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与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直接相关。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看,我们都必须加强历史科学教育,尤其是必须加强中学历史科学教育。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主渠道是历史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标”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新课标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从新课标“三维目标”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某一课程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备的首要条件。事实上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方案还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效导学方案(预案)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的必要前提。
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兴趣,上出历史课堂学科特色
一门学科的发展,必须有它与众不同的特色,历史教学必须旗帜鲜明体现历史思维,突出历史特色,否则高效教学就是空谈。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性,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达到以史为鉴、服务人生的目的。就此,我们应合理选择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展示历史史实、人物,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历史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三、恰当设问,巧用鲜活史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让学生讨论,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学生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状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通过逆向思维设计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设问的切入点是马戛尔尼来华访问,要求通商事宜。这一内容在新教材中虽然没有,但学生很感兴趣。“假如马戛尔尼来华时,中国的乾隆帝同意对英开放部分通商口岸,中英的贸易关系会有什么变化呢?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呢?”学生反应异常热烈,有的说中英可以建起平等的贸易关系,中国有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的说乾隆帝是不可能同意开放的,因为皇权专制,封闭的自然经济仍会存在;还有的说怕开放后内外勾结威胁统治,以及自认为有庞大的军队等等。“如果你是乾隆帝身边的一员大臣,你会给皇帝如何出谋划策呢?”又是一番热烈的讨论。类似假设型设问和神入型设问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恰当设问,巧用鲜活的史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必须安排学生教学10分钟左右的当堂练习。所以我们要在课堂练习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历史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刚在上课的复习巩固,也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还可以放在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历史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中重农抑商的教学,我在给学生讲解这一问题的时候,便开始提出一个概念,什么是重农抑商政策?然后再列举它的表现,接下来追问它实施的原因有哪些,最后总结其影响。这样的讲解思路应该说条理清晰、层次清楚,也能体现核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总觉得方法不够新颖,问题缺少启发性、新颖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不够。于是我进行了改进,向学生展示一段材料: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我提出问题:以上言论反映了什么思想?(农商并重)。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人教版教材必修Ⅱ没有提及这一思想,从“农商并重”思想推到“重农抑商”,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又使问题富有启发新、新颖性。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的有力保证。
当前,我们的课程改革确实处在两难之中,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过重负担;既要打好学习基础,又要保证全面发展;既要满足群众愿望,又要达到国家要求。高效教学的提出,对于破解这个难题,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而且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思想,只要坚持这个教学思想,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就一定会有所作为、有所创新。◆(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崇文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依“标”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新课标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从新课标“三维目标”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某一课程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备的首要条件。事实上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方案还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效导学方案(预案)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的必要前提。
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兴趣,上出历史课堂学科特色
一门学科的发展,必须有它与众不同的特色,历史教学必须旗帜鲜明体现历史思维,突出历史特色,否则高效教学就是空谈。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性,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达到以史为鉴、服务人生的目的。就此,我们应合理选择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展示历史史实、人物,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历史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三、恰当设问,巧用鲜活史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让学生讨论,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学生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状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通过逆向思维设计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设问的切入点是马戛尔尼来华访问,要求通商事宜。这一内容在新教材中虽然没有,但学生很感兴趣。“假如马戛尔尼来华时,中国的乾隆帝同意对英开放部分通商口岸,中英的贸易关系会有什么变化呢?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呢?”学生反应异常热烈,有的说中英可以建起平等的贸易关系,中国有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的说乾隆帝是不可能同意开放的,因为皇权专制,封闭的自然经济仍会存在;还有的说怕开放后内外勾结威胁统治,以及自认为有庞大的军队等等。“如果你是乾隆帝身边的一员大臣,你会给皇帝如何出谋划策呢?”又是一番热烈的讨论。类似假设型设问和神入型设问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恰当设问,巧用鲜活的史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必须安排学生教学10分钟左右的当堂练习。所以我们要在课堂练习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历史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刚在上课的复习巩固,也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还可以放在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历史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中重农抑商的教学,我在给学生讲解这一问题的时候,便开始提出一个概念,什么是重农抑商政策?然后再列举它的表现,接下来追问它实施的原因有哪些,最后总结其影响。这样的讲解思路应该说条理清晰、层次清楚,也能体现核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总觉得方法不够新颖,问题缺少启发性、新颖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不够。于是我进行了改进,向学生展示一段材料: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我提出问题:以上言论反映了什么思想?(农商并重)。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人教版教材必修Ⅱ没有提及这一思想,从“农商并重”思想推到“重农抑商”,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又使问题富有启发新、新颖性。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的有力保证。
当前,我们的课程改革确实处在两难之中,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过重负担;既要打好学习基础,又要保证全面发展;既要满足群众愿望,又要达到国家要求。高效教学的提出,对于破解这个难题,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而且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思想,只要坚持这个教学思想,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就一定会有所作为、有所创新。◆(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崇文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