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情绪与特质发展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学生很早熟,他们的心理、行为已经超越了他们的年龄段,这种拔苗助长的培养,对大脑的发育、成年后能力的展示,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同年龄段应该让他做他不同年龄段该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失去了童真,或者失去他这个年龄段应该具备的特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以及生长和发育,最后达到生命的完整,人格的完善,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焦虑抑郁
  很多人把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中基本的一些特征性表现,看成是发育阶段性的异常表现,或成长中烦恼的情绪反應和行为反应,一定要把它往“病”的方向推。学校、家庭、社会总爱给学生贴标签,这种做法会给学生和家庭带来负担、麻烦。
  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期的情绪障碍会导致身心健康不佳、教育程度降低、失业等不良后果,药物滥用和犯罪行为的风险会增加。2019年,我们团队在四川省抽调了3万名8~19岁的学生,结果发现10%~40%的学生出现了一些抑郁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5%~20%出现了中度焦虑的表现;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更加焦虑和抑郁,同年龄段的女生比男生焦虑和抑郁程度更高。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青少年自伤与自杀的问题
  一项2012年发表的关于青少年自伤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观察到的自伤行为发生率较高,在1802名14~19岁的青少年中,8.3%承认有自伤行为。我们团队在四川也开展了研究,发现3万名学生中有5%~20%的学生出现过自伤或者自杀的行为。中学比小学年龄段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率更高,到了16岁以后慢慢开始下降。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问题?这种行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问题,还是沟通有障碍?还是过度的压抑或没有语言表达的宣泄?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这种自伤或自杀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自伤行为并不是以自杀为目的;有的同学就是为了表达他们的情绪压抑,在手上、腿上、身上进行划伤。
  我们要反思,为什么这么高比例的学生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是否给学生过多的压制?有没有他们说话的权利?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他们年龄阶段本身应有的表现,还是把家长、老师或者学校心里面想象的学生表现状态强加到了他们头上,而不是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展示他本身应该有的样子?
  人际关系
  有一项涉及48个国家的研究:在12岁到15岁青少年中,欺凌受害总发生率达到30%,被欺凌与更高的自杀未遂显著相关。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自我认同感(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是人格发展中最重要的维度。学生能不能融入团队,能不能融入学校和班级或者是各类团体,与成年后的人格方面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密切相关。
  我们团队在探讨经前期综合征与不同类型欺凌的关系中发现:20.8%的女中学生曾遭受不同类型的欺凌。19%出现经前期综合征的青少年女性曾遭受了言语上的欺凌,6%曾遭受身体上的欺凌,13%曾遭受社会关系上的欺凌,4%曾遭受网络欺凌。欺凌是青少年女性出现经前期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老师、家长接纳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以及在人际交往中,哪怕一点点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来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睡眠与运动
  以睡眠和运动为例,有两项研究可以和大家分享。第一个研究是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特别是15岁的睡眠质量能够预测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还可以预测17岁以后焦虑和抑郁症严重程度。假设在这个年龄段睡眠障碍高发,已经在预示着后面会得心理疾病。研究认为,进行青春期的睡眠困难干预,对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有帮助。
  久坐不动的行为,是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因素。12岁、14岁和16岁时每天每增加一个小时的轻度体育活动,18岁时抑郁量表得分就会降低9.6%、7.8%和11.1%。也就是说,青少年适度增加运动量,对他后面的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从脑科学角度看,我们把睡眠和运动看得非常重。组织学生的运动,有规律地开展运动或者是规定必须运动时间有效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家庭影响
  家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什么影响?关于父母愤怒表现、严厉教育和青少年社会情绪的研究发现:易怒性较高的母亲和父亲,或在愤怒调节自我效能较弱的母亲(而不是父亲),在孩子14岁时倾向于进行更严厉的父母养育,15岁时青少年出现更严重的内外化行为问题。
  我们团队在探讨父母冲突与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发现:父母冲突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呈正相关,父母冲突与青少年自我概念呈负相关,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在父母冲突和心理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育和心理健康状态。
  学校心理干预的困惑与对策
  既然有这么多的问题,学校该怎么办?现在的每所学校几乎都配备了心理老师,但是这些心理老师是不是真正能够解决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有研究者调查认为,学校的心理老师起到的作用比较弱。需要重新对基于学校的焦虑和抑郁的干预措施开展试验,还要进行长期的随访;有一点短期效果,但是长期效果并不好。需要研究在16岁后教育和学校中提供的心理干预,研究基于学校的心理干预的潜在成本和不利影响。另一项研究认为,童年时期的社交孤立会破坏特定的大脑回路。“SKY呼吸冥想”的呼吸技巧、瑜伽姿势、社交和服务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最为显著。精神病学家Lake博士总结了身心健康的4大支柱:充足的睡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健康的营养,以及应对压力的方法。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点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要关注哪些点?美国心理学者Lerner构建了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的关系发展系统理论模型,强调青少年所具有的积极成长与发展的潜能,比如天赋、优势、兴趣和未来潜能,促进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方面和可塑性。探讨多种情境下生态环境与资源对个体积极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积极青少年发展的5Cs结构:能力、品格、联结、自信和关心/同情共5个目标,并经过研究得到验证。归纳起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学校:环境条件、课程设置;家庭:亲子关系、教养方式;自我:身体健康、心理弹性。将三个维度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们团队也建立了一个平台,目前在两个地区开展了试点。我们测评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学生的心理发育状态,根据心理发育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群体方面:在环境方面进行塑造,建设隐蔽课堂;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在比如德育课、体育课、美术课,心理卫生课等课程中,有针对性、隐蔽地开展心理成长促进干预。在家长学校方面,我们开设了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的课程。
  个体方面: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与完善。自我是人的心理的核心或者人格的核心,是所有心理学学派关注的重点。我们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的不断完善为目标,通过老师、通过同伴的交往沟通与团队建设、游戏活动或者个别激励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懂得爱的给予与获取,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释放潜能。
  把脑科学研究、学生心理发育状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力量、家长、老师、同学和心理咨询师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个体自己的和谐,达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其他文献
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数据,截至今年的6月30日,我国游戏玩家数量已达5.4亿。在庞大的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游戏玩家的数量更是占到了70%;其中三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玩家每天都会玩网络游戏。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绝大多数孩子只能待在家中上网课,更是加剧了儿童青少年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的使用和依赖。绝大多数的儿童青少年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好游戏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期刊
抽动症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现  抽动症是儿童时期一个常见的神经与心理的疾病,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抽动症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问题,它属于神经发育性的疾病,心理因素是可以促使它、诱发它或者使得它的症状维持的因素,有些家长会有这个概念,觉得抽动症就是个心理问题,所以在此要强调抽动症是一个发育性的疾病,起病时间在小孩两三岁、三四岁的
期刊
焦虑的概念与评定  我们处在一个焦虑时代。焦虑障碍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最近有一项调查,认为焦虑的终身患病率为7.6%。这个比例看似不高,但如果乘以14亿,就是一个很大的数据了。焦虑可以分多类,比较常见的有三类:广泛性焦虑、惊恐、社交焦虑。  英国曾经启动了一个国家级的前瞻性研究计划,把提升国民的精神财富,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内容。在2012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
期刊
大脑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青少年群体的大脑资源保护、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未来。这次以“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进教室”为主题的论坛,正是为了找到将脑科学从小样本“原型机”的实验室,渐进式常态化地走进教室的有效途径,以此真实改变教育现状,提升教育效能。成都教育在此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希望有助于脑科学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为
期刊
抽动症是一种常常首发于儿童期的疾病,全球患病率在0.3%-0.8%。患病男女比例大概是在2-4:1。抽动症的患病高峰期是8-1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抽动症相关的发病相关机制有基因、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还有皮质纹状体丘脑环路异常,感觉运动皮层厚度降低,尾状和前额叶灰质体积减少,胼胝体体积增大等脑结构与功能异常。通过实时的核磁共振可以发现,抽动症患者原本活跃的脑区
期刊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学龄儿童的患病率5%-10%,男女比例约3:1。其三大核心症状是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伴发症状比较多,包括情绪障碍、学习困难、抽动等等。ADHD不及时治疗,常导致学业困难、家庭关系紧张、伙伴关系紧张等问题,约有1/3延续到成年,成年之后多动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车祸比例比较高。儿童青少年ADHD是一个集临床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问题。
期刊
学习障碍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指出,特定的学习障碍是指一种具有生物学起源的神经发育障碍,它表现为学习和学术性技能习得上的困难。生物因素是特定学习障碍认知层面的异常及其相关障碍行为表现的底层因素。其生物起源包括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它影响大脑准确有效地觉察或加工言语或非言语信息。据此可知,学习障碍的特异性强调的是个体认知加工机制的异常,
期刊
青少年抑郁症的现状  近几年,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的困扰,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占1/4。201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15%曾有过自杀念头: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青少年精神卫生有
期刊
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约有一半的成人精神心理问题始于儿童青少年阶段,如能早发现、早干预将极大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球10%-20%的儿童青少年存在精神心理问题。我国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8%-17%,其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
期刊
焦虑、抑郁可能的大脑机制  从个体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焦虑、抑郁以及相关情绪问题。例如紧张、冲动、易怒便是典型的焦虑表现,而抑郁则通常表现为低落、悲观、退缩。这些表现不仅体现了心理行为层面的影响,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高级脑认知功能层面的损伤。例如,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境下,偶尔会出现学生调皮激怒老师或孩子叛逆惹怒家长的现象,即所谓的负面情绪事件。这些事件通过视觉、听觉等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