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d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一门必考课。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教师必须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近年中考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这些学科能力归结到一点,即历史思维能力。笔者多年担任高考文科班历史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中考成绩上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写出以求教于同行。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另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能力对学生不作要求)。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成绩。   1 记忆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一些知识。   1.1 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当时记住了,过几个月差不多就忘光。我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试前巩固一次。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1.2 要求学生采用趣味记忆法。我传授一些,也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如清朝先后12个皇帝在位,时间跨古代近代两段,学生往往理不清顺序,我要求学生记“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押韵上口,学生念一两遍就记住。又如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我要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再如党的十三大内容要点可记成“一二三,大发展”,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温饱,小康,中等发达目标。   1.3 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如康有为的活动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5个词,反映出康有为历史活动的演变过程。再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可抓住莱克星顿枪声、组建大陆军、《独立宣言》发表、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和英美和约6件事即可。记忆纲要也易于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1.4 记忆示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用示意图表示,学生易于掌握并记准。例如: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变化,我设计成下列示意图,一目了然,易于记忆:禅让制→世袭制→军功制→荐举制→士族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 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2.1 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如在讲授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民主革命、民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论述、叙述、评述、分析;改革、变革、沿革等基本概念时,就必须将其内涵讲清。世纪,前后中期,×届×中会议,×大,×届人大等也要同样讲清。平时也应该让学生区分历史概念的内涵,如试题里要求回答某一历史事件的后果,这就要指导学生分析后果与结果、成果的不同。并且在具体问题的指导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2 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应该在教师举例说明后,让学生再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   2.3 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现代的考试是大文科和大理科的考查,一科试题也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如《五人墓碑记》、《改造我们的学习》、《最后一课》、《母亲》等都可加深对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政治中的理论(如民族形成的4个要素)可指导历史的学习(考虑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要素),地理上的山川地形知识,英语上的词语知识,数学上的统计比例知识等都会促进历史学习。   反过来,历史学科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来。   2.4 前后知识的联系、贯通。如中国古代史中介绍战国时中原地区可购到东南西北各方的出产品,引导学生不能孤立死背,而要前联(春秋战国经济发展、交流增多),后联(为秦统一奠定经济基础——统一市场初步形成)。再如,引导学生把1815年拿破仑的失败与1815年拉美独立斗争受挫联系起来,从宏观上了解各地历史的联系。   2.5 还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以了解真实情况。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重要的革命而非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而非无产阶级革命范畴。“封建”最早涵义是“封邦建诸侯”,“革命”最早涵义是“改朝换代”等。邹容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而《革命军》中的“其 (指满洲)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者也”就是错误的。   3 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考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不会分析,或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不切要害。我在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1 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用现在“打破大锅饭”,反对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去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平分土地和产品的主张当然不行。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以为祖冲之不伟大当然错误。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学生就会有一双历史的目光。   3.2 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并不是套用极左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苏联牺牲波兰人民利益与德国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否定。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   3.3 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则要逐字逐句,默读三遍,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绝不能瞅上一眼,草率答题。不然就有可能把“俄国”答成“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答成“二次革命”,把“近代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共4次)误为“法国大革命”(1次)等。又如,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有:“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正是英国革命。马克思的意思是强调英国、法国革命的重大影响。   4 应变能力的培养   试题千变万化,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相当重要。我在平日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4.1 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多思考相关问题。如: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我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国际形势、共产国际七大、国内形势、影响及国共二次合作形成等。再如,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我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加深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4.2 一题多用,即把一个题当几个题用。例如:(选择题)19世纪晚期,郑观应的代表作品是什么?a.《变法通议》;b.《盛世危言》;c.《革命军》;d.《孔子改制考》。学生一般做练习答出b就结束了。我要求学生思考a、c、d三项是谁的作品?内容是什么?与郑观应成就相似的还有谁?训练举一反三的能力。   4.3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要求学生确定所给试题的时间、地点、人物、类别(政治、经济、文化或原因、性质、影响等),答题技术性要求(如对比、分析、归纳、叙述、引用原文等),教师加以补充。经常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提高学生审清题意能力。即使不会回答,也不浪费时间;若乱答一气,一分不得,却花了不少时间。   4.4 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如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书上有“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引导学生考虑“革命面目新在何处?”能否用中共成立前后各30年的史实证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你又如何证明?   4.5 引导学生注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提高理论结合实际和应变能力。如当前的经济改革、香港回归、统一台湾、巴尔干冲突、冷战结束、多极发展、民族问题、科技文化发展等都应注意。平时注意了这些问题,考试中遇到相关试题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回答。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历史理论揭示历史的现象。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合格的实用人才,而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职校学生素质相对偏低和管理难度是人所共知的。一个深刻的事实就是:在教育教学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精力、智慧、耐心和勇气,采取更为科学多样灵活的方式,对从过往一次次淘筛下来的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情感、人格、审美等方面的再扭转,再塑造、再培养,这是艰难的,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因
期刊
1 实验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实施几年来,促使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弊端:一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共同做题目的传统教学模式程式化,真正引导学生去探究科学规律、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没有正常实施;二是对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尝试、大胆创新的很多重要环节,教师直接给学生结论,让学生死记、包办代替的多,使学生失去了“过程”中的乐趣,故
期刊
【摘 要】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责任是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而责任感则是指一个人对待任务的态度。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认清自己的责任,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关键词】 中职生 责任感 培养  一位伟人说得好:“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
期刊
我校在打造“自主成长”教育品牌,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发展。  1 在学习领域推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自主成长教育品牌最重要的内涵。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使学生有学习的独立性,能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习是
期刊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知识有的比较深奥难懂,有的比较抽象高深,对部分学生来说,感觉是比较难学的科目,在教学中不注重教学方法,只是以知识教知识,时而久之,部分教师会感觉这是比较难教的课程。因而尽可能的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必须对物理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加工处理教材,形成一个重点突出、思想明确、结构优化的知识体系,其次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征有到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一切都需要创新。当今发展最快、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更需要创新。  创新是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虽然电视新闻的内容本身就是最新的变化,但创新并非其同义重复。目前,在电视新闻采制、传播中,有许多陈旧的思维需要去突破,有许多领域需要去拓展,有许多形式需要去更新。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有新鲜感,才能满足观众不断增加的新要求。  创新是电视新闻的生存之道。现在,新闻竞争的
期刊
【摘 要】 文章首先讨论了在外语教学中课堂设计的意义和目标,认为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是连贯性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其次,论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指出课堂教学设计形式可繁可简,内容应相互衔接;最后指出了某段时间的教学设计都是由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组成的,强调系统备课的重要性,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活动的多样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 外语 课堂教学 设计 活动   Plannin
期刊
【摘 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别无选择,面对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只有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治本之策,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被科学家证实与
期刊
作为一名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并非是靠“管”就能行得通的。暴风骤雨般的批评不一定能触到学生的心里,居高临下的训斥也未必会收到好的效果。为了能搞好班级工作,我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很多事情不能靠“管”来强制,我决定以“感”为切入点,用“感”来维系我和学生,维系班级。    1通过言传身教,让她们“感知”    班级里需要做的小事情很多,要想做好就要注意很多细节。学生们打扫卫生后,拖把挂放时不注意,班级后面
期刊
液压油是液压传动系统的血液,具有传递动力、减少元件间的磨擦、隔离磨损表面、悬浮污染物、控制元件表面氧化、冷却液压元件等功能。因此液压油是否清洁,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关系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液压系统的故障直接与液压油的污染度有关,70%的故障是由于液压油使用维护不当引起的,因此控制液压油污染是十分重要的。  1 液压油污染物的来源  1.1 固体污染物:来自液压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