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未来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kj1gjdgjsj456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怎么样往前走和摆脱困境、艺术的形态以及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创造性的来源到底在哪儿?”——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一、表现儿童
  造型艺术虽然“五花八门”,但是造型艺术作品创作的内容肯定离不开我们的生活,肯定离不开创作者发自内心的冲动。能让艺术家感动的有很多很多,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儿童”。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件以“儿童”为主题的作品,请看——
  据说这尊雕塑《抱鹅的小孩》(图1)的原作是古希腊雕刻家波厄多斯(Boethos)创作的青铜雕塑,原作早没了。现在看到的只是古罗马时期的大理石复制品。啥都甭说,看看小孩和鹅相互间的动态和表情,小孩使劲想把往前跑的鹅拽回来,而鹅可不干,它使劲蹬着叉开的双腿,张开嘴来拼命与小孩抗衡。艺术家对人物形象的表现能力,对人物内在精神的表现能力一目了然。最有特点的是孩子头顶上的那撮小发卷,真是活力啊!
  再看中国宋代苏汉臣画的这幅《秋庭婴戏图》(图2),这是一幅工笔重彩画。庭院中,巨石耸立,芙蓉、雏菊竞相开放,一派浓浓的秋意。巨石花丛下,姐弟两人在专心致志地玩推枣磨的游戏。弟弟伸手要推动枣磨,姐姐则微启小口,抬起右手食指,正欲说些什么,两人神情专注,陶醉于游戏之中。猛一看画面有些暗,其实这幅画的色彩十分明丽,都因为“时间老人”和“空气婆婆”一起整成了现在这样。在古代,婴戏内容特受欢迎。人们认为儿童天真无邪,绝对可以消灾解难,带来吉祥福乐。得,这“婴戏”正合此意,所以成了一种很流行的题材,特别是宋代,而最有名的当属这幅了。
  接下来的这尊是清代留下来的无锡惠山泥人《小花囡》(图3)。无锡惠山泥人本来最出名的就是大“阿福”了。其实除了“阿福”外,惠山泥人的内容很多很多,这“小花囡”就是其中之一。它和“阿福”一样也是逢年过节时销售的代表品种之一,都属印模制成大量生产的“粗货”,也就是先用模子做出雏形再进行彩画。“囡囡”是方言中对小孩子的昵称。据考证这尊《小花囡》应该是大“阿福” 的早期雏型。她梳着宋式双髻,屈腿端坐,手捧莲蓬,寓意“多子多福”,形象文静安详,淳朴可爱。
  德国女画家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1867-1945)的作品是鲁迅先生介绍进中国的。她的作品影响了好多好多中国艺术家。这幅1924年创作的石版画《德国儿童在饥饿中》(图4)表现了世界大战给人民,特别是给孩子们带来的痛苦。面对着孩子们擎着的空碗和瘦削的脸上的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只要有良心的人谁忍心不伸出手来呢?确实,这幅作品就是艺术家为一次募捐活动而创作的。
  杰涅卡(Дейнека,1899-1969)是前苏联一位著名画家,特别擅长表现运动中的人物。他还为莫斯科地铁创作了好多幅马赛克镶嵌壁画。这幅油画《克里米亚·少先队员》(图5)是1934年画家和少先队员们一起到相当于我们的北戴河一样的度假胜地克里米亚参加夏令营后创作的。他运用了逆光表现的手法,让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有些灰蒙蒙的背景衬映少先队员有些发红的身体,以此来展示少先队员的健康。而整齐的栏杆和两个男孩有点儿斜倚的形体相互对比,体现了休闲的场景。
  李平凡(1922-)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把自己收藏的千余幅中外版画作品和自己的代表作都无偿地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这幅1949年创作的木刻版画《我们要和平》(图6)就是其中一幅,这幅作品在1959年获得了莱比锡国际版画奖。三个不同肤色的孩子,像“小花囡”抱着莲蓬头一样抱着白色的和平鸽。粗粗的黑色轮廓线和白色的和平鸽与灰色以及红、黄、蓝原色的相互映衬,既突出了和平鸽带出的主题,又使得画面热烈而丰富。
  在美国,罗克威尔(Norman Rockwell,1894-1978)是一位插画大师,因为他从1916年到1963年为《星期六晚邮报》创作了321张封面。但是幅幅都可以单独看作是艺术的精品。比如这幅《练习》(图7)是1950年用水彩画的。画中那复杂的花纹细节没有细心和耐心想画出来恐怕没戏吧?主人公的神态就更不用说了,谁较劲的时候似乎都这样。罗克威尔所有的作品都告诉观众“我善于观察生活,善于解剖生活,善于提炼生活。”的确,罗克威尔不管到哪儿,邻居、朋友、路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是他作品的模特儿。他用真实的写生与照片相结合,再融入自己的感觉和炽烈的创作热情。他曾经这样说:“如果观众不欣赏你的画,那恐怕是你加入了你主观臆造的东西。如果你对你画的人物性格真正产生了兴趣,那一定是你理解并热爱着他们。否则,请相信,看你画的人是决不会产生共鸣的。”
  现今,有位叫刘野(1964-)的艺术家也画了好多幅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这幅叫《oh……》(图8)的油画就是2002年创作的。说是画的儿童,可是在他的画中这些儿童又似乎有点儿“那个”。到底为什么呢?刘野自己说:“其实我画的都是成人,就是画的我自己。艺术家画了半天都是画自己,只是有的容易看出来,有的不容易看出来,我还是喜欢浅显易懂的。”哈哈!原来是画自己啊!也是,用成人的眼光来欣赏这幅作品,似乎真有那么点儿“酸甜苦辣”。也许,在很多成人艺术家们的眼中,儿童的形象就是一个可以表现的形象而已。不过,也有很多艺术家是真心地要向儿童学习呢!请看——
  二、学习儿童
  被认为只要谈二十世纪造型艺术就不能不提的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曾经能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我却花了毕生的时间去学会像儿童那样作画。”这可不是谦虚,这是很多艺术家发自内心的语言。看看毕加索的作品就一目了然了。他年轻时的作品很老道,比如这幅十五岁时创作的《科学和慈爱》(图9),而他成为公认的艺术家后却创作了好多好多的“儿童画”,这幅七十三岁时创作的《画画的儿子和女儿》(图10)就很典型。
  德国籍瑞士裔的著名画家克利(Paul Klee,1879-1940)的作品几乎就是“儿童画”,这幅《玩具娃娃的剧场》(图11)很典型吧?他为啥会这样呢?克利的解释是:“曾经是有过艺术上最起始的东西,人们首先须到民族博物馆里去寻找或在家里小孩的卧室里找。不要笑,读者呀!孩子们也能做出来,他们能做出来,这里面却存在着智慧……所以在这里孩子气和疯痴并不是一句垢骂的词句,用来指这里所意味的事。这里的一切须用严肃来对待,如果我们今天要从事改革的话。”
  毕加索的同乡,西班牙艺术大师米罗(Joan Miró,1893-1983)同样重视儿童的“大师气”。为了表示自己对“大师气”的认识,他在自己六十七岁时特别在四十三岁时辛辛苦苦画的素描《自画像》(图12)上“涂画”了充满童趣的“自己”。再看看米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作的壁画《日之墙》(图13),多“儿童”!
  俄罗斯的艺术大师康定斯基(Wassily Wasilyevich Kandinsky,1866-1944)是抽象绘画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儿童幼稚的绘画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直觉表现,他说:“儿童除了描摹外观的能力之外,还有力量使永久的内在真理处在它最能有力地得以表现的形式中……儿童有一种巨大的无意识力量,它在此表达自身,并且使儿童的作品达到与成人一样高(甚至更高)的水平。”真的吗?看看康定斯基1910年创作的第一幅水彩抽象画(图14)就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了。
  在中国,艺术大师关良(1900-1986)的戏曲人物画最像“儿童画”,不信你看油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图15)和水墨画《霸王别姬》(图16)。大师们为什么要如此看重而且刻意模仿儿童画中的“大师气”呢?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1770-1831)是这样解释“大师气”的:“儿童是最美好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像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东西在他们的胸中激动,在儿童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看不出承认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因而在儿童绘画里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事物无意识的、天真率直的看法。”当然,有“大师气”可不等于是大师,大师是可以掌控自己创作的,而儿童总是随意随性的,只有随着自己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提升,将这些随意随性的“大师气”变成可以掌控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大师级的艺术家。所以国画大师崔子范就这样说:“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只凭热情作画。在他长大之后,也应该注意使自己回到童年的心态,去重新发掘自己儿时的天性——自由地而不是造作地在画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当一个成熟的画家运用这种方式作画时,当他将艺术大师的精湛技巧与孩子般的天真烂漫融合在一起时,会感到极大的快慰。”从崔子范的这幅《猫与鱼》(图17)中应该能感觉到这种“融合”。
  向儿童的“大师气”学习是一方面,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发展最终保存下这“大师气”,又是一方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艺术家和儿童一起参与创作了。好多当代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已经这样做了。
  三、共同创作
  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曾经举办过两位艺术家的联展,其中一位艺术家展出的其中一件作品叫《析世鉴》(图18)猛一看就是把古书给抻开展览了,仔细瞧怎么都是看不懂的“字”,没错你看看这件作品的木雕版和线装书(图19),艺术家真的造出了好几万个貌似汉字,可真的不是汉字的“汉字”,所以人们也称这件作品为《天书》。后来徐冰在美国又创作了好多不是书法的“书法”作品,美国佬超喜欢,因为他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发现自己看得懂,这是为什么呢?看看这幅《鹿柴-王维诗》就知道了(图20),这些作品被称为“新英文书法”,书写的全是和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结果,好多美国佬从此爱上了中国书法和中国文化。再后来,徐冰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但是他没停止创作,这幅《木林森》(图21)就是近期创作的一件巨大长卷的一部分。你发现了吗?这画中的树很“幼稚”。听听艺术家是怎么说的吧:“我像临摹大师的画一样临摹这些孩子的画,我不敢对它们有任何改变,如果改变,就像砍掉了树木的某些枝干。在我看来,它们像生长着的树木,是自然的一部分。”原来是在临摹孩子的作品,看来又是在像儿童学习喽。不然,这次可不仅仅是“临摹”,还有创作和创造。再听听艺术家的介绍吧。
  “在2004年,一个名为‘Rare’(稀有)的国际资源保护机构,策划了一个题为Human/Nature(人类/自然)的项目。组织方的介绍是这样说的:‘Human/Nature派八位注重深思与创新的艺术家,到八个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地,以在当地所获的经验和知识,激活灵感,创造新的作品。其目的在于借助当代艺术的沟通力与感染力,通过发挥艺术家的智慧和参与,企图创造一个新的模式,来倡导全球性资源保护,使生活在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的人们,对环境有更多的认知和重视。艺术家的作品将影响深远——在当地长久发挥作用,对当地人的思维产生影响。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支柱。此项目涵盖了多种主题,包括大自然与人类文化;保存生态与文化遗产的关系等,对此类课题做全球性的探察与交流。’
  Rare联合了美国的两个美术馆,共推荐八位艺术家参与这个项目。我觉得这个项目很好。首先,它很像过去我们中国艺术家‘深入生活’的方式。同时它提出的艺术主张吻合我对艺术的追求,就参加了。我选择去肯尼亚,因为我以前做过一些与动物有关的作品。在我的想象中,肯尼亚有很多野生动物。
  2005年,我到肯尼亚考查后发现,当地所有的事情:包括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人及野生动物的生存等,都跟树有关。其实在一百多年前,肯尼亚就有一项政策:给农民土地,让他们在那里种树、种地。等树长大后,再给他们新的土地;让他们再种树、种地。但几年前这个政策被肯尼亚环境部副部长万加丽·马阿萨伊(Wangari Maathai)给取消了。她认为,带有农耕性质的这种生态不是恢复真正的原始森林。她特别理想主义,和她女儿到偏远地区带领当地人植树,做宣传,要恢复真正的原始森林。为此她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当地有人反对这位部长的理念,认为她太绝对。他们认为树和人可以做到共生,环保最后还是为了人的生存。我觉得,支持万加丽,多少带有西方知识分子的价值趣味。”
  正是上述原因,徐冰开始了在肯尼亚的创作,这件作品的创作系统模式是先由肯尼亚的小朋友们根据艺术家编写的教材,用人类祖先发明的文字符号,创作出树的图画(图22)。然后这些画会被放在www.forestproject.net网上画廊和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展出,然后被世界各地热爱艺术、关心环保的人们购藏。而所得善款自动流到Bill Woodley肯尼亚山基金会用来植树。小朋友们画在纸上的树,将变为真的树,生长在肯尼亚的土地上。
  抛开公益不谈,咱们就说艺术,徐冰说:“我一张张翻看着他们的画,你能看到,他们把树打扮得很漂亮,画里藏着很多的性格和秘密,树上挂着很多花朵、果实,而果实又是由各种字母符号组成,多么奇异的树!或者,树干怎么成了五颜六色的?画中有多姿多彩的枝叉组合,有的树根上也长满文字,写着:‘树是有心灵的,我们必须保护树。’对此,任何现成理论、分析都无法解释孩子们奇异的想象力。你已有的视觉知识及经验,显得被动而跟不上他们。他们的画帮助了我的眼睛。这之后,当我再看肯尼亚的山林时,原来树木本来就是很奇异的。这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活环境,是他们笔下千奇百怪的树的来源。通过这个项目,我欣喜地发现了知识接受和心灵启发结合后的效果。当文字符号与原生态的因素相掺杂,就变得很有意思,其实这两者之间有很直接的联系。字母的演变,成为人类文化的最基本的概念元素。但在孩子们看来,文字、符号与树叶、枝干、花儿一样——携带着信息,表达着世界。
  这给了我启发。
  我想,这涉及到人类图像、视觉符号与涂鸦的关系。人类原初的核心符号的出现和原生态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实际上,孩子们出手画时,是没有方向的,这和人类最早的符号出现与形成是类似的。他们一出手,就是最原始的概念,像是活化石。
  这也涉及到绘画形式感和设计的本源,设计的核心是什么?比如,孩子们画的树上的装饰,这类特别的形式感,是设计所追求的。但实际上,这些孩子对当代设计全然不知,可是他们却直接穿透到当代设计的核心命题之中。也许,他们的思维渠道是一个好的设计的出处吧,孩子有孩子的方法和依据,正是成人缺失的。
  每个孩子的图像中都藏着许多思想的维度,他们特别敏感,易被损害。任何一点信息的给予和引导都会反映在他们的绘画中。我感觉到,他们思维的试探,像蜗牛的两只触角,鲜活而敏感,但也容易缩回去。我后来经常翻看这些孩子的画,它们是涉及儿童心理学、艺术教育、实现理想等很多方面的有益材料。
  这时我想,虽然发起者的初衷是关注环境,考虑的重点并不是艺术。但最终,他所涉及到的艺术的问题,是当代艺术很前沿、很核心的课题。这就涉及到艺术怎么样往前走和摆脱困境、艺术的形态、以及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创造性的来源到底在哪儿这一系列的问题。
  到现在,我每临摹一棵树都做一点儿笔记,因为在临摹的过程中,总是给我很多新想法和启发。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这属于性格和生理的一部分。这也是每个孩子独有的形式感和笔触来源的依据,都有其内在的线索。孩子在面对一个要画的对象时,是从不知道该怎么开始的,但下意识要为自己找到一个下笔的依据和理由;一旦找到了,他们就表现出“孩子的执着”,这种执着是一种天性。比如说,如果这棵树的树叶是用三笔画出,那他画每一片都一定是三笔完成的。即使画不下了,无论多密,哪怕三笔摞在一起也要画上三笔。为什么要这样?这是给自己找到能够进行下去的理由。这种临时的理由,是非常奇异的发生过程,成为一个完全没有边际限定的、形式美感产生的机制。有意思的是,这与中国传统皴法、点法程式化理由有相似之处,这又引我思索中国画程式化的来源。以上只是一个例子,这类启示确实很多。
  我说,每一个参与此项目的人群都获得利益。我从中收益的,就是从这些孩子的画中学到的东西。而孩子们的最大收益,不是学习了艺术,也不是了解了知识,而是通过从一棵纸上的树,变为真的树的过程,懂得了理想是怎样实现的。这里的意义在于它是通过真实的社会经济运转方式来实现的,这个运作机制就是咱们的现实,也是孩子未来的现实。使孩子的理想,能够找到具体的着落点和实际的结果。我们教导孩子要有理想,但这个理想不能是停留在空想中的。
  《木·林·森》(图23)计划在肯尼亚的实施是理想的,我一直想把它移植到中国来。可是我担心,中国孩子画树,画不过肯尼亚山里的孩子们。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没有那么丰富多彩的树了。最大的问题是:会不会我们的孩子一出手就是‘福娃’的风格?这是一个悬念。在中国,这个计划将带出更多的课题。”
  艺术家的期待也是我们的期待,艺术家的担心也是我们的担心。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的艺术家会越来越多地和孩子们一起来共同创作。以创作熊猫主题的艺术家赵半狄创作了一个超过10000个中国青少年参加的艺术项目——以熊猫为题,比拼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黄河边捐建一座孤老院,一座为无家老人盖的房子(图24)。
  这是一个用当代艺术重构现实的庞大项目。孩子们正在创作的艺术品的形式包括当代艺术里几乎所有的形式,比如在岩壁上绘画(图25)、在黄河边奔跑(图26)、有雕塑(图27)、有正在用废品创作中的熊猫变形金刚,有从一个人发展到好几百人的舞蹈、有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还有好多好多……反正这一切都会在河南美术馆(图28)展示,都会变成一部精彩的影片。最后,他们肯定会变成一座充满爱的精美建筑。用艺术家的话说:“这个项目的实践过程是对中国现状挖掘和探索的过程,而这10000名青少年,作为中国年轻一代的代表,他们的参与像一个美好的预言。爱和创造力成就中国的未来!”
  还有一位叫宋东的艺术家,他曾经也是一名少儿美术教师,他用另一种方式和儿童共同完成了艺术创作。他和自己7岁半的女儿宋儿睿一起创作了题为《我的女儿是我的四季》的作品(图29)这个作品正在新西兰的 Govett-Brewster美术馆展出。通过这幅展览现场的照片,你猜猜这件作品是如何创作的?如果不在现场,保证猜不出来。告诉你吧,这是一件“行为+录像”的装置作品。也就是“在展厅中制作一个四面有圆窗的空间,我与女儿宋儿睿在其中用食物造风景和四季,然后邀请宋儿睿在食物风景中玩耍和制造风和雪等,再将这些制成录像作品呈现在展厅中。”(图30)。你觉得小朋友会喜欢吗?看看宋儿睿正在创作的情形就有答案了(图31)。那“四季”在哪儿呢?请你来猜猜吧(图32),不管是否能猜出来,反正这个作品真是又好吃又好玩又好看。
  从这几件作品中不知你发现了没有,艺术创作真的不难,只要你有创意;艺术创作真的好玩,只要你有胆量;艺术创作真的很有意义,只要你有真诚的心。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儿童结下了不解之缘。艺术家都能看到孩子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还总是“逼”着孩子们一定要像照片那样去“像”呢?只有充满了创意、胆量和真诚,艺术才会有未来,孩子们才会有未来。而技能技巧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学习的!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教学是当今教育界探讨的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适应社会的要求,提高课堂的“高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从近年来的教育发展入手,系统分析、尝试了目标教学、洋思教学经验的方方面面,提出了适合学生接受的课堂高效规律。  高效课堂 动静波浪式 学生  时下,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在积极推进山东杜郎口的高效课堂学习模式,参观研究高效课堂规律,究竟学得如何,能不能领悟高校
期刊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引领学生丰富社会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促进个性成长的主要渠道。我们的课堂提问应该站在学生理解的高度上,而不能不顾学生自己在那儿唱高调,或者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偷袭”。提问时机把握不好,最好的问题都不能发挥作用,学生照样一问三不知,毫无参与热情,甚至变得厌学。本文就“什么时候问”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一些思考。  小学品德 社会课 升本化 课堂提问时机  传统教学
期刊
农村小学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設施和学生英语水平等各方面现状的限制,给英语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障碍。本文列举了相关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农村 小学英语兴趣小组 困难 解决方法 游戏  在农村,小学课程似乎就以语数学科为重。小学英语似乎就如同山间的野百合,盛开得孤单而被人忽视。但是随着小学英语的普及,这株野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增强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很多学校都开始在每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珍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而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文本的潜心对话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则决定了与学生对话的高度。  语文课程 课堂教学 个性阅读  一、引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把文本所蕴含的知识、价值取向等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应组织学生展
期刊
网络协作探究学习能够促使学习者在一个明确主题的引导下,高效、合理地利用学习资源,培养学习者探索未知事物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以人教版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中的“网上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这一探究活动为例,研究关于高中生物学科网络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流程,推动这种新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  网络协作 探究学习 文献综述 多媒体演示文稿  一、引言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
期刊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呼唤有效的课堂理答。课堂理答是一种教学行为,是一种评价行为,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课堂理答的各种方式中,发展性理答很重要。积极、善于运用发展性理答,容易建构深入思考、对话与民主的有效课堂。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若能适时、机智地运用探问、追问、转问和反问这四种发展性理答行为,学生的思维就会更活跃,认识就会更全面、准确、深入。  课堂教学 理答 有效课堂 巧“问”
期刊
从如何提高阅读教学中课堂练笔的有效性这个问题着手,阐述了提高课堂练笔有效性的几种策略:向课文巧借关键词串联,向课文巧借情境想象,向课文巧借语言技巧迁移,向课文巧借内容整合,向课堂巧借板书拓展。  课堂练笔 有效性 串联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在语文课堂
期刊
一句好的导入语就像一块磁铁,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快速地聚拢起来;一个好的导入就像是一把开启思维的钥匙。如何有趣而又有效地导入,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这不但可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提高其学习的热情。  课堂导入 课堂情境 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给狠狠地吸引住。”高超的
期刊
上好一节课,要注意课堂的各个环节,引入环节尤为重要。对教师来说,尤其是对新教师而言,如何开好头最令他们头疼。一节课,如果引入的好,引入的合理,可以让教学变得简单、生动,可以有效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引入 预设与生成 教学有效性  一节好课,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其中引入环节尤为重要。对教师来说,尤其是对新教师而言,如何引入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合理的课堂引入可以
期刊
暑期校外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构建“假日学校”新途径,旨在为多彩童年扬帆护航,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假日学校” 构建途径 三位一体  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学生的校外教育,已成为新时期学校、家庭、社会十分关切的问题。“假日学校”作为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