学上的创造性和创作实绩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但这么快就得奖也的确称得上幸运,毕竟她才五十七岁。而盛名卓著的菲利普·罗斯、厄普代克,都等不及获奖就去世了;米兰·昆德拉也已经九十高龄。
  邵风华:近现代以来,波兰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国家,请谈谈你对于波兰文学的印象。
  育邦:国家不幸诗家幸。20世纪以来的波兰文学异彩纷呈,大师迭出,正成为世界文学版图中最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部分,正发出令人瞩目的光芒。
  小说家托尔德·贡布洛维奇是20世纪最具独创性和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荒诞、想象与游戏赋予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他是一位正在发挥着巨大影响的世界性作家;切斯拉夫·米沃什,当今最伟大的诗人与散文家,20世纪的见证人,以其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辨和杰出的语言天赋洞悉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在中国拥有很多忠实的读者;布鲁诺·舒尔茨,这位新晋的世界级小说大师,他的想象力突破了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认知局限,为我们创造了现实生活的另一种维度;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兹比格涅夫·赫伯特,科幻作家斯塔尼斯瓦夫·莱姆(《飞向太空》的作者)等也各具特色,都是令人钦佩的文学大师,也拥有巨大读者群。
  诗人米沃什、希姆博尔斯卡都获得诺奖了,今年小说家托卡爾丘克再次折桂,加上20世纪初的显克微支和莱蒙特,共有5个波兰人获奖,可算是诺贝尔文学奖中的大赢家。而且扎加耶夫斯基、赫伯特也有问鼎诺奖的实力和声誉。
  邵风华:这次获奖的两位都是欧洲作家。也许有人会对此心存疑虑、不满,甚至重提欧洲中心论的说法。其实从现代文学的起源、发展、文学成就上来看,这样的结果毫不奇怪。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诗歌、戏剧乃至哲学的源头正是在欧洲。比如,出版于17世纪初叶的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是公认的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而18世纪英国作家劳伦斯·斯特恩的《项狄传》,则被追认为一百年后出现的现代派小说的鼻祖,影响了一大批现代主义小说大师,比如乔伊斯、卡夫卡等。众所周知,19世纪被称为小说的世纪,其主要阵地仍然是欧洲。时至今日,瑞典学院的老先生们仍然看不起美国的文学和艺术,我认为他们有他们的道理。有人说这几位老人过于保守,但从刚刚公布的两位获奖作家来看,也许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文学和艺术自有其创新和拓展的内在要求,老欧洲老则老矣,其伟大的创新的传统并未停滞。
  育邦:彼得·汉德克的《卡帕斯》被认为是与贝克特《等待戈多》相媲美的现代主义戏剧,每年全世界有无数的版本在上演,有无数的观众在观看。你觉得,《卡帕斯》与《等待戈多》,汉德克与贝克特,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邵风华:在戏剧领域,汉德克承继了贝克特又有所推进。《卡斯帕》与《等待戈多》都是对传统戏剧的反叛,它们最大限度地消除情节和冲突,以“语句的形式来表达世界”。后者所表达的世界是荒诞和虚无的,没有希望和意义。而前者则认为,人学会了说话后为语言所折磨和“驯化”,质询了语言本身的意义何在。它们都在精神和内涵上达到了哲学的高度。而在《卡斯帕》之前,汉德克还有一部在形式上更为怪异的剧作《骂观众》,全剧仅由互不相干的独白构成,舞台上的四个表演者没有任何交流,各自对观众喷射着“冒犯之语”。他们的作品,都可以用汉德克所命名的“说话剧”来形容,在本质上,它们其实是“反戏剧”。
  邵风华:关于奥尔加·托克尔丘克,请谈谈你对她的看法。
  育邦:从目前翻译成中文的托卡尔丘克的两部长篇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与《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来看,托卡尔丘克的写作形式非常明显,就是片段写作。有评论家认为托卡尔丘克一节一节的片段叙事如同叙事水晶,并且“叙事水晶成长为一种理想的尺寸,其独立结构不会破坏故事整体平衡”。而托卡尔丘克自己说得更有意思,她解释说这就像古人看天空中的星星并将它们分组,然后又将它们与人或动物的形状联系起来,她称之为“星座风格”,将故事、随笔和文学素描送入轨道,使读者的想象力形成有意义的形状。
  哦,她还是一个喜欢到处收集故事的“女巫”。她把民间传说、童话寓言、史诗神话和现实生活糅合进一个文本中,把文化的、历史的、科学的、生活的各种元素立体地交叉到一起,把宏大叙事转化为一个个细微的“叙事水晶”晶体,发展着她既紊乱暴戾而又和谐统一的“星座风格”。在她制造的巨大“星座”中,朴素与复杂、天真与睿智、崇高与肮脏、苦难与幸福都神奇地融为一体。她的书充满奇思妙想,涌动着不同寻常的事物,而魔幻与神奇又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正如她的中文译者易丽君教授所言:“她建立了这样一种信念:文学作品可以是既易懂而同时又深刻的,它可以既简朴而又饱含哲理,既意味深长而又不沉郁。在她的小说中,日常生活获得了少有的稠度,充满了内在的复杂性、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耐人寻味的转折和动荡不安的戏剧性。”
  总体上看,托克尔丘克叙事自由,充满激情,富有活力,明显有巴赫金说的那种叙事狂欢化的特征。她的作品是面向过去的“寻根”,是一种“历史顿挫”;她的作品是面向现实的观照,是一种“时代印记”;她的作品是面向未来的憧憬,是一种文学“乌托邦”。
  邵风华:看来,托卡尔丘克的文学之根深深地扎于波兰这片国土。
  育邦:对。托克尔丘克在专事写作之后,直住在下西里西亚农村,这是波兰南部地区,“二战”后才成为波兰的一部分。她说:“我很幸运能有这么一块空白之地来描述,因为在波兰文学中没有关于它的传说或童话故事。”
  育邦:现在,我们来聊聊彼得·汉德克。最近几年,你常常跟我和其他朋友说到他,可谓是汉德克的忠实拥趸。
  邵风华:彼得·汉德克最早进入我们的视野,大概还是由于他的戏剧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孟京辉就排演了他向汉德克《骂观众》的致敬之作。想到彼得·汉德克在24岁时就写出这样颠覆性的作品,不能不让人叹服他的天才和早熟。由他编剧、文德斯执导的电影《柏林苍穹下》也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大约从2013年开始,彼得·汉德克的小说和戏剧作品开始被集中译介出版,使人们得窥这位早已享誉世界的作家的艺术特色。
  彼得·汉德克出生于“二战”期间的1942年,战争所带来的童年阴影始终伴随着他的写作。在创作于大学时期的《大黄蜂》的题记中,他写道:你走了还会回来/不会在战争中死去。在此后漫长的文学生涯中,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仅以戏剧作品与贝克特比肩而立,而且获得了毕希纳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等重要奖项,被称为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
  汉德克始终坚持文学的严肃性,他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比严肃更美妙的东西。年轻时他就闯入“四七社”的年会直斥战后德语文学的软弱无力,认为德语作家们只会讨好批评界,缺乏创新意识。而他在自己的创作中一直不断创新。他反对传统文学观念中封闭的叙述方式,强调文学要探索自我,表现还没有被意识到的现实,破除一成不变的价值模式,要“脱离不必要的虚构形式……而更重要的是表达感受,借用语言,或者不借用语言”。
  语言创新是汉德克文学追求的第一要义。瑞典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即是:“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美国作家厄普代克指出:“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
  汉德克反对传统的宏大叙事,而以个人经验的抒写来反映存在的普遍性。在1970年代之后,他开始了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写作,开始从语言游戏及语言批判、从先锋与含混不清走向隐忍与宁静,在静寂中默默承受人生的痛苦与荒诞。他的《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等作品,或是以一种喁喁私语的、冷静而不乏暖调的叙述重现记忆,还原过去的生活和由记忆而鲜活起来的痛苦和恐惧;或是通过较为晦暗的、间离的意识流动,来揭示在精神的临界状态下的生活的孤独与诗意,最终抵达冷冰冰的真实。
  在他的“归乡”四部曲及《去往第九王国》《痛苦的中国人》等作品中,他直面社会生存现实的困惑,探察生存空间的缺失、主体与世界的冲突,意图通过内省和写作来构想一个完美的世界。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风云激荡,他仍无视外界的压力,一意孤行,通过一系列戏剧和游记作品揭露潜藏着战争的现实和人性的灾难。他坚定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看作是对人性的呼唤与反思:“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
  在艺术上,尽管人們觉得他总是离经叛道,充满了实验和现代主义精神,但汉德克认为自己是一个传统作家。他将自己认定为托尔斯泰的后代,一个传统经典作家。另外,他还将歌德看作自己的榜样,倡导一种基于自我与民族的世界文学,哪怕它并不存在。对于汉德克来说,写作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职业,而阅读则代表了最伟大的生活。“对于我来说,阅读就是这个世界的心。”
  虽然出版最多的是小说和剧作,但他将诗歌视为自己的灵魂,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诗意的作家”,只是带着一些戏剧性的倾向。他更看重的是他内在的“偏向诗歌”“偏向抒情性”的方面。而戏剧性只是他灵魂深处多声部的东西,或者一棵大树上的美丽的枝杈——树的主干,仍然是史诗性的叙事。
  2004年,当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许,这一奖项是应颁给另外一位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德克的获奖,使诺贝尔文学奖减少了一个可能出现的遗憾。
  育邦:在我看来,如果说这两位获奖作家有什么共同之处,我想他们都是对现有文学样式和文学秩序的“反叛”,他们高举欧洲文学中不断创新不断发现的伟大传统,他们绝不墨守成规,他们在成为自己的时候就开始反对自己。他们都有深切关注人类命运与精神状况的悲悯情怀。与其说诺贝尔文学奖是授予他们创作的文学杰作的,倒不如说这次诺贝尔文学奖是褒奖两颗自由不羁的灵魂。托克尔丘克致力于在小说写作中创造与发展属于她自身的独特的“星座风格”,而汉德克创造性的“说话剧”是如此尖锐地镌刻到我们庸常的生活和思想深处。托克尔丘克与汉德克以充满激情的创造力和无与伦比的才华开创了小说与戏剧的疆域。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机制 手段 参与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
期刊
早期儒家的艺术精神  《封神演义》的核心是神仙意境,用更具理论色彩的语言说,则是诗化哲学。  这是带有鲜明的中华文明印迹的东方诗化哲学,根基深厚,余韵绵远。《论语》里记载孔子的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孔子对通过艺术活动,将人生的最高价值在审美中予以实现有高度的自觉。  “乐”对于孔子的精神生命异常重要,他的一生,几乎日日弦歌,只有在特别悲伤的少数日子里才破例。“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期刊
张翎中篇小说《拯救发妻》发表于《收获》2020年第3期。张翎把这个小说发给我看的时候,因为时差,是2020年5月1日夜里接近零点时分。这么多年的跟踪阅读和研究,我对于张翎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是比较熟悉的。但是,这个中篇小说《拯救发妻》,还是颠覆了我对张翎小说已经形成的印象,也颠覆了我以往的对于一个中篇小说的阅读经验。读完第一遍时,我心里竟然有一种发懵的感觉,当然,这是故事本身和小说叙事所带来
期刊
摘要: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抒写的乡愁有多重内涵,文中所怀念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祖国大陆,更是作者的少年记忆与经验,而更深层的意义上,则是对作为心灵家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又被作者视为抗御现代工业化浪潮冲击的精神家园。正是通过这种乡愁的抒写,余光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到了一条进入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性语境的美学路径。  关键词:乡愁 传统 现代性  余光中以“乡愁诗人
期刊
之彦侄鉴:  前得来信,得悉阖府安好,为慰!之俊、之咏两侄婚事即将举办,尤所欣慰!兹寄上国币贰拾万元,作为两侄添香之用,数目甚小,聊表微意而已。近清发胃疾甫愈,不能多写,即问近好!  自清、竹隐手启,廿日。  朱自清致朱之彦信一通,《朱自清全集》书信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未收。信为赵胥藏,影件收入赵胥编《朴庐藏珍》。原件曾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2016年9月
期刊
上次应《名作欣赏》之约访谈刘慈欣是在2015年,他获得雨果奖之后。五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搭载科技的快车后,呈现加速度趋势,五年中发生的变化超过以往的十年,给人今非昔比,甚至天翻地覆之感。随着科技氛围的增加,刘慈欣的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去年《流浪地球》热映之后。那时就想做一次访谈,但在电影上映期间他不能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所以没能实现。今年因为有些话题要交流,疫情缓和的四月中旬和朋友一起去了阳泉
期刊
摘要:访谈录,亦是一种对话形式。所谓对话,并非简单的口头之交,而是以“灵魂在场”的方式完成一次平等而共情式的思想交流。王红旗的新著《灵魂在场》便是以这样一种平等对话的方式处理了多种诸如作家与学者、男性与女性、东方与西方、故乡与海外等二元对立的命题。它的出版问世,不仅对对话式批评的复兴提供了最专业化的模范,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华文女性作家与文本研究的资料汇编,蕴含着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期刊
摘要:《南霁云睢阳庙碑》是柳宗元传记类文章中的代表作。文章以骈体的形式,叙述了忠臣义士南霁云牺牲前后的故事,是一篇骈体叙事的典范之作。文章叙事细密,简要精致,用典贴切,语言精美,充分体现了骈文的文体特征。本文的写作,是柳宗元贬谪初期写作的创意,也是写作此文政治背景的需要。  关键词:柳宗元 《南霁云睢阳庙碑》 骈文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大家,其古文创作影响深远,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古文的成
期刊
《处女地》是屠格涅夫(1818—1883)于1877年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俄国文学史》(布罗茨基主编,蒋路等译,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中说:“这部小说的失败使屠格涅夫感到很难过。”我国普遍接受了该书中《处女地》是失败之作的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易漱泉等主编的《俄国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说:“作者错误地否定暴力革命,继续宣扬渐进论。”在我国自己编写的专著中
期刊
无风的午后,还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一切都像静止了的画面,几乎没有一点声音可以传到画外来。一群洁白的鸭子,三三两两,或理羽,或相戏,更多的似曾睡去,懒懒散散,在有意无意间,弥漫着秋的气息。草自然是金黄色的,而在金黄色的世界中,一切的存在,无不流露出一份温情来。如果说明快、清丽是散淡、迷蒙的另一面,那么一种不持态度的表述便属于两者间的游离与不确定性。正是这种游离和不确定性,能给予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