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个性化作文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20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写作教学的工具性,过分注重习作知识、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写作过程应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体验、个性表达的过程,是学生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学生心中的情感不能喷吐,学生个体体验得不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语言遭到抹杀,作文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为了完成任务,学生要么循着老师的思路完成,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我们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 写作教学;个性化;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75-02
  
  在新课标理念的碰撞下,大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无论是素质教育下的语文素养的生成,还是应试教育下语文成绩的提高,作文教学都有无法言喻的重要地位。因此,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教学中,一个长期的、重要的问题,也是需要教师队伍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
  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写作指导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很多时候,普遍存在淡化过程,注重结果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学校,部分语文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写作要求,就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作文来,或者讲一些空泛抽象的类似“明确主题,突出中心,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等的条文,就要求学生进行作文。结果下来,多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好似“雾里看花”,面对写作要求和题目,只能是模糊点头,最终敷衍了事,甚至东抄西凑,马虎应付。学生由此缺少写作的积极性和原动力,对作文“望而生畏”,出现讨厌写作文或畏怕上作文课的现象;而面对千篇一律、晦涩生硬的作文,语文教师也是无奈摇头叹息。即使语文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作文,但内容空洞、虚情假意的文章时常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但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写作行为。它包括写作内容的个性化、写作指导的个性化,写作过程的个性化等等,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的统一。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模式的教学实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与写作相遇时的原始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
  1 改良传统观念,创设平等氛围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摒弃传统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著名教育家于漪在谈到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艺术、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作文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这种平等的真诚的氛围更为重要,只有要这种条件下,学生才可以感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才有可能自由的表达内在的真实想法。
  2 营造表现个性的氛围
  和谐、民主、平等的作文教学环境是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基础,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心境。“当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盎然,处在良好的学习心境时,他们的思路会十分广阔,思维出奇地灵敏,语言表达惊人地畅达而富有个性。”(张化万主编:《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如果学生的写作心境差,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头脑进课堂的,他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也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任务与先前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3 发挥个体优势,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该在遵循语文教学大纲,保证达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选择取舍等方面有所侧重,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要我们留意一下成就卓著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就不难发现,这些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的优势。我们普通语文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也可以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比如教师喜欢鲁迅文学,他在基本完成大纲的教学任务之外,就可以精心耕耘这块“自留地”。或推荐书目,或组织鲁迅文学小组,让所教学生更多的民解和鲁迅有关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教师的德识才学的每个方面,都会对学生形成很大的影响,因为中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会给学生的成长烙上深沉的印记,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个体优势,只有有个性化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化的学生,只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呈现个性化的特点。
  4 淡化作文指导,发展学生潜能
  很多教师可能是出于对学生的过分关注,对于他们的写作方式或过程总是不太放心,总想方设法地要教给学生一些所谓技巧和绝招。其实,这根本就没有必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以前人以为写文章是几个读书人特有的技能,好技能奥妙难知,几乎同于方士的画符念咒,这种见解必须找破。”我们教师不能把写作文章看得很神秘,更不能把写文章看成是要由一大堆技法来规定的事情,以致于教师重重叠叠、乐此不疲地去教,苦口婆心,反复强调,不断地迫使学生就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主动性渐渐地被消退,想象力也被钝化,悟性被夭折,灵性被扼杀,人格被异化,情感被冻结,原本可以对事物进行的最深刻最美妙最富有个性的精神体验也就无法表现了。
  我在工作中深感指导学生作文,常常事倍功半,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指导太多、太细、太死、太统一。学生之所以日记不让人看,正是因为他们在日记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或隐私。相反,他们在教师面前或在作文中不敢说真话,恰恰是因为心存顾虑而没有展示自己的个性,他们的个性很可能被教师的统一要求同化或虚化了,要不学生本来的个性完全转化为教师所要求的那一种特定的个性,要不虽还保留着自己原有的个性,但为了不违背教师的要求,就投“师”所好,真实的内心被掩盖了。个人认为,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应该像崔永元那样做些很生活很幽默也很文学的旁敲侧击,也就是让学生像小品中的赵本山、宋丹丹那样紧扣话题,面对生活,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说自己想说的话。
  5 提供结构化作文教学低耗高效的训练途径
  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是,用尽可能少的写作训练时间,完成尽可能多的写作训练任务。本实验从写作训练的实效性出发,将把握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探求一条低耗高效的训练途径。
  5.1 实验教师要明确初中阶段各种文体写作的最一般的规律,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各类文章应该怎样写,并提供各种文体最基本最典型的模式,让他们模仿、借鉴。要让学生在“模仿——再造——创造”中快捷地提高作文水平。即先向学生提供写作某一类作文的最基本的写作套路,然后让学生阅读示例的范文,增加感性认识,再经过仿写训练,完全照搬此类作文的基本写作套路,加深对一般规律的切身感知,再经过再造训练,写出结构基本相同,写法有所变异的文章来,最后经过自由作文训练,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由模式走向变式,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文章来。
  5.2 实施“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一体化训练,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种完整的结构,写作能力的提高,往往受到其它三种能力的制约,加强听、说、读的训练,也是低耗高效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在听、说、读训练后,迅速向写作迁移,就能有把从“听、说、读”训练中获得的知识迅速运用到写作方面来,从而免去了单纯的讲授文章学、写作学来指导写作的枯燥做法,也可使语文课的活动形式多样化,增强了学生主动介入语文学习的程度。
  6 还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权力
  如果把作文评改权下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评改、自己评分,作自我评价,而教师只以一个学友的身份参与评改活动,给他们提提建议,学生可能就会写得更认真、更开放、更自由,更能写出心里话了。教师在给学生建议评价的时候,也要强调抒写个性的重要性,经常表扬那些能写出个性来的学生,其他同学也就自然而然地会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以期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心理暗示的强化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
  7 实施个性化评价
  对于学生的个性化作文,不能用教师规定的一把尺子衡量,应该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层次,根据作文的不同内容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个性化评价。对于优生,作文的要求应该高一些;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只要他能用好一个词语也要给予肯定。俗话说“言为心声”,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教师要善于引导,不能一味否定,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作文,才会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才会尽情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不断提高作文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有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的内心就会像大海一样宽广美丽,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独特眼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就能把个人的情感和自然、和社会融会一起,把腐弱的个性变得刚健一些,把消极的情绪变得主动一些,写出的作文也因之而赏心悦目、精彩纷呈,产生深沉的个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张扬个性的现代人是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前提,这是一项人文工程,既要遵从规律,又要有耐心、恒心,使我们的学生能顺乎天性的成长,进而写出顺乎天性的文章来。
其他文献
【摘要】 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养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  【关键词】 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69-01    人的思想品质、心理健康关乎人的生活和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对人
期刊
【摘要】 个性化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原则,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性化和人道化,是语文教育本位的回归。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策略是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关键词】 个性化教学;特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51-01    精彩的序幕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所教授的每一堂课,更是如此。这开场的10分钟利用的好坏与否,可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个快乐的氛围中是学生产生学习力量的源泉。  那么到底如何拉开这段序幕呢?以下的几种方式可供大家尝试。  1 值日生汇报  从初一开始,每
期刊
【摘要】 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阅读,重在欣赏、感受和体验。创造性地阅读,就是让读者赋予文本以自己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内容进行多元理解。  【关键词】 阅读;欣赏;感受;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72-01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是说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也道出了
期刊
【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需要记忆,但更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这样才能促进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在地理学习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56-01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需要记忆,但仅仅依靠记忆来学习,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的。地理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局部对加强当前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了一些初步探讨。理论研究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内容,本文也对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66-01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方法简单:主体意识缺失,以言教代替
期刊
【摘要】 作文批改是一项繁琐、复杂而又难办的工作,同时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强化作文技法的积累;运用多种形式,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要大胆尝试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自改;培养;方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76-01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怎样做人。我是一名小学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渴望欢乐幸福的孩子。他们正生活在人生最美好的春天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他们纯洁的心田中播下怎样的了,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生命之树怎样成长,人生将收获哪些果实。他们一定渴望着美好首先情操、良好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65-01    去年10月,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培训,通过培训,有了继续充电的厚实感,教学理念得到了新的提升,更是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自我反思,感受很多,其中,感受最多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课堂的有效提问,  大凡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获
期刊
【摘要】 调查了解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多角度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预防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 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61-03    在推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