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也可以是修理店

来源 :创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01n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仔细翻翻,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大堆因损坏不能使用的东西:无法开机的智能手机、不能通电的电饭煲、磨破了底的靴子、不能启动的手提电脑……这些东西,要么直接丢到垃圾箱,要么积压在抽屉里,等待着哪一天集中处理或者花大价钱维修。
  但是随着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形态咖啡馆的出现,这些坏掉的东西终于找到了最好的归宿,拿到“修理咖啡馆”,有一帮喝咖啡的人免费帮你修,当然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职业技能,互助维修,帮别人修一两样的东西。
  原来,咖啡馆除了聊天、上网、谈创业,现在又多了一个功能:修东西。在修理咖啡馆,顾客们一边修家电家具,一边喝咖啡交流,修复东西也修复了都市里冷漠的人际关系。
  在咖啡馆里重拾惜物精神
  2014年6月,来自台湾的小伙吴俊毅去美国旅行。第一站是加州,他在那儿偶遇一个中学时代的朋友,两人聊得兴起,就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并不大,靠近社区而不是繁华的商业大街,所以地理位置也不算太好。但让吴俊毅感到奇怪的是,咖啡馆里人来人往,生意很好。再仔细一打量,呵,这咖啡馆还真有点与众不同,除了占着一张桌子喝咖啡的,还有人桌上铺着缝纫机、万能表、电笔等工具,吴俊毅看着有点疑惑:难道走错地方了,这儿是修理店?
  只见一个母亲带着儿子走进咖啡馆,他们手里抱着坏掉了的电动玩具,走到维修的桌子前等着。维修的师傅也不急不忙,喝了一口咖啡,一边拿着尖嘴钳、万用表、电笔等工具认真地修补着,一边和小男孩聊着天。小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维修师傅的动作,快要修好的时候,他提议由自己来组装玩具,师傅点了点头。小男孩于是把电池装上去、扣上盖子、拧开开关,电动玩具车由风驰电掣地奔跑起来,她母亲在旁边喝着咖啡,看到儿子动手之后愉快的表情,也开心地笑了。
  这对母子离开的时候,并没有给维修师傅付钱,只是说了一声谢谢。同样的,后面拿着破掉的牛仔裤、磨损的靴子、坏掉的电饭煲进来维修的人,都没有给维修师傅付钱。
  看到吴俊毅满头雾水的样子,朋友笑了。他介绍说:“这种咖啡馆是风行欧美的一种新形态咖啡馆——修理咖啡馆。大部分咖啡馆采取一个礼拜修一次的模式,也有一个月修一次、一季修一次的。今天正好让我们碰上了维修的日子,所以看见来修理旧东西的人特别多。”
  在修理咖啡馆,有一群被邀请驻店的志愿者师傅,包括裁缝师、木匠、电子工程师等各行各业的人才,免费为民众修理各种物品,让旧物拥有第二生命。从灯、衣服、相机、手机、电脑、除草机、行李箱、自行车到微波炉、面包机、CD播放机,基本上几乎所有你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带来修。客人从家里带坏掉的东西过来交给店里的人修理,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旁边跟着学习或是帮忙一起修理。这是一种互助修理的模式,每一个来店里的客人只要有某一方面的技能,都可以成为义务修理的师傅。甚至,有心的人在这里互换技能,学到一些修理东西的小手艺,愿意当志愿者师傅的大多是愿意分享的人。
  2010年,首家修理咖啡馆出现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很快这个概念扩展到全球。在维修咖啡馆的官网分布地图上可以看到,到2014年年底,这一类型的咖啡馆已在西欧和北美广泛分布,如今全球已有400家修理咖啡馆。
  这也是一种共赢的模式。对于店家来说,既为顾客提供了增值服务,又能通过这种服务,增加咖啡馆的人气,一举两得;对于社区里的顾客来说,他们也乐意光顾这样的咖啡馆。在家中 ,有些电器或家具 ,出现了损坏或故障 ,有些人以为不可能修好,会把旧物直接丢弃或闲置,再买新品,造成浪费。修理咖啡馆的出现,让他们重拾惜物精神,让旧物重新利用,减少地球废弃资源的压力。
  很多来这儿的志愿者师傅都是有惜物情怀的人。吴俊毅从现场了解到,有一个叫安德鲁?谢尔顿的维修师傅,他在一个叫GreenWaste的旧物处理公司工作,平时一般的工作就是告诉别人怎么妥善处理废弃的东西,比如是不是可以回收、是不是可以进入GreenWaste的库房。谢尔顿几乎随身带着工具,他想要成为一个“零废品者”。他说:“修理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把故障的东西扔掉或送进回收站,让每一件器具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虽然修理是一门‘消失的艺术’,但是我的祖父和父辈的习惯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我喜欢修理东西。”
  更重要的是好玩
  吴俊毅在美国停留的期间,在硅谷又遇到了一次修理咖啡店的活动。不过这次不是在咖啡店里,而是在硅谷里的一个展会上,组织者摆了一个小摊,旁边有形形色色的修理工具,当然也有咖啡机。原来“咖啡店”不一定非要有店面,它可以是工作室、社区中心,或者只是展会上的一个小摊子。
  当天,来这儿当志愿者的不少是硅谷的技术牛人。菲利普在思科工作了21年了,平常做一些网络诊断和故障排除的工作,对他来说,问题从来不会给他带来沮丧,而是挑战的快乐。这次来义务维修,有人送来了一台很古老的录像机,那还是菲利普小时候才能见到的古董玩意儿。他一下子就激发起兴趣来了,那些旧时代的玩意儿设计得还是很有意思的。为了修好这个古董级电器,他特意打电话请教了老爸几个问题,终于顺利地将这台录像机重新启动起来。那时候的心情,不亚于修好了一台高精尖科技产品的激动。
  在硅谷,什么样的神奇事儿都能发生。有人送来一台上世纪80年代的苹果电脑,菲利普这下可搞不定了。但没关系,因为一名苹果的早期员工恰好路过,他看到了这台电脑,便迈不开腿了。他对菲利普说:“来给我吧,我保证修好它。要是主人愿意转让这台电脑,我愿意出高价收购。”看,这就是硅谷!
  菲利普迷恋上了“修理咖啡店”的这种氛围。每个到访的客人,来到这儿就能感觉到随意和舒适。许多孩子也喜欢跟随父母来这里,向技术志愿者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维修咖啡馆”也成为了社区的教育基地。
  大家边喝咖啡,边切磋技艺,聊聊各种身边发生的事情。修理并不仅仅是帮人修东西,还满足了内心种种需求,例如摆弄复古旧玩意的新奇感,和身边的修理师傅交流技艺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好玩。
  这次志愿活动结束的时候,菲利普和一起参加活动的几个志愿者商量好了,他们准备建一个共享的工具仓库,除了修复旧物,还能创造新的东西。
  台湾“城市维修馆”,修复社区凝聚力
  吴俊毅也被“修理咖啡店”那种轻松愉快的互助、交流氛围感染了,回到台湾后,他一直在思索着,这种模式可不可以移植到台湾?
  他在观察中发现,维修观念在台湾有世代落差。50岁以上的民众生于贫困年代,童年有修纱窗、电风扇等的记忆与技艺;而三四十岁的民众成长在物质繁华爆发的时代,认为“东西坏了就要丢”,没有惜物意识;但到了今天20多岁的新一代,薪水无法负担“坏了即丢”的消费习惯,加上环保意识回归,许多人想学会自己动手维修家电家具的创造快乐,修理咖啡馆正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在现代都市,老中青三代小区居民借助修东西这样一件日常的事情,坐下来一起聊天,无疑可以修复代际间的裂痕,让社区重新有了凝聚力。
  在吴俊毅的策划下,2014年10月中旬,台湾首家修理咖啡馆成立。吴俊毅组建的“城市维修馆”团队与位于台北市中山区的浮士德啤酒花园合作,在咖啡馆内定时提供维修服务与课程。团队开设了各种维修课程,并从小区找来多位修理达人,邀他们定时驻站传授维修技艺。
  这些修理达人未必是职业师傅。他们有的出身传统产业如制鞋,对修鞋有特殊感情与技能;有的热爱修东西。他们的人生故事往往可以跟台湾产业变迁连结,城市维修馆也记录他们的维修故事,制成影片与手册。这是吴俊毅和团队琢磨出来的创新点,台湾“城市维修馆”将会像社会企业一样有自身的造血功能。除了帮社区邻里修复旧物,年轻人在咖啡馆这个轻松愉快的场所学习到师傅的修理技艺,以后甚至可以将废旧物回收过来,修复好后上网拍卖,提供修理咖啡馆永续经营的资金。
  目前,台湾“城市维修馆”的这种模式吸引了不少内地的社工参观学习,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崭新面貌的修理咖啡馆将会很快出现在你我的身边。
其他文献
一、确定问题症结  公司若是死气沉沉,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过度官僚、缺乏授权和不愿决策等。对很多公司来说,所有问题均源自对责任的恐惧。员工不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堆砌记录文档。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叠叠厚厚的、毫无意义的报告和表格。员工或经理不是在等着下一个批复的签署,就是在审核本周的评估报告,从而经常不自觉地成为追讨文档的帮凶。他们认为,在为与不为的问题上,后者的风险会更小。  克服骄傲自满是创建高
期刊
社会背景  中国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传统的养老模式无外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大类。中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约为1%,以相对稳定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和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形成的家庭观念,让绝大多数老人在选择养老方式中对家庭养老情有独钟。  随着“4+2+1”家庭的增加以及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老人养老和子女时间、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愈发凸现,致使家庭养老出现了左右为难的尴尬。而机构养老也处于
期刊
小本创富做照片饰品  用别人手机、相机里的照片现场为顾客制作各种饰品,从各种钥匙扣、手机挂件、项链、手链、耳环耳钉到指甲钳、车挂、冰箱贴、怀表、化妆镜等等几十种饰品,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在外面现场制作,3分钟就可以做一件,成本两三块钱,零售价10至30元,一天纯利润最低在300元以上,只需要背个包,拿块牌子,把样品做好挂在牌子上就可以,再配上专门录的广告录音,走到哪做到哪,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有人
期刊
想在农业方面发展的朋友请看过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中央一号文件)  荣威植物克隆,一叶成林——100平米年育60万棵苗,每棵苗成本1分钱,就算卖1元/棵,利润将近60万元,而这一切仅仅需要投资6万余元!该技术最独特之处在于:繁育的品种跟着市场走,以不变应万
期刊
我们不能要求事实上的常胜将军,这是从古以来就少的。我们要求在战争过程中熟悉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为。  集中兵力原则  在所有的军事学的著作中,以及中国和世界上最著名的战争案例中,集中兵力原则是最被兵家所推崇的第一个战略原则。  毛泽东把此条原则称之为“并立一向”,即集中优势兵力于一个方向:“我们的经验是,分兵几乎没有一次不失败,集中兵力以击小于或等于我
期刊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我们常能见到门口挂着养生馆、理疗店的招牌,方便了百姓的健康需求,前景格外看好。  在我熟知的养生理疗业的朋友中,有事业做的风生水起之人,也有生意惨淡的经营者,可谓冰火两重天。这些经营不善的朋友,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一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心态浮躁,缺少一颗平常心,治病用药总想着立马见效,犯了大忌。二是知识准备不足,缺乏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比方说治疗风湿骨病,对哪些剂型真正
期刊
众所周知,车明印是位地道的农民,他当过兵,退伍回乡后,一直在寻找创富门路,可折腾了好几年也没成功。他先后花费了三年时间,到1992年才发明了牙签肉,并于2000年申请了发明专利;央视七套《致富经》以《穿上牙签去卖肉》等众多媒体,进行过专题报道;他多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有照片);牙签肉先后获得“河北名吃”、“河北名小吃”、“中国名菜”、“中国名小吃”的殊荣,被中央人民广播
期刊
内衣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贴身伴侣”。一般而言,内衣是指穿在人体里面的衣服,故又有“内部时装”之称。内衣可分为三类,即贴身内衣、调整内衣(又名矫正内衣)和装饰内衣(又名补正内衣)。  内衣是一种舶来品,中国是从西方接纳的“现代内衣”概念,中国的内衣体系和现代服装体系相似,都是随着20世纪中期传统服饰的消亡而逐渐融入西方服饰体系中的。20世纪中,西方国家的科技、工业及服装业迅猛发展时,中国由于历史原
期刊
蟾蜍,又叫癞蛤蟆、癞刺、癞疙宝等,属蟾蜍科的两栖动物,它是集药用、保健于一身的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因而它被誉为“蟾宝”。  一、市场前景  从蟾蜍身上采集到的蟾酥、蟾衣均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蟾酥是由蟾蜍的头部耳后腺和背部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而成的,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它作为药材使用具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消肿开窍、解毒治病、麻醉止痛等功能。蟾衣是蟾蜍
期刊
目前,想做理疗养生投资大!为此推出艾灸新技术,颈肩腰腿膝等风湿骨病10分钟见效!浙江台州李先生小本经营也获好效益。另供蜂蜜雪梨甜草片是冷门暴利产品,它是由甘草、桔梗、薄荷等十八味中草药加蜂蜜、雪梨、冰糖制成,因人们偶尔都会感冒、都有些嗓子不舒服,所以家家必备!甘肃李大姐五个月赚10万!  万病无忧膏之传奇: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其中蜀国位于四川成都,丞相诸葛亮,北伐有所进展时,传来快报,南方蛮夷兴兵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