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置悬念,摄人心魂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x2008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登山望景,喜欢山高谷深,重峦叠嶂;阅读文章,喜欢波澜起伏,波谲云诡。若使文章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巧设悬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中叠起的悬念,就像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往往能紧紧吸引读者目光,大大吊起读者胃口,产生摄人心魂的艺术效果。下面就例谈几种设置悬念的方法:
  一、题记设悬,引人入胜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引发读者想象的美妙意境,刺激读者迫切的阅读情绪,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如中考佳作《听,蜗牛不再哭泣》的题记为:“葡萄架上,一只蜗牛寂寞地哭泣,同伴们也许早就尝到了葡萄的甜美,可它究竟还要走多远呢?”该题记故置悬念,蕴含深刻:“蜗牛”会“哭泣”吗?不会,显然这里是比喻义,那“蜗牛”是谁呢?它要走到哪里去呢?令人一见题记,必欲读之而后快。
  二、题目设悬,传经显神
  标题即文章的“眼睛”,文题设悬,可使“眼睛”顾盼生辉,传经显神,自然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令读者“一见钟情”。
  如:《感谢你的敌人》(话题:竞争);《往事并不如烟》(话题:关注生活);《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100分,我恨你》(话题:校园生活);《儿嫌母丑》(话题:亲情)。这些文题都一反常规,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令读者怦然心动,引导读者去追寻下文。
  三、开头设悬,扣人心弦
  “无限风光在险峰”,若文章起笔就险象环生,风光毕现,突兀而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定能留给读者精警、挺拔、气势不凡的第一印象。
  如中考佳作《生日》的开头:“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妻子边找酒边唠唠叨叨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是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桌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母亲生前最喜爱的食物。”读此开头不免发问:30岁生日干吗点53支蜡烛?生日干吗提前两天过?自己的生日桌上干吗有母亲最喜爱的食物?一连串悬而未解的问题,先令读者一团雾水,继而心弦一震,定会情不自禁、迫不及待地读下去,以解谜团。
  四、行文设悬,曲径通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行文中设置悬念,不仅使文章一波三折,妙趣横生,而且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思索,尺幅兴波,曲径通幽。
  如佳作《暗香爱香》,文章将现实生活中洗衣粉的香味与奶奶爱的暗香巧妙结合,从衣服的香味写起,通过探寻香味的来源,进而体悟到奶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有虚有实,相得益彰。行文中考生注意通过“你身上有股特别的香气”引起下文,并通过“我不明白,哪里有香气?”、“我才似乎明白——暗香何处来”、“我疑惑,是洗衣粉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还是都有?”……这些悬念的设置,使行文曲折有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结尾设悬,启人深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在文章结尾处有意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情景,不仅使作品韵味隽永,魅力四射,而且还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其读后思绪万千、意犹未尽。
  如佳作《公鸡做官记》,文章编述了公鸡做官的经历:对属下专心生蛋的鸡看不惯,喜欢陪自己玩乐的鸡,年终考评,竟然颠倒黑白地上报。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没想到主人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过了几天,我和小白都被请到主人的面前,心里美滋滋的。怎么,主人的手里捏着一把刀?为什么呀?我才当了一年官呀,我不想死!你,聪明的,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作者没有置评,而是有意向读者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启人深思,令人警醒。
其他文献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和角色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要使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欲望,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束缚,除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关心学生,更要学会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提问,尊重学生
期刊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九峰龙门人。年轻时,任蜀汉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魏灭蜀,征西将军邓艾聘密为主簿,辞不受。三国归晋,晋武帝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连下,郡县不断催促。时密祖母已96岁,年老多病。李密冒着冒犯皇帝、下狱砍头的危险,奋笔疾书,写下千古一篇《陈情表》,“婉转凄恻,吐辞如泣血,陈言似剖胸”。感天动地,真情沛然,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  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李密反
期刊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是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作为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的标准。这种教育太强调一致、服从、模仿。当孩子们坐在教室里的时候,个性被抹杀了,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被无情地扼杀了。具有不同特点和特长的学生像一堆生产原料一样被具有统一模式的学校机器加工成标准件。在
期刊
先哲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写文章亦是如此。就拿记叙文来说,写好细节,对于提升作文层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它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个细微的举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温柔的眼神……它们也许会让你感念不忘;
期刊
归谬,也叫引申,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具体言之,即先假设对方的错误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是不能成立的。这种论证方法可以说“古有之,外有之,今盛之”。  在唐代,有一些权贵嫉恨诗人李贺,便以其父名李晋肃(“晋”与“进”同音)为由,反对他考进士,韩愈在《讳辩》一文中对此予以反驳:“父名晋,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仁乎?”一
期刊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有身体诉说的传统,中国以儒释道为基本的传统文学中,专门描写人的身体的也很多,《世说新语》中大部分篇幅所描写的“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可谓是中国古代小说形体描写的集大成。……此类连绵不绝的身体言说,在中国文学描写中极为常见。  而鲁迅在这方面是深得中国文学身体诉说的传统的,其作品不乏关于身体的语言。他说:“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
期刊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9年起在河北全面铺开,新课标明确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性质,给以往的枯燥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语文更具人性化与亲和力,让语文课堂更有人情味更具形象性。这无疑是广大师生所期待的,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是基础    中语会会
期刊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终于走出了作文批改中封闭式的误区,终于找到了一种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文批改方法——“三三制”作文批改法。  这是一种分组批改作文的方法。因为每个小组由三个学生组成,每个学生每次批改三篇作文,每篇作文经过三遍不同学生的批改,其实施步骤如下:  一、建立组织。在第一次“三三制”批改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批改小组,每个小组由邻近的三个学生组成,设立组长一人。  
期刊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呢?我认为良好的读写习惯对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这样看来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古人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今人徐特立又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感官读书实在是提高阅读能力的良好习惯,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日常教学中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在必修课课时少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面对新课程改革,既要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要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课程安排,合理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预习、复习、自学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外学习时间,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归纳总结,力求有利于课堂教学。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