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与应对策略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np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全球化的经济和市场,这对我国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便是党中央面对新的世界格局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结构性改革,给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为更多国内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好的机遇。但是面对海外不熟悉的市场和环境,国内企业也面临着各种的挑战,其中与技术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国内企业走出国门不但要注意保護自身的知识产权,还要面临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一旦应对不当,则可能会造成国内企业甚至国内整个产业的被动局面。
  一、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国际化贸易合作的逐步开展,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发的突出,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例如: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3G等相关8项专利技术,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2016年10月高通在美国、德国、法国三个国家地区对魅族的专利侵权情况提起诉讼,指控魅族侵犯了高通覆盖智能手机多种功能和技术的多项专利,包括与3G及4G无线通信标准相关的专利;2016年11月底OPPO和vivo手机因音频专利许可问题,被杜比AB国际公司在印度告上法庭,卷入专利诉讼之中。
  诸如上述情况的案例每年都不在少数,国内企业在海外遭遇各种知识产权问题,暴露出部分国内企业目前令人堪忧的知识产权状况。首先,部分国内企业确实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不足,如一些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在一味地追求利润和市场时忽视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直到进入新的市场遭遇到知识产权威胁,才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其次,中国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很低,我国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对外依存度高达50%。很多企业虽然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很好,但没有核心的专利技术,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手段进行牵制或夺得话语权;第三,国内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缺失,国内大部分企业甚至一些大型国企的PCT专利和国际商标的申请量非常少,在面对频繁的知识产权诉讼和争端时,常常需要支付大量资金走和解之路,损失了大量资金,仍旧摆脱不了被动的局面。
  二、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和中国迈向国际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想快速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但国外的知识产权环境如何,自己的产品是否存在知识产权风险?很多企业并未做好充分的知识产权准备。综合过去几年国内企业在国外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环境,国内企业走出去面对的知识产权挑战主要有:
  (一)海外知识产权诉讼风险
  海外知识产权诉讼风险主要包括海外商标侵权和专利侵权诉讼两方面,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参差不齐,有些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相对落后,侵权事件常有发生。在商标方面,2016年我国商标申请量为369.1万件,WIPO国际商标申请量虽然增长迅速,但也仅有5万多件,不足商标申请总量的2%。正因我国过去的国际商标申请量少,导致很多企业在进入国外市场时相应的商标已被抢注,如“飞鸽牌”自行车商标被印度尼西亚抢注,“长虹”电视在泰国被抢注等[1]。其次,在专利侵权诉讼方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贸易以出口自主知识产权水平相对较低的制造业产品为主,至今这类产品也占多数,缺少核心的专利技术,同时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足,导致在出口目的地经常因专利侵权被起诉,这其中也包括国外公司的恶意知识产权诉讼,国外公司经常利用国内企业在国外知识产权上的漏洞,进行相关专利的恶意申请和专利恶意诉讼。
  (二)海外知识产权壁垒难以突破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直在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目前虽然在国内已经逐步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但在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布局却落后于国外公司,国外公司已经在很多地区通过知识产权布局建立了严实的知识产权壁垒,国内企业要进入国外市场时不可避免要面临国外公司的知识产权壁垒。比如在通讯领域,有些国外公司已经建立了严密的知识产权护城河,甚至一些行业标准的核心专利技术都由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掌控,如高通公司分别将CDMA技术和LTE技术写入3G和4G标准,在全球知识产权市场占据领先位置。
  (三)技术引进或出口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国内企业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都存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情况,然后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而如今很多企业已经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可以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贸易。但部分企业在当初引进技术时签订的技术引进协议并不完善,甚至其中存在非合理性条款,如禁止将中国境内的技术成果实施到中国以外的区域等条款,这就导致国内企业在走出去时受到限制或面临知识产权风险。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技术出口时,由于对目标地区的知识产权环境不熟悉,没有做好前期调查,容易遭受技术剽窃和技术盗用现象,如小米手机在进入印度市场不久就遭到一家印度本土公司的仿造。
  (四)不同地区国家的知识产权环境差异带来的挑战
  目前国际上的知识产权强国主要是欧美日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知识产权水平较高的国家有新加坡、俄罗斯等,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水平略低,知识产权制度尚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国家还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制度。为了推动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少知识产权水平较弱的国家和强国之间建立知识产权组织,以此推进知识产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组织有欧洲专利组织、欧亚专利组织和东盟知识产权合作组织,三个区域知识产权组织仅负责本区域成员国的专利申请的审查、批准及授权后的异议程序,而在审查标准、专利保护和维权的法律确定性方面,不同区域之间有很大差异,甚至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国家也有所不同[3]。不同区域知识产权组织的成立背景、成员国的知识产权水平各不相同,所关注的知识产权重点也不同,知识产权法规和政策也不同,国内企业在进入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经济贸易合作时将会面临不同的知识产权障碍。   三、如何应对我国企业面临的海外知识产权挑战
  面对海外知识产权的各种挑战,我国的政府和企业都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因地制宜,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结合国内企业的现状和海外知识产权环境,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做好迎接海外知识产权挑战的准备,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政府方面
  1. 知识产权部门应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出海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支持。由于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能力非常薄弱,在推行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化部门和知识产权审查协作部门应该提供包括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知识产权预警咨询等在内的知识产权服务,比如:建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对“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和国家的知识产权状态进行及时公布和更新,对各个行业的知识产权事件进行通报和跟踪,针对重点行业提供知识产权导航和预警分析,为企业在走出去时其提供相应的知识产权服务,让企业能够快速地了解标的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环境和相应的法律环境。
  2. 建立知识产权援助制度,为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提供援助。很多中小企业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海外知识产权诉讼,束手无策,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一些大型企业也常常无力应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而走和解之路,但和解之后仍处于被动的处境。对此,相关部门可出面协调知识产权协会、法律援助机构等各个组织建立海外知识产权援助机制,在国内企业在海外面临知识产权诉讼时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援助,为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之路提供有力的支持。在知识产权援助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美国和日本采用“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险”的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企业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提供法律援助,企业还可以购买知识产权保险为自身遭受知识产权诉讼产生的费用提供保障。韩国采用“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险+诉讼补贴”援助模式,与美国和日本相比,韩国政府还提供诉讼费用的政府补贴,于2006年开始,韩国政府以财政资金为来源建立了诉讼费用补贴制度,为有出口业务及在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或个人提供经济援助[4]。
  3.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构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知识产权的海外保护很多都是通过政府间的协议、条约来实现的,现行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主要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制定,商标、专利等各项知识产权制度对这些发达国家是有利的。我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事宜的活跃表现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逐渐在国际合作上掌握一些话语权,但相对于欧美日韩知识产权强国,我国的知识产权实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协调机制,通过签订合作条约、备忘录等形式处理知识产权争端,共同维护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健全知识产权法律环境,促进区域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還可以与欧美日韩等知识产权强国进行知识产权对话,加强知识产权合作。提高我国参与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为国内企业在海外相关区域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有力的政府支持和保障。
  (二)企业方面
  1. 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国外企业对海外开展业务或者建立分支机构时,一般都设置有知识产权职位。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专管人员,很多企业在面临诉讼时甚至都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知识产权事务,这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表现。因此,“走出去”的国内企业,必须要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从公司管理体制出发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必要时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使企业在面对知识产权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
  2. 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及时监控目标区域的知识产权动态。国内企业“走出去”时会面临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这就要求企业提前进行知识产权的预警分析,甚至在市场准入前分析产品设计时就要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预警和评估。如果存在侵权风险,那么就要考虑设计规避路线或者采用其他手段进行侵权问题的处理,如果规避路线设计失败,则需要考虑是否可以采取知识产权合作的方式化解侵权的风险,这都是知识产权预警分析能够做到的。做好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工作,很多企业所面对的知识产权诉讼风险可以迎刃而解。
  3. 完善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合适的核心技术保护策略结合完善的知识产权布局,能够给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带来更大的收益。在这方面,可以向国外一些跨国公司学习,如IBM、爱立信、苹果公司等,这些公司在保护自身专利技术的同时,每年通过许可授权或技术转让的方式给企业带来上亿美金的收益。因此,对于将要走出国门的企业,要借鉴国外大公司的知识产权策略,在敢于投入人力物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同时,要对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根据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前景,可以申请专利进行保护,也可以将其作为商业秘密的形式进行保护。不管从哪方面进行保护,企业都要在海外市场进行充分的布局,为自己的核心技术建立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伞。
  4. 建立行业知识产权联盟,积极应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通过建立行业知识产权联盟的方式加强公司的知识产权实力,也是国外很多公司提高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能力的一种方式。国内企业走出去时通常在一个领域存在多家公司,而一旦其中一个公司遭遇知识产权诉讼,其他同行的公司也难逃此劫。比如从2014年至今,有魅族、oppo、vivo等多家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被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而在美国对华企业发起的“337调查”案件中,每次都会涉及同行的多个国内企业。在这些知识产权问题中,一个公司的力量显然单薄乏力,但如果这些企业在进入同一市场时能够建立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建立联盟的专利池和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形成一个团结有力的同盟,在面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时便不会那么被动和受牵制。因此,行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建立,有助于企业之间共享知识产权成果,也有助于企业积极面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问题,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守宪.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困境与应对[J]. 中国建材科技·金属复合材料专辑,2016(11)
  [2] 徐慧,周婕. 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5(6)
  [3] 吴汉东. 中企如何走出知识产权的国际困境[J]. 中国对外贸易,2014(4)
  [4] 辛彦军,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援助基金的法律构建[J].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社会科学I辑,2016(12)
其他文献
审视即发侵权在专利诉讼中的困境和解决之道,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示了知识产权法与传统民法的天然联系,在处理知识产权案件时,民法的基本规范与思维模式仍应是我们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托。  近期,有一類专利侵权案件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即专利权人对即将实施但还未实际实施的侵权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案例一:原告为一施工方法专利的权利人,两被告分别为施工方及施工设备提供方。原告主张施工方购买施工设备是为侵犯其方
期刊
近日,继“2012、2013、2014、2015中国杰出知识产权经理人评选及颁奖”活动成功举办之后,“2016中国杰出知识产权经理人”评选活动现已全面启动。该活动正面向在华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进行全面海选,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自荐、企业及律所等相关机构均可推荐的方式产生入围人员,并通过综合评价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产生获奖名单。参选对象为在华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包括外资企业与外国国籍人士(前四届已
期刊
笔者作为被告诉讼代理人经办的一件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中,被告基于被诉侵权产品由其关联公司早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于域外使用公开,进行了现有技术抗辩。此案一审起诉时间在2011年初,历时五年,被告于一审和二审中败诉,但最终于2016年底,最高院再审判定该现有技术抗辩成立,一、二审判决书被撤销,原告诉讼请求被判决驳回。  案件涉及专利法现有技术抗辩中两个重要问题,即(1)“域外公开使用”是否构成现有技术时新旧
期刊
法律的世界里存在着许多规则,譬如“买卖不破租赁”、“善意取得”、“发行权一次用尽”等等,这些规则都是人们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制定的,在维系法律乃至社会经济生活的秩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既然这些规则是人为制定的,就存在着被击破的可能,就如“买卖不破租赁”规则,在遭遇“先抵押后出租”情形时即被击破而不再适用。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在涉网络知识产权案件中如雷贯耳的“避风港”规则,探讨它产生的根本原因,以
期刊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决定在广州市等72个地区和单位开展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试点示范工作,试点示范时间自2016年8月起,为期3年。这次确定的专利权质押融资示范名单包括广州市等11个地区和单位,专利保险示范名单包括南京市等9个地区和单位。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包括青岛市等40个地区和单位,专利保险试点包括烟台市等12个地区和单位。
期刊
9月5日,国知局网站发布《专利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为规范专利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加强专利行政执法监督,规范专利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专利行政执法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专利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办法所称专利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是指上级专利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对下级专利行政管理机关的专利行政执法案卷实施的检查,对其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文书的规范性等进行评价
期刊
9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监局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在北京联合举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国际研讨会。张汉东局长出席会议并致词,介绍了《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有关背景、主要内容,阐述了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经合组织(OECD)竞争委员会竞争政策处处长Sean Ennis、罗马尼亚竞争理事会理事Laszlo Gyerko和Eleodor Flo
期刊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实施后相关表格适用的通知》,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专利收费减缴办法〉的通知》(财税[2016]78号),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专利收费减缴办法》。为配合办法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对涉及的七张请求类表格做出适用性修改。《办法》旨在鼓励学生等低(无)收入人群、小微企业和高校等单位搞发明的新政,以助推城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期刊
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社交平台、聚合平台、微信公众号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手游发展突飞猛进,本质上来说移动互联网发展依赖于软件程序来驱动,这些硬信息多数用来开发平台,使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其中使用的文化元素则充满了个人的审美情趣。软信息的获取和创新成为游戏平台发展的难题,借鉴经典元素成为能够快速占领市场的捷径,从而使得整个手游的发展类似于一场文艺复兴运动,这也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缩影。而经典元素中
期刊
8月30日,工商总局竞争执法局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会议在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的竞争执法部门和经济检查总队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了会议,湖北省、河北省、重庆市工商局的分管局领导参加了会议。参会单位对公用企业专项整治、商业秘密保护等不正当竞争案件查办情况进行介绍,对案件查办过程中发现的疑难复杂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交流环节,各地对公用企业专项整治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