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语文教学中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ay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
  一、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旨在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确定性,还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具备的开放性,拓展教学的空间,增大师生的自主性。这样,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就教师而言,感动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开发感动情感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审视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感动主要有:
  (1)感动于文本的关键处。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语文课程是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感动便会如约而至。
  (2)感动于入课的导语。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感动于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就能釋放师生的个性。新课改强调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如果你能把你的感动传递给学生,并用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感悟,课堂就将更加精彩。
  (4)感动于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的。在生活的体验中,他们也有情感的积淀。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采掘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与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了。
  (5)感动于课后的深入反思。教师的教学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成熟的。那么,教师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就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课后的反思中,教师往往有两种情感的体验,一是成功的愉悦和享受,一是失败的懊丧和遗憾。当回想起课堂精彩的片段或尴尬与遗憾时,我们无不为自己的表现与学生的言行感动。这种感动将引领教师更深入体验教学的甘苦,也将使教师自身不断地走向成熟。
  二、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让感动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感动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感动”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
  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契合时,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彻底改变。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密切关注在双向互动中的感动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课改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们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那就会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会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
  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更得到尽情地发挥,也会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其他文献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是创新,也就是对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教法与学法的探讨研究。教法改革要有利于学生的学,适应于学生的学,使教法落实到学法,以教促学、以教导学、以教助学、教学并重,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逐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创造和创新。真正做到学有所获,教有所成。  一、点拨、试练——初步学会(再现水平)  点拨是教师的主动讲
期刊
地理学科知识结构性强、综合性强,十分注意研究各地理要素(包括地形与地势、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与城市、人口、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其内在联系复杂、逻辑性强;同时不同于历史、政治学科内容相对集中,知识多呈现碎片化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重难点,知识综合性、条理性差;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也多感觉力不从心,为此我们在借鉴思维导图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开展了地理学科思维导图
期刊
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交流是人生存的必备能力。“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互助互动,小组交流合作,挖掘学生潜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成绩提高。目前,合作学习作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教学组织模式被广泛研究和使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有效教学  一、合理
期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当前发展素质教育就不能不谈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期刊
教学目标:①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②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③学习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描写自己身边一个人的外貌。  教学重点:运用快速阅读法学习四件事,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是的,大文豪鲁迅先生真因为有了长年写作的实践,因
期刊
星期一的上午,我班的学生苏静偷偷地把手机带到了课堂上,由于她怕我知道,就一直没敢在教室里拿出来,就悄悄地看了一次時间。但当放学时,她却再也找不到手机了……  但,她却没敢给我说。下午,她的奶奶急匆匆地来找我,说孩子的手机被同学偷走了!我一听,心想:难办了,因为中间隔着个午休时间,学生们又都回家吃饭,说不定早就拿回家或者中途放在某一处了。  我让她奶奶先不要着急,也不要太声张……她奶奶走后,我把苏静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学生可以得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自主学习模式贴合学生的需要,是学生自由展现自我和释放释梦想的重要体现,符合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期刊
摘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搞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一、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语
期刊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理解又占了很大的比例。但对学生说,阅读题不好做,究其原因,可能是有这些因素:(1)他们遇到的生词太多;②阅读量太少;③没有掌握灵活的阅读方法;④基础知识不扎实;⑤对英语的兴趣不浓。那么,怎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积累一定量的词汇。词汇量的多少是阅读的关键,无论是简单浅显的文章还是深刻的专业性很强的论文,都是由一个个的词汇组成的,如果词汇量不够的话,很难看的懂文章,因此必须有足
期刊
摘要:多文本阅读结合的策略形式在课堂中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并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注重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从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意义建构 效率 主体选材 阅读能力 写作  一、什么是多文本阅读结合  多文本阅读结合的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