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满天下端着碗,喜勤不喜懒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2hy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满天下端着碗,喜勤不喜懒。”这是今年已经80岁的奶奶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无论到哪里工作生活,人们都会喜欢勤劳的,而不喜欢懒惰的。奶奶年轻时可谓村里的“拼命三娘”!爷爷常说:“你奶奶是一年365天,恨不能干366天的活,总是忙忙碌碌,有做不完的事情。不过也正如此,咱们家才能过得这样殷实。”话里满是对奶奶的赞许。
  我奶奶嫁给我爷爷的时候才20岁,婚后两年,赶上了“人民公社”的时代。1958年,国家实行“联队联社”政策,爷爷村里也根据要求变成“集体农庄”,搞起了生产队。
  人民公社实行“挣工分”政策,记录员根据社员每天劳动量记工分,到了年底,生产队会计会核算出社员总分数,再根据生产队一年的总生产量给家庭分红。一般来说男人记10个工分,女人记8个工分。爷爷在村大队当会计,可以算10个工分,奶奶每天既要照顾公婆,还要奔去田里。曾经在娘家受娇宠的闺女变得勤快麻利,日子也还过得去。
  后来爷爷奶奶有了两个孩子,负担重,便开始分家单独过。孩子小工作又忙,奶奶常常是饿着肚子赶回家里喂孩子,拿张干的玉米煎饼在路上吃。因为爷爷是会计,算工分的时候,有的人就不服气:“脚都没沾泥,工分就挣走了,就是‘白食工’!”奶奶听了这些话,心里恨恨的,只有她心里明白自己单独干农活有多累,每每看到夫妻搭伙一起扛麦子,她却背不动,只能气得在心里干哭。后来咬牙告诉自己:“女人也不比男人差,只要我手脚勤快,总不会饿死!”于是,奶奶每天都拿出挣“10个工分”的干活热情,让一起干活的男同胞都刮目相看,经常对爷爷说:“你们家那位可真能干!”
  到了70年代,爷爷的会计职位被人顶替,没办法只好去上海找出路。近两年的时间,奶奶一个人在田里拼命,她1.6米的身高,从来没有超过90斤,到现在也还是瘦瘦的。奶奶的辛勤是有回报的,到了年底,家里的成绩并不比别人家差很多。这样勉强温饱的生活一直到1980年结束。之后土地承包给了个人,计工分成为历史。现在,奶奶在县城生活,日子很休闲。回老家的时候,大伙聊起往事,奶奶就会感叹:“现在享福了,也是年轻时的辛勤换回来的啊!”
  如今,我即将要走上工作岗位了。家里人也会对我说:“工作勤快些,到哪里都会招人喜欢的,像你奶奶似的,肯定能有回报。”
  (王春元)
其他文献
当综艺真人秀节目来越多,一张张明星脸堆满诚意地晃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电视观众或者说深度猎奇爱好者来说,你会不会觉得太幸福了呢?曾经一睹明星芳容多难啊,而现在你不但能拿着遥控器选择到底看他们当中的哪一个,更能看着他们在真人秀里拼尽全力讨你喜欢。这样的真人秀节目简直太懂人心了吧?  不,人心其实也没那么好懂的。  当明星在屏幕上过度表演,当我们的好奇心在屏幕下被过度消耗,好荒谬——一种
期刊
前不久,网络上曝出广西某学校“差生班”的课堂上“老师台上授课、学生桌下炒菜”的消息令人唏嘘,更有调皮捣蛋的学生连班主任都敢打。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热议。  @独立评论员周周 面对如此荒唐行为,给学生贴上“差生”标签的学校反而更需要反思。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为人和明理。当前,我国部分中小学有依据学习成绩优劣划分班级的现象,这种分班方式把学习水平相
期刊
尽管微信越来越普及,但有多少人留心观察过微信的登录画面呢?江苏“小高考”的地理试卷上,就考到了这张图。“考题里看到这张图,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虽然自己也有微信,但是真没有想过竟然会成为考题。”南京一所高中的高二学生小文如是说。而请考生作答“这是几月份拍摄的”,更是让不少网友感叹“给跪了”。  @独立评论员周周 看到这样的题,该思考的不只是考生。为什么现在的学生甚至是成年人会看天气预报,却不会读卫星云
期刊
“在听课环节,像数学、物理这一类的课,听课的时候我特别认真,到了课后,80%我都能背出来,我还要演算一遍。”  “学习的每个阶段后我都及时总结,将定理用我的话描述出来,加深理解。每一章我都要总结出它的精华,它的最主要的思想是什么,我要抓住它。”  与今天的很多中学生一样,在上大学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双聘教授陈予恕对于未来的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规划。他只是朦胧地觉得自己想当科学
期刊
乐山一中1300多名高一新生领到了4套新校服。不过,他们发现,这些校服都带有反光标志,灯光一照就反光。对此,有学生称学校是为了方便抓逃课的学生。当事学校回应称,新校服的确属于反光校服,但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交通安全。校服贴上反光条,再添“夜光”技能,校方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而订制了一批反光校服,照理说这样的教育意识理应值得充分肯定。然而事与愿违,反光校服的消息一经曝光,就遭到了不少网友的戏谑与调侃。
期刊
“如果你想邀请宋仲基一起吃晚饭,你会怎样说?”“如果伊中尉想问对方能否让徐上士听电话,她会怎么问?”“如果柳时镇想邀请姜暮烟一起看电影,他会怎么对她说?”最近,韩剧《太阳的后裔》出现在双十中学的英语作业里,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  @独立评论员周周 英语作业中出现这些内容,的确让人眼前一亮,惊喜不已。将影视剧人物融入到英语作业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学习压力,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教育的创新
期刊
我爸是个70后,从他的生活经历来看,活得真是潇洒,总结起来就是“享受现在,及时行乐”,这和我爷爷奶奶的观念有很大出入。我奶奶如果有10块钱,只会花2块钱,剩下的8块钱一定会攒起来留着意外之需。但我爸却完全不同,有10块钱,他能花8块钱,甚至全部花光,他总是说:“钱是挣来的,不是攒来的。”我爸能有这样的生活态度,主要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他是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人。  我爸20岁就跟着木匠师傅学手艺,
期刊
回想我的生活,发现我的家风虽然没有文字表现出的那么直接鲜明,但当我回头来看时,发现原来它一直潜藏在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从我降临在这个家庭,就自然的接受了第一个家风——沿袭家族的姓氏,这是从古至今的传承,是家族的根源,所以姓氏就是我的第一个家风。在我小的时候,直接影响着我成长的就是家庭的环境,在这个带有家族韵味的家庭中我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家族的家风,这也影响着我的未来生活。  小时候,我们都知道
期刊
也许,你对“家风”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仿佛只存在于一些影视剧中,每每提及总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  关于家风,不管是一个词、一句话,还是几句格言,都承载着一段关于家庭的记忆。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等闻名于世。  家训的初衷是端
期刊
生命是“1”,它是任何事情的基础,没了生命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我的爷爷小时候生活很苦,虽然没有像电影《1942》里那样惨绝人寰,但他童年的经历说出来也足够把我惊得目瞪口呆。从叔叔们告诉我一些关于爷爷的童年经历中,我真正了解到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民遭受的苦难。当面对天灾人祸时,人类所爆发出来的求生意志是非常惊人的。  爷爷的爸爸,我的太爷爷在家里排行老二。在封建社会里,父母的遗产大部分是老大继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