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期待一点空间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over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晚上,我都会抽空看看班级家长群的聊天记录。这是我了解家长意见和需求的一个途径。
  今天晚餐后打开QQ,就看到几百条对话,热闹极了。
  原来,颖妈这几天和颖儿在僵持中。今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就在群里诉苦,结果引发共鸣,大家一边给颖妈出主意,一边诉说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类似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颖妈发现颖儿在写作业时看手机,就说了她。颖儿说是和同学讨论题目,妈妈不信,要求看看,颖儿非常不乐意。妈妈再三要求,无奈之下,颖儿给她看了,是在谈题目,却是在同学群里,网名稀奇古怪,颖儿竟然叫二二哒!没等她细看,颖儿抢过了手机。之后,无论妈妈如何要求都不肯再打开。颖妈火了,没收了手机,然后发现,手机是设了密码的!之后,颖儿以沉默回复妈妈。这都快一周了,颖儿回家就进自己的房间,门一关,除了吃饭根本不出来。颖妈苦恼极了。
  颖妈,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各方面都很出色,也是个理想主义者。或许就因为这个,在婚姻问题上极尽挑剔,结婚时都33岁了。两年后有了颖儿,中年得子,爱若明珠。
  颖儿还在襁褓中,她就给女儿读古诗,听音乐;颖儿刚学说话,她就天天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和孩子说话。颖妈觉得只要倾尽全力,一定会教育出比自己更棒的女儿。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亲朋邻里间的待人接物,小到吃饭如何抓筷子,穿衣戴帽如何搭配,她都有着具体的甚至是量化的指标,并进行着认真地指导。颖妈给颖儿报了校外辅导班,还给她请了家教,期望女儿将来能考进最好的中学,考上最好的大学。颖妈死活也想不通,一向温顺听话的颖儿怎么突然这样叛逆。
  感慨着颖妈的苦心和揪心,我却深不以为然。她教育中的“指令”和“监视”,完全约束了孩子的成长,她那美好的期望成了束缚孩子的绳索。在颖儿的生活中,缺乏自由成长的空间。小小的心灵在压抑中适应着妈妈,然而青春的力量促使她在手机问题上爆发出来。
  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经历。
  儿子过生日时,叔叔送了他一个MP3。开始我说怕他听歌影响学习,等假期再给他。他虽然不乐意,也接受了。寒假时,我如约给了他。他经常边做作业边听歌,还隔三差五用我的电脑下载歌曲,对当时的流行歌手、歌曲了如指掌。我不由得焦虑起来:这样下去学习肯定要受影响。面临小升初考试,时间珍贵,竞争激烈,你的懈怠就是别人的超越啊。于是就提醒他学习时不要听音乐,因为会影响作业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
  第一次说,儿子说知道了。过了几天,我看他还是天天戴着耳机写作业,忍不住又说了他。儿子有些不耐烦,说我太唠叨,听音乐也是一种放松,他知道该怎样做。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压抑着心里的焦急,看着儿子戴着耳机哼着歌,悠哉地写作业,一次次控制住去“管”的冲动,告诉自己,这件事不再提,随他去吧。
  我提醒自己:面临人生第一次考验,儿子一定也很紧张。也许是他心理上的压力需要用这种方式释放,这是他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方法。又或许他真的迷恋音乐。我们哪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没有过迷恋和热爱呢?硬生生地遏制,孩子的心情会如何?我抢过他的耳机,把他按在书桌前,就能让他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吗?显然不能。既然儿子说自己知道该如何,就相信他,给他一个自由舒展的空间,让他学会调整适应。孩子的成长不仅仅需要教导,更需要尊重。
  这样的过程,我是在和自己战斗。因为“不说”远远比“说”更难做到。儿子的行为每天似乎都在挑战我的耐心,这实在需要足够的理智去消解。
  就这样,也不知道是哪一天,儿子晚上睡着了,我悄悄拾起落在枕旁的耳机,好奇地塞进耳朵,里面传出的是英语。那个女声在我听来,犹如天籁。
  我们作为家长,总认为自己的管教是合理的,都是为孩子好。就像颖妈,似乎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要。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一样,颖儿需要自由呼吸的空间,所有的孩子都一样。就让我们的热切和目光远一些,延伸出孩子成长需要的空间,满足孩子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我准备和颖儿妈妈见见面,认真地沟通一下。
  编辑 吴忞忞
本文作者和儿子
其他文献
河狸走过刺猬的草莓园时,看到草莓园的门口写着“采一篮两元”,门上,挂了一个存钱罐。  真新鲜的草莓,河狸采了一篮子,把两元钱放进了存钱罐,满意地离开了。  再走到胖猪的瓜果园时,看到瓜果园的门口写着“摘一筐三元。”门上,也挂了一个存钱罐。香喷喷的瓜果都成熟了,河狸摘了一筐,把三元钱放进存钱罐,快活地回家了。  回到家里,河狸有了自己的主意,他找了个空地,造了一座小木屋,在门口写了“出租一次两元。”
期刊
母语,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值得每一个人深爱。  母语里,藏有生活之源,智慧之源,文化之源。  母语教育不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更是以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为使命,以让儿童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教育目标的传统文化教育。  本期,我们关注母语教育。  母语教育,唤醒潜能  母语是什么?从字面上说,母语是妈妈说的话。在孩子焦躁不安的时候,最美妙的声音,最温暖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  母语是什么?是
期刊
“轰隆隆、轰隆隆——”打雷了。  “哗啦啦、哗啦啦——”下雨了。  夏天的雨点儿,如豆粒一般,打在荷叶上,骨碌碌一滚,便滚进了湖里。一些雨点儿打在荷花上,骨碌碌一滚,滚进了花瓣儿里,它们可开心了,因为它们可以躺在花瓣儿里,闻着花香,欣赏西湖的雨景。  一只撑着油纸伞的白尾巴尖儿小老鼠,站在西湖的断桥上,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亲爱的小老鼠,这么大的雨,你在等谁呀?”湖里的荷花姐姐问小老鼠。  “我
期刊
邓铠骋,就读于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初一。他,酷爱武术,多才多艺,现为无锡市武术协会会员。翻开他的“荣誉簿”,亮点频闪,令人欣喜:江苏省“四好少年”,江苏省武术套路交流大赛少儿组拳术金奖,参加过电视剧《东林风云》的拍摄,通过古筝10级考核……    理解陪伴,贵在坚持  邓铠骋从小喜欢看武打电影,看见别人在练习武术便摩拳擦掌。妈妈见他很喜欢武术,就给他报了个武术培训班,当时他9岁。邓铠骋学武术时特别能
期刊
作者儿子  蚯蚓就是肉  晚上,老公和儿子躺在床上,儿子问:“爸爸,大公鸡吃肉吗?”  老公回答:“大公鸡不吃肉,大公鸡吃米。”  儿子又问:“大公鸡吃蚯蚓吗?”  老公说:“嗯,大公鸡吃蚯蚓。”  儿子追问:“蚯蚓不就是肉嘛。”  螃蟹在吐口水  这两天儿子一直在吐口水。早上,我看见他又在吐口水,就跟他说:“宝宝,不要吐口水啊!吐口水可不是好宝宝。”  儿子看看我说:“那超市里的螃蟹也不是好宝宝
期刊
一  面对存在重大差异的孩子们,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从上学期起,我一发现所任教的四(4)班孩子在语文学习方面有进步和突出表现,就及时写成红字电子喜报,发在班级QQ群里。迄今为止,我已给孩子们发了130多份喜报。及时的鼓励,如成长的雨露甘霖,使孩子们学习劲头倍增。  班里有个叫航航的男孩,胖乎乎的憨样儿很可爱,可就是学习不上心,平时的语文测试,成绩在全班的名次总是稳居倒数后三位。
期刊
“老师,心怡不应该当三好生,她不配!”电话那头,我明显感觉到新月愤愤的怒火,“您说三好生的品德要好,她品德有问题,老是炫耀自己家里有多少钱,说别人开的车不如她家的!还听说她经常骗同学……”  “这些都是你亲眼看到的吗?”  “不是,是小芮说的,班上还有很多同学也都是这么说的!”  “没有经过证实的话怎么能随便说呢?”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我们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证实一下选票的事!”  “谢谢
期刊
作文是很多孩子的老大难,说话有条有理,讲故事绘声绘色,一旦提笔,却不知从何开始。其实,作文有章法,如同种一棵树,先构建枝干,再丰富枝叶填充色彩,就容易多了,就如最近流行的《秘密花园》,因为它有了黑白线条的底稿,即便没有任何美术功底的人,只要拿起彩笔涂涂抹抹,瞬间就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构建树的主干  细心理清要求 小学生作文题型主要是写人与记事,考试或者平时的练习中,仔细审题即可梳理文章需要涵
期刊
莫愁小记者褚珈乐  我从小就是家里的小公主,稍不称心,就任性地耍点小脾气。这可让爸爸妈妈操碎了心,嘴里总叨念着,这孩子啥时候能长大,一点都不懂事。每逢此时,我就会对爸爸妈妈翻翻白眼,蛮横地说:“我已经长大,早就懂事了,我会证明给你们看的。”  我一直在寻找机会好好露一手,让爸爸妈妈能对我刮目相看。  周末,爸爸妈妈要出门办事,中午才回来,这可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我决定当一次家,给他们一个惊喜。我
期刊
莫愁小记者朱丹宁  吃完晚饭,妈妈在洗碗,我突然想当一回盲人,体验当盲人的感受。我先用口罩当成眼罩盖住我的双眼。口罩盖住眼睛以后,我觉得怪怪的,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我双手在前方摸索着,一点一点地往前摸,就怕碰到什么东西,脚步也一点一点往前挪,总是感觉要撞到什么似的,未知的恐惧感充满我的全身,行动缓慢得像个出土的僵尸。  慢慢地,我扶着墙走进自己的房间,咦?这儿不是有一张床的吗?哪儿去了?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