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教育才现代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hor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化与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标准。江苏省镇江市将教育现代化提升到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更高平台上,着力打造教育现代化的“升级版”。而诸多的现代化建设中,人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用开放的心态、视野和方法来办教育。开放离不开改革,改革也需要开放的土壤。在镇江这块具有探索精神的土地上,我们发现了植根于每个学校的德育特色“基因”。
  办教育需要开放的心态、视野和方法
  :赵局长,纵观您的职业生涯,从最接近学生的教学一线开始,逐步走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然后到市委宣传部任职三年多,去年又回到教育局,回过头来看教育,您有什么感受?
  赵珏:回头看教育,就看到了弊端—我们的教育并没有真正成为开放的教育,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是不相适应的。在我看来,整个教育系统的开放程度还不够,教育工作者并没有以开放的心态、视野和方法来办教育。在育人方面,也没有突破传统的育人模式。比如,一些概念层面的内容,我们讲的次数、频率、范围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可效果却令人堪忧。反观我们的德育工作,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应该是“潜移默化”四个字,可现实中有的地方和学校还是以传统灌输为主,所以我们口中所说的德育显得苍白无力。而某些发达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公德教育等,是借助于某些载体(如“美国梦”),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内化,逐渐深入人心。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针对现实中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的弊端,您是如何“对症下药”的?
  赵珏:这么多年来,我们镇江市教育局都没有设置一个专门统筹管理德育工作的机构,为了在机构设置上凸显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我成立了德育处。成立专门机构之后,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其次,改革评价制度,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因为传统“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再次,创新工作方法。
  时代在发展,德育工作的思路、开展方式等也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德育的说教式、符号化桎梏,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体验,在互动中生成,走体验式、参与式育人的新路子,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着力推动法制进校园、诗词进校园、篆刻进校园,打造德育工作特色。目前,我们在全市推进社团建设,大力开展“小橘灯”志愿者服务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实现个人价值,而通常标准认为,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排在前三十名的是好学生,后三十名则不是好学生。怎么解决这种过度强调分数的弊端?通过社团。学生参加社团,不仅发展个性,锻炼能力,培养协作互助精神,还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后三十名学生因为分数使其个性受到压制,但在社团中发挥兴趣特长,就能增强自信。我认为,只要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取得成绩,即使学习成绩不拔尖,仍然是好学生,因此我把社团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全市中小学校有5120个社团,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参加社团,当进行成果展示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获奖。
  “三个依靠”是我们的价值取向
  :镇江教育当前正处于从追赶型发展向持续型发展转型的新阶段,着力构建教育良性发展生态,确定了“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依靠校长带队伍,依靠教师育人才”的“三个依靠”价值取向。请您就此深入谈一谈。
  赵珏:教育总的追求目标是为人民幸福,让人民满意。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在哪里?“三个依靠”—“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依靠校长带队伍,依靠教师育人才”,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
  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今年以来,我们通过自上而下地开展走访活动,走进千家万户倾听民意,了解民情,集聚民智。各学校印制《告家长书》,组织家庭访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深刻反思工作不足之处,做到闻过则改,不断提升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水平。在办理议案、建议的过程中,既做好“规定动作”,又做好“自选动作”:一是充分发挥系统内人大代表作用,经常性开展依法治教督查;二是完善教育行为社会监督制度,畅通教育行风诉求渠道,通过聘请学校发展顾问等形式,争取系统外代表支持,凝聚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力量。
  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就要善于创新服务群众的举措,维护好群众利益。针对当前镇江教育实际,面对群众越来越强烈的接受多元化优质教育的需求,我们以改革找出路、向改革要发展,主动实施“从命令校长到依靠校长,从管住教师到激励教师,从与社会相对疏离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发展方式转型。在促进教育优质多元化发展上,推出了联办国际小学、创建民办初中、重建崇实女中等系列改革;在行风、政风建设上,省内首家开辟了镇江教育论坛,强化网上舆论应对与引导,推出了小学推迟半小时入学大讨论,切实做到问计于民。正是通过艰苦的改革,我们才逐步开辟了教育发展的新路,也正是在不断的改革探索和服务创新中,我们才赢得了更多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认真思考人民群众的需求,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才能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依靠校长带队伍”具体如何操作?
  赵珏: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江河日下的学校经营得蒸蒸日上,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蒸蒸日上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可见校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府投入有限,我们需要校长成为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然而现在,我们需要教育家型的校长,校长全部都要回到教学一线,必须上课、听课。
  依靠校长带队伍,就要创新校长队伍管理模式,简政放权,给校长“松绑”,充分调动校长办学积极性。今年年初,我们出台的“一号文件”就是《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长办学积极性的若干意见》,随后又出台了《“自主管理试点校”建设实施意见》,加快建立推行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特质的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可能减少对中小学校过多的行政干预,简政放权,按照“教育家办学”的要求,充分给予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通过扩大校长干部使用权、落实学校岗位聘任权、落实教师流动决定权、落实绩效考核分配权和试行“自主管理试点校”等措施,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努力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新景象。   目前,经过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和答辩,镇江市外国语学校、镇江市江南学校和镇江市特教中心被列为第一批“自主管理试点校”。这三个“自主管理试点校”可以拒绝任何检查(除了财务检查、安全检查、政府督导检查)和任何考试(除了中考、高考)。教育行政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举办的各种活动、上交的各种材料,除注明必须参加的学校以外,试点学校均可选择不参加、不上交。另外实行校长组阁制。学校副校长人选由校长提名推荐,中层行政干部由学校自主公开选聘。部分学校结合校长任期制,副校长可由校长直接聘任,期满卸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依靠教师育人才”关涉到教师队伍建设,在这方面您有哪些新的思考和做法?
  赵珏:针对社会上对于教师队伍评价的不同声音,今年五月,我们开展了一次教师万人宣誓行动,集中同一时间、同一场景,各个学校的教师面对国旗、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庄严宣誓。那一刻,身在其中,我也感受到了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崇高。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崇高在哪里?就是教师的奉献精神。在那样的仪式感里,教师自然就能激发出奉献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并不是一句空话,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没有学生,没有教育土壤,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根本就不复存在,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奉献精神。
  为什么社会对有偿家教的反对声音那么大?就是因为违背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很多地方都在“有偿家教”上做文章,甚至强逼家教销声匿迹,这是错误的。存在即合理,家教是需要的,反对的是“有偿”,所以我们以“疏”代“堵”,成立了镇江市志愿导学中心,实际上就是教师义务辅导中心。每个学校有志愿导学站,形成了一个网络。今年四月开始,推行至今,有偿家教得到有效遏制。
  每到星期天,镇江市志愿导学中心就集中1~2名特级教师或学科带头人,3~4名年轻教师,一起为前来咨询的学生及家长解疑答惑。第一次活动时,有两个家长拉着我,说一直慕名某位名师,但无缘相见,这次终于得偿所愿。学校里的志愿导学站更为灵活机动,在教学楼走廊里设有桌椅,教师轮流坐班,学生在课间和放学后都可以来请教问题。实际参与志愿导学的教师已占到3%以上,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称都有参加志愿导学的条件要求。
  改革初期,新生事物要靠行政手段来强推,到了一定程度就内化为自觉行动了。
  培育镇江教育改革的沃土
  :镇江市将教育现代化提升到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更高平台上,着力打造教育现代化的“升级版”。建设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已成为镇江民生改善行动的首要任务,在此过程中,德育工作及其实效的提升如何得到体现?
  赵珏:教育现代化建设包含教育手段的技术化、教育设备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现代化等多方面内容。教育现代化主要有两个标准—国际化和信息化。在诸多的现代化建设中,人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对他们智慧的启发、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精神的完善。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建设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过程中,我们将德育工作的提升放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首位。未来几年,在五大方面、十个维度开展德育提升工程,我们将其概括为“五大工程、十项行动”。“五大工程”指的是在德育队伍、德育课程、德育阵地建设、专项教育、德育工作的创新创意等五个方面开展德育提升工程。“十项行动”是五大提升工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德育工作专家库建设、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素质教育特色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小橘灯”志愿服务活动、社团建设等十个方面。
  :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您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实现了突破?
  赵珏:主要有三项改革。第一个是评价制度改革,所有的评价都要通过督导评估来进行。对学校的评价—什么是好学校,据此出台了各级各类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对教师的评价—什么是好教师,不断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听课检查,现场测评,弱化理论文章的硬指标,因为我们基层需要的是更多的教育实践家,而不是教育理论家;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要重新思考和定义“三好学生”,这个命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
  第二个是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以全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为主,学校内部管理要体现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既然给校长“松绑”了,那么对校长的要求就更高,所以要培养校长,于是成立了校长发展学校,随之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这是我今年探索的。明年我要重点开好三个会议—教育国际化推进会、信息化会议、现代学校制度研讨会。
  第三个是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措施是校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和打造高效课堂。去年是“校本课程年”,使学校各具特色;今年是“社团建设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明年是“高效课堂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改革思路。
  我做了一辈子教育,还是想着要为教育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现在所做的都是基础性工作,是为了把镇江教育改革的土壤养肥。
  【后记】赵局长到任一年多以来,镇江教育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经验管理到改革突破,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镇江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已初步成型。大框架搭建好了,具体工作还需进一步细化。11月11日,镇江市教育局各职能处室的主要负责人依次述职—2014年工作思路,赵局长现场点评,统率全局,要求各处室提前备战。十分钟的述职,五分钟的点评。在“一把手”的切实指导下,大家不仅燃起了改变现状的紧迫感,而且对教育发展的明天更加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宋立文
其他文献
兰州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有一位将“教育神圣”挂在心上的局长。他投身教育三十余载,一直把教育当作艺术;他认为德育是知识的承载、“艺术”的基底,需要心灵上的互动和理解;他从爱心与文化中寻找“艺术”灵感,指引校长与教师去创造,去欣赏。他是兰州市教育局局长何泳忠。  中国德育:何局长您好!您已经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了三十余年,是从教学一线走上管理岗位的,这么多年来,您怀有怎样的教育理想?  何泳忠:这个问题
岭南路小学是邯郸市复兴区实验小学,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校园文化。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和实用化,逐渐偏离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偏离了人的主体地位。现实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  我们对学校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在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我们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围绕着“以文化人,以爱育人”的理念,将人文教育确定为我校未来办学所追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认可、赞美和鼓励能使白痴变天才;否定、批评和讽刺可使天才变白痴。请永远不要否定,不要批评,不要讽刺,请相信所有人都重要,请记住佛向心中求。”个性因欣赏而彰显,差异因欣赏而精彩,教育因欣赏而美丽,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  走进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常青一中”),你会感受到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盈着生命的灵动。学校的银杏喷泉
摘 要 我国中小学校训发展经历了建国前、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发展时期,并呈现形神兼备、形同神散、形异神聚三种不同状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始终是我国中小学校训的主要特点。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吸收其合理内核,赋予其更多时代新意,使传统文化意蕴更加丰富是形成形神兼备校训的关键。  关 键 词 中小学;校训;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王彩霞,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校训
一个国家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总是沿着其独特的路线,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完成其固有的使命。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就希望建立世俗的民主国家,企求通过教育将存在着财产、种姓和宗教等差异的国家统一起来[1],公民与道德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国家认同是印度道德与  公民教育的主题    印度希望成为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任务就是树立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1979年的《国家新教育政策
贝新茝,河北省任丘市教体局礼仪办公室主任,礼仪特级教师。河北省沧州市第五届、第六届拔尖人才。参与编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一、文明礼仪教育与德育之关系  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历来为我国思想家和教育家所重视。孔子强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大意是说只重品质朴实,而不重仪表礼节文雅,则显得粗野;只重仪表礼节文雅,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则显得虚浮。只
发现一学生认同性格、人品和行为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对于职业成功的重要性,充分意识个人学习成绩与未来职业成功之间关系,看重所学专业对未来职业成功的影响。  发现二  学生并不认同“哪个行业工资高就做这个行业”的说法;年级越高,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的比例越低。  发现三  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实践机会;学校普遍缺少对中学生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指导。  发现四  “父母”对中小学生职业意
孩子一进校门就觉得压抑、痛苦;小小年纪就谈起了恋爱;家长批评两句就想到轻生,等等。试问,这些是品质问题、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老师、家长把一些心理问题误认为是品质问题,孩子得不到针对性的“诊疗”,致使一些心理问题愈演愈烈。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山西省教
著名德育专家鲁洁先生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1]道德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基于此,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探索实施了校本课程“生活德育”,并把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德育化作为其应有之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将道德教育深深植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交
一、现代教育的本质、特性及功能  现代教育的演进。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来分析,可将教育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后期约100年的时间,是与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相适应的;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近100年时间,是与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