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2月25日,在贵州东南清水江畔锦屏县从事地方党史工作12年的王宗勋,作为全国党史系统十位先进工作者之一,登上了设在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的全国党史系统领奖台,接受党史部门的最高荣誉。
长期以来,王宗勋在党史园地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卓著成绩甚至突破性成果。被誉为清水江畔党史园地的“拓荒者”。
踏遍青山著史章
王宗勋于2004年调进由县党史研究室和县地方志办公室合成的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工作,一干就是13年。而在此之前,王宗勋在县地方志办公室和县档案馆分别干了12年和7年。在这19年中,王宗勋一直与地方历史和文献资料打交道,对锦屏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广泛研究,所以2004年县里恢复地方党史和修志机构时,挑选他来担这个纲。王宗勋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力量开展了一次贵州省至今未有过的全县性历史人文资源大普查。这次普查历时近一年。作为带头人,王宗勋走遍了锦屏的山山水水、每一个自然村寨,对每处古迹、每块碑刻都不放过,收获颇丰。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一代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1934年长征经过锦屏时的足迹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十八師师长龙云是锦屏县人。
研究和编纂党史是地方党史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共锦屏县委设有党史研究室,当时党史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根据上级的要求做党史专题资料调查和研究。2004年党史研究室并入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后,即遵照省、州等上级党史业务部门要求编纂锦屏地方党史(正本)。编纂党史(正本),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因办公室人手少,王宗勋于是“三顾茅庐”,礼请3名退休在家的老干部参加编纂。在编纂方法上,王宗勋基于传统,积极创新:一是利用地方志编纂推动党史编纂,也即通过地方志的资料调查收集和编纂为党史积累资料和经验;二是严格把好“三关”(即政治关、资料关、文字关);三是充分发挥主编的作用。在编纂过程中,王宗勋坚持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编纂业务工作会,讨论和解决各编纂人员在编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编纂人员编写出来的稿子进行审查修改,对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均不放过,尤其是资料,他无一不亲自核实。2014年,《中共锦屏县党史》第一卷(1929—1978)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目前,用丰富翔实资料,记录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30年锦屏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成就的《中共锦屏县党史》第二卷(1979—2010)也已完稿,拟于2018年出版。
2015年,贵州省各级党史部门积极贯彻栗战书同志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工作会议上关于党史工作要“一突出,两跟进”(突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研究,即时跟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即时跟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理论发展),构建“大党史格局”的讲话精神,王宗勋于是率先在贵州全省开始“当下党史”——《中共锦屏县第十一届委员会(2011—2016)工作实录》的编纂工作。至2017年10月底,该书已完成修改稿,拟于2018年出版。该书计150万字,全面记录了第十一届锦屏县委2011年至2016年5年中的各项工作,包括工作决策、工作措施方法和成就,以及经验教训等。
此外,为加强对全县干部,尤其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王宗勋先后主编了《红军长征在锦屏》和锦屏籍革命烈士、先进人物传集《红星耀锦屏》,并很快出版,成为爱国主义的乡土教材。其中,《红军长征在锦屏》再版了两次。
突破艰难筑阵地
贵州是中国工农红军由危难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中国工农红军在包括锦屏在内的贵州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改革开放后,遵义、铜仁等地先后被划定为革命老区,享受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2003年和2006年,锦屏的邻近县黎平和榕江也先后获补划为革命老区,但锦屏却迟迟未被划为革命老区。黎平是锦屏的邻县,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黎平会议。锦屏因有沟通黔湘的清水江水道,交通便利,以木材贸易为主的经济活动较为繁荣,因而是国民党军队的重要防线,国民党湘黔边区剿匪司令部就设在锦屏,同时在锦屏清水江沿线驻有大量军队,严防红军渡清水江北上。红军攻占黎平县城后,国民党即从锦屏派部队驰援黎平。为确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顺利召开,中革军委遂派红一军团和红九军团赴锦屏清理外围环境,在锦屏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斗争。其中,在铜鼓和河口进行了两次重要战斗,打败了国民党军,确保了黎平会议胜利召开,为红军贯彻毛泽东向贵州遵义地区前进的正确主张打开了通道。
王宗勋在长期的调查中得到大量资料证明,红军在锦屏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革命活动,而这些活动都得到了锦屏苗侗等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因此,王宗勋认为,锦屏完全具备申报为革命老区的条件。于是,他向县委提出将锦屏县申报补划为革命老区。但是,当时贵州省划定革命老区的工作早已停止,申报之门业已“关闭”。王宗勋“不信东风唤不回”,一方面继续深入到县内及邻县进行深入调查,另一方面持所调查得到的确凿资料积极到省、州党史部门报告请求。省、州党史部门最终被王宗勋的执着精神和大量确凿的史料所打动,由原来勉强接受申报请求,转变为积极敦促中共锦屏县委领导尽快开展革命老区的补划申报工作。经过艰苦努力,2013年4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锦屏补划为革命老区,“关闭”了6年之久的贵州省革命老区划定大门终于被“撬开”。锦屏县获批补划为革命老区,引起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将申报补划革命老区列为全州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以锦屏为“模板”积极开展革命老区的补划申报工作。至2017年5月,黔东南州先后有从江、镇远、凯里、黄平等县获补划为革命老区。
完成革命老区补划申报工作后,王宗勋又着力抓实革命老区项目建设。
从200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对财政困难的革命老区予以资金补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革命遗址保护、烈士陵园维护和改造等老区专门事及教育、文化、卫生、乡村道路、饮水安全等老区民生事务。在此前,贵州省各革命老区县所获得的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基本上用在民生建设上,用于革命遗址保护、烈士陵园维护和改造等老区专门事务上的资金较少。锦屏获批补划为革命老区的2013年,王宗勋即建议成立锦屏县革命老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议被采纳后,他兼任老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宗勋随即根据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使用的规定,结合锦屏县实际,制订老区建设规划和补助资金使用的规定,将这些项目和资金分为老区事务建设和民生事务建设两个部分。锦屏县资金的安排得到州委分管领导的肯定。此后至2017年10月,锦屏计获得转移支付资金项目59个,资金2035万元。其中,用在老区事务建设上的项目22个,用在民生事务建设上的项目37个。其中,新建红军长征纪念碑、亭等设施18座(处),在瑶光兴建的毛泽东长征诗词纪念馆是贵州省内首座毛泽东长征诗词纪念馆。这些纪念设施,成了所在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纪念馆成为了清水江沿线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除了硬件项目建设外,王宗勋还十分重视老区的软件建设。一是利用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编辑出版了《红军长征在锦屏》《红军师长龙云》等红色文化教材和《锦屏县文学丛书》《锦屏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文学丛书》等乡土文学著作,出版了《锦屏文书研究论文集》等锦屏地方文化保护和研究著作,为广大干部和青少年了解家乡提供了良好的读物,深受欢迎。《锦屏县文学丛书》中,由作家石玉锡创作的反映红军长征过锦屏这段不寻常历史的长篇小说《逃汉》获得2017年黔东南首届文学创作一等奖。
除此之外,王宗勋积极支持配合县委宣传部门开展各种宣讲活动,是县地方文化讲堂“飞山讲堂”的主讲人之一。利用“飞山讲堂”,王宗勋每年不定期向包括县领导在内的县机关干部、社区群众讲授红军长征过锦屏等革命历史知识、锦屏籍革命先烈事迹及锦屏的地方历史文化。此外,他还经常应邀到各乡镇和学校去宣讲锦屏革命历史。
地情研究绩斐然
地方志编纂是王宗勋这个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的两大“主业”之一。王宗勋于1985年参加锦屏县第一部县志编纂工作,后提任县志副主编。1995年,第一部《锦屏县志》出版。这部用了整整十年“磨”出来的“剑”,在1997年全国地方志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1996年撤销已完成工作使命的县志办公室,王宗勋調任县档案局任副局长兼档案馆馆长。2004年县里启动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王宗勋又承担主持新一轮地方志编纂重任。他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功底制订了周密切实的工作计划,县志、乡镇志编纂工作同时启动,利用县志编纂带动乡镇志编纂,又以乡镇志编纂为县志提供资料支持。2005年,王宗勋还组织全县的修志队伍开展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全县性历史人文普查,将全县各村寨的各种民间文书、碑刻、古迹、地名以及传说故事悉数收集,确认重要的资料亲自深入实地核实和收集。因而,王宗勋走遍了锦屏全县(包括邻县交界地区)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近一年的普查,县史志办公室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料,为县志编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王宗勋将所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编写成《乡土锦屏》公开出版。《乡土锦屏》以行政村为主要记述单位,全面反映了锦屏县的自然、经济和历史人文状况,出版后即成为受全县干部和青少年喜爱的乡土教材。
为了提高乡镇志编纂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向县志提供资料的质量,王宗勋自编教材,组织对全县乡镇和部门志书编纂和资料提供人员多次进行集中培训,并经常深入乡镇进行现场指导。2011年,250万余字的第二部《锦屏县志》(1991—2009)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在此前后,各乡镇志也陆续编纂出版。至2014年底,全县所有乡镇志全部出版,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全面完成县乡两级志书编纂工作的县份。2016年11月,贵州省第二届地方志工作现场会在锦屏召开。会上,省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感慨地说,前段时间我们计划在省里找个条件较好的县开展乡镇志编纂试点工作,想不到你们在两年前就把乡镇志全部编纂完成了。
乡镇志编纂结束后,王宗勋又把关注的点放在推动传统村落志的编纂上。至2016年,锦屏全县计有15个村完成了志书的编纂。2017年,锦屏县史志办公室承担国家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交给贵州省的两部第一批“中国名村志”的编纂任务。至2017年11月中旬,由王宗勋主编的《魁胆村志》已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另一本《隆里所村志》也已通过了国家地方志办公室的审查,列为2017年第二批出版。
因工作创新,成绩突出,王宗勋分别于2002年、2006年被贵州省人事厅、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评为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他被评为省地方志专家库专家。2017年8月,他被推为全国地方志专家库专家(贵州省仅3人)。
除了党史、地方志工作,王宗勋在地方文化研究方面也成绩斐然。
王宗勋在第一轮县志资料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锦屏县民间保存有大量产生于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山林土地买卖契约等各种文书。1995年的一天,王宗勋与之前到锦屏农村进行田野考察的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唐立教授交谈,得知他们不远万里来锦屏农村考察就是为了研究主要反映锦屏几百年来人工林业发展历史和经验的民间林业契约文书。王宗勋想,为什么日本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不远万里跑来研究它呢?于是,他开始关注这些民间文书。1996年调任县档案馆馆长以后,王宗勋开始着手从民间收集这些文书到县档案馆保存。
只是,当时包括县、州、省档案部门在内,大家都未看清这些破旧民间文书的价值和意义,以致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王宗勋的工作进行得十分艰难。2000年秋,中山大学副教授张应强来到锦屏做田野调查,王宗勋积极与张应强协商讨论,次年便促成了锦屏县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关于锦屏民间契约文书抢救保护的合作,并被上级安排负责这项工作。以后3年,在中山大学经费的支持下,王宗勋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锦屏民间契约等文书的搜集整理和对外宣传上。这3年,王宗勋收集到文书1.2万多份。同时,他本着“杜鹃啼血”的精神,不断向各级政府领导和部门以及学术刊物、新闻媒体报告和推介。
他的艰苦努力终于引起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2004年秋,贵州省委领导开始关注锦屏民间文书的抢救工作。2005年,贵州省政府将在锦屏率先发现和开始抢救保护的民间文书命名为“锦屏文书”,并成立以副省长为组长的抢救保护领导小组。2006年,锦屏文书的抢救保护还引起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的关注,陈至立还就此作了专门的批示。2011年,以锦屏文书为核心内容的“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正是王宗勋的执着,锦屏文书才由深藏在大山里农民手中的“故纸”,一步步地走上神圣的学术殿堂。至今,锦屏文书(清水江文书)已成为“黔学的一门显学”(锦屏籍、旅居台湾的著名作家姜穆语),参加研究的高等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数十个高等院校,研究队伍日益扩大,发表研究文章3000余篇,著作40余部。此外,日本、韩国、德国等亦出现了成果颇丰的研究者。
此外,王宗勋还利用通过锦屏文书研究建立的关系,从香港引进资金60余万元,为锦屏县的加池、平翁、魁胆3个村修建“希望小学”。
2004年被调主持地方史志工作以后,王宗勋并未放弃锦屏文书,而是利用业余时间转入对文书的整理和所掌握的田野资料开展深入的研究。2007年至2011年,他与中山大学张应强合作主编了大型地方性资料丛书《清水江文书》第一、第二、第三辑(共33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至今已成为国内影响最广的地方性资料丛书之一,如今王宗勋已成为国内锦屏文书学术研究的重要“一极”——“本土派”的领军人物。自2010年以来,他先后3次主导了在锦屏召开的锦屏文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年,王宗勋将他从事锦屏文书征集抢救的经历,撰成《寻拾遗落的记忆——锦屏文书征集手记》,成为学术界“入手了解清水江地方性知识的”引导性工具书。此外,王宗勋著有个人学术文集《清水江历史文化探微》和历史人类学专著《看得见历史的村寨——文斗》《清水江木商古镇——茅坪》,主编有《锦屏文书研究论文选集》《锦屏文书与清水江地方文化》两部锦屏文书研究的学术论文集。
范文澜先生说过:“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两句话,在王宗勋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10多年来,王宗勋的信条是,干一行,爱一行,坚信任何一行都能够干出闪耀的业绩。他不但甘坐冷板凳,甘于寂寞,更重要的是还把冷板凳坐热、把寂寞环境变成热闹环境。现在,锦屏县史志办公室已成为县里的重要“智库”。10多年来,锦屏县委、县政府领导对王宗勋的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对他的艰辛付出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予以充分肯定。最近,在一次全县性干部大会上,县委书记称赞他是县里的“宝贝”。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王宗勋基于坚强的地方文化自信,又在勾画着利用锦屏的红色文化以及其他地方特色文化为锦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蓝图。
王宗勋,这个党史园地的拓荒者,在美丽的清水江畔不休地耕耘。
长期以来,王宗勋在党史园地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卓著成绩甚至突破性成果。被誉为清水江畔党史园地的“拓荒者”。
踏遍青山著史章
王宗勋于2004年调进由县党史研究室和县地方志办公室合成的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工作,一干就是13年。而在此之前,王宗勋在县地方志办公室和县档案馆分别干了12年和7年。在这19年中,王宗勋一直与地方历史和文献资料打交道,对锦屏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广泛研究,所以2004年县里恢复地方党史和修志机构时,挑选他来担这个纲。王宗勋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力量开展了一次贵州省至今未有过的全县性历史人文资源大普查。这次普查历时近一年。作为带头人,王宗勋走遍了锦屏的山山水水、每一个自然村寨,对每处古迹、每块碑刻都不放过,收获颇丰。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一代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1934年长征经过锦屏时的足迹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十八師师长龙云是锦屏县人。
研究和编纂党史是地方党史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共锦屏县委设有党史研究室,当时党史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根据上级的要求做党史专题资料调查和研究。2004年党史研究室并入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后,即遵照省、州等上级党史业务部门要求编纂锦屏地方党史(正本)。编纂党史(正本),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因办公室人手少,王宗勋于是“三顾茅庐”,礼请3名退休在家的老干部参加编纂。在编纂方法上,王宗勋基于传统,积极创新:一是利用地方志编纂推动党史编纂,也即通过地方志的资料调查收集和编纂为党史积累资料和经验;二是严格把好“三关”(即政治关、资料关、文字关);三是充分发挥主编的作用。在编纂过程中,王宗勋坚持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编纂业务工作会,讨论和解决各编纂人员在编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编纂人员编写出来的稿子进行审查修改,对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均不放过,尤其是资料,他无一不亲自核实。2014年,《中共锦屏县党史》第一卷(1929—1978)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目前,用丰富翔实资料,记录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30年锦屏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成就的《中共锦屏县党史》第二卷(1979—2010)也已完稿,拟于2018年出版。
2015年,贵州省各级党史部门积极贯彻栗战书同志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工作会议上关于党史工作要“一突出,两跟进”(突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研究,即时跟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即时跟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理论发展),构建“大党史格局”的讲话精神,王宗勋于是率先在贵州全省开始“当下党史”——《中共锦屏县第十一届委员会(2011—2016)工作实录》的编纂工作。至2017年10月底,该书已完成修改稿,拟于2018年出版。该书计150万字,全面记录了第十一届锦屏县委2011年至2016年5年中的各项工作,包括工作决策、工作措施方法和成就,以及经验教训等。
此外,为加强对全县干部,尤其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王宗勋先后主编了《红军长征在锦屏》和锦屏籍革命烈士、先进人物传集《红星耀锦屏》,并很快出版,成为爱国主义的乡土教材。其中,《红军长征在锦屏》再版了两次。
突破艰难筑阵地
贵州是中国工农红军由危难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中国工农红军在包括锦屏在内的贵州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改革开放后,遵义、铜仁等地先后被划定为革命老区,享受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2003年和2006年,锦屏的邻近县黎平和榕江也先后获补划为革命老区,但锦屏却迟迟未被划为革命老区。黎平是锦屏的邻县,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黎平会议。锦屏因有沟通黔湘的清水江水道,交通便利,以木材贸易为主的经济活动较为繁荣,因而是国民党军队的重要防线,国民党湘黔边区剿匪司令部就设在锦屏,同时在锦屏清水江沿线驻有大量军队,严防红军渡清水江北上。红军攻占黎平县城后,国民党即从锦屏派部队驰援黎平。为确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顺利召开,中革军委遂派红一军团和红九军团赴锦屏清理外围环境,在锦屏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斗争。其中,在铜鼓和河口进行了两次重要战斗,打败了国民党军,确保了黎平会议胜利召开,为红军贯彻毛泽东向贵州遵义地区前进的正确主张打开了通道。
王宗勋在长期的调查中得到大量资料证明,红军在锦屏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革命活动,而这些活动都得到了锦屏苗侗等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因此,王宗勋认为,锦屏完全具备申报为革命老区的条件。于是,他向县委提出将锦屏县申报补划为革命老区。但是,当时贵州省划定革命老区的工作早已停止,申报之门业已“关闭”。王宗勋“不信东风唤不回”,一方面继续深入到县内及邻县进行深入调查,另一方面持所调查得到的确凿资料积极到省、州党史部门报告请求。省、州党史部门最终被王宗勋的执着精神和大量确凿的史料所打动,由原来勉强接受申报请求,转变为积极敦促中共锦屏县委领导尽快开展革命老区的补划申报工作。经过艰苦努力,2013年4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锦屏补划为革命老区,“关闭”了6年之久的贵州省革命老区划定大门终于被“撬开”。锦屏县获批补划为革命老区,引起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将申报补划革命老区列为全州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以锦屏为“模板”积极开展革命老区的补划申报工作。至2017年5月,黔东南州先后有从江、镇远、凯里、黄平等县获补划为革命老区。
完成革命老区补划申报工作后,王宗勋又着力抓实革命老区项目建设。
从200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对财政困难的革命老区予以资金补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革命遗址保护、烈士陵园维护和改造等老区专门事及教育、文化、卫生、乡村道路、饮水安全等老区民生事务。在此前,贵州省各革命老区县所获得的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基本上用在民生建设上,用于革命遗址保护、烈士陵园维护和改造等老区专门事务上的资金较少。锦屏获批补划为革命老区的2013年,王宗勋即建议成立锦屏县革命老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议被采纳后,他兼任老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宗勋随即根据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使用的规定,结合锦屏县实际,制订老区建设规划和补助资金使用的规定,将这些项目和资金分为老区事务建设和民生事务建设两个部分。锦屏县资金的安排得到州委分管领导的肯定。此后至2017年10月,锦屏计获得转移支付资金项目59个,资金2035万元。其中,用在老区事务建设上的项目22个,用在民生事务建设上的项目37个。其中,新建红军长征纪念碑、亭等设施18座(处),在瑶光兴建的毛泽东长征诗词纪念馆是贵州省内首座毛泽东长征诗词纪念馆。这些纪念设施,成了所在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纪念馆成为了清水江沿线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除了硬件项目建设外,王宗勋还十分重视老区的软件建设。一是利用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编辑出版了《红军长征在锦屏》《红军师长龙云》等红色文化教材和《锦屏县文学丛书》《锦屏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文学丛书》等乡土文学著作,出版了《锦屏文书研究论文集》等锦屏地方文化保护和研究著作,为广大干部和青少年了解家乡提供了良好的读物,深受欢迎。《锦屏县文学丛书》中,由作家石玉锡创作的反映红军长征过锦屏这段不寻常历史的长篇小说《逃汉》获得2017年黔东南首届文学创作一等奖。
除此之外,王宗勋积极支持配合县委宣传部门开展各种宣讲活动,是县地方文化讲堂“飞山讲堂”的主讲人之一。利用“飞山讲堂”,王宗勋每年不定期向包括县领导在内的县机关干部、社区群众讲授红军长征过锦屏等革命历史知识、锦屏籍革命先烈事迹及锦屏的地方历史文化。此外,他还经常应邀到各乡镇和学校去宣讲锦屏革命历史。
地情研究绩斐然
地方志编纂是王宗勋这个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的两大“主业”之一。王宗勋于1985年参加锦屏县第一部县志编纂工作,后提任县志副主编。1995年,第一部《锦屏县志》出版。这部用了整整十年“磨”出来的“剑”,在1997年全国地方志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1996年撤销已完成工作使命的县志办公室,王宗勋調任县档案局任副局长兼档案馆馆长。2004年县里启动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王宗勋又承担主持新一轮地方志编纂重任。他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功底制订了周密切实的工作计划,县志、乡镇志编纂工作同时启动,利用县志编纂带动乡镇志编纂,又以乡镇志编纂为县志提供资料支持。2005年,王宗勋还组织全县的修志队伍开展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全县性历史人文普查,将全县各村寨的各种民间文书、碑刻、古迹、地名以及传说故事悉数收集,确认重要的资料亲自深入实地核实和收集。因而,王宗勋走遍了锦屏全县(包括邻县交界地区)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近一年的普查,县史志办公室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料,为县志编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王宗勋将所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编写成《乡土锦屏》公开出版。《乡土锦屏》以行政村为主要记述单位,全面反映了锦屏县的自然、经济和历史人文状况,出版后即成为受全县干部和青少年喜爱的乡土教材。
为了提高乡镇志编纂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向县志提供资料的质量,王宗勋自编教材,组织对全县乡镇和部门志书编纂和资料提供人员多次进行集中培训,并经常深入乡镇进行现场指导。2011年,250万余字的第二部《锦屏县志》(1991—2009)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在此前后,各乡镇志也陆续编纂出版。至2014年底,全县所有乡镇志全部出版,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全面完成县乡两级志书编纂工作的县份。2016年11月,贵州省第二届地方志工作现场会在锦屏召开。会上,省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感慨地说,前段时间我们计划在省里找个条件较好的县开展乡镇志编纂试点工作,想不到你们在两年前就把乡镇志全部编纂完成了。
乡镇志编纂结束后,王宗勋又把关注的点放在推动传统村落志的编纂上。至2016年,锦屏全县计有15个村完成了志书的编纂。2017年,锦屏县史志办公室承担国家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交给贵州省的两部第一批“中国名村志”的编纂任务。至2017年11月中旬,由王宗勋主编的《魁胆村志》已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另一本《隆里所村志》也已通过了国家地方志办公室的审查,列为2017年第二批出版。
因工作创新,成绩突出,王宗勋分别于2002年、2006年被贵州省人事厅、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评为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他被评为省地方志专家库专家。2017年8月,他被推为全国地方志专家库专家(贵州省仅3人)。
除了党史、地方志工作,王宗勋在地方文化研究方面也成绩斐然。
王宗勋在第一轮县志资料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锦屏县民间保存有大量产生于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山林土地买卖契约等各种文书。1995年的一天,王宗勋与之前到锦屏农村进行田野考察的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唐立教授交谈,得知他们不远万里来锦屏农村考察就是为了研究主要反映锦屏几百年来人工林业发展历史和经验的民间林业契约文书。王宗勋想,为什么日本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不远万里跑来研究它呢?于是,他开始关注这些民间文书。1996年调任县档案馆馆长以后,王宗勋开始着手从民间收集这些文书到县档案馆保存。
只是,当时包括县、州、省档案部门在内,大家都未看清这些破旧民间文书的价值和意义,以致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王宗勋的工作进行得十分艰难。2000年秋,中山大学副教授张应强来到锦屏做田野调查,王宗勋积极与张应强协商讨论,次年便促成了锦屏县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关于锦屏民间契约文书抢救保护的合作,并被上级安排负责这项工作。以后3年,在中山大学经费的支持下,王宗勋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锦屏民间契约等文书的搜集整理和对外宣传上。这3年,王宗勋收集到文书1.2万多份。同时,他本着“杜鹃啼血”的精神,不断向各级政府领导和部门以及学术刊物、新闻媒体报告和推介。
他的艰苦努力终于引起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2004年秋,贵州省委领导开始关注锦屏民间文书的抢救工作。2005年,贵州省政府将在锦屏率先发现和开始抢救保护的民间文书命名为“锦屏文书”,并成立以副省长为组长的抢救保护领导小组。2006年,锦屏文书的抢救保护还引起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的关注,陈至立还就此作了专门的批示。2011年,以锦屏文书为核心内容的“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正是王宗勋的执着,锦屏文书才由深藏在大山里农民手中的“故纸”,一步步地走上神圣的学术殿堂。至今,锦屏文书(清水江文书)已成为“黔学的一门显学”(锦屏籍、旅居台湾的著名作家姜穆语),参加研究的高等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数十个高等院校,研究队伍日益扩大,发表研究文章3000余篇,著作40余部。此外,日本、韩国、德国等亦出现了成果颇丰的研究者。
此外,王宗勋还利用通过锦屏文书研究建立的关系,从香港引进资金60余万元,为锦屏县的加池、平翁、魁胆3个村修建“希望小学”。
2004年被调主持地方史志工作以后,王宗勋并未放弃锦屏文书,而是利用业余时间转入对文书的整理和所掌握的田野资料开展深入的研究。2007年至2011年,他与中山大学张应强合作主编了大型地方性资料丛书《清水江文书》第一、第二、第三辑(共33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至今已成为国内影响最广的地方性资料丛书之一,如今王宗勋已成为国内锦屏文书学术研究的重要“一极”——“本土派”的领军人物。自2010年以来,他先后3次主导了在锦屏召开的锦屏文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年,王宗勋将他从事锦屏文书征集抢救的经历,撰成《寻拾遗落的记忆——锦屏文书征集手记》,成为学术界“入手了解清水江地方性知识的”引导性工具书。此外,王宗勋著有个人学术文集《清水江历史文化探微》和历史人类学专著《看得见历史的村寨——文斗》《清水江木商古镇——茅坪》,主编有《锦屏文书研究论文选集》《锦屏文书与清水江地方文化》两部锦屏文书研究的学术论文集。
范文澜先生说过:“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两句话,在王宗勋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10多年来,王宗勋的信条是,干一行,爱一行,坚信任何一行都能够干出闪耀的业绩。他不但甘坐冷板凳,甘于寂寞,更重要的是还把冷板凳坐热、把寂寞环境变成热闹环境。现在,锦屏县史志办公室已成为县里的重要“智库”。10多年来,锦屏县委、县政府领导对王宗勋的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对他的艰辛付出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予以充分肯定。最近,在一次全县性干部大会上,县委书记称赞他是县里的“宝贝”。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王宗勋基于坚强的地方文化自信,又在勾画着利用锦屏的红色文化以及其他地方特色文化为锦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蓝图。
王宗勋,这个党史园地的拓荒者,在美丽的清水江畔不休地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