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象牙刻绘“蹴鞠图”笔筒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筒,作为书斋几案上必备的文房用具——盛笔之容器,历来受到人们的珍视和喜爱,而雕琢精美、形制各异、大小不等的笔筒,更是备受文人雅士的赏识与推崇,笔筒的质材分许多种类,有牙、角、竹、木、陶、瓷、青铜、金银、玉石等,形制有方、圆、矩、扁、菱、梯等各状,大小亦有超高超大、一般适中或袖珍迷你之分,而筒上雕琢的图案、诗文则更是千奇百异、令人欣喜,要在附庸风雅、抒情明志。
  象牙质地细密湿润、品位高贵,属雕刻之品的优良材料。据我国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中可知:我国的牙雕制品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史记·微子世家》中载“纣始为象著”,但当时的象牙雕饰活动仅仅局限于装饰之用的生活之品,如:象床、象簟、象琪、象栉、象扇、象笼等。封建制度健全后便出现了象征权力的象笏。到了文化繁荣的唐宋时期,又出现了配合文房四宝而产生的文房用具——象牙笔筒;并且能将高超的牙雕技术与文人书画相结合,成为装饰书房的高雅饰品。
  宋代象牙雕刻“蹴鞠图”笔筒,1973年7月10日由安徽省长丰县下塘公社龚姓村民出售,现归安徽省博物馆珍藏。
  笔筒色泽略黄、形呈圆筒状,无底。口非正圆,直径10.9~11厘米。筒高因截裁未齐而略有不等,约16~16.2厘米。
  筒上所刻图案为:凉亭之外、平埸之上,中间置足球一只。有四人身着短衣、脚蹬皮靴,以同一姿势体态立于场地四角,作随时准备起脚踢球之状。另有一人身穿官服、站立一旁,正对其他四人评说指点,似为球场裁判。场上所有的人物均动作认真整齐,表情严肃紧张,呈现出一派浓厚的足球赛场气氛。背景为山崖之下:有四廊曲折、凉亭高立,古松参天、草地平坦。亭前台阶层递,树下石凳低置。近处片石成岗,峦坡依山延绵。透过高低错落的岗峦、树木,可清楚地看见中景为林荫之下、青草地中,有一贵族娱乐、健身之所——足球场。
  图以线雕和毛雕两种手法并用雕琢而成,线条清晰、画面洁净。留白之地象牙纹路清晰可见。其用小斧劈兼竖披麻皴法作坚硬之山崖、界尺标划直线作高大稳固建筑。树木草叶刻画自然鲜活,显得生气盎然、郁郁葱葱。人物形象细腻传神,衣纹线条飘逸流畅。
  着色用火烙之法为之:山体填深褐、树草染石绿,服装晕朱彩、房屋划线留白。色泽怡人,格调古雅。精细的雕工和生动的画技相结合,从而形象地刻绘出一幅宋人蹴鞠(踢球游戏)的画面。为研究我国古代体育运动史及世界足球的发展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由于大量丰富的文史资料和出土遗存、传世文物的证实,国际足协会已公开确认了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而宋代牙雕“蹴鞠图”笔筒,则正是中国古代足球运动发展到高潮时期的产物,它再现了当时社会人们倾心投入于蹴鞠赛事的紧张场面。
  工匠们敢于创意将激烈的蹴鞠比赛场情刻绘于不善体育活动的文人书房用品之上,说明了宋代人们对足球的热爱程度丝毫不亚于对文房四宝的痴迷:擅长舞文弄墨的文人骚客们,同样也可以踢得一脚好球;日常生活中除了琴棋书画、文蹈武略外,蹴鞠也是一种高雅的风尚。值得朝野人士趋之若骛,甚至将其用作进身的台阶。
  即使是在八九百年后的今天,当德国足球世界杯大赛进行之时,此笔筒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被荣幸地选中赴德国参加《世界古代体育游戏展览》,以配合大赛的宣传活动。通过它无言陈述,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够了解足球及其悠久的历史。它也是我们今天研究人类足球运动发展的实物见证,因而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宋代的蹴鞠运动
  
  宋代城市非常风行蹴鞠之戏,并且出现多种玩法。其分有球门和无球门两种:不用球门的可单人自打或自踢,有球门的可多人分组队对抗比赛。多趣灵活的玩法、轻松愉快的运动,使朝野上下竞相参与、无人不爱。《宋史·太宗记》载“太宗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近臣蹴鞠大明殿”。真宗在位时期,进士柳之复为巴结嗜好足球的宰相丁谓,而顶着足球进见,无论行走跪立,球儿如胶粘躯、终日不坠。表现了其善于运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身体不同部位控制球体的高超技艺,因此得到赏识。王明清《挥尘后录》中亦记载了高俅因陪宋徽宗踢球而当上了殿前都指挥的高官。此二人的原型被文学家施耐庵借鉴,描写为《水浒传》中因踢得一脚好球而得到徽宗赏识、从而平步青云的奸臣高俅之形象。由于足球运动的普及和朝廷的重视,使宋代社会上出现了《蹴鞠图谱》(汪云程)、《蹴鞠谱》和《事林广记·戊集》(陈元靓)等专门记载和介绍足球运动的书籍。在这些书中记录了许多专业术语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它有着使人“精神爽、消长日、度永年”、“健体安身可美”、“肥风瘦痨都罢”、“善诱王孙礼义加”等作用和“得以消闲永日,运动肢节,善使血脉调和,有轻高健体之功”。由于宋代足球运动规模的扩大和生活化,广大的足球爱好者自发组织了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齐云社”、“圆社”,进而发展为全国性的踢球组织。影响之大可谓深入人心,一时蔚为壮观,以至历史文献上屡屡记为“天下称圆社”、“风流无过圆社”、“青春公子喜,白发士夫怜;万种风流亭,圆社总为先”。足见蹴鞠运动在当时受人们欢迎的程度。宋代的足球从射门比赛向灵巧和控球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制球工艺的提高有很大关系。据载:此时的足球已从八片皮瓣组合改进为十二片皮瓣组合。“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密砌缝成,不露线角”,“碎凑十分圆,正重十二两”。制球工艺的改良不仅促进了踢球技术的精进,也反映了社会需求的情形。
其他文献
粉彩,创始于康熙晚期,鼎盛在雍正、乾隆时期,它是在彩料中掺入了一种含砷的具有乳浊效果的白色彩料——“玻璃白”,有意减弱了色彩的浓艳程度,使色调更为温润柔和的彩瓷新品种。康熙晚期,粉彩瓷器初创,数量不多。雍正一朝,粉彩瓷器的烧造数量和工艺水平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至乾隆朝,由于弘历皇帝本人的格外青睐,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的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宫窑粉彩瓷器的制作,在保留中国陶瓷艺术精华
期刊
一种器表带有细致刻纹的青铜器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云南青铜文化被世人所知晓,一直要到1956年晋宁石寨山“滇王金印”的出土。随着时光的推移,在考古工作者辛勤努力之下,两千多年前古滇王国的真实面貌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从战国到西汉短短的几百年间,滇人用高超的技艺为我们留下了一段雄奇瑰丽的青铜史诗。滇青铜器以它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青铜艺术的殿堂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滇国故地——滇池畔出土的众多的青铜器物中,
期刊
宋琨的作品《It’s my Life》和与之同名的个展样,成为了在悉数过去的2006年众多艺术家个展及作品时,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视觉盛宴。  《It’s my Life》由三百六十五幅架上的布面油画组成,该作品的创作从2005年6月26日到2006年6月26日,历时整整年,在等大的画布上,艺术家每天描绘张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或是心灵中的瞬间。对于宋琨来说,她将每天要画的空白画布,定义为段空白时间,想
期刊
王显诏(1901—1973),潮州人,早岁毕业于上海大学。祖王洪,又名春澥。清未曾任高要儒学教谕,富收藏,以精审见称。据苏庚春先生言,今广东省博物馆以及广州美术馆馆藏之书画,有不少系王春獬日藏,凡钤“春澥审定”之章,均为较精者。显诏二十八岁以《潮州胜景》五帧入选“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哈少甫、王亭见之,叹日:“此今之石田也”!并为之亲订润例。显诏旧藏有沈石田山水长卷,为石田游杭揽胜之作,后归长汀康
期刊
2006年秋的钱币拍卖,被认为是出现了近八年来最炙热的竞买场面(相关文章请参阅本刊2007年第1期)。而这个“最炙热的竞买场面”与当时的三场钱币专拍密切相关。嘉德的古钱、金银锭、金银币专场总成交1447万元,成交率72%,“李安深收藏、纸币”专场成交率89%,成交额812万元。而诚轩邮品钱币专场,创出总成交额2462余万元、成交比率71%的成绩。  三本拍品图录里实在有不少内容值得我们去细细重温和
期刊
黄宾虹艺术博大精深,难以言语表之。用黄宾虹自己的话说:“至于道尚贯通,学贵根柢,用长舍短,集其大成,如大家者,识见即高,品诣尤至。阐明笔墨之奥,创造章法之真,兼文人、名家之画而有之,故能参赞造化,推陈出新,力矫时流,救其偏毗,学古而不泥古,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一代之中,曾不数人。”可以说,当代艺坛、黄宾虹为“曾不教人”之一,当之无愧。欲窥其艺,可谓难于上青天。适浙江省博物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氤
期刊
近现代书画推国际友人藏李可染作品    中国书画共分为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三个部分。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集合了书画名家的997件拍品,特别推出了三件李可染山水画风格成熟期的作品,分别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49cm×69cm)、 《粤中所记》(66cm×44cm)、《黄山烟霞》(83cm×50cm),均属“李家山水”的代表作。这三件作品是我国知名国际友人索尔爱德乐夫妇的
期刊
本次拍卖除张大干专场精品外,佳富还精选了二百多幅近现代及当代名家的精品,近现代书画名家有徐悲鸿、黄宾虹、虚谷、吴湖帆、朱屺瞻等,部分画作曾有著录,流传有序。其中近现代画家高剑父、高剑僧的画作大且精。还有傅抱石的《二湘图》、齐白石的《秋味图》、吴昌硕的《黄金果》等批画作。此外,佳富还选了批当代教授的画作,如杜炜的白色山水四屏,刘钦栋的《千禧早春》、《冬》等,这些作品有些曾参加过大型展览,或有同类作品
期刊
“灶下翁”是书画家吴子复先生(1899-1979)的别号之一。1959年中秋吴先生自刻白文印“灶下翁”。(图1)关于“灶下翁”的来由,见诸文字者有二。一是吴先生在致堂弟的信中说:“我自去年六月始,家务缠身,每日两顿必须自行动手。一切学问事不能兼顾,因自刻图章曰‘灶下翁’以自讽也。”二是赖少其(1915—2000)在致信黄小庚时也有谈及此事。(图2)信中说:“小庚同志:谢谢你赠我《野意楼印赏》,阅你
期刊
彭睿壦是明清之际岭南的遗民书画家。他和当时很多不愿事奉新朝的艺术家一样,屈身荒野之中而矢志于书画,孜孜本矻矻,在动乱中留下任后人评说的、反映其真正性灵的艺术佳构。他一生默默无闻,生平事迹几至湮没无闻,但其书画却极具艺术价值,让后人透过其凝聚生命意志的笔墨,直可洞悉三百余年前那段饱含血泪与无奈的多事之秋。  彭睿壦(“壦”一作“埙”,读xun),字闻自,一字公吹,号竹本,别署龙江村獠、江邨余子、竹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