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78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的主要机制,立足临床实践,提出科学有效的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提高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水平,造福更多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方法:本文综合使用文献检索法和回顾分析法,研究分析现阶段有关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多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案,归纳分析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最有效方法。结果:在充分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和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有关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汇报如下,形成本篇综述。结论:综合分析各种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案可知,静脉旋切治疗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时间短等突出优点,是临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案;静脉旋切术;临床价值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合理生活方式的加剧,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人群也逐渐向年轻化发展【1】。为了提高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此疾病的临床治愈率;笔者在充分阅读有关文献和充分分析本院病历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目的在于寻找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推广于临床,不断提高我国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这一外科疾病上的综合水平【2】。
  1. 下肢静脉曲张的定义和发病机制
  1.1下肢静脉曲张的定义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从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上看,下肢静脉曲张是在患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缺失、静脉不畅通、肌泵功能不全导致等原因的影响下,导致患者下肢血液倒灌、回流不当;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表现为浅静脉曲张、静脉高压、皮肤微循环障碍的综合征【3】。临床研究表明,老年人、长期站立人群、患有静脉炎、妊娠期妇女及家族史人群,患下肢静脉曲张的可能性要高于其他人群。
  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症状为,患者下肢浅静脉突起,成蜈蚣状走形;下肢血流不畅,腿部易疲劳、疼痛、肿胀。患者的足靴部皮肤会出现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湿疹或皮肤溃疡【4】。
  1.2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
   临床研究表明,下肢静脉曲张常发作于大隐静脉,或合并小隐静脉曲张,单纯性的小隐静脉曲张是比较少见的【5】。在瓣膜较浅静脉以及周围肌肉的挤压收缩作用下,可以促进深静脉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回流,预防和减少静脉曲张的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肢静脉曲张可以分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和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6】。
   从目前国内有关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成果上看,缺氧和静脉压的增加是下肢静脉曲张的致病原因。在两大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静脉管腔的内皮细胞会发生损伤;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在静脉管腔的损伤部分,释放各种炎症介质,促进了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7】。此外,人体内其他系统发生病变时,也可能导致患者的下肢静脉出现回流障碍或者是患者的静脉血液出现倒流,从而导致患者的静脉淤血,皮下毛细血管的纤维蛋白沉积;在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基因分子改变、细胞凋亡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最终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8】。
  2. 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方法,常见的手术形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是现阶段国内医疗机构广泛使用的外科手术方式,临床操作水平也比较成熟【9】。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的主要方法为:在大隐静脉与股静脉交汇处结扎大隐静脉主干;结扎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静脉、股外侧静脉五大分支,下段曲张的大隐静脉行剥脱术,穿通支静脉可行静脉结扎术。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的缺点在于并发症发生率高,主要的并发症为隐神经受损【10】。
  3. 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
  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主要应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相比于传统手术方式,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的优点在于安全性更高、效果更显著;手术创口小,并发症较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可有效节约住院费用【11】。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在腔镜的配合下,有效作用于患者下肢浅筋膜深层和深筋膜之间;避免了外部细菌进入患者的血液及伤口,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现象的发生【12】。
  4. 静脉旋切治疗术
   静脉旋切术是近年新兴的一种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可以将患者的静脉曲张彻底切除【13】。静脉旋切术的具体手术方案如下所示。患者在手术中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剥脱后,剥除的静脉血管通道内注入麻醉肿胀液止血,麻醉肿胀液的剂量为每1000毫升生理盐水加入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30毫升再加入1‰肾上腺素2毫升。在患者内踝上5厘米处作长度约为3毫米的切口,将与灌注链接的冷光源置于患者皮下,关掉手术灯。将麻醉肿胀液注入患者的静脉团周围,注入时压力要控制在400 mmHg【14】。将患者的小腿做稍弯曲状,在膝关节内侧行3 mm小切口置入刀头长度为4.5 mm的动力切除器及旋切刀,从血管管壁外对整个血管进行抽吸,旋切,绞碎吸出。
   静脉旋切术的手术方案应该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参考依据。如果患者下肢静脉曲张较为严重或血管粘连严重,可以更换长度为5.5 mm的刀头。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旋切前及旋切完成后一定要充分使用麻醉肿胀液为患者清洗手术创面,必要时局部戳数个1.5 mm创口,以引流麻醉肿胀液,预防和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率。静脉旋切结束后,应及时撤除旋切系统,将肿胀液挤净,盖无菌敷料,打弹力绷带。与其他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相比,静脉旋切术的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静脉切除彻底,有效抑制复发;手术创口小,满足现代人对美的追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节约患者的住院费用【15】。    目前而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上述的三种方法外,单纯性缝扎法、激光治疗法、静脉腔内微波射频闭合术、静脉内血管硬化术、经皮静脉生物瓣膜植入术、导管电凝法也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要从患者的临床症状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通常情况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易反复发作;应给予患者综合性治疗方案,联合多种治疗方法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阶段,激光闭合联合旋切术、射频闭合联合旋切术、内镜下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联合激光闭合术等联合治疗方案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面疗效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弘月,陈凌云,蔡志宏等.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国内研究现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27(4):314-315.
  [2]叶志东,樊雪强,陈浩等.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3):73-74.
  [3]万欢,黎波,蔡综国.针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述要[J].河南中医,2014,34(1):15-16.
  [4]赵永祥,杨树,云叶.静脉旋切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60例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6):687-688.
  [5]朱学鹏,阿依都?阿不都热依木,施伟肖等.3种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比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3):333-334.
  [6]刘小平,郭伟,贾鑫,杜昕,熊江,尹太,张宏鹏,刘蒙,温朝阳.?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02:73-75.
  [7]王志刚,雷泽华,余慎林.?静脉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04:372-375.
  [8]崔世军,张建,谷涌泉,俞恒锡,李建新,汪忠镐.?聚桂醇400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04:234-239.
  [9]傅建华,王亚非,楼文胜,顾建平,汪涛,何旭.下肢静脉曲张的泡沫硬化与腔内射频治疗的疗效观察与对比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02:106-112.
  [10]张延祥,娄尧强,张强,孟路阳,王晓栋,王林君.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6,05:468-469.
  [11]孙鹏飞,穆向明,胥青.激光闭塞联合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53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08:712-713.
  [12]汪涛,何旭,顾建平.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01:66-69.
  [13]孟祥惠,张红梅.X线透视引导下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09:817-818.
  [14]史建中,万焕真.迎接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时代的到来[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05:392-394.
  [15]许少鸿,万恒,林智琪.下肢静脉曲张的联合微创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12:1655-1658.
其他文献
摘要: 肝切除术为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而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已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近年来临床肝癌治疗中,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在肝癌治疗方案中,肝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技术的应用现状。同时总结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在肝癌治疗过程中更为有效的应用肝切除术提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肝癌;肝切除术;肝血流阻断;研究进展  基金课题: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
期刊
摘要:目的:摸清本镇孕前、产前地中海患病情况,减少缺陷儿的出生,从而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儿童病死亡率。方法:对计划怀孕和产前检查的妇女进行血常规检测,发现HGB、MCV、MCH三项降低的建议到专科医院做地贫基因诊断检查。结果:初筛阳性117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48例,轻型地中海贫血35例。结论:要加强孕前、产前夫妇做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对杜绝重度地贫儿出生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益母草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分娩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缩宫素治疗,静脉滴注缩宫素注射液(1ml:5单位),用氯化纳注射液稀释,0.03~0.05单位/min,胎盘完全娩出后肌内注射10-15单位,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益母草注射液(1ml:10单
期刊
摘要: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日益提高,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则对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治疗;现状;进展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伴随疾病,尤其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不当,使得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驱动突变及预后因素进展。方法:对收集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抽提,运用逆转录试剂盒进行RNA转变,获取cDNA样本。将cDNA样本作为PCR扩增平台,对PCR物质在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移交相关基因研究组织直接测序,与基因正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在肺腺癌病例中发现86.8%的样本存在驱动突变现象,鳞癌观测中59例驱动突变因素存于肿瘤样本中,此外剩余样本均未出现上述任意基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对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36.1±50.8)min,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宫旁组织切除长度等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术中出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我县小学生弓形虫感染现况,为我县小学生弓形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我县556名小学生的血清标本进行弓形虫IgG 抗体检测,并对感染者询问其主要临床症状。 结果:本次调查了5个乡镇共计556名小学生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共检出阳性标本107例,阳性率19.24%,独坡乡感染率最高,为27.12%;溪口镇感染率最低,为14.56%,5个乡镇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临床检测结果分析。方法:对我科进行血常规检验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不同方法采血,一种方法为手指末梢采血;另一种方法采用静脉采血,对两组采集血进行血常规分析,比较两组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静脉采血组WBC指标为(5.9±4.2 )g/L、MCHC指标为(318±27)g/l,显著高于手指末梢采血组(P<0.05);静脉采血组RBC指标
期刊
摘要:经相关研究表明,盆底功能障碍问题的出现与分娩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文章主要是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成因,不同分娩方式对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分娩方式;盆底功能障碍;影响  现今妇科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于妇女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而言极为不利。  1.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成因  骨盆底的主要组成为肌肉及筋膜,将整个骨盆出口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对分娩方式和妊振结局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为2007年8月-2012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而实施 LEEP术,术后妊振并分娩的产妇。随机选取100例未行宫颈手术,同期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妊振结局、分娩方式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顺产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率、胎儿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