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姻缘中的故事分析——蒋介石宋美龄完婚记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于上海大华饭店完婚,《申报》、《民国日报》、《大公报》、《益世报》在记录这一事件时,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幅令人有诸多遐想空间的历史卷轴画,透过这几个不同的历史文本,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思考“历史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一、“衣香鬓影,盛极一时”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举行结婚仪式的当天,《申报》第五版即发表了由梅生署名的“中美姻缘小志”一文,着重介绍了婚礼仪式的前期准备情况,包括新房的购置及布局、新婚礼服的制作以及蒋宋婚礼的受关注程度,并附了一张合影照片。12月2日,即完婚的第二天,第四版以“蒋介石宋美龄昨日结婚盛况”为题详细报道了蒋宋的整个婚礼情景,用“衣香鬓影,盛极一时”来形容当时的结婚盛况,涉及礼堂之布置、来宾之到者、临时之戒备、宋宅之来宾、宋宅中举行教会仪式、祝婚人致词、新人释文、交换戒指情形、正婚人宣告文、祷文、教会婚礼毕后之蒋氏、举行正式婚礼时之情形,以及回宋宅后之一对新人、孔祥熙夫妇赠《四部备要》等事项。可以说,《申报》的报道向我们展示了蒋宋婚礼的实情实景,可谓是盛况空前。例如,整个婚礼参加者就有中外各界来宾千余人,包括政界名流汪精卫、吴稚晖、何香凝、诸民谊、戴季陶、陈果夫、沈钧儒等49人;军界人士杨树庄、柏文蔚、陈铭枢、陈之江、李鸣钟等28人以及外宾美总领事克银汉夫妇、美按察使潘狄夫妇、上海泰晤士报沙易夫妇、盲童学校傅兰雅、日总领事矢田夫妇、德总领事西尔、英传教士季理裴等17人。从这些声名显赫的婚礼嘉宾来看,蒋宋婚礼显然已不仅仅是一场个人婚礼仪式如此简单。不过,从《申报》对于蒋宋婚礼一事的整体描述看,它向我们展示的更多是一场豪华婚礼的仪式过程。
  
  二、“安心革命,自今日起”
  
  《民国日报》于婚礼当天在第四版以“蒋介石今日举行婚礼”为题对这一事件同样进行了报道,涉及礼堂布置、结婚仪式、证婚主婚、男女招待、证书序文、贺电从录(李烈钧贺电)。虽然与《申报》的报道相比,略为简洁,不过,在其第四版,于头条的位置以蒋中正的名义发表了蒋介石的一篇结婚宣言《我们的今日》。蒋介石在这篇文章中蒋一己之婚礼标榜成为改造社会之起点,声称“余确信余自今日与宋女士结婚以后,余自革命工作必有进步,余能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即今日始也”,“深信人生无美满婚姻,则做人一切皆无意义”,并宣称“不仅自庆个人婚姻之美满,且愿促进中国社会之改造”,因此,蒋氏认为“今日之结婚,实为建筑余二人革命事业之基础”。《民国日报》在评价蒋氏的文章时,称“我国婚姻史上极有价值之文字”。这里摘录全文如下:
  
  余今日得与余最敬最爱之宋美龄女士结婚,实力余有生以来最光荣之一日,自亦为余有生以来最愉快之一日。余奔走革命以来,常于积极进行之中,忽萌消极退隐之念,昔日前辈领袖常问余,汝何日始能专心致志于革命,其他厚爱余之同志,亦常讨论如何而能使介石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凡此疑问本易解答,惟当时不能明言,至今日乃有圆满之答案。余确信余自今日与宋女士结婚以后,余之革命工作必有进步,余能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即自今日始也。余平时研究人生哲学及社会问题,深信人生无美满之婚姻,则做人一切皆无意义。社会无安乐之家庭,则民族根本无从进步。为革命事业者,若不注意于社会革命,必非真正之革命,其革命必不能彻底。家庭为社会之基础,欲改造中国之社会,应先改造中国之家庭。余与宋女士讨论中国革命问题时,对于此点实有同一之信心。余二人此次结婚,倘能于旧社会有若何之影响,新社会有若何之贡献,实所大愿。余二人今日,不仅自庆个人婚姻之美满,且愿促进中国社会之改造。余必本此志愿,努力不懈,务完成中国之革命而后已。故余二人今日之结婚,实为建筑余二人革命事业之基础。余第一次遇见宋女士时,即发生此为余理想中之佳偶之感想,而宋女士亦尝矢言,非得蒋某为夫,宁终身不嫁。余二人神圣之结合,实非寻常可比。今日之时,诚是使余二人欣喜莫名,认为毕生最有价值之纪念日,故亲友之祝贺,亦敬受而不敢辞也。
  
  显然,《民国日报》相对于《申报》的记叙,蒋宋婚礼通过《民国日报》发表的蒋介石《我们的今日》一文所展示的意义已经不拘囿于婚礼本身,一场个人的婚礼仪式演变成了一场社会政治动员。
  
  三、“蒋宋婚礼,俨然军阀”
  
  与《申报》的“实情实景”和《民国日报》的“社会革命说”截然不同,天津的《益世报》在记述蒋宋婚礼一事时却是另一番情景。1927年12月3日《益世报》第三版以“蒋宋婚礼俨然军阀”为题进行报道,原文如下:
  
  蒋宋午后,行两度婚礼,一在宋宅,系宗教式;一普通式,在大华饭店。宾客多临大华,军政界要人居多,数约千人,门禁严,须凭柬入门,以柬换一法□纪念章,形圆,上刊蒋宋两字。各领事亦到场观礼,蒋宋礼毕即行,因宋为教徒,故□。介绍人之二,男择王正廷,女介绍人择冯妻李德全。(□为缺字)
  
  可见,《益世报》对于整个事件的记叙焦点集中于婚礼仪式的某些行为方式,认为蒋宋婚礼的整个过程所昭示的显然是一派军阀行径,对于《民国日报》刊登蒋氏一文所标榜的社会意义亦给予了讽喻,发出了“门禁异常严,无柬不得入,此而曰革命,军阀又何如”的质疑声。这里蒋宋婚礼被《益世报》描述成了一场军阀闹剧。
  四、“堕落文明”
  《大公报》于12月1日婚礼当天在第二版则先后发表了两篇报道,第一篇以“蒋介石的《我们的今日》”为题转发了蒋介石发表在《民国日报》上《我们的今日》一文,称:“蒋介石发表一文,题为《我们的今日》,谓今日得与最敬爱之美龄结婚,为有生来最光荣、最愉快之一日。彼奔走国事以来,常于积极中忽萌退志,前辈常询何日始可安心工作,当时未答,今可圆满答复,即确信自今结婚后,革命工作必有进步,即从此始可安心尽革命责任。彼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姻缘,一切皆无意味,故革命当从家庭始。末归结于今日结婚实为建筑彼二人革命事业基础。”第二篇以“蒋宋婚礼与废兵院”报道了蒋宋婚事以婚费筵资造废兵院的事宜,并且原文转载了蒋氏的启事原文。12月2日《大公报》的第二版以“蒋宋完婚记”对于结婚程序则给予了简要介绍,并且配发了“蒋婚杂话”的报道,涉及结婚照的拍摄、结婚礼物的购买过程、新房的购置以及新婚礼服的制作等细节问题。不过,最值得关注的是《大公报》于当日第一版头条发表了一篇由张季鸾撰写的《蒋介石之人生观》的社论,针对蒋介石于《民国日报》上刊登的《我们的今日》所倡议的“婚礼革命说”给予了严厉驳斥,声称“离妻再娶,弃妾新婚,皆社会中所偶见,独蒋介石事,诟者最多。以其地位故也。然蒋犹不谨,前日特发表一文,一则谓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婚姻,一切皆无意味。再则谓确信自今日结婚后革命工作,必有进步,反翘其浅陋无识之言以眩社会。吾人至此,为国民道德计,诚不能不加以相当之批评,俾天下青年知蒋氏人生观之谬误”,并且质问到:
  
  夫以俗浅的眼光论,人生本为行乐,蒋氏为之,亦所不禁,然则埋土行乐已耳。又何必哓哓于革命。夫云裳其衣,摩托其车,居则洋场华屋,行则西湖山水,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斯亦人生之大快,且为世俗所恒有,然奈何更发此种堕落文明之陋论。……宁政府军队,尚有数十万,国民党党员亦有数十万,蒋氏能否一一与谋美满之婚姻,俾加紧所谓革命工作,而十数省战区人民,因兵匪战乱并黄面婆不能保者,蒋氏又何以使其得知有意义之人生。……而蒋氏若自此销声匿迹于恋爱神圣之乡,亦将不加以任何公开之批评。今不得不论者,以蒋氏尚言革命之故耳。吾人诚不能埋没古今天下志士仁人之人生观。而任今一国民党要人,既自误而复误青年耳,岂有他哉!
  
  这里,《大公报》通过张季鸾所撰写的社论所展现给我们的蒋宋婚礼,俨然成为映射社会道德和社会文明价值观的一面镜子。
  至此,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于上海大华饭店完婚一事,经过《申报》、《民国日报》、《益世报》和《大公报》的报道和演绎,已经从一场婚礼仪式,演绎为一场“人生观”大辩论,进而层递为一个“政治话语”事件,并最终经过《大公报》的报道跃升为“社会文明观”的论争。今天,当我们回首八十年前的这一段姻缘时,不由得为这一事件的见证者《申报》、《民国日报》、《益世报》和《大公报》的记载所叹服。正是这些报刊细致入微的刻画,让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体验到远离我们很久的历史空间中发生的一段姻缘“故事会”。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完婚,婚礼的整个仪式通过这些报刊的记叙缓缓向我们展现,透露出作为一个重要政治人物婚礼的符号意义,是爱情升华的仪式展露,还是政治人物的“革命”成年礼,让我们遐想无限。但是,在面对同样一个历史事件时,四个“当事者”所展现的却是四个异样的“仪式”行为,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对于历史深处的故事遐思不断。历史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再次萦绕在我们脑海中。历史这里难道不就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又极具时代意义的“小姑娘”么?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我国环境的缺乏和创业教育本身的不足,加上市场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学生创业切不可急功近利,既要认识到创业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也要正视目前大范围推行创业的局限,通过采取相应策略,避免其不足,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对策略  【Abstract】Because of the lack of our environment and lack of busin
期刊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音乐的不断更新,人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钢琴的熟识程度有所提高,这就更要求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和演奏能力来迎合观众的品位。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是钢琴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  练琴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放松弹奏上。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去提醒学生要用自然的动作弹奏,并意识到弹奏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紧张,不断提醒学生“肩放松,胳膊放松”,同时,常把双手搭
期刊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计算教学,给计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结合计算教学实践,提出六点看法。  【关键词】计算教学;数形结合;优化算法;构建模型;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594(2010)02-0093-03    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
期刊
【摘要】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章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0-8594
期刊
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渡长江,国民政府败撤广州。由于大厦将倾,当局惶惶不可终日,作为政府办事机构的重要国务部门,经数度搬迁后,人员裁减严重,外交部也差不多成了空壳,部务早已不再正常开展,驻外机构也根本无力顾及。而国内混乱局势的加剧,也使驻外使领馆渐成没娘的“孤儿”,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状况之中。  首先是维持使领馆正常运转经费越来越得不到保障。从1949年年中开始,为了节省经费
期刊
顾颉刚先生二三事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近代“古史辨派”的创始者和领军人物,曾以“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享誉士林。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却一直以“资产阶级学者”的身份被日甚一日地边缘化了。特别是由于自1950年代后期极“左”路线和政策的不断强化,他就一直处于被改造的境地而不能自拔。他视为生命的研究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1960年代初我在大学历史系读书时,从老师口中得到的关于顾颉刚的印象,只不
期刊
【摘要】“官本位”在我国有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成因,同时也有深厚的经济原因。近代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官本位”制约经济和社会、特别是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了,所以对“官本位”思想观念要从制度建设上认真加以杜绝和改造,从而为政治文明建设开拓顺利前行的必要条件。破除“官本位”的同时,要建立“民本位”,“民本位”不同于民本思想。“民本位”实质上就是民主政治,我们应该从改革任官制度、加强人大的
期刊
11月4日 星期五 晴   因昨夜没有睡好,大家决定休息一上午,下午再走。后因小董发烧,决定明天再走。   下午巡视了一下市容。常州市只有二十几万人口,商业远不如无锡繁荣,工业尚发达。戚墅堰是古代运河上的一个水利设施。新中国成立前是全国最大的火车机修厂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常州市发展为一个工业区,有棉纺、钢铁、机修等大厂。“文化大革命”后,常州市区改名为卫东区。市容一般,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有座戏
期刊
【摘要】探究学习作为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热点和难点,正日益受到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密切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信息社会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面对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深化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期刊
蒋介石、宋子文与孔祥熙    论及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亲缘脉络纽带是不可忽略的事实。蒋、宋、孔之间虽无血缘关系,但孔妻宋霭龄和蒋妻宋美龄是为姐妹,宋子文则是宋霭龄之弟、宋美龄之兄,三人由此形成牢固的家族亲缘关系网络。在一向注重家族亲缘关系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此等关系的重要性自无可讳言。而当蒋介石成为握有实权的政治领袖之后,一方面是他对宋、孔的长期重用,一方面是宋、孔对他的忠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