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之浅见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ENG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讲解工作是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是一项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就讲解本身而言,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讲解工作者,应该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和钻研,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讲解技能,为拓宽广大参观者的视野而服务,为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而努力。本文根据史前遗址博物馆的特点,就如何做好大地湾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作了概述。
  [关键词]史前遗址博物;讲解工作;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65-03
  讲解工作是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是以博物馆陈列品为依据,由讲解人员直接向观众有针对性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教育活动。随着各类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讲解工作日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常言道“看景不如听景”,这句话在史前遗址类博物馆显得更为重要。当参观者走进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他们对遗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讲解员的讲解情况。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讲解工作的经历和大地湾博物馆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大地湾博物馆的讲解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正确认识讲解工作,了解史前遗址类博物馆的特点
  讲解,顾名思义就是解释、说明。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一种手段,讲解工作不同于演讲、朗读、讲故事、演戏,有别于讲课或作报告,也不是单纯的朗读、呐喊和背诵,而是以实物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向观众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教育行为,有着思想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审美引导功能。
  史前遗址类博物馆有别于其他各类博物馆,是一种以保护、展示已发掘史前遗址的各种遗迹和遗物为中心的博物馆,其主要藏品是遗址,主要展陈也是遗址,遗址的面貌也往往极不完整,其讲解主要是介绍展品及其时代背景、历史意义或遗迹等,都是围绕遗址而进行的讲解。这些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应是建立在科学性、权威性的考古基础上,围绕遗址进行的讲解,所以讲解工作难度较大。这就要求讲解要不断地完善与发展,让观众百听不厌。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应把自己当作是观众在遗址展厅里的老师,将讲解词的内容和展陈内容相结合,尊重历史事实,史物结合,用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遗址所处时期的人类生产、生活场景等史前知识传递给观众;用具有清晰感、音律感和节奏感的讲解语言,向观众传授史前文明以及相关的考古发掘知识,让观众在学习史前知识的同时完全融入讲解的氛围,全身心享受参观过程。
  大地湾博物馆是一座遗址类专题性博物馆,整个陈列展览是以大地湾考古成果为主题的展览,并且和大地湾遗址密不可分。因此具有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显著特点:大地湾遗址的原始聚落遗存延续发展了3000年左右,揭示了黄土高原史前聚落发展的特征及过程;大量品类丰富、色彩鲜艳的陶器,揭示了史前大地湾高度发达的文明;众多或群聚、或分散的各式墓葬和居住遗迹,展现了4000年间原始先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等状况。如果仅靠观众的视觉去参观陈列的内容,得出的结论是一些不规则的“土坑”、残缺不全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对一般观众来说,会觉得索然无味。而通过讲解员详实的讲解,史前建筑的特点及发展历程;从地穴式到半地穴式,再到平地起建,灶坑、木骨泥墙的出现、地面的处理等等,进而想象出先民们的聪明与智慧,这些原始的建筑方式对后世的建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残缺不全的石器、骨器、陶器等遗迹遗物见证了先民走出蒙昧、迎接文明的艰辛历程。通过讲解,使观众为8000年前大地湾先民在彩陶、绘画、雕塑、建筑等各个领域展现的惊人的艺术创造力而震撼,为先民留下弥足珍贵的艺术宝藏而自豪。
  二、全方位地选拔人才,培养高素质的讲解队伍
  博物馆的存在、价值、作用,都是要通过宣教这个窗口来实现。如果没有宣教人员,或处在宣教这个特殊岗位上的工作者没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语言艺术功底、驾驭全局的能力,就无法体现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一个好的博物馆、好的陈列,如果没有讲解员的讲解、启发、引导,观众仍会感到苍白乏味,无从思考,缺乏生机和趣味,从而使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大打折扣,所以博物馆要真正重视讲解工作,重视讲解员的培养。
  讲解是一门学问,高水平的讲解要靠高水平的讲解员来实现。选拔、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讲解队伍,是做好讲解工作的先决条件。在选人过程中,要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划和讲解岗位的性质和要求,严格把关,除了把热爱文博宣教工作和具有良好的气质形象作为选人的前提外,应着重考虑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如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知识结构等,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专业、博学兼顾,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寻找、选择、录用对博物馆宣教工作感兴趣又能胜任讲解工作的人员,通过招聘和其他方式选拔、培养一批文化素质较高、可塑性强、气质形象佳、道德素养好、讲解生动并深受游客好评的讲解员。
  选人是前提,育人也不容忽视。首先,对于新录用的人员应进行基础培训。基础培训的重点是专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全面了解大地湾的基本情况、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其次,可根据讲解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培训的需求等,邀请一批国内或省内专家来大地湾博物馆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或者单位积极组织讲解工作者外出参加各类国家级及省、市级举办的培训班学习,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提高培训效果,让讲解员开拓视野,有机会与同行交流,吸收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讲解技巧和质量;第三,博物馆可根据讲解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出一批骨干型的高水平讲解员,指导、协助引导他们朝着学术研究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专家型的讲解员。要改变讲解工作是“青春职业”这一错误观点,由青春型向知识型转化,稳定讲解队伍,培养专业人才最后,一名合格出色的讲解员,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技能,平时还要注重对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述能力的培养,把讲解作为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反复实践,通过不断学习探讨,提高其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近年来,国际游客日趋增多,因此还应有计划地培养外语讲解人才。   三、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是一项知识含量高的文化工作,是传授知识、沟通遗址、博物馆与观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讲解人员亦然。一个称职的讲解员,他讲解的知识假如仅仅为一杯水,那么,他掌握的知识至少得有一桶水。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越来越多,且他们的文化水平、经济能力、旅游经历等参差不齐,导致他们对所看到的展品(遗迹、遗物、解说词、解说图片等)的理解程度和需求各不相同,这就不仅要求讲解人员除了具备与博物馆陈列内容相关的一切学科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具有讲解核心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其他多方面的知识。大地湾遗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而杂,所以讲解员除了对史前考古方面的知识和对本馆的背景资料、历史沿革等有一定的了解外,还要对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博物馆学、语言学以及美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建筑学等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还应具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组织、表达、应变、创新等多种能力,才能使讲解更生动感人,使遗址、文物、陈列“活”起来,才能在讲解中游刃古今,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就大地湾遗址而言,缺乏真实的文字史料记载,一座房址、一件展品、标本,除了有它必不可少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外,还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而且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解读出的文化信息也不尽相同,这些文化信息所反映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可能靠展品本身的表象特征传达给观众,如果讲解员对文物知识一知半解,或对遗址文化内涵只能肤浅的说说而已,那么观众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作为讲解员,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文物表面化的描述,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同时还要对其他史前遗址,特别是同时代、同类型的遗址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就物论物,更好地向观众阐释遗址、展品外观所看不到的深藏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使观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讲到狩猎工具陶弹丸、石弹丸的使用方法,就需要对民族学、民俗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肼墓葬时,离不开体质人类学的知识肼房屋遗址时,离不开建筑史肼到“陶风彩韵”这一单元时,对每一期的陶器应从器物的质地、烧制工艺、造型、功能以及所代表的手工业水平、所反映的社会状况等多方面予以诠释,这就涉及到了关于分期的地层学、器物类型学以及历史学、化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可见,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应该是知识化、学者型的人才,不仅要做一名“杂”家,更要做一名专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背熟讲解词,而是要以广博的知识作为讲解的基础。一次成功的讲解,除了讲解工作者的道德素质、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以外,其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等在讲解中显得更为重要。
  四、灵活应用语言艺术,不断提高讲解技能
  鉴于遗址类博物馆可视性差、相对枯燥的实际,要吸引普通观众,首先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举办高水平的陈列展览,其次要求讲解员通过一定的语言进行渲染,引导观众穿过时空隧道,进入神奇的史前时代。面对不同的观众,如何将讲解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业务学习,熟练讲解内容
  熟练讲解内容是讲解工作的基础,是讲解工作的入门阶段。大地湾博物馆的讲解不同于其他简单意义上的宣传,是一种从遗址、遗迹文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历史事实的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讲解员要熟练讲解内容,熟悉陈列的主题思想,还要有针对性地钻研考古发掘知识,并深刻理解讲解词,把展陈的内容吃透,最好自己撰写讲解词,做到运用自如。
  (二)灵活运用语言艺术,生动讲述展陈内容
  讲解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语言艺术,讲解语言是讲解员对文物更深层次的诠释、说明,是人与物高度融合的艺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还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否则,气质形象再好,知识再全面,一张口结结巴巴,那也做不好讲解工作。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话说的好就会如实地表达,使听众感到舒适,产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史前文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东西,作为讲解员就不能再用呆板乏味的语言去描述。随着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讲解工作不能再是以往简单重复、机械地背诵讲解词,而要学会在讲解中出色地驾驭语言、展现良好的语言修养,运用真挚的感情,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以事实为依据,对观众热忱、友好施讲。在讲解中,要吐字清晰、准确,要遵循易懂易听的原则,语言简洁明快,语速的轻重快慢要恰当、合适,突出表现语言的韵律美,尽力给观众营造一个愉快的参观气氛;用词上要浅显易懂,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尽量口语化,使文物、标本、遗址的价值内涵得到充分的揭示,让观众普遍理解。如在大地湾讲解过程中学术性较强的“探方”、“文化层”等专业性强的词汇经常出现,这些不易被观众理解、觉得抽象枯燥的词汇就需要讲解员将之转化为为通俗易懂语言对着重强调的地方,如大地湾的面积之大、年代之远、考古之最等地方应加强声音的力度,加大音量,声情并茂地去讲解。
  除此而外,在讲解过程中还应处理好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要有互动和交流,有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的意识。要把每一次讲解当成是自己学习提高的机会,向观众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断完善创新自己的讲解。
  (三)了解观众需求,做到因人施讲
  对于博物馆来说,要使讲解能为众多观众所接受,就需要研究他们各自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做到因人施讲,让观众各取所需。
  大地湾博物馆的陈列、研究和社会教育等都是围着遗址遗迹展开的,其主要藏品是遗址,主要展陈也是遗址,因此具有单一性和一定的局限性。作为讲解员,要充分尊重观众,尊重观众选择的权利,针对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来安排自己的讲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参观史前遗址博物馆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他们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来追忆祖先,了解史前先民的生活,还有一部分观众希望能够变换时空,体会史前先民的生活。作为讲解员,要有分析观众心理、研究观众、因人施讲的能力。只有了解了观众的身份、年龄、知识层次以及要求目的等,及时调整讲解内容和讲解重点,做到因人施讲,才能达到满意的参观效果。如来参观的是中小学生,应根据其理解能力较低、耐心不足的特点,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选择重点来讲,也可以配合学生历史课本的内容,在讲解期间采用提问的方式,开发他们主动思考能力对于各院校大学生的讲解,应该以扩充和启发其本专业的知识为原则进行施讲;对于专家、学者的讲解,讲解员应是引导和陪同参观,并抱有谦虚求学的态度,利用讲解交流谈话的机会,从专家的意见中获取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对于一般的观众,讲解过程中应注重遗址区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重点介绍文物遗迹的分布,也可以穿插一些相应历史时期的基本社会形态等知识。而对于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观众,可以采取突出重点、抓住感兴趣的去讲。如对于文博工作者和学生等,采用引导式的讲解,突出大地湾与其他博物馆的特别之处对于美院的学生,可将精美绝伦、丰富多彩的彩陶艺术作为讲解的重点,激发参观兴趣,让他们从美学的角度过去感悟8000年前大地湾先民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对于建筑感兴趣的观众,应将出土房屋遗迹的结构、建筑方式、营造技术以及它们在建筑发展史中重要地位和意义作为重点来讲。总之,对于不同的观众,讲解员也应采用引导式、总括式、边讲解边讨论式、学习式等方法予以讲解,也可采用虚实结合、问答结合、类比方法等多种讲解方式施讲,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不同的观众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
  随着大地湾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多的观众将来到大地湾博物馆。作为讲解工作者,应掌握博物馆的特点,刻苦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把自己从一名称职的讲解员逐步变成一名学者型讲解员,为广大参观者提供满意的文化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它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丝绸之路主要指从长安西去河西走廊的北、中、南三条干线,很少提及支线。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形成于北魏时期的铜官古驿道进行考察论证,证实其为丝绸之路北线的一条支线。这条古丝绸之路支线的发现,对研究陕西渭北地区的交通史、商业史、军事史和全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铜官古驿道;灵武渡口;丝绸之路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基层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革命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革命老区重镇达州市为例,对这一地区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革命老区;达州;基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54-03  达州市位于川陕革命老区腹地,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
期刊
[摘要]在新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作为基层文化馆站,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培训工作,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工作实
期刊
[摘要]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馆藏一件磁州窑梅瓶,其造型优美,纹饰构图严谨,布局合理,工艺先进,是宋代瓷器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器物,更是宋代文化气质、经济昌盛的集中体现。这件磁州窑梅瓶豪放雄伟,代表了北方艺术特色,对于研究宋代磁器在麦积区的发展、演变及文明交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麦积区博物馆;磁州窑;梅瓶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
期刊
[摘要]“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复杂的新格局下提出的战略构想,对蒙古国的文化研究是构筑“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蒙古国文化研究多着重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不足。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标签,蒙古国文化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草原文化深厚却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这种特点也从侧面反映出本国外交态度、经济发展方向和政治立场。因此,学界应将“一带一路”的提出作为认识蒙古国文化的
期刊
[摘要]电视节目《人物·大提琴家秦立巍》给我们讲述了大提琴家秦立巍的音乐之旅。节目拍摄多角度,景别多样化,画面精彩丰富,对比鲜明强烈者乐与音效表达曼妙动听,与节目主题相辅相成,带领观众走进大提琴家美妙的音乐殿堂:同时,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内涵丰富,引发了观众更多关于人生与艺术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秦立巍;《人物》;艺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地市级博物馆数量与日俱增。作为教育与文化机构,如何整合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且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发展之路,是地市级博物馆面临的新挑战。作为地市级博物馆中的一员,天水市博物馆近年来的创新发展之路无疑对博物馆发展带来诸多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地市级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也是经济新常态下驱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追赶跨越的新引擎。为此,我们要深刻认识为什么要坚持创新,牢牢把握坚持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创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创新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关键词]创新理念;
期刊
[摘要]群众文化与旅游工作,看似是两项术业有专攻的不同工作,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群众文化工作能给旅游业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与附加值,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可以推动群众文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从而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旅游业;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44-0
期刊
[摘要]通过对嘉峪关境内夯土长城现存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长城及独立墩台存在基础掏蚀、风化酥碱、局部坍塌、雨水冲蚀、冻融循环等病害,其本身的构筑方式加上降雨等的共同作用是引发病害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存在的病害,结合日常监测情况,探讨切实可行的夯土长城监测方式方法。  [关键词]病害调查;夯土长城;监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