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幼儿学习习惯的差异及家长教养意识上的差异。调研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段幼儿在观察、阅读、倾听习惯上呈现差异,幼儿学习习惯相对薄弱;家长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教养意识较低和教养方式单一。据此,对幼儿园来说,要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习习惯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不同性别、年龄幼儿的学习习惯;教师、家长应提升自身的素养,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农村幼儿;阅读;倾听;观察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1-0006-04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幼小衔接的现实困惑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目标、方式等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北京青年报》2006年6月26日一篇《课程班与兴趣班平分秋色》的信息中有如下材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开展的有关幼小衔接的研究表明:超过40%的幼儿进入小学后存在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据我们对松江郊区新浜本地的小学教师、一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35%左右的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常常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出现厌学、孤僻、焦虑及攻击性行为等偏差,特别是因为倾听、阅读、观察等基本学习习惯的原因对学习产生厌倦。
(二)农村幼儿的学习习惯现状及其背后原因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幼儿的学习习惯会相对比较弱一些。例如通过对幼儿的观察,我们感到孩子们能倾听,但易被干扰,姿势随意、爱插嘴,教师经常不得不停止集体教学活动来进行课堂纪律的维持;能观察,但随意性大,孩子们很难发现事物的独特特征或事物间的联系等;能阅读,但基本的习惯不好,不爱护图书等。
这里有幼儿园,也有家庭的原因。我园青年教师偏多,甚至很多职前缺少专业的训练,教师缺乏对幼儿基本的倾听、观察、阅读习惯的指导能力,不会把握适合这个年龄幼儿的目标、关键点以及策略。
本地居民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移居城镇,留守农村的家庭大多经济条件差,孩子由祖父母辈来带;另有大批农民工涌入乡镇参与建设,子女一并带来,并以二胎居多。大部分家长在家中没有意识、也缺乏能力对幼儿各方面进行教育指导。因此,除了幼儿园本身的教养以外,如何传递给家长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方法和态度,也成为我们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课题组试图首先对幼儿学习习惯及家园同步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幼儿学习习惯及家园同步培养学习习惯的因素,随后再开展针对教师及家长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研究和指导,促进幼儿在入小学前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目的
1. 了解新浜农村幼儿学习习惯现状。关注不同性别、年龄的幼儿在倾听、观察、阅读方面的特点及家长对这些学习习惯的教养态度和能力。
2.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寻求幼儿园、家庭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关键点与切入点。
(二)调查对象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幼儿园全体家长。
(三)问卷开发
自行开发了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上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家长的基本情况,包括幼儿主要教养人与幼儿的关系、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第二部分是问卷主体,分别对幼儿在阅读、倾听、观察习惯方面提出问题,主要涉及:1.幼儿在此三类学习习惯上的具体表现。我们给出相应的描述,让家长来选择发生的频率。2.家长对孩子此三类习惯培养重视的程度和指导方法(包括参与指导的程度、指导的内容、引导方式等)。
(四)问卷发放
共发放纸质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问卷的比率是87.6%。从幼儿年龄段看,涉及小、中、大班三个(小班28.3%,中班31.1%,大班40.6%);从性别上来看,男女比例相当(男生48.9%,女生51.1%)。
(五)数据处理
运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教养人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教养人基本信息的统计,我们得到相关的基本数据:
幼儿的主要教养人涉及家庭各成员,以母亲为最多,其次是父亲。主要教养人为母亲的占52.5%,父亲32.9%,爷爷6.4%,奶奶7.8%,外婆1.8%。主要教养人年龄分布的情况是:21岁~30岁占39.3%,31岁~40岁占45.2%,41岁~50岁占6.4%,51岁~60岁占7.8%,61岁以上占1.4%。主要教养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是41.6%,高中是48.4%,大专是8.2%,本科是1.8%。在职业分布上,教养人是农民的占18.3%、工人占32.0%、公司职员占20.5%、个体经营者则是15.1%。
(二)不同年龄幼儿在阅读、观察、倾听方面略有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各个领域(阅读、观察、倾听)学习习惯中,某些内容上呈现出年龄差异。
1. 在阅读方面,小班幼儿在阅读时保护书的行为与中班、大班幼儿有显著差异。我们列举了幼儿在阅读时的一些行为表现,无论是自己主动拿书看,还是一页一页翻书阅读,三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没有差异。只有在“孩子会破坏图书(如乱扔乱放、撕扯)”这一项上,小班幼儿与中班、大班幼儿在统计上有显著差异。
2. 在观察方面,大班幼儿更会仔细观察,但在深入观察和思考上,不同年龄幼儿没有差异。调查中,我们发现:随幼儿年龄增大,对观察所持有的仔细态度是逐步提升的。在我们所给出的描述中,其中“在孩子玩拼图或类似需仔细观察的游戏时,会仔细观察”这一项上,大班幼儿与中班和小班幼儿有显著差异。但当提问到有关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时,如“能比较事物之间的差异”“说出事物的特点”时,三个年龄段的幼儿没有差异。 3. 在倾听方面,随着年龄增大,幼儿倾听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但小中大班幼儿没有显著差异。我们列举了“孩子听家长说话时”的若干表现,如在“心不在焉”“没有耐心听”“答非所问”的表现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表现是随年龄增加呈递减的,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
(三)幼儿在阅读、观察、倾听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1. 在阅读方面,总体来说,女孩比男孩更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列举了有关阅读的一些行为表现,其中大多数积极的行为表现上女孩都优于男孩。其中“能一页一页安静地翻书”,男、女孩在统计上有显著差异。如图1所示:
2. 在倾听方面,总体来说,女孩比男孩更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提问家长“孩子听家长说话时通常会”怎样,其中“认真听你把话说完”的女孩占50.9% ,男孩占40.2%;“听完一遍就忘记”的女孩占13.4%,男孩占20.6%;“心不在焉做小动作”的女孩占28.6%,男孩占38.3%。可见,女孩在倾听大人讲话时,注意力相对于男孩来说更为集中。如图2所示:
3. 在观察方面,女孩和男孩也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观察的内容上呈现出不同的兴趣。我们提问家长“带孩子出去户外活动时,孩子通常会关注什么”,我们列举了若干事物,包括“植物、建筑物、小朋友、成年人、小动物、别人的玩具、其他等”。其中,在对“植物、建筑物、小朋友”上,男孩和女孩有显著差异。男孩的观察更多关注建筑物,而女孩更关注小朋友及植物。
(三)经常阅读的幼儿在阅读、倾听、观察等方面习惯优于不阅读的幼儿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幼儿阅读的频率与其阅读、观察、倾听方面的习惯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在提问“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的频次上,我们设计了代表四种频次的选项,分别是“1. 几乎没有,2. 一星期大约1次~2次,3. 一星期大约3次~4次,4. 几乎每天”。随后发现:
1. 在与阅读的关系上,越是经常阅读的幼儿,更表现出积极的阅读行为,例如会主动拿书看,会安静地一页一页翻书看等。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积极的阅读行为本身体现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会强化他不断地参与阅读这个活动。
2. 在与倾听的关系上,越是经常阅读的幼儿,越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在拥有“孩子听家长说话时通常会认真听你把话说完”这一倾听习惯的幼儿中,不同阅读频次的孩子之间呈显著差异,其中,几乎每天阅读的占53.8%,一星期阅读3次~4次的占50.0%,一星期1次~2次的占43.7%,几乎不阅读的占44.7%。而“听完一遍就忘记”的幼儿中,不同阅读频次的孩子之间也呈显著差异,其中,几乎每天阅读的占0%,几乎不阅读的占21.3%。如图3所示:
3. 在与观察的关系上,经常阅读的幼儿比不阅读的幼儿更能关注静态的事物,也更具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就观察的内容而言,之前在性别方面呈现出差异(男孩偏向建筑物;女孩偏向植物、小朋友等);而在阅读频率上也有差异体现。越是经常阅读的幼儿比不阅读的幼儿对相对静止的事物更具有观察力(如图4所示)。另外,越是经常阅读的幼儿,越会跟家长说自己所比较的事物的同与不同。这部分体现了幼儿的观察的深度及与观察有关的思考方面的能力。
(四)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其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方面的方法、效果不同
1. 家长文化水平差异影响其在指导幼儿阅读时的技能
在指导幼儿阅读方面,我们给出一些描述,如“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时会提一些问题,看孩子懂不懂”“在家看图画书时,家长有意识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的内容”“家长会问‘哪一个更’‘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在这些阅读指导方面,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呈现显著差异。文化水平相对高的家长,能在这些方面更有意识。
2. 更高文化水平的家长对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耐心相对更差
在我们提问家长与孩子讲话时有哪些行为表现时,如图5中表示:“对孩子大声说话”的家长中,33.0%的家长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20.8%的家长文化水平在高中、中专。我们也发现,表现为“孩子问问题总是很不耐烦”的家长中,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占9.9%,高中及中专的占17.9%。“经常训斥与责骂孩子”的家长中,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占4.4%,高中及中专的占9.4%。
这一点引发了我们的一个思考:为什么文化程度相对稍高的家长反而在与孩子交流上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呢?我们觉得可能的原因是:这部分家长相对而言可能具有更大压力的工作,回家后缺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耐心,反倒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家长似乎更能以朴素平和的心态与孩子沟通。
(五)其他的一些发现
1. 在阅读方面,幼儿年龄越小,家长更有耐心指导其阅读。例如,“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时会提一些问题,看孩子懂不懂”中,小班家长占87.1%,中班75.0%,大班66.3%。在“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时,让孩子边看书边听家长讲”这一项目上,不同年龄幼儿的家长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小班家长更在意陪孩子一边看一边问,指导孩子阅读。
2. 在倾听方面,家长对男生更不耐烦一些。如图6所示,“平时家长对孩子说话时”,30.8%的家长对男孩很大声,而21.4%的家长对女孩大声; 81.3%的家长会对女孩耐心讲道理,68.2%的家长会对男孩耐心讲道理。
3. 母亲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的耐心,较之父亲要差。例如在“孩子听不懂就骂孩子笨”“对孩子说话大声”“孩子会认真听你把话说完”“观察时自己不琢磨直接问大人”这些项目上,均显示出主要教养人是母亲以及教养人是父亲之间的显著差异。母亲更显示出对幼儿的不耐烦、要求高;而需要时,幼儿更愿意寻求父亲帮助。
四、讨论与建议
从此次问卷调查看,幼儿的学习习惯呈现出年龄、性别以及不同家庭教养人有关的差异。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在培养幼儿基本的学习习惯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素养;以及教师应对农村家长开展必要的家教方面的指导。
(一)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习习惯的要求
1. 教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学习习惯的特点,根据特点制定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并让教师和家长明确这一培养目标。
2. 教师和家长要掌握每个年龄段幼儿各类基本学习习惯(阅读、观察、倾听)的要求,并按照要求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指导。
(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培养不同性别、年龄幼儿的学习习惯
1. 在不同性别幼儿学习习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寻找不同的方法、策略,使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正确使用。
2. 教师、家长灵活运用方法、策略,及时观察、适时调整。
(三)教师、家长应提升自身的素养,共同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
1. 教师、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制定恰当的阅读计划,提升自身阅读意识、阅读指导能力。同时高学历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育儿的耐心,减少甚至消除不耐烦心态。
2. 收集典型的指导案例,为家园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培养提供经验参考,或通过家长会等活动在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分享。
(注:新浜幼儿园陆红燕、怀秀娟、陶莉萍、朱栎丹、张秋妹、张茹、沈洁琼、钱铃、诸华丽等老师参与了此次调查,调研报告由陆红燕执笔。)
【参考文献】
[1] 北京青年报.课程班与兴趣班平分秋色[EB/OL].http:// bjyouth.ynet.com/3.1/0606/26/1663397.html.2006-06-26.
[2]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共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齐斌.应注重引导家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习惯[J].学前教育研究,2003,(09).
[5] 庄甜甜,郭力平.对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学习品质”领域的分析研究[J].山东教育,2010,(18).
[6] 范文坚,唐淑珍.家园同步科学教育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S3).
[7] 刘晓颖.浅谈“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08,(03).
[8] 郑忠梅.论实现家园同步教育的家庭因素——兼论家长素质的提高[J].教书育人, 2000,(01).
[9] 王晓燕.创造我们自己的“瑞杰欧教育”——家园同步“学会生活”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03).
本调查是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农村幼儿‘学习习惯家园同步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115107)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 张付庆)
【关键词】农村幼儿;阅读;倾听;观察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1-0006-04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幼小衔接的现实困惑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目标、方式等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北京青年报》2006年6月26日一篇《课程班与兴趣班平分秋色》的信息中有如下材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开展的有关幼小衔接的研究表明:超过40%的幼儿进入小学后存在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据我们对松江郊区新浜本地的小学教师、一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35%左右的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常常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出现厌学、孤僻、焦虑及攻击性行为等偏差,特别是因为倾听、阅读、观察等基本学习习惯的原因对学习产生厌倦。
(二)农村幼儿的学习习惯现状及其背后原因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幼儿的学习习惯会相对比较弱一些。例如通过对幼儿的观察,我们感到孩子们能倾听,但易被干扰,姿势随意、爱插嘴,教师经常不得不停止集体教学活动来进行课堂纪律的维持;能观察,但随意性大,孩子们很难发现事物的独特特征或事物间的联系等;能阅读,但基本的习惯不好,不爱护图书等。
这里有幼儿园,也有家庭的原因。我园青年教师偏多,甚至很多职前缺少专业的训练,教师缺乏对幼儿基本的倾听、观察、阅读习惯的指导能力,不会把握适合这个年龄幼儿的目标、关键点以及策略。
本地居民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移居城镇,留守农村的家庭大多经济条件差,孩子由祖父母辈来带;另有大批农民工涌入乡镇参与建设,子女一并带来,并以二胎居多。大部分家长在家中没有意识、也缺乏能力对幼儿各方面进行教育指导。因此,除了幼儿园本身的教养以外,如何传递给家长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方法和态度,也成为我们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课题组试图首先对幼儿学习习惯及家园同步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幼儿学习习惯及家园同步培养学习习惯的因素,随后再开展针对教师及家长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研究和指导,促进幼儿在入小学前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目的
1. 了解新浜农村幼儿学习习惯现状。关注不同性别、年龄的幼儿在倾听、观察、阅读方面的特点及家长对这些学习习惯的教养态度和能力。
2.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寻求幼儿园、家庭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关键点与切入点。
(二)调查对象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幼儿园全体家长。
(三)问卷开发
自行开发了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上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家长的基本情况,包括幼儿主要教养人与幼儿的关系、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第二部分是问卷主体,分别对幼儿在阅读、倾听、观察习惯方面提出问题,主要涉及:1.幼儿在此三类学习习惯上的具体表现。我们给出相应的描述,让家长来选择发生的频率。2.家长对孩子此三类习惯培养重视的程度和指导方法(包括参与指导的程度、指导的内容、引导方式等)。
(四)问卷发放
共发放纸质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问卷的比率是87.6%。从幼儿年龄段看,涉及小、中、大班三个(小班28.3%,中班31.1%,大班40.6%);从性别上来看,男女比例相当(男生48.9%,女生51.1%)。
(五)数据处理
运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教养人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教养人基本信息的统计,我们得到相关的基本数据:
幼儿的主要教养人涉及家庭各成员,以母亲为最多,其次是父亲。主要教养人为母亲的占52.5%,父亲32.9%,爷爷6.4%,奶奶7.8%,外婆1.8%。主要教养人年龄分布的情况是:21岁~30岁占39.3%,31岁~40岁占45.2%,41岁~50岁占6.4%,51岁~60岁占7.8%,61岁以上占1.4%。主要教养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是41.6%,高中是48.4%,大专是8.2%,本科是1.8%。在职业分布上,教养人是农民的占18.3%、工人占32.0%、公司职员占20.5%、个体经营者则是15.1%。
(二)不同年龄幼儿在阅读、观察、倾听方面略有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各个领域(阅读、观察、倾听)学习习惯中,某些内容上呈现出年龄差异。
1. 在阅读方面,小班幼儿在阅读时保护书的行为与中班、大班幼儿有显著差异。我们列举了幼儿在阅读时的一些行为表现,无论是自己主动拿书看,还是一页一页翻书阅读,三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没有差异。只有在“孩子会破坏图书(如乱扔乱放、撕扯)”这一项上,小班幼儿与中班、大班幼儿在统计上有显著差异。
2. 在观察方面,大班幼儿更会仔细观察,但在深入观察和思考上,不同年龄幼儿没有差异。调查中,我们发现:随幼儿年龄增大,对观察所持有的仔细态度是逐步提升的。在我们所给出的描述中,其中“在孩子玩拼图或类似需仔细观察的游戏时,会仔细观察”这一项上,大班幼儿与中班和小班幼儿有显著差异。但当提问到有关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时,如“能比较事物之间的差异”“说出事物的特点”时,三个年龄段的幼儿没有差异。 3. 在倾听方面,随着年龄增大,幼儿倾听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但小中大班幼儿没有显著差异。我们列举了“孩子听家长说话时”的若干表现,如在“心不在焉”“没有耐心听”“答非所问”的表现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表现是随年龄增加呈递减的,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
(三)幼儿在阅读、观察、倾听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1. 在阅读方面,总体来说,女孩比男孩更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列举了有关阅读的一些行为表现,其中大多数积极的行为表现上女孩都优于男孩。其中“能一页一页安静地翻书”,男、女孩在统计上有显著差异。如图1所示:
2. 在倾听方面,总体来说,女孩比男孩更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提问家长“孩子听家长说话时通常会”怎样,其中“认真听你把话说完”的女孩占50.9% ,男孩占40.2%;“听完一遍就忘记”的女孩占13.4%,男孩占20.6%;“心不在焉做小动作”的女孩占28.6%,男孩占38.3%。可见,女孩在倾听大人讲话时,注意力相对于男孩来说更为集中。如图2所示:
3. 在观察方面,女孩和男孩也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观察的内容上呈现出不同的兴趣。我们提问家长“带孩子出去户外活动时,孩子通常会关注什么”,我们列举了若干事物,包括“植物、建筑物、小朋友、成年人、小动物、别人的玩具、其他等”。其中,在对“植物、建筑物、小朋友”上,男孩和女孩有显著差异。男孩的观察更多关注建筑物,而女孩更关注小朋友及植物。
(三)经常阅读的幼儿在阅读、倾听、观察等方面习惯优于不阅读的幼儿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幼儿阅读的频率与其阅读、观察、倾听方面的习惯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在提问“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的频次上,我们设计了代表四种频次的选项,分别是“1. 几乎没有,2. 一星期大约1次~2次,3. 一星期大约3次~4次,4. 几乎每天”。随后发现:
1. 在与阅读的关系上,越是经常阅读的幼儿,更表现出积极的阅读行为,例如会主动拿书看,会安静地一页一页翻书看等。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积极的阅读行为本身体现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会强化他不断地参与阅读这个活动。
2. 在与倾听的关系上,越是经常阅读的幼儿,越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在拥有“孩子听家长说话时通常会认真听你把话说完”这一倾听习惯的幼儿中,不同阅读频次的孩子之间呈显著差异,其中,几乎每天阅读的占53.8%,一星期阅读3次~4次的占50.0%,一星期1次~2次的占43.7%,几乎不阅读的占44.7%。而“听完一遍就忘记”的幼儿中,不同阅读频次的孩子之间也呈显著差异,其中,几乎每天阅读的占0%,几乎不阅读的占21.3%。如图3所示:
3. 在与观察的关系上,经常阅读的幼儿比不阅读的幼儿更能关注静态的事物,也更具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就观察的内容而言,之前在性别方面呈现出差异(男孩偏向建筑物;女孩偏向植物、小朋友等);而在阅读频率上也有差异体现。越是经常阅读的幼儿比不阅读的幼儿对相对静止的事物更具有观察力(如图4所示)。另外,越是经常阅读的幼儿,越会跟家长说自己所比较的事物的同与不同。这部分体现了幼儿的观察的深度及与观察有关的思考方面的能力。
(四)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其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方面的方法、效果不同
1. 家长文化水平差异影响其在指导幼儿阅读时的技能
在指导幼儿阅读方面,我们给出一些描述,如“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时会提一些问题,看孩子懂不懂”“在家看图画书时,家长有意识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的内容”“家长会问‘哪一个更’‘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在这些阅读指导方面,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呈现显著差异。文化水平相对高的家长,能在这些方面更有意识。
2. 更高文化水平的家长对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耐心相对更差
在我们提问家长与孩子讲话时有哪些行为表现时,如图5中表示:“对孩子大声说话”的家长中,33.0%的家长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20.8%的家长文化水平在高中、中专。我们也发现,表现为“孩子问问题总是很不耐烦”的家长中,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占9.9%,高中及中专的占17.9%。“经常训斥与责骂孩子”的家长中,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占4.4%,高中及中专的占9.4%。
这一点引发了我们的一个思考:为什么文化程度相对稍高的家长反而在与孩子交流上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呢?我们觉得可能的原因是:这部分家长相对而言可能具有更大压力的工作,回家后缺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耐心,反倒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家长似乎更能以朴素平和的心态与孩子沟通。
(五)其他的一些发现
1. 在阅读方面,幼儿年龄越小,家长更有耐心指导其阅读。例如,“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时会提一些问题,看孩子懂不懂”中,小班家长占87.1%,中班75.0%,大班66.3%。在“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时,让孩子边看书边听家长讲”这一项目上,不同年龄幼儿的家长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小班家长更在意陪孩子一边看一边问,指导孩子阅读。
2. 在倾听方面,家长对男生更不耐烦一些。如图6所示,“平时家长对孩子说话时”,30.8%的家长对男孩很大声,而21.4%的家长对女孩大声; 81.3%的家长会对女孩耐心讲道理,68.2%的家长会对男孩耐心讲道理。
3. 母亲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的耐心,较之父亲要差。例如在“孩子听不懂就骂孩子笨”“对孩子说话大声”“孩子会认真听你把话说完”“观察时自己不琢磨直接问大人”这些项目上,均显示出主要教养人是母亲以及教养人是父亲之间的显著差异。母亲更显示出对幼儿的不耐烦、要求高;而需要时,幼儿更愿意寻求父亲帮助。
四、讨论与建议
从此次问卷调查看,幼儿的学习习惯呈现出年龄、性别以及不同家庭教养人有关的差异。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在培养幼儿基本的学习习惯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素养;以及教师应对农村家长开展必要的家教方面的指导。
(一)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习习惯的要求
1. 教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学习习惯的特点,根据特点制定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并让教师和家长明确这一培养目标。
2. 教师和家长要掌握每个年龄段幼儿各类基本学习习惯(阅读、观察、倾听)的要求,并按照要求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指导。
(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培养不同性别、年龄幼儿的学习习惯
1. 在不同性别幼儿学习习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寻找不同的方法、策略,使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正确使用。
2. 教师、家长灵活运用方法、策略,及时观察、适时调整。
(三)教师、家长应提升自身的素养,共同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
1. 教师、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制定恰当的阅读计划,提升自身阅读意识、阅读指导能力。同时高学历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育儿的耐心,减少甚至消除不耐烦心态。
2. 收集典型的指导案例,为家园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培养提供经验参考,或通过家长会等活动在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分享。
(注:新浜幼儿园陆红燕、怀秀娟、陶莉萍、朱栎丹、张秋妹、张茹、沈洁琼、钱铃、诸华丽等老师参与了此次调查,调研报告由陆红燕执笔。)
【参考文献】
[1] 北京青年报.课程班与兴趣班平分秋色[EB/OL].http:// bjyouth.ynet.com/3.1/0606/26/1663397.html.2006-06-26.
[2]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共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齐斌.应注重引导家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习惯[J].学前教育研究,2003,(09).
[5] 庄甜甜,郭力平.对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学习品质”领域的分析研究[J].山东教育,2010,(18).
[6] 范文坚,唐淑珍.家园同步科学教育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S3).
[7] 刘晓颖.浅谈“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08,(03).
[8] 郑忠梅.论实现家园同步教育的家庭因素——兼论家长素质的提高[J].教书育人, 2000,(01).
[9] 王晓燕.创造我们自己的“瑞杰欧教育”——家园同步“学会生活”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03).
本调查是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农村幼儿‘学习习惯家园同步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115107)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 张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