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孩子的心灵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so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中德是第一位的,小学作为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级阶段,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从目前小学生德育教学的开展现状来看,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不佳,为此,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入手,丰富德育开展的方法和途径,进而提升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采用传统的德育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想要提升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教師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有效的德育方式和手段,从而真正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拓宽德育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小学德育的开展大多都是由教师讲解一些理论性的德育知识,由于这些内容都比较枯燥乏味,而且课堂教学还存在较强的局限性,这就导致其教育效果比较差,空洞的口头灌输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也难以改变,为此,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不断拓宽教育方法和途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这些行为是否存在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对校园中或者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进行拍照,当照片中出现学生所熟悉的画面时,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讨论照片中所出现的行为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方式来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进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让学生和家长去共同探讨,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规范,进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注重以学生为本
  很多老师在学生犯错误后都是直接批评学生,而没有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仍旧我行我素,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尽管学生年龄较小,但依然要平等的对待学生,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学生身上。在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首先要和学生进行交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为什么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可以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是不对的,并且态度强硬的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那样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造成学生反感。例如,在班级中总是会有几个学困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对于这部分同学,教师需要多找同学谈话,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并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改进措施,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相比于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来说,实践性的德育活动更加有效。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德育的书籍知识是非常多的,对教师来说,这些经典读物更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懂得做人的行为准则,进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但是仅仅阅读学生难免会感觉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可以将其组织成实践活动,利用教师可以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读书分享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自己对于这些书籍内容的理解。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到,惜此时”这是教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让学生深入贯彻这一点,教师可以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展学生“早起打卡”活动,让学生坚持养成早起的好习惯。书本上的德育知识是非常多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优秀的传统美德落实到实处。又如,教师可以每天为学生安排一个不同主题的德育活动,今天以“帮助老人、尊重老人”为主题要求学生做一件好事,明天又可以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为主题,将环境保护意识落实到行动中,长期下去,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养成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四、利用多学科开展德育
  在教学中不止一门学科可以进行德育教育,其他学科也都可以渗透德育知识,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学科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其中语文课文的德育知识是比较多的,小学语文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类课文,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是有很多的道德知识,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英语教学中能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进而为学生灌输爱国意识。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各学科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能够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教学工作中要将德育知识的渗透落实到位,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艳芬. 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J]. 学周刊,2018(2).
  [2]  方志义. 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15(23):67-67.
  [3]  马玉辉. 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 黑龙江科学,2015(11):80-8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讲解习作单元主题、任务和评价计划的确定、习作单元学习模式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使得小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分析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单元教学方法和滚年,并且在小学语文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可喜的收获,促使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结合,成为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识字教学。  关键词:识字;方法;培养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
期刊
摘 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绘画创作能力,不仅能够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本文从做好情境创设、创建和谐课堂、做好课中评价、添画教学、信息化教学5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绘画创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绘画;创作能力;策略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仍有不少学校“阳奉阴违”,偏重文化科教学,把考分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判标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中黑人音乐的授课单元为例,探索了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程在讲授“非我音乐”内容中实现思政功能的方法,并对具体的操作步骤给与了设计。  关键词:黑人音乐;音乐鉴赏;课程设计  前言  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程,多以音乐作品赏析为主要内容。当教师们讲授中国传统音乐时,可以顺其自然地强调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思政价值。然而,当教师们对“非我音乐”进行讲授时,却往往忽略了其中落
期刊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十多年的教学及实践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爱上读书,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好书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没有什么比好书带给孩子的快乐更温馨、更持久。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
期刊
摘 要:在如今,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新课标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优化,达成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师就需要能结合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优化方向进行研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采用有效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化。本文对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开展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趣味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教
期刊
摘 要:目前,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学科存在于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对音乐有十足的兴趣和爱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为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来维持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叙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兴趣
期刊
摘 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學活动开展中,不但要注意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培养,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而阅读能力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新时期教学中的必要任务。教师应当加强重视,并且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及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学生的更理想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素质实现有效提升。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培养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阅读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
期刊
摘 要:在我國的历史文化传承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古诗文,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活、文化以及思想,都沉淀在这些经典的古诗文之中。因此,古诗文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文化以及思想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大批经典的优秀古诗文,这些文学作品思想深刻,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其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文教学有着密切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
期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才能得到更好地成长。然而,教师的天职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教师有“铸魂之师”的美称。而批评正是“铸魂”工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批评,以什么样的方式批评才更利于学生灵魂的铸造?这已成了教育界一个长谈不寡的话题。有人说,当然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了。的确,长久以来,这句话被奉为至理名言,此说当然不无道理。可俗话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