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探究”式《科学》课堂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课程理念强调科学课上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这就要求科学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放弃权威形象,将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
  如何构建以“探究”为学生学习主要方式的《科学》教学课堂?我认为课堂内外引导学坚持按照科学探究的五个要素(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得证据——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有序开展(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科学探究活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指导学生探究知识,是以“探究”为学生学习主要方式的《科学》教学课堂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有了有趣的问题,学生才能对学习感兴趣,才能聚焦于课堂。在课堂上提出探究的问题的方法很多,探究式学习中,老师常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比如在《空气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中,我用大小不同的两个杯子,分别扣住两根同样大小、燃烧着的蜡烛,让学生们观察发生现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现象后:两根蜡烛都熄灭了,小杯子扣住的蜡烛先熄灭,大杯子扣住的蜡烛后熄灭。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问题和兴趣聚焦于空气支持燃烧这一性质。
  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一般来自于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引导学生对所观察的材料或情境进行充分细致的观察,学生就能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聚焦于要进行探究的内容。
  二、假设的产生
  假设来源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他的思维没有聚焦于问题,同样也没有聚焦于课堂。在《把固体放进水里》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观察到:放进水中的物体有的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底,这是学生用感观得到的感知。“为什么有的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底?是不是轻的物体就会浮在水面,重的物体就会沉于水底?”这就是学生对事物观察后所产生的种种假设。这些假设是积极的,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积累阶段(相同的产生假设的过程还有:观察发现物体发霉,会想:物体为什么会发霉?是放的时间太长了,还是与物品处的环境有关?)。这一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想、多想、会想。学生想的多了了,思路就能开阔;学生的思考合乎逻辑,思维就能得到发展。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有收获。
  三、实验的目的
  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验目标和学校实验仪器实际情况,实验教学常用方式有:演示实验(老师做或课件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分组实验(学生组成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等,不管使用怎样的实验方式,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出结论。所以实验之前学生一定要明确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做出猜想,提出假设。
  实验方案最好让学生们自主合作完成,根据他们对猜想中所假设的条件或可能的原因,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问题研究的目的及教学条件,把复杂的方案简化,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学生亲手摸一摸、做一做,从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
  四、结论的描述
  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根据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进行综合、推理等思維加工后,要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结论的描述,是小学《科学》课教学的难点之一,因为小学生文字水平有限,所以这环节主要以学生说出来为主,包括课堂发言、小组讨论与交流汇报等。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科学探究的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继续,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能充分发挥,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作用。
其他文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发出石破天惊的感慨:“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这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灵性中的真、善、美。而童心、童趣、童话、童真则是真、善、美的源泉。  然而,纵观当今小学生的作文,我们却无法感受到那份可贵的天真。在大多数孩子的作文里,我们看到的是千篇一律、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在说假话吗?不是的。分析小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会清楚的发现,小学生的表达纯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而,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朗读教学成了被很多教师“遗忘的角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价值是每个语文教师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指导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有感情”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景,体会语言所蕴涵的内容。在朗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情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目前幼儿园中保育员队伍出现资源不稳定、保育行为不专业的现状,从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注重管理方面探索了如何提高保育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更好地实现《纲要》精神中“保教并重”原则,促进和保护幼儿健康。  【关键词】规范 保育 管理 质量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贯彻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
期刊
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可是我想说,其实教师是一种花儿,一种有着超强磁力场的花,盛开在生活中、教学中,不但要开,还要灿烂。  一、一种最美的花儿,开在最安静的地方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平凡的,无声的。我的工作每天都开始于晨检,走进教室的一瞬间,一看学生的出勤人数,对于没有及时到校的学生马上联系家长,问清原因,二看教室卫生,没有扫干净的
期刊
一、研究意义  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因而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总结并形成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模式;弄清实现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所
期刊
【摘 要】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本课题通过采取调研分析、访谈、理论学习、专业培训、组织教研、课堂实践、展示交流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显著提升,培养的方法及途径已形成“套路”,也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教研模式。  【关键词】骨干教师 教研能力 教学实践 研究  一、研究背景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面,是著名的侨乡,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
期刊
从2013年9月到2015年10月,我校历时两年,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研组长领导力培养策略研究”,该课题被批准为渝北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研组长领导力培养策略研究》这个选题的产生,主要基于推行课程改革对教研组长领导力的呼唤。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是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基本单位,是由统一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教师组成的从事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
期刊
【关键词】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对策  长期以来,随着卫生医疗的改革实行,公立医院的运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公立医院作为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缺乏对财务管理、经济盈亏的敏感性,我国公立医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缺乏竞争力、职责不清等,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需要规范与完善。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简介  1.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是指政府投资建设,不是建立在以盈利为目的基础上的,享受国
期刊
本测试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还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命题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留给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考试后我对试卷做了认真的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写好钢笔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但还有相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