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tt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质疑、交流、表达等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翻转课堂”的实践需经历初次探索:从基本模式走起;反思过程:从存在问题出发;二次实践:为了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习方式 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47
  为追求教学效益,教师往往不能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去经历自主探究等学习过程,其本质原因是教学结构的缺陷。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教师在课堂内讲解知识,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再去完成作业,复习巩固。而“翻转课堂”则不然,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即学生首先通过自主学习,整理收获,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内进行交流、探究,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
  一、初次探索:从基本模式走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个体展开面对面的交流……”“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积极运用的典型代表。在相关学习后,笔者借助江阴市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以“认识圆柱和圆锥”一课为例,进行了初次尝试。
  (一)精选课题
  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当他们已经掌握知识的规律后,便很难再投入到探究中。所以,对于一些规律性、结论性的知识并不适合翻转,一旦翻转,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二)分层定标
  “翻转课堂”分成课外和课内两部分的学习,根据数学课标理念,笔者教学“认识圆柱和圆锥”一课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三个目标:(1)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2)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3)能提出有关问题。而对课堂学习则提出了四个目标:(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清晰表达。(2)经历合作交流,尝试解决同伴的问题。(3)探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4)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基本思想。目标的制订,既是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引导,又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预报,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获得什么。
  (三)定制视频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微视频能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但微视频不可能将传统课堂40分钟的内容全部呈现出来,所以在制作时,要紧扣核心知识,集中呈现。基于此,笔者在制作“认识圆柱与圆锥”一课的微视频时,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内容:(1)了解基础知识。通过实物介绍、圆柱、圆锥对比引导学生认识特征。(2)动手操作环节。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发学生思考。
  (四)设计“预学单”
  “预学单”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梳理基本知识,提出问题。笔者针对本课内容设计了如下的“预学单”(右图所示)。
  (五)评价效果
  网络平台上的自主测评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自己完成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时又能让教师看到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在本班学生初次完成测评时,有4位学生正确率达到了100%,有7位学生正确率低于50%。但在第二天,询问学生测评情况时,学生通过反复做,从原来正确率25%达到了最后的100%,学生自查自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反思过程:从存在问题出发
  笔者在组织课堂学习前先让组长将组员的“预学单”进行整理,结果发现75%的学生都没有问题可问。没有质疑又如何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呢?笔者还是进行了尝试教学,将课堂学习分成了三个环节:(1)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2)分享问题,全班共同解决问题。(3)探索研究。结果在第一个环节,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完整梳理出圆柱、圆锥的特征;第二环节,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全班讨论解答。原本的意图是为了充分体现“翻转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学习,结果由于学生提问的数量太少,这一环节基本跳过;最后直接进入第三环节,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由于之前学生没有任何思考,所以这一环节变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课堂与传统课堂基本相似,也就是说根本没“翻”过来。
  难道“翻转课堂”真的“玩”不起来吗?根据学生的反馈表,笔者找到了主要存在的问题:(1)学生缺少观看微视频的方法,导致观看流于形式。(2)学生没有整理出知识的框架,导致知识碎片式记忆。(3)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导致课堂缺少学习素材。(4)“预学单”设计过于单一,填空式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5)课堂结构缺少层次,环节设计过于简单。
  三、二次实践:为了综合素养的提升
  根据存在的问题,笔者做了如下的教学修改。
  (一)课前学习:抓住“翻转点”,有效引导
  1.微视频的学习。笔者在第二个班的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前,以“认识体积和容积”为例,进行了观看微视频方法的指导。
  (1)初看,细读通篇内容。首先将“认识体积和容积”的微视频看一遍,了解所有知识点,并能如文章分段般将十几分钟的微视频分出层次,列出大纲,准备织网。
  (2)再看,解读核心知识。在通读的基础上,第二次观看微视频,找到核心问题。通过暂停、慢放的方式,归纳主要内容: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织出分支。
  (3)回看,精读思想方法。通过两遍观看,学生已经初步明了主要知识和基本概念。第三次则利用反复回看的方式,仔细品读难点内容,找准基本知识外的方法:比较体积的方法,补充织网。
  在指导的基础上,学生回家自主观看“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微视频,通过逐步织网的方式,解读视频。这样,学生通过大纲整理知识,整体性记忆知识,既提升了自学的能力,也提升了归纳整理的能力。   2.“预学单”的设计。原本笔者认为,“预学单”的设计只是为了方便学生整理知识,经专家提醒后,明确了“预学单”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资源,而填空式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这既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也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形成。于是,笔者对“预学单”上的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原来的填空变成了问题:(1)圆柱有哪些特征?圆锥呢?(2)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区别?(3)你会做圆柱吗?打算怎么做?试一试
  3.提问能力的培养。笔者在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不会提问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问什么?于是,笔者以长方体举例,引导学生从表面特征、内在联系、生活应用等角度提出问题。
  (1)观察表面特征,形的认识。认识新鲜事物,肯定是先对其形进行观察描述,从而产生问题。如长方体,学生通过看、摸等方式,了解其形的特征,接下来对形产生新的问题,如:长方体的六个面是不是一定都是长方形?长方体的棱都不相等吗?
  (2)对比找寻内在联系,质的提升。通过对比,找到知识的本质属性,如长方体的认识可以借助正方体。通过对比,提出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3)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应用去内化知识。如生活中的长方体,通过研究其价值,提出问题:长方体盒子体积和容积是不是一样的?如何测量长方体盒子的容积?
  经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后,提出的问题有了量和质的提升,经组长整理后,生成了“共学单”。
  (二)课堂演绎:抓住生成点,有效拓展
  为了达成课堂学习目标,课堂各环节设计如下:组学、群学、导学、总结。
  1.组学:提升表达能力,激发学习热情。组学的过程,分成以下几个步骤:(1)分享收获。说说对于圆柱、圆锥,你已经有了哪些了解。(2)晒出问题。组长将“预学单”上的问题进行汇总。(3)同伴解疑。小组成员可以帮助同伴解答困惑,并在“共学单”上写上名字。(4)寻求帮助。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等待帮助。
  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自主学习,所以通过交流,学生就可以表述自己知道的,吸收自己不知道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通过小组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解答同伴的问题,获得学习成功感。在这个环节的最后就是提出组内没法解决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素材。
  2.群学:提升探究能力,引发思维激荡。群学是指全班共学,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组内没解决的问题,同时,在群学过程中,学生再一次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检测基本知识,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在检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正确率能达到95%以上。学生未解决的问题,就如扔进河里的小石子,激荡了河面,泛起了涟漪。如上课过程中,有小组提出“生活中的圆锥,如小丑帽,该如何测量它的高呢?”其他组成员通过示范帮他解决了问题,并且透露出了一些学习方式的信息。学生从同伴身上发现,平时多读数学小故事,做数学趣味题,能够帮助自己拓宽思维,提升探究能力,使自己的思维更有广度。
  3.导学:提升归纳能力,形成思维习惯。在导学过程中,根据学生遗留下来的问题进一步探究,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这一过程,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价值。教师在与学生配合中,发挥了引领的作用,将知识如剥笋般层层深入,让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如学生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联系产生了兴趣,笔者就这一问题与学生深入探究。通过实物演示、动画演示等方式,学生明确了平面图是如何形成立体图的,明确了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对比,同样一张长方形纸,旋转轴不同,得到的圆柱也不同,这就发散了学生思维。
  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觉得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取得了长足进步:(1)容易获得成功感。(2)提升了数学学习能力:会做、会问、会说、会思。(3)减少了差异性,达到了均衡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教育,2012(9):18.
  [3] 周丽.小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教育,2014(17):62-64.
  (责编 童 夏)
其他文献
“留白”是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指的是作品未明确展示的部分,即给读者留下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国画有“计白当黑”之法,音乐有“休止”之法,诗文有“无言之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留白”艺术是指教师教学适可即止,给学生留下联想、思索的空间。“留白”艺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不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运用“留白”艺术达到理想的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进行教学。陶行知的“三小”策略,正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三小”策略 合作学习 生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在空间形式的认识上是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学生空间表象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是进一步完善整个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基础内容。如何让学生在正确理解概念的前提下,建立较为深刻的面积表象呢?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  案例回顾 在课堂上,教师以1平方分米为突破口来开展面积单位教学。  师(直接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板):这就是1平方分
案例描述:  片断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喜欢)我们班有48人,如果你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你会让同学们怎样排队?说说你的想法,并完成表格(略)。  生1:每排站4个同学,站12排。  生2:可以站2排,每排站24个同学。  生3:也可以48个同学站成1排。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体育中蕴含哪些数学知识。  ……  片断2:合作探究,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建立估测的意识。  教学片断:  一、引入新课  课始,教师提供回形针、固体胶、积木、铅笔等物品,让学生每人任选一样,量一量自己数学书的长边。教师根据学生得到的不同数据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需要统一测量工具,从
教学中,我们深切地领悟到,在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同时,还应当注意从以下几对关系中寻求平衡。    一、教材处理:尊重与超越的平衡    案例:教学“9加几”  在学生讨论得出两种计算方法后,教师用了将近3分钟时间,极力要求学生运用数数的方法进行计算,而等到学生做练习时,又硬性规定必须采用“凑十法”进行计算,理由是虽然教材上出现了数数的方法。但“凑十法”计算起来最简便。  案例中,教师极
星座名称:巨蟹座  出生时间:6月22日~7月22日  最大特征:感觉  星座属性:水象星座  守护星:月亮  巨蟹座的人大方、无私,朋友有难会二话不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能帮则帮。但他们骨子里自尊心很强,一般不轻易求别人帮助,除非是和自己关系特别要好的朋友。如果开口求人帮助,别人犹豫几分钟,巨蟹座立刻会收回自己的要求,以后再也不会请求他帮忙。  “蟹蟹”们很善忘,不论重不重要的事都容易忘记。他们偏
批改作业时,常常发现有学生写出诸如“一棵大树高5厘米”“一张桌子长10厘米”“一根香肠长1米”等错误答案,令人啼笑皆非。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对长度概念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学片断一:估测线段有多长  教学中,我出示两条长度不同的线段,让学生采用直尺来测量:“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各有几厘米?”学生经过测量后发现,第一条线段比8厘米长一些。“那么,到底如何表示这个长度呢?”学生表述为“比8
[摘 要]“平均数”的教学应让学生学习哪些本质?平均数是数据的代表,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常用于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教学中应如何把握这些学科本质?可以“小研究学习”的方式,让学
[摘 要]现已经进入后课改时代,许多教改理念都已经为广大教师所熟知,高效课堂的口号喊了许多年,模式推广了一套又一套,但依然不能改变有些教师课堂低效、零效甚至负效的现实。从“教什么”及“怎么教”两个维度,阐明教育的常识及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教什么 怎么教 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08  战国时期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