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 激活课堂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营造民主与和谐教学氛围的法宝。教师通过讲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合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使化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各种生动的化学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化学原理,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情境;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化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情境”,已成为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本文以初中化学为例,就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略陈浅见。
  一、利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承载着化学知识,蕴含着化学原理,通过实验呈现的化学知识,能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学生结合自己在原有的认识基础,在实验中合作,合作中交流,最终达到知识意义的建构。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时,我选用一个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然后迅速地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接着用一个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导管的一端套上一个气球,过一会儿观察到气球慢慢鼓起,学生被这神奇的现象吸引了,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并认可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当老师提出:“你还能设计其他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了吗?”学生跃跃欲试。通过实验,教师将实验结论的发现权放手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课堂实验的趣味,帮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亲身体验,享受探索真理的乐趣,又能培养他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巧讲化学轶事,创设趣味情境
  通过化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进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稀有气体时,教师可以介绍氩的发现故事:英国科学家雷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每升重1.2572g,而从氮的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每升重1.2502g,微小的差异引起了雷利的注意,后来他与雷姆赛合作,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氩。稀有气体的发现被称为"第三位数字的胜利"。学生认识到创新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身边,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引领他们留心事物、善于观察,提高学习热情。这种利用化学史创设情境,能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尽享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实事求是、勇于发现的精神。又如在讲水的净化方法时,通过讲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孤岛上怎样获得饮用水的故事,并结合假如我们在探险时如果我们像鲁滨逊一样被困在野外,如何获得饮用水,引出水的净化方法,这样结合故事情节,就可以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为愉快地探究,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水的净化方法。
  三、联系新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地结合新旧知识创设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的问题情境,没有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适中,既巩固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又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又如“元素”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的一个抽象概念,对它的认识要经历从微观到宏观的分类研究过程。我先从复习原子结构中质子、中子、电子没区别,原子的区别是由质子数和电子数决定的,到让学生研究、讨论原子的分类方法。得出原子可以有按质子数分类、按中子数分类、按质子数和中子数分类三种方法,并指出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应用。这里的学习是按质子数分类的方法——引出元素的概念。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入手,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与应用。
  四、联系生活,创设应用情景
  化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生活环境或自然情景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景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受到启发,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在学生的相互交流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明白了生活中除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外,还有许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情景,通过观察标签说明书,来引导学生学习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很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而且创设了宽松、和谐、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五、运用多种媒体,创设虚设情境
  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但能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描述水电解的过程时,可以设计成动画描述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模拟分子怎样分割成原子的,原子又是怎样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由此使学生对“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的化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样在学习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核外电子排布等微观知识时都可利用多媒体通过类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在化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本社,2012
  [3]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化学/任宝华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韩春.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浅探.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3.(73)
  [5]汤敏敏.创设教学情境 激活化学课堂.文理导航.2013.(5)
  [6]高翠玲.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情境设置的方法,大江周刊.2013.(2)
  [7]胡小飞.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化学教与学.2012.(8)
其他文献
海东地区外出务工群体的壮大,劳务输出收入汇兑、结算难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经济现象,迫切需要安全、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本文就改善金融服务现状,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便捷
【摘 要】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课标要求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历史教师全方位促进教学工作开展。要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学习,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记忆指导缓解历史学习难度,以及通过自主设计教学课件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实现历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心理特点,想方
针对柴油发电机组传统的24V直流电源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对其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前后对比两者,并且经实践证明改造后的直流系统稳定、可靠能够提供可靠的24V电源。为此写一篇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笔
提出了一种螺旋面的拟合算法。利用参数方程建立独立参数与直角坐标的代数关系,构建出误差方程组,再利用非线性方程的多维数值寻根方法求解出螺旋面的各项参数。用模拟数据进行
【摘 要】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推进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当下生物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融入生活理念对生物教学成败意义重大。本文就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的一些具体实践方式,希望能够对改善生物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用之策。  【关键词】教学情境;生活化;实践活动  自然性是生物与生俱来的本性特征,然而,随着生物工业的不断进步,它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现实之中,这样一来,生活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斗志。恰逢“十七大”开幕的当天,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给青海保监局发来了致
通过高应变动测试验和静载荷试验,对深厚软土地基中PHC管桩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深厚软土地基中超长PHC管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高应变动测试验和
开发设计了基于动态负载平衡的网络并行算法,获得了理想的并行效率,有效地解决了该算法在实用化过程中计算量大的技术难题。通过现代软件工程技术研制成功了界面友好、使用方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国际开放教育的快速发展,手机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获得大学生的青睐。正好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关于手机在大学英语课堂使用创新方案》的研究结果,在整理了调查问卷、试点班级的学习情况、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手机在大学英语课堂使用的创新方案的作用、意义及特点,并对此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以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并对深化高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