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习题价值,为语用训练创设磁场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x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年段特点、单元语文要素以及文本内容特质,精心为学生编著的训练题型,是教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指明了应达成的基础,或是明示了理解文本的路径,或是凸显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或是渗入了教法和学法。课后习题作为一种隐形的教学要素,明确提示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具体训练点,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有效迁移运用以及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教师研读课后习题,以“课后习题”的视角組织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准确把握课后习题的命题意图,找准统编版教材教学的新方向。把课后习题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凸显课后习题的价值,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统编版教材的教学效益。
  一、依题导学,让语用训练真真切切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语感、发展思维、培养情感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新课标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习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朗读是较为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运用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中《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文质兼美,具有极强的故事性,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鉴于故事中的对话较多,编者设置了“分角色朗读课文”的任务。如此,相较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中的“朗读课文”,表述更清晰,指向更明确。教者依题导学,用合适的文本在合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语用训练真真切切。
  落实这一习题时,教者将教学分为三个层次。
  (一)正确流利打基础
  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看清字形,明确字音,先“读”为快。宋代的朱熹曾对此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记。”[2]因此,课前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正确流利,且至少读三遍以上:第一遍借助拼音,遇到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不明白的地方看图猜想,做到读正确;第二遍做到不漏字、不加字,做到读流利;第三遍标注出自然段的序号,自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当然三遍是最低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读四遍、五遍。总之,要求学生课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朗读文本,做到文畅气顺。
  这样的课前预习,为课堂中的实践练习奠定了认知性基础。课堂上,通过闯关的方式检查学生朗读能否做到正确、流利,并及时表扬、纠正、示范,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课前自主朗读的习惯。
  (二)读好对话做铺垫
  要求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紧扣对话的关键词,关注表达符号的变化,灵活自由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朗读。为了读好对话,先和学生一起弄清楚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分别进行了三次怎样的对话。然后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对话时的情境:根据提示语“迎上去”“连忙追上去”,想象小蝌蚪寻找妈妈时焦急的样子;根据提示语“叫着”想象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开心的样子;根据提示语“笑着”想象青蛙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时愉悦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把想象的画面表现出来,从而读好对话。
  在指导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关注标点符号。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和第七单元分别安排了“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这样的语文元素,如此,学生很轻松就能读出小蝌蚪找妈妈时询问的口气和找到妈妈后惊喜的语气。
  这种基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朗读对话训练,遵循螺旋上升的教学规律,让学生能够从角色转换体验中,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既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朗读水平,增进对于语言知识、能力的迁移,同时又为下面的分角色朗读做好了铺垫。
  (三)明确角色创情境
  在分角色朗读时首先要有角色意识,让学生从角色揣摩体验中,朗读文本,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能力。课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征和感情。如乌龟是慢吞吞的性格,所以他们说话时的语速略慢;又比如乌龟的“笑着说”和青蛙妈妈的“笑着说”因为角色不同、心境不同,朗读语气也是不同的:乌龟是因为小蝌蚪错认自己是他们的妈妈感动而笑,而青蛙妈妈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愉悦而笑。这样的角色对比,让学生锻炼了思维,发展了语言,提高了朗读能力。再加上教者配上了符合情境的PPT背景和音乐,给学生戴上了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学生一下子进入了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情境中,此时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从读正确、流利到读好对话,再到分角色朗读。笔者依靠课后习题这一载体,逐步提高要求,“分角色朗读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呈分步走,又相交融的状态”[3]。扎扎实实、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朗读能力,为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打下扎实基础。
  二、扣题而教,让语用路径明明白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4]对文本的学习首先要从整体视角对作者的创作思路进行感知,理清文本内在的线索。很多教材课后的习题设置就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行语用训练。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课后第二题:小青蛙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照顺序将图片连起来,并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很明显,编者设置这一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这样的教学要求对于刚进入二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编者为学生讲这个故事提供了台阶:按顺序连接下面的图片。学生在连线的同时也就理清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的过程,即事情发展的顺序。   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者展开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一)抓关键词,建构思维导图
  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理清了文章脉络。教者让学生再读课文2-6自然段,圈画出小蝌蚪外形变化的语句,并相应在黑板上板书这一变化的关键词:长尾巴、长后腿、长前腿、尾巴短、尾巴没。这一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另一条线索: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帮助了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小蝌蚪成长的思维导图。梳理图画的过程,不仅能帮助他们记忆,也能帮助他们理解“外形变化”这一教学难点,同时也培养他们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阅读能力。
  (二)辅以图片,尝试讲好故事
  教者拿出课后习题中的五张图片,让学生张贴到板书相对应的位置;再让学生按顺序连接黑板上的图片;最后,组织学生利用黑板上的连线图和板书,自主构建这一故事,并尝试利用自己的语言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表达出来。
  如此一来,教师就将课后练习的实践要求完全置放在课堂教学层面。为学生学习讲这个故事提供了两个支架:一个是思维的支架,一个是语言的支架。让学生在逐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小蝌蚪与青蛙在外形上的异同点和内在联系,了解到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外形变化,并将自己的习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谓一举多得。
  鉴于此,教师要紧扣课后习题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完全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流程,始终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语用表达放在首位,让教学路径清清楚楚,让教学策略简简单单。
  三、循题而练,让语用表达清清爽爽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所设置的人文主题就是“热爱大自然”,语文要素是积累并尝试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语境来感受这些动词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体悟其内在的真实感和生动感,并借助动词来尝试进行说句子的练习,将从课文中感知积累的词语与自己的常态化生活联系起来,强化语言表达实践,促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充分朗读,增加积累
  教者组织学生通过指名读、理解词义读、想象画面读、齐读、对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这四个含有动词的短语。同时在学生读记词语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种动宾式的短语结构,发现共同的规律,这样有助于记忆积累。语文教学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而且可以在诵读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二)表演动作,加深理解
  动作展示是对短语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在学生进行动作表演之后,让学生自己当评委,对表演好的同学给予恰当的称赞,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在一演一评中,将这些动词所指向的状态镌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三)借助图片,练习说话
  教者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披着、鼓着、露着、甩着”这四个动词进行说话练习。由于初次接触这样的练习,很多孩子练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就需要教者为学生搭建由易到难的具有层次性的“台阶”。出示一年级下册课文中的四幅图片,图片的内容既似曾相识,又与练习说话的动词相契合。让学生结合图片用这几个动词说一句话。


  这些直观而鲜活的画面,能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勾起学生的语言记忆。学生很轻松地就能找到图片与动词的内在关联点,接下来的表达运用就水到渠成了。
  (四)联系生活,自由表达
  新课标强调要科学地进行动态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母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从而激起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在充分朗讀、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自由用“披着、鼓着、露着、甩着”这四个动词练习说一句话,这样就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同时,教者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爱说,会说,说正确,说生动。只有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才能解决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问题。
  “统编版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在设计上凸显了语文要素,编排有梯度,且与生活联系紧密”[5],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课堂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探寻并发掘其背后的价值意蕴,在准确解读其蕴藏的教学价值之后,把它作为教学目标的参考要素,并融入教学环节,高效地使用教材,进而引领学生语文能力高效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2]韩国萍:《“拿腔拿调”怎么看》,《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年第1期,第1页。
  [3]孙云飞:《统编本一上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教学策略》,《江西教育》,2018年第6期,第30页。
  [4]张惠萍:《找准支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例谈》,《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第74页。
  [5]汤建霞:《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的特点、变化及运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年第8期,第28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害怕习作痼疾难除。小学生怕写作文,是习作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课题研究组主持人自2004年开始对习作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先后四次从四年级开始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每接手一个新班,都会从习作兴趣、习作状态以及对教师习作指导的感受等方面对学生习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见表1)  问卷统计显示,长期以来,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现象普遍存在,对教师的习作指导认可度低,对习作充满
期刊
【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3.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二)文本解读  《背影》选自《朱自清全集》,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散文代表作,是写人记事散文,有很强的抒情性。作品采用纪实手法,择取父亲
期刊
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共有11套,分别为全国Ⅰ卷、Ⅱ卷、Ⅲ卷,新高考Ⅰ卷、II卷,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卷。试题均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把握时代精神,紧扣高考评价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应用写作能力考查,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引领考生坚定理想信念、拓宽认知视野、怀抱家国之情、弘扬奋斗精神。  一、彰显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  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紧跟时代步伐,秉持中国精神,引
期刊
当今社会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对以文字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形成了极大挑战。图像对文字的挤压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以文字作为媒介的原著的阅读。那么在图像具有“霸权”地位的当下,以学生的原著阅读为基础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会受到哪些具体影响呢?对此,笔者以“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改编”为核心设计了一个问卷,对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开展了一次网络调查。经统计,在参与调查
期刊
一、导入  (课前安排学生自行疏通课文。)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遍。  师:这堂课我们主要来谈谈阅读感受,说说《岳阳楼记》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师:其中这样一组问题,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写给谁的?为什么能写出来?  二、环节一:古仁人其人其事  师:作者范仲淹为什么写《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来说一说。  生:滕子京嘱咐写的。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淡然、超脱
期刊
对比辨析,是落实语用的重要路径,在对比辨析中,对语言的理解更易深入、建构更有依托;在语言理解与建构的基础上,对比辨析亦能拓展思维、促发审美、创新文化。叶嘉莹老师在回答大学生关于古诗词作用的提问时说过,“阅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诗歌何以能够“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呢?某种意义上,正是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建构让诗歌存于“我心”,正是在对诗歌的阅读、理解、建构中,我们的思维得以拓展,审美意识得到激发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备受一线教师关注,且让一线教师倍感困惑的便是作文教学。笔者自从接触高三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关注高考作文的变化,投入相应的精力去进行研究。从很多一线教师的文章中不难发现,存在一些共性的困惑,而这些困惑,笔者试图概括为三对矛盾:作文分数总量的“多”与学生投入时间的“少”之间的矛盾;实际教学中素材给得“多”与学生考场作文运用得“少”之间的矛盾;作文练习需要的时间“多”与实际
期刊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首先明确了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总体要求。关于这一总体要求,我们可以从《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及其所确定的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两个方面予以解读和确认。  其一,《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国家提出新时代普通高中育
期刊
“加强德育工作,语文教学义不容辞。”[1]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是开展德育的绝佳选择。陶行知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2]德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可现实令人堪忧,中学语文教学德育缺失表现较为明显:教师用知识点架构课堂,以知识点的掌握与否来评判学生之优劣,消泯了德育的实际价值;游离于教材之
期刊
基于语文素养的高考试题讲评教学框架下,构建高考文言类试题讲评教学支架——“教学链”,对文言类文本命题版块“类题”内容进行统整构建,不仅抓住了高考文言类命题文本的语文本体特征,还有对命题考点的综合考量,强化了文言类讲评教学整体感,打破了传统“一篇”碎片化的讲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体系化,贯彻了新课标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精神。文言类文本讲评“教学链”的构建,不仅改变了试题讲评教学体系与范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