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经历:探索从“合情”走向“合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索一般经历“合情”和“演绎”两个推理阶段。以“有趣的乘法计算”的教学为例,以形式概括为主的过程浸润合情推理,通过例子多类型、比较多角度和联系多层次,自主建构规律的外在形式;以实质把握点睛的过程浸润演绎推理,通过表征梯度化、反思体系化和迁移立体化,刻画规律的内在道理。“合情”和“演绎”两者相辅相成和辩证统一,共同服务学生的素养培养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过程经历;计算教学;探索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04-03
  计算教学需要紧扣两大任务,即“算法掌握”和“算理把握”。其中,算法指向运算的操作程序,主要解决“可以怎样算”的问题,这个过程注重计算顺序的有效识记和迁移运用,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熟能生巧”是其理念支撑;算理聚焦运算的数学道理,主要解决“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的问题,这个过程注重计算规则的透视解构和合理重构,主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熟能生智”是其教学诉求。显然,计算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既经历由表及里的深度学习过程,也经历由内而外的生长拓展过程。
  “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它的知识基础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属于计算教学的范畴。从探索规律的角度看,教学的流程一般是固化的,分为“识别计算对象”“发现计算规律”“表达计算规律”“验证计算规律”四个环节,它们环环相扣、封闭自洽和自成一体;从计算教学的角度看,一般注重观察、比较、归纳和验证,往往缺失算理的融入、思维的卷入和情感的投入,看似“有趣”,毕竟“不实”。那么,怎样做才能让探索过程不再流于形式?怎样做才能让探索活动保质增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显然,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必须紧扣算法和算理,厘清探索的形式与实质,并做好形式向实质的必要跨越,实现两者从“汤水分离”走向融合共生。
  一、形式概括为主,经历合情推理
  形式概括一般遵循“所见”即“所得”的原则,这种推理过程以观察为起点,以联系为纽带,以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对比为重点,然后在变化中确定不变的因素,并将不变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简而言之,眼见为实,规律再现,合乎情理。但是,这种推理的结果未必为真,只是一种或然的结论而已。
  1.例子多类型
  好的例子有利于分门别类地探索问题,有助于知识的逻辑建构和思维的有序生长。从教的层面看,适合探索的例子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能反映研究内容的不同层次。比如,在“两位数乘11”的板块中,教材先后出现两组探索对象,分别是24×11、53×11、62×11和23×11、64×11、59×11。在这6道算式中,前4道为同一类,属于“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的类型;后2道略有变化,除了满足基本类型的要求外,还增加了“满十进一”的特殊情况。其实,这两组例子并没有列举出“两位数乘11”的所有情况,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教师还可以顺势给出形如“95×11”的例子,引导学生体验“连续进位”的复杂情况。在“同头尾合十”的板块中,“同头”所在的十位上,数字1~9都出现了,“尾补”所在的个位上,数字组合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也都出现了。从学的层面看,学生举例验证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所选例子的适切性和覆盖面。显然,无论是举例教学,还是举例验证,这项技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修炼、调整和磨合,直至学会全面考虑问题。
  2.比较多角度
  相对于“善于举例”而言,“善于比较”更能体现数学学习的本质。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并且指向思维的不断优化。一方面,比较发生在思维的横向扩展中,如“两位数乘11”的学习,先从不进位的情况开始探索,通过反复观察和比较异同,发现不同竖式中存在相同的对应关系,即积的个位上的数等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积的百位上的数等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积的十位上的数恰好等于“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形象概括成“两头一拉,中间相加”。不过,规律在“64×11、59×11”这样的算式中并不起作用,思维冲突引发继续对比的需求,对比后发现“两位数”十位上与个位上的和发生了变化:原来小于10,现在等于或者大于10,根据“十进制”的计数规则,“满十就要进一”。显然,有梯度的横向扩展,更有助于思维的有序递进。另一方面,比较发生在思维的纵向发展中,如“同头尾合十”的学习,一是看着比,比出“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二是算着比,比出“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三是联着比,在运用探索规律直接写出得数的情况下,比出“形如(a-1)(a 1)与a×a的乘法算式结果相差1”。显然,有深度的纵向发展,更有助于思维的螺旋上升。
  3.联系多层次
  多层次的联系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和模型化,使探索活动服务于学生思维。首先,联系程序性知识进行计算,“有趣的乘法计算”源自“两位数乘两位数”,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是否合理,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是探索这类计算现象的前提,具有“一票否决”的地位;其次,联系概念性知识进行猜想,通过“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先用竖式计算,再分别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比较。”“积的末两位是怎样算出来的?末两位前面的数呢?”等的追问,激发学生调用“数的组成”“表内乘法”“簡单加减”等先拥概念进行一系列的猜想,有效避免了表达时“言之无物”;最后,联系价值性知识进行反思,学生体会到“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的探索艰辛,也体验到“发现规律后,要通过计算进行验证”的严谨追求,还品味到“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的成功喜悦。显然,多层次的联系使得探索活动从低阶迈上高阶。
  可以看出,多类型的举例能够较为全面地表征数学问题,不重复、不遗漏,探索结论就能避免以偏概全,实现以少胜多的高效学习。多角度的比较能够为学生思考问题铺路架桥,探索活动变得有方向、有方法,学生的思维质量也就有了保障。多层次的联系能够做到基于数学问题,又超越具体问题,并最终使学生获得一般意义上的良性发展。   二、实质把握点睛,经历演绎算理
  从探索的历程来看,合情推理是探索活动的重要环节和必经之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知识特点,举例、比较、联系等方法的运用和内化,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问题是,学习不能只有合情推理,还需要适时添加演绎推理,引导学生经历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跨越,逐步渗透理性精神。
  1.表征梯度化
  斯诺格拉斯的多水平模型认为,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有不同层次的表征。首先,在知觉阶段中,借助分类、列举等活动,在初步感知表面特征的基础上,锁定“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的特殊现象。其次,在工作记忆阶段中,一方面借助言语表象表征,如用“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描述“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用“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结果写在积的末两位(不足两位的,用“0”在积的十位上占位),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的结果写在积的末两位前面”描述“同头尾合十”的计算规律,等等;另一方面借助视觉表象表征,将所思所想用合适的图式“可视化”,如“24×11”的计算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4×1等于4,4就写在积的个位上,4×10和20×1合起来等于60,6就写在积的十位上,20×10等于200,2就写在积的百位上,三部分合起来就是264;“28×22”的计算过程如图2所示,将“20个8相加”看成“8个20相加”,并与“2个20相加”合并成“10个20相加”(如图3),最后“8×2”的乘积16,恰好落在积的末两位,“20×30”的乘积600,6就写在百位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616(如图4)。其实,还可以借助直观图形将“20×30”动态解构成“2×(2 1)×100”的形式,并逐步抽象成“形如a(a 1)×100”的数学模型,有效消融学习的难点、盲点和困惑点。最后,在长时记忆阶段中,虽然规律没有用命题形式表征,但是有了前面的丰富经历,与探索相关的知识方法、过程体验和情感态度逐渐变得明朗化,学习变得有滋有味、难以忘记。显然,梯度化的表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探明规律实质奠定基础。
  2.反思体系化
  反思不仅可以发生在板块知识之内,而且可以发生在板块知识之间,甚至是超越知识本身获得探索过程的深度理解。首先,从知识层面来反思,联系上面的直观图形,先以“24×11”为例,可以清楚地发现“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的实质,就是个位上的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对应记录在积的个位上,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对应记录在百位上,积的十位上记录的内容是两部分的和:一部分是个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的结果,另一部分是十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的结果;再以“28×22”为例,与“24×11”不同的主要是在十位上,2×20 8×20=(2 8)×20=10×20,与百位上的20×20合并成10×20 20×20=(10 20)×20=30×20=600,这就是百位上记录为“同头的数×(同头的数 1)”的真实原因,顺着这样的思路,十位空缺了,所以积的末两位记录的就是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结果(不足两位,用“0”占位)。换个角度来说,“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必然发生四种运算:几个×几个=几个(或十几),几个×几十=几十,几十×几个=几十,几十×几十=几百。其次,从方法层面来反思,无论是哪个版块,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识别、发现、表达、验证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探索的必要环节,比如“为什么要验证?”,因为不完全归纳得到的结论不确定,以此需要“再多找一些例子试一试”或者“尝试找出一些反例推翻猜想”,这样的反思行为,使得每一个活动都“有理有据”,规定动作变为内在需求。显然,体系化的反思使得看似不相关的知识得到整体建构,看似规定的过程价值得以内化,为探明规律实质保驾护航。
  3.迁移立体化
  迁移是在把握规律实质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演练,既考查学生对规律本质的理解情况,也检验学生运用规律的灵活程度。首先,基于知识类型和规律本身的迁移,比如“□5×□5=3025,3□×3□=1224,□□×□□=4209”,就是“同头尾合十”的针对性训练,这里特别强调积“24”的乘数组成、选择和辨析,突出“尾合十”的实质内涵是“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其次,基于知识融合和规律交叉的迁移,比如“19×11”,既可以运用“两位数乘11”的规律,也可以运用“同头尾合十”的规律。接着,基于知识翻转和规律变式的迁移,比如“34×74,25×85,41×61”,就是“同头尾合十”的形式变换,即为“尾同头合十”,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并发现:尾乘尾,占两位,放末尾;头乘头,再加尾,放前面。最后,基于知识延伸和规律同构的迁移,比如“204×206”,探索内容从两位数走向三位数,数位虽然变多了,情况相对复杂了,但是探索规律的方法照旧,是知识解构后的重构。显然,立体化的迁移不只是简单机械地练习,还要更多地考虑探索方法的延续和内化,考量知识的纵横生长和发展,为探明規律实质保值增效。
  可以看出,探索过程中的经历是一种别样美的风景线。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接触、感知和理解规律美的存在,通过浸润“是什么”的合情推理,自主建构规律美的外在形式;还要能够激发学生反思、剖析和把握规律美的内在,通过浸润“为什么”的演绎推理,共性刻画规律美的内在道理。显然,合情合理的过程经历,能够助推探索体验“看得见”“说得通”和“带得走”。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问题链驱动的小学生数学化学习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C-b/2020/02/26)。]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以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可能性”的教学为例,通过动手操作、文字讲述、列式、画图等形式,充分落实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真正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思维特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拔节生长。  [关键词]可能性:思维可视;生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79-02  “教育即生长。”学生
[摘 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情,融合多学科知识,为学生创设“人”“数”结合找规律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将“找规律”引申至“万物皆数”的哲学层面,启发学生智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完整、全面的认知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规律;二进制;万物皆数;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3-0007-04  
[摘要]数学课堂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提高课堂实效。熟读教材,有助于教师把握学习的逻辑起点;前测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展开富有成效的、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从“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学习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探索构建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逻辑起点;现实起点;起点差异;口算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摘 要] 数学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起点和生活背景:“确定位置”是坐标的入门知识,在学习这个知识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前、后、左、右、上、下等基本方位,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起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据点进行教学。  [关键词]前测;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33-01  一、前测的内容  测试主要
[摘 要]教师是儿童大脑的塑造者和变革者。在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践行“自然体验、自主掌握、自控评估”三个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生硬为自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感;自然;自主;自控;脑科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50-03  低年级学生虽然已初步形成
[摘要]数学情境的介入应该择时而行,比如思维爬坡时“出手”,让学习变得轻松;分歧较大时“出手”,让答案趋于统一;拓展延伸时“出手”,让学习走向纵深。好的情境应该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养、提升学生能力为落点,只要教师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真正因学生的思维律动而应用情境,那么课堂的高效、学生的精彩和课改的绚丽也就在情理之中。数学教师应该是多种角色的糅合者:一个高效情境的创设者、介入者、拓展者,引领学
[摘 要]对教学梯形的认识,多数教师都只是在向学生传递“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这句概念。由一道简单的数梯形题的低正确率,折射出学生对梯形本质理解上的欠缺、表象建立的单薄、思维方式的无序,而这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落实教学活动,让学生多接触、多操作、多感悟。  [关键词]图形教学;表象;本质;强化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要]适当设置问题进行导学,引领学生个性化学习,是点亮教学的基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脉教学中的意外,通过巧设问题给予学生科学引领,并融合相关素材使之成為学生再学习、再探究的新资源,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获取知识,稳健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公式推导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2-0058-02
[摘 要]复习课要实现精讲精练,教师就要精心设计习题,由一道题拓展到一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和辨析反思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效率。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数学;圆;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6-0037-01  数学综合能力题是将几个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同一道题中,学生
[摘 要]全面分析教学内容、学情及不同版本教材,深入挖掘周期现象规律背后的数学本质,以学生为主体,从生活环境出发,通过一系列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认识到周期现象背后是除法这一数学本质,习得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眼光。  [关键词]周期现象;建模;除法;学生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