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瓷如意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如意中,陶瓷如意数量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乾隆时期的粉彩作品。
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借鉴珐琅彩的制作方法,在景德镇创制成功的又一个釉上彩瓷品种。因为在彩料中掺入一种含有砷的“玻璃白”彩料,具有不透明的乳浊效果,给人一种“粉”的质感,所以称作“粉彩”。其基本制作方法,是在白釉瓷器的釉面上,运用玻璃白打底,再用各种彩料进行渲染、涂绘、彩绘,形成图案后入窑二次烧成。乾隆时期的官窑粉彩瓷器,主要利用粉彩润柔绮丽的质感。从色地上看,除采用传统的白地粉彩外,又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色地粉彩,包括红、黄、蓝、紫、粉红、金、酱色、豆青、粉青等,颜色多达十余种,而且一改康熙、雍正时期的清新典雅的风格,强调精工细作、华丽繁缛的审美追求,而且器形品种花样翻新。
在装饰纹样上,则集中了寿、福字,“松、竹、梅”以及“八寶莲花”、“宝相花”、“盘长”等,都属于“吉祥图案”的范畴。如“寿”字与“盘长”的组合,寓意长寿;“福”字与“盘长”的组合,寓意多福;“莲花”与“盘长”的组合,寓意清廉。此外,还大量采用缠枝宝相花或一些洋花,及夔龙纹、夔凤纹、鸳鸯纹、蝙蝠、八仙、暗八仙、八吉祥、岁寒三友、折枝花果、磬、双鱼、方胜、璎珞等纹样,并且借用了珐琅彩瓷的轧道工艺和“锦上添花”技法,综合了西洋铜胎画珐琅与中国传统粉彩绘画的两种技法,将西方美术中的洛可可风格融入中国陶瓷,从而形成了中西合璧、颇具时代特色的工艺风格。
据《陶冶图编次》介绍,这时的制瓷工艺有拉、印、雕、旋、镶、锥、拱、削、镂等多种,陶瓷工匠分工细致,专业性强,使得成型工艺愈发精湛。而瓷如意的制作工艺,是先将瓷胎压制成型,经过修坯、镂雕、模印、刻画等前期工艺,再将如意的柄与云头分别施白釉,烧制成坯体,然后进行粉彩绘画,再度放入窑炉烧制。其主要特色是运用镂雕工艺,因其工艺复杂,烧制难度大而鲜见于陶瓷装饰中。在如意上出现这样的技法,足见皇帝对这种器物的偏爱。目前故宫博物院仅收藏十几件粉彩瓷如意,数量远远不及其他质地的如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制作工艺上的难度。
(本文选自《云芝在手: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如意》刘岳、刘静、张林杰著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09.9.)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如意中,陶瓷如意数量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乾隆时期的粉彩作品。
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借鉴珐琅彩的制作方法,在景德镇创制成功的又一个釉上彩瓷品种。因为在彩料中掺入一种含有砷的“玻璃白”彩料,具有不透明的乳浊效果,给人一种“粉”的质感,所以称作“粉彩”。其基本制作方法,是在白釉瓷器的釉面上,运用玻璃白打底,再用各种彩料进行渲染、涂绘、彩绘,形成图案后入窑二次烧成。乾隆时期的官窑粉彩瓷器,主要利用粉彩润柔绮丽的质感。从色地上看,除采用传统的白地粉彩外,又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色地粉彩,包括红、黄、蓝、紫、粉红、金、酱色、豆青、粉青等,颜色多达十余种,而且一改康熙、雍正时期的清新典雅的风格,强调精工细作、华丽繁缛的审美追求,而且器形品种花样翻新。
在装饰纹样上,则集中了寿、福字,“松、竹、梅”以及“八寶莲花”、“宝相花”、“盘长”等,都属于“吉祥图案”的范畴。如“寿”字与“盘长”的组合,寓意长寿;“福”字与“盘长”的组合,寓意多福;“莲花”与“盘长”的组合,寓意清廉。此外,还大量采用缠枝宝相花或一些洋花,及夔龙纹、夔凤纹、鸳鸯纹、蝙蝠、八仙、暗八仙、八吉祥、岁寒三友、折枝花果、磬、双鱼、方胜、璎珞等纹样,并且借用了珐琅彩瓷的轧道工艺和“锦上添花”技法,综合了西洋铜胎画珐琅与中国传统粉彩绘画的两种技法,将西方美术中的洛可可风格融入中国陶瓷,从而形成了中西合璧、颇具时代特色的工艺风格。
据《陶冶图编次》介绍,这时的制瓷工艺有拉、印、雕、旋、镶、锥、拱、削、镂等多种,陶瓷工匠分工细致,专业性强,使得成型工艺愈发精湛。而瓷如意的制作工艺,是先将瓷胎压制成型,经过修坯、镂雕、模印、刻画等前期工艺,再将如意的柄与云头分别施白釉,烧制成坯体,然后进行粉彩绘画,再度放入窑炉烧制。其主要特色是运用镂雕工艺,因其工艺复杂,烧制难度大而鲜见于陶瓷装饰中。在如意上出现这样的技法,足见皇帝对这种器物的偏爱。目前故宫博物院仅收藏十几件粉彩瓷如意,数量远远不及其他质地的如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制作工艺上的难度。
(本文选自《云芝在手: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如意》刘岳、刘静、张林杰著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