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真实、可预期的大国关系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美关系发展中出现分歧、矛盾甚至冲突增加,是由各自的国家 利益决定的 ,是两个大国关系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正常反映,也是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势转移的必然结果 ,因而是真实的国家关系体现。全方位、多视角、理性地分析、考察双边关系发展的历史、 现状、态势、特点,以及中美关系在所有大国双边关系中的成熟性,中美战略关系保持相对 稳定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关键词:中美关系;可持续发展;理性;考察
  中图分类号:D51/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7)06-00 86-06
  
  自中美关系正常化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始终呈现着这样的轨迹与特 点,即正当人们对两国关系充满期待与希望之际,却节外生枝;正当人们对双边关系深感忧 虑与悲观之时,却柳暗花明。这就使得中美关系研究者的观点、结论虽然大相径庭,往往又 能自圆其说。而学术观点一旦上升到政府决策层后,不同主张又导致决策分歧,使两国关 系出现新的变数。如此的非良性循环,导致人们对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 的前景与未来难以准确把握。本文从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双边关系发展史、中美对双边关系 的定位与角色认同、中美对现实与战略矛盾分析、以及中美在大国关系中成熟与稳定性等多 个角度,通过两国关系现状的全方位解读与分析,认为中美关系时好时坏、一波三折,恰恰 是大国关系最正常、最真实的表现,双边关系稳定发展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一、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矛盾甚至冲突,是正常而又真实国家关系的表现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矛盾与冲突的数量显著增加、问题领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攀升 , 其矛盾与冲突的多发性、多元性、复杂性,为当今世界大国双边关系所罕见,使得对双边关 系持悲观看法者认为中美对抗在所难免,乐观者也心存隐忧,悲观与忧虑情绪如果仅是居安 思危,自然有利于双边关系稳定,但如果走向极端,则将对构建积极、稳定的中美关系产生 相当不利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诱发更加激烈的对抗。为防止后一种现象出现,我们必须以正 常心态看待中美两个大国间的矛盾与冲突。
  首先,矛盾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之一,中美出现矛盾与冲突是正常国际关系表 征。伴随着国家的诞生,就产生了不同国家利益诉求,国家利益差别决定了不同国家在和平 交往的同时,必然会发生矛盾与冲突,甚至战争,永远和谐,反而不是正常、健康的国家关 系。矛盾与冲突固然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却是双边关系走向成熟、国际关系走向文明 、世界走向和平的动力。各国正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化解冲突、防范战争的进程中使双边 关 系更加理性、可控、规范,推进国际关系走向制度化,使世界和平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中 美关系中出现矛盾与分歧自然也是由各自的国家利益差异所决定的,是国家关系的真实反映 。中美虽然有矛盾与冲突,但仍处于和平稳定状态,仍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其次,中美矛盾与冲突,是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的必然结果。纵观国际关系史,国 际战略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是引发大国矛盾与冲突的重要诱因。一方面,美国作为当今世 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自负“拯救世界”使命,实现美国治下和平的霸权图谋,是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因而对任何挑战其优势地位的国家抱戒备之心,进行防范与遏制是霸权国的普 遍反映,只是在美国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早在1992年美国就明确宣布,“我们的大战略目 标将是通过阻止任何新的大国对手出现来维持美国优势”〔1〕(P60)。五角大楼也说 ,“我们必须维持阻止任何的潜在的竞争者成为地区或全球角色”〔2〕(PA14),该 战略为此后 美国历届政府所坚持。但这并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而是所有大国,它“不仅要阻止普遍被有 嫌疑的国家(正在崛起的中国,或者实现复兴的俄罗斯),也阻止美国在冷战期间的盟国, 诸如德国、日本上升到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大国地位”〔1〕(P60)。 对盟国,美国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大的工业国 家的利益,但不鼓励他们挑战我们的领导地位或在追求推翻已经建立的政治和经济秩序。” 〔2〕(PA14)可见,美国对所有大 国都不放心,只是由于中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而首当其冲。中国虽然一再强调并身体力行 地坚持和平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任何威胁,不谋求霸权,不挑战 现存国际秩序,但奉行权力政治为圭臬的美国根本不相信,视中国为最大威胁,处心积虑地 打压中国,双边矛盾与冲突也就随之产生。中国国力增强,客观上必 然会改变现存国际体系的权势结构,积极推动构建更加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新秩 序,这显然是当今国际秩序中的最大既得利益者美国所不能接受的,以致“美国决策者和外 交政策分析家广泛一致地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出现将威胁美国在冷战后的霸权” 〔1〕(P60),中美矛盾与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因此,中国 越强大,美国的“威胁感”也就越强烈,两国矛盾越尖锐,只有到两国力量对比相对稳定后 才能有所缓解。
  再次,中美矛盾与冲突增加,是两国相互依赖加深,两国关系走向全面、成熟的体现。 中美有大洋阻隔,如果没有利益上的联系与相互依赖,完全可以老死不相往来,相安无事, 矛盾与冲突也就无从产生。如果两国交往少、层次低、领域窄,两国发生矛盾与冲突概率也 就会大大降低。冷战期间的东西方关系已经为此做了很好的注脚。而矛盾与冲突数量增加、 领域扩大,恰恰说明两国相互影响大、渗透深,意味着双方各自国家利益的实现,有赖于对 方的立场、方针、政策,有赖于相互协调与磋商。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斗争与妥协,必然会加 强 互信、形成共识、构建起规范双边关系的制度、机制,从而把双边关系推向成熟。随着中国 国家利益的拓展,中美矛盾与冲突将呈上升态势,但双边关系也会在解决旧矛盾、迎战新矛 盾的过程中日趋成熟。中美矛盾与冲突是两个大国正常而又真实关系的体现,相反,如果两 国没有矛盾才是危险的,看不到矛盾必然会忽视解决矛盾机制的构建,一旦出现重大危机, 将会因猝不及防而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中美矛盾,有利于控制、解决矛 盾,有利于两国关系发展。
  
  二、中美两国的相互认同与规范双边关系的制度化成果,奠定了双边关系稳定的基础
  
  首先是双方共同战略利益的认同。共同的双边与国际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前提与基础。中 国始终认为中美具有共同战略利益。2006年4月胡锦涛访问美时再度重申,中美“具有广泛 的、共同的战略利益,两国之间有着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美国也认为,“美国今天所面 临的挑战,无论在是打击恐怖主义、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控制北韩的核野心、确保 能源安全、还是保护全球环境,要得到更加积极的管理需要中国的合作而不是无足轻重。实 际上,许多问题没有中国的积极和建设性的参与不可能得到有效管理。”〔3〕双方 对共同战略 利益认同,意味着双方不仅仅视对方为对手,也视对方为伙伴甚至是朋友,双方都强调构建 建设性关系。这就摆脱了有你无我,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传统大国处理关系思维模式 ,以“双赢”代替“零和”,对双边关系进行更具建设性的构建。
  其次是以理性态度看待相互间的分歧与矛盾。如前所述,中美有分歧、矛盾与冲突是正 常的,但能否以正确的态度、方式处理,是影响双边关系稳定的关键。所幸的是,中美已经 把双 边和平上升到世界和平的高度,认为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中美必须和平。对相互间的矛盾与 分歧,中国历来主张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妥善处理。美国也表示不愿激化矛盾, “为了增强共同利益基础和建设性地解决分歧的重点应集中在与中国建立紧密的、坦诚的、 合作的关系”〔3〕,“整个政府似乎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必须认真对待 中国,不能忽视、对抗和遏制。”〔4〕强调“美国对华战略必须是提供 工具和创造机会缩小分歧和构建共同利益”〔3〕。
  再次是对核心利益的尊重。汲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现代战争的效用比考虑, 国家特别是大国间普遍接受了“慎战”的潜规则,只有本国核心利益受损时才不惜一战。 针对美国的核心利益,中国明确表示,“中国无意将美国挤出亚洲”,〔4〕无意挑战现存国际秩序。针对中国的核心利益,小布 什明确表示,“美国欢迎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支持国际制度的中国出现”〔3〕。 老布什也说,“我已经注意 到(胡锦涛主席)和(中国的)现任领导集体正在致力于我们称之为和平崛起的事业。这使 亚洲其他国家非常放心,对亚洲的整个面貌都非常重要。”美国前总统布什:中 国的和平崛起对亚洲非常重要,新华网2004年4月24日。美国相关机构也指出,“美 国不追求伤害中国”〔5〕。在事关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台湾 问题上,美国虽然仍在奉行“双重限制”和“双重保证”的政策,但明确了反“台独”立场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还建议政府向中国保证,“美国不做追求把台湾从中国大陆分离出去 的蠢事,也向台湾保证不强迫其通过谈判最终解决问题”〔3〕,“美国应该使台湾 当局清楚地了解,华盛顿不支持台湾独立,如果台湾当局冒险行动,也不要指望美国的军事 介入”〔3〕。针对台湾当局的“台独”玩火行动,美 国一些政要更是明确表示,“不要指望美国骑着白马求救台湾”。针对台湾最近的“入联公 投”,内格罗蓬特副国务卿代表美国迅速做出反应,明确表示反对。对此,我们虽然还要观 其行,但双方对核心利益的尊重,无疑为防止双边关系激化建立了“防火墙”。
  第四是双边关系具有丰富的制度保证。通过制度构建规范、管理双边、多边关系以及 世界事务,是国际关系发展史的明显特征,也是大国追求的重要目标。中美为规范、管理、 控 制双边关系,构建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成文与不成文制度、机制。在出现分歧与矛盾时 ,双方基本上(中国是恪守不移)能够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精神,国际法、以及相关国 际关系准则,在相对应的国际组织机构内协商解决;遵守双边关系的条约、特定问题领域的 协定等法律文件,或其他约定与承诺的主要原则、精神。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双边会晤、对 话机制趋于制度化。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建立了元首热线,职能部门的高级官员或技术人员 交流,经济、安全、以及地区、国际重大问题的战略对话等一系列沟通、磋商、协调机制。 与此同时,双方在实践过程中还构建了诸如在不涉及本国核心利益国际问题上的规避,重大 危机时的克制、妥协,重大行动时的预告等非成文机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9•11”事 件以来 ,双方军事关系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高层对话、工作对话、军事互访和功能交换等 机制,并正在积极筹建军事热线机制。军事透明化也在有序展开,我国年度国防白皮书的发 表;2005年美国国防部长参观了我二炮司令部;2006年中美联合军演,更是双边军事关系的 重大突破。就目前情况看,中美出现分歧与矛盾的概率、数量、领域可能是所有大国关系中 最多的,但所构建起来的规范双边关系的制度、机制,其领域之宽、范围之广、层次之多、 交往之密、功能之齐也是绝无仅有的。足以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防止因互不信任、误解而 导致关系恶化,确保双边关系稳定。
  
  三、中美对双方战略与现实矛盾的理性分析与对策,预示着双边关系具有稳定发展前景
  
  首先,从两国对双边关系的战略定位看,双边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是可以期待的。对对 方如何定位直接关系到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承认,美国是当今以及未来相当 长时间内最强大的国家,中美关系是我国对外战略中的最重要双边关系之一。美国也意识到 ,中国成为大国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在阻止中国终成为一个大国方面,美国是无 能为力的”〔1〕(P75),并强调,“对21世纪来说,没有关系像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和世界上正在崛起的中国这样重要”。〔3〕这样的定位,必然使两国高度重 视维持双边关系稳定,在出现矛盾、冲突时保持理智,相互克制、妥协、让步。中 国强调通过对话、谈判的方式协调解决相互间的分歧与矛盾。美国也希望“绝大多数大国危 机无战争解决。因为战争是如此危险而又不确定的事情,现实主义希望国家从事战争必须极 其谨慎”〔1〕(P75)。具体到中国,他们 认为,“任何对中国的进攻性的行为将遇到强烈的反对。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发展集中在亚洲 和事关全球性事务创造和利用各种机会构建双边的共同基础”〔3〕,“使中国的外 交在亚洲及亚洲以外得到应有的影响和尊重”〔3〕。这样的战略定位,使得双边关 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其次,从中美对现实主要矛盾的认识与主张看,双边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是可以期待 的。中美间最集中、最直接的矛盾集中在经贸领域和军事领域。就经贸领域而言,中国一方 面敦促美国客观分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源与数额,另一方面,又积极采取政府采购、保护 知识产权、调整人民币汇率等措施,建设性地解决经贸矛盾。胡主席明确表示,“中国不追 求巨额贸易顺差,并决心采取更多措施扩大进口”。美国也改变了过去单纯指责中国的做法 ,在承认矛盾的同时,明确表态,“简单地停止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也是毫无理由的” 〔1〕(P75)。并还充分肯定了中美经贸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与战略重要性,国际经济研 究院(IIE)和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结果也 显示,“通过与对华贸易,美国经济整体增加了700亿美元,且对华贸易对美国的出口、生 产率、就业和真实工资的影响将是一个持续的、增长的和积极的推动。”〔3〕美国国会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报 告也显示,“中国的经济优势没有或者说本身也没有损害或降低美国的生活水平——这在很 大程度上是美国经济政策造成的,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的对美国和中国经济 的影响都是积极的。”〔6〕“在2000年到2005年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160%, 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仅增长10%,在这五年期间,对华出口占据了美国公司出口增长的 一半”〔3〕。关于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分析也趋于客观,认为“今天美国在中国所购买的绝大部分商品是曾经 从东亚其他国家购买”,这说明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本就存在,只不过是由其他国家部分地 转移到中国。而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的增加是与外资(主要是亚洲)在中国生产领域投资增 加相一致的。相反,受益于对华贸易,“美国对亚洲地区的贸易赤字与1985 年相比实际上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至于所谓中国出口商品过剩导致其国内工人失业问题 。这是由于美国生产率提高,以及美国就业结构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等原因造成的。 他们在对华贸易逆差的分析中,虽然 掩盖了美对华高技术产品控制与禁运这一重要原因,但美国对中美贸易纠纷趋于客观、理智 的分析,充分说明了中国市场、对华贸易对美国的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对客观存在的经 贸矛盾,中美积极推动经济战略对话加以解决,也表明了双方的建设性态度。所有这一切, 预示着双边经贸关系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经济关系发展必然加强相互依赖,有利于双 边关系稳定。
  中美军事关系的矛盾集中在所谓中国的“军事威胁”上。适当增加军费开支,实现国防 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我军更好地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使命,既是中国正当权益 ,也是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客观要求,不容指责。且中国的军事战略方针是明确而一贯的 ,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但由于“美国的战略是阻止任何国家企图建立超过,甚或 是与美国权力势均力敌的军事能力”〔1〕(P62)。 一些鹰派人士就此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认为“在主要的和正在出现的大国中,中国具 有强大的潜力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拥有战区破坏性军事技术很快能够抵消美国传统的军事 优势”The term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is a reference to asymmetr ic warfare.。实 际上,美国“中国威胁论”散布者主要是代表军工集团利益的人士别有用心的夸张之辞。持 客观立场的研究者与机构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们承认中国增加军费、加强军力是中国的 自然要求。以下关于中国军费开支与使用情况的相关观点引自:陈雅莉:“中国 军费高增长,华盛顿关切却不担心”,《华盛顿观察》周刊2007年第9期,2007年3月14日。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说,“中国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越有利 益,军力越需要扩展。一个大国必须有权力参加保护自己利益的安排。按照目前的国内生产 总值(GDP)和世界利益,中国应该具备一定能力保护自己,尤其是能源通道。”关于中国 军事增长幅度较快的问题,美国独立研究院和平和自由中心主任伊万•伊兰德博士说,“已 经有很多年来,中国军费保持高增长率,但是这同中国历史上军事预算拖欠过多有很大关系 ,中国目前在做的就是填平以前的欠账”。克里恩认为,中国有十八年中经济发展但是军费 未长。关于军费使用方向问题,他们认为,一方面是军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是军 人工资、养老金和福利吃掉了军费上涨的一大部分,而且“中国军队在军事装备的投入在军 费比例是整个(亚太)地区最低的之一”。至于中国是对美国构成“威胁”的问题,伊兰德 博士认为,“我不觉得中国军费的大幅增长是对美国的一大威胁。美国距离如此之远,而中 国被美国盟友和在亚太的军事基地重重包围。如果说到对美国威胁的话,至多是对美国过分 延展的防务范围有一定威胁。”著名智库兰德公司也认为,由于中国肩负着维护统一的目标 ,任何军费增长都不是对美国的直接威胁。关于中国对地区构成“威胁”的问题,他们也注 意到中国同亚洲邻国的交往中是在向后退,通过签署协议解决边界纠纷,在海上也不是咄咄 逼人。伊兰德认为美国对中国的军费增长不断制造“噪音”是因为华盛顿有太多利益集团得 益于美国军费预算的增长,中国只是那些希望政府投资建造极端昂贵和复杂的‘大票’武器 装备的利益集团符合逻辑的敌人。除了上述机构与研究者外,美国在2006年四年一度的国防 报告中也承认,“美国对中国而言,拥有空中、太空和海上优势。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 ,军事‘平衡’是明显地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国。”〔3〕在这些研究、分析背后,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即认为中国的军费开支不够透明,军队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尽管如此,他们向美国政 府提出的对策是,美国应该调整其势力范围,给新兴的中国这样的大国一点发展空间,“避 免误解和有助于建立更加稳定、繁荣的亚洲”〔3〕。这些客 观的分析与对策对维护中美军事关系的稳定具有建设性作用。
  再次,从两国的决策层与民意基础看,双边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是可以期待的。中国 政府和人民对美国的政策是稳定的,即坚持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坚信美国人民是友好爱 好和平的。美国也承认,“中国外交是长期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3〕。 并愈益客观地承认中国在地区与国际事务中的建设性角色。从美国决 策层看,无论是什么派别主导决策,认为美国在中国具有重要利益,中美关系重要的始终保 持在一个很高比例,并坚持以保持美国霸权的前提下避免双方走到战争边缘甚至兵戎相见。 美外交关系委员会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是一贯的,“政府执行的对华政策框架与以往任何政 府的对华政策并没有很大的出入。也正是这一思想指导了过去六届政府的对华政策,那就是: 只要中国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不退回到民族主义的牢笼,那么中国的存在对亚太地区的稳 定与安全是有利的,对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也是有益的。”〔4〕这虽有把中美关系出现问题归咎于中国的企图,但也表明了其政策的稳定性 。再从美国民意来看。美国政府是受民意、特别是利益集团影响较大的国家。这些所谓的民 意,或是为了局部的、行业的、短期的利益,或是所谓的宗教、人权问题影响政府决策,是 造成中美关系出现波折重要原因,不容忽视。但就双边关系大局而言,美国的民意却是稳定 的。2002年有80%的美国公众支持与中国保持外 交关系,71%赞成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7成以上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在未来十年发挥更大 作用。他们基本上倾向于对中国实行接触政策,而不愿意主动与中国为敌。在台湾问题上, 虽然认为在台湾有重要利益者不在少数,但支持出兵保护台湾者只有3成左右。有研究者认 为因“台湾对美国没有重要战略利益”而应放弃台湾。对中美出现的分歧与矛盾,多数主 张区别对待。相对一贯的政府方针与稳定的民意虽然不能消除中美矛盾,但却为防止双边关 系激化相对稳定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纵向考察中美关系发展史和横向分析大国双边关系现状与特点,中美关系持续 稳定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首先,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发展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预示着双边关系稳定 发展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一是大国冲突所引发的灾难要求中美力避矛盾激化,维护双边关 系稳定。大国争夺诱发的两次大战无论是对战争发起国还是整个世界而言,都是深重灾难。 汲取两次大战的教训,加之战后大国核战争难以预测的灾难性后果,使得防止战争、避免历 史悲剧重演成为大国的重要责任。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作为当今世 界公认的大国,对维护和平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中美不战 。二是中美关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能够防止中美再战。从积极方面看,中美没有刻骨铭 心、无法治愈的历史仇恨,相反中国人民对美国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以及在双边关系正常 化后在改革开放初期所给予中国的援助,还是深怀感激之情的。这说明双边具有稳定发展的 历史基础,对防止因历史仇恨而诱发民族情绪、威胁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消 极方面看,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确实做过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国 主权的事情,中美出现过一般性的分歧、矛盾,冷战,突发性冲突或危机,间接军事对抗, 乃至直接的军事斗争——抗美援朝。可以说,除核战争以外的几乎涉及国家间矛盾与冲突所 有形式、层次,都在中美间出现过。这虽然在双边关系上留下了阴影,但正是经历了较量与 斗争,客观上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提供了借鉴。一方面表明,中国在事关国家主权的原则性 问题和核心利益方面上是不会妥协、让步,不惧威胁的,另一方面表明,任何针对中国的非 建设 性政策、方针,都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中国发展与强大是不可阻挡的,也是不可战胜的。 尤其重要的是,中美在汲取了抗美援朝的教训后,实际上达成了相互克制与规避的机制或者 说默契。 朝鲜战争更是表明,在中美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美军尚且打不赢。今天美 国虽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军队,但我国综合国力和军队现代化水平也绝非抗美援朝时可比,两 军差距明显缩小,美国以军事手段阻挠干涉中国统一大业的可能性也随之变小。三是两国 间始终保持防止因误判而导致双边关系恶化的进行接触与沟通的渠道。新中国成立后,两国 虽然因意识形成分歧而陷入冷战,但双边的接触与沟通并没有中断,中美日内瓦会谈,华沙 历时十多年多达136次的大使级会谈。两国关系正常化后,双方的接触与沟通逐步从秘密的 、非正式的形式走向公开化、正规化、多元化。六四之后,美国虽然一度对中国进行制裁与 禁运,但双边接触的渠道仍然是畅通的。中美关系虽然不时出现波折,但双方都没有采取极 端的措施,更没有关闭对话的大门。
  中美关系史揭示了双边关系具有如下特点:中国始终从双边关系的战略全局谋划对美关 系,出现矛盾与分歧时,坚持有理有节、斗而不破的方针,使双边关系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而自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对华政策也有一条主轴,那就是“接触”。尼克松以来的美 国政府虽然在对华政策上的侧重点不同,从没有改变对华的“接触”,即使有时会出现较大 偏 离,甚至对华制裁,但经过理性思考,又会主动向“接触”的主轴靠拢。“自从尼克松总统 打开中美关系大门以来,美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战略上,都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中国也是 一样。”〔3〕基于这样的结果,美国也意识到其霸权战略的局限性,并开始重新检 讨对华战略方 面的不足。虽然美国对华战略是使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使“北京愿意接受美国关于稳 定世界的看法。也意味着中国国内政治的自由化,以及作为一市场经济国家其发展牢牢地着 陆在国际经济”,〔1〕(P63)“美国追求的战略集 中在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并寻找一种能够使最有利鼓励中国尊重美国利益和国际规范的途 径”。〔3〕“美国努力迫 使中国遵守美国的规范和价值,事实是已经激化了中美紧张关系”。〔1〕(P75)据此,“美国应该从现有信任的状况出发用一种更加积极的程 序接近中国”。〔3〕“美国需要加大投资图谋个使两国合作领域最大化和可能的冲突最小化”。〔3〕“美国必须追求连贯的政策使中国融入全球共同体,通过建立在利益汇合和潜在 的利益重合并缩小各种问题领域的分歧”,〔3〕“为了使中国进一步融入 国际社会,向中国根据国际安全,贸易和金融,人权规范改变自己的利益和行为提供最好的 希望,并鼓励合作解决两国共同面临的挑战”。〔3〕总之, “展望接下来一、二十年的时间,美国为了保护在台湾的民主而与中国冒险一战将是愚蠢的 地缘政治行为。实际上,无视理性,坚持美国应该冒与中国冲突的危险,阻止北京使用武力 统一台湾,除了得到一个掩藏的观点,即一个正在衰弱的美国打了一场阻止中国崛起的战争 外,一无所获”。上述虽然 多是学者的观点,但 美国智库对政策的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预示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其次,横向比较中美关系在所有大国双边关系中的真实性与成熟性,双边关系稳定发展 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从真实性角度看,在当今世界大国的双边关系中,中美对外战略决策 稳定性、自主性、独立性最强。从美国方面看,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是美国对外战略方针的 显著特征,但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美国决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强,受其他大国影响、左右的可 能性小。而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根据国际正义和我国国家利益制定对外 战略方针,不信邪、不怕压。因此,中美相互间的战略方针是各自最真实意志的体现,且无 利用对方针对第三方的需求。而在其他的双边关系中,欧、日等大国虽然被美国由伙计提升 为伙伴,但仍然难以摆脱美国的影响与控制,“美国已经控制和组织欧洲和日本,压制和遏 制俄罗斯和中国”Yong Deng, ibid.,欧、日的对华方针政策也就不可能 完全是他们独立意志的真实反映。素有强烈大国诉求的俄罗斯,由于其国力尚处于恢复性发 展阶段,其对外战略也或多或少是在美欧挤压下的无奈选择,不是其真实意志的反映。一旦 实现了国力振兴、社会整合后,后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谁也无法预料。中俄虽然建立 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并在地区与国际事务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但中俄关系主要由 官方推动,集中在政治、安全、能源领域战略关系,经贸关系却明显滞后,这既是中俄进一 步发展的“软肋”,也是中俄矛盾尚未充分展示的根源。随着中俄关系向纵深发展,经贸矛 盾必将增加。这方面已经有所体现,如俄国内已有人抱怨对华制造业产品出口减少,是中国 能源和资源的基地。尽管中俄战略基础是稳定的,但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大国主义倾向的俄 罗斯在后普京时代的出现新变数也绝非杞人忧天。就对外战略方向而言,近年来俄虽然表现 出对西方强硬立场,但其历史文化传统、地缘特征以及对西方的依赖性,使得俄罗斯外交战 略在其复兴与重新定位后而重新调整,进而对俄中关系产生影响。因此,在所有大国双边关 系中,中美的相互间方针、政策是各自最真实意志的体现。正是由于这样的真实性,使得中 美各个战略层次、各个问题领域的分歧与矛盾全面展示出来。这虽然会导致中美关系曲折发 展,但矛盾的性质与类别已经定型,充其量只是矛盾范围的扩展与程度的强弱而已,但双方 对对方的底线和处理方式已经了然于胸。正因如此,又导致了中美关系在大国双边关系中 表现出相当的成熟性。中美在各个战略层次、各个问题领域构建起了规范双边关系的成文、 不成文的制度、原则、机制,为防止两边关系激化提供了比较系统的制度保障。相比之下, 在其他大国双边关系中,或者是因为事实中存在的不平等地位,或者是因为分歧与矛盾尚未 充分展示,尚未建立起如此系统、全面,或体现平等国家关系的制度、规范,从而使得双边 关系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导致双边关系变数较大。而就中美关系而言,虽然双方竞争与斗 争在所难免,甚至会在特殊情况下出现逆转,但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景还是可以期待的。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Layne,China's Role in American Grand Strategy:Partner,Regional
  Power,or Great Power Rival?.
  〔2〕‘Excerpts From Pentagon’s Plan:‘Prevent the Re-emergence of a New Rival ’,New York Times,8 March 1992.
  〔3〕Sponsored by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U.S.-China Relations:An Affir mative Agenda,A Responsible Course,2007.
  〔4〕[美]沈大伟.美中关系的新稳定:原因与结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0期.
  〔5〕Bureau of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U.S-China Relations”,Washington ,D.C,April 18,2006.
  〔6〕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Is China a Threat to the U.S.Econom y?”January 23,2007,available at http://www.fas.org/sgp/crs/row/RL33604.pdf.
  
  Normal, Real and Predictable Relations between Major Powers
  ——A Forward-look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Sino-American Relations
  WANG Zhi-jun
  (Department of Army Political Work, Nanjing PLA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45, China)
  Abstract:
  Disputes and even conflicts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originated fro m the different national interests, are the normal reflection of the mutual inte rdependence of the two countries, and also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power transf er from the hegemonic states to the rising states. In this sense, they are the r eal experienc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or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All-round
  and ration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histo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maturit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in all th e big-state relations suggest that the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lationship is l ikely to remain stable.
  Key words: the Sino-American rel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ationality; investigation
  〔责任编辑: 阮凤平〕
其他文献
2005年是“护国运动”90周年纪念,作为护国运动的发生地,云南人民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护国运动90周年,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邀请云南省知名专家学者于2005年12月26日召开纪念座谈会。座谈会由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袁显亮主持,省社科联副主席江克、雷翁团、张瑞才及助理巡视员李丽珍出席会议。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孙时映副处长也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民族大学历史系谢本书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期刊
摘要:《独立评论》是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创办的一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政论性刊物。以《独立评论》为平台,一批著名学者对当时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乡村建设问题即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独立评论》周围的知识分子从研究中国乡村问题入手,思考中国经济发展之路,提出一些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并对当时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提出不同的看法,引起时人对乡村建设运动的质疑。综观这场关于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至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建立。日本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二战后开始大规模地建立,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已趋于完善。影响日本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仍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几方面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日本;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
期刊
摘要:云南禁毒工作20多年的实践证明,毒品是可以控制的,毒品危害是可以减少的。我们所面对的毒品问题的客观状况究竟怎么样?云南省乃至全国应对毒品的渗透和危害,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和策略,以达到禁绝毒品的最终目的?这正是本文要论证的主题。  关键词:禁毒战略;云南禁毒;“三大战场”;成功实践  中图分类号:C91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6)03—0036—08
期刊
摘要:旅游营销是旅游产品实现其最终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营销组合将会为旅游产品顺利进入和占领市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德国阿尔崴勒币通过旅游营销策略的制定,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内外部促销措施的实施,使其摆脱了困境,在竞争中求得了生存与发展,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营销策略;外部促销;内部促销;措施;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
期刊
摘要:在物权变动中规定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其意义非常重大,很多学者为此提出了各种保护第三人利益的规则,然而,笔者认为,它们实际上大多数只适用于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类型中,能实现的也仅仅是对原物权人之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显然有欠周密。因此,文章从区分现实中第三人类型和物权变动类型出发,提出了对第三人利益进行区分保护的思路,即物权变动相对人之第三人的保护规则应有别于原物权人之第三人,同时,依法律行为的物
期刊
摘要:“非人化”是现代主义艺术,尤其是各种先锋派艺术的一个根本特征,它根源于审美现代性之“自反性”悖论。对艺术“非人化”的美学阐释在不同的视界中折射出不同的内涵。勘察这种内涵差异之所在,有利于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现代主义;非人化;自反性;先锋派;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6)02-0127-06  西方现代主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所,北京 100875)摘要: 本研究运用2007年中国公民价值观调查的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和访谈资料,从养儿防 老观、老年幸福观以及福利消费观三个纬度探讨了现代社会下我国公民养老模式观念的变化 ,并分析了其价值观转变的原因。研究发现,当今我国养老模式是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 阶段。本研究最后从农村和城市两个不同区域层次定位了其养老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养老;传
期刊
摘要:2004年10月31日乌克兰举行了独立以来的第四次总统大选,这场选举被普遍认为是1991年以来东欧地区进行的最敏感的总统选举。亲西方的总统候选人尤先科和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由选举结果引发的争议在乌克兰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这场危机的产生不仅仅是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单纯是东西方地缘政治争夺的结果,同时它也是乌克兰国内历史、经济、宗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乌克兰;俄罗
期刊
摘要: 基诺族作为中国的山地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经济形式是以刀耕火种为主,采集 狩猎为辅的初级农业。在这种经济形态中,经济与社会是嵌合在一起的,经济活动与教育、 宗教、歌舞等形式不分彼此;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依据的是互助,互惠互利原则。然而经 过人民公社化,特别是经过山地、林地制度改革和引入市场经济之后,基诺族的经济和社会 文化的嵌合关系被打破,经济变迁与社会文化变迁不再同步。基诺族的经济形态由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