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通过语文教学培养的语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人的终身发展,因此学好小学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量的实践证明,要学好小学语文这门课程,首先要解决的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好语文课、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方法探究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转化的重要因素。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形成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才是内因,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内因积极主动时,教师的教才能延续下去,才能让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技能和本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打破思想的桎梏,确立教与学关系,明确课堂关系,把学生的学放在主体地位之上。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普遍用“满堂灌”的形式统一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让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成了基本教学的办法,学生的学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没有主动地参与,更谈不上乐学、想学,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狠狠地甩在一边,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的状况。现代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学必须完成“三维目标”,即“掌握知识与技能;注重方法与过程;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生本原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等。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生本原则”的基本内容。确立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孩子个性得到张扬,实现人生价值,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创设美好情境,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或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不遗余力地想方设法地去学习去钻研,会坚持不懈,直至取得成功。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也是如此,这样的道理显而易见,众所周知。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手段,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课件,演变知识的发展形成和前人总结的过程,揭示知识中蕴藏的科学技术和哲学道理,拉近古老的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利用知识,懂得科学道理,感受成功的喜悦,产生探求无穷知识的冲动。例如上《记金华的双龙洞》前,我问同学们,寒暑假里,你们出游过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旅游景点的导游怎么样?是电子导游还是机器人导游或者是真实的导游?顿时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争先恐后地发言……等学生在小组内发言完毕,我话锋一转讲道:今天我给同学们请到了一位资深导游,他能带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景点旅游!听到老师这么一讲,同学们惊喜万分,东张西望,寻找导游,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我说: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浙江金华美丽的双龙洞景色通过视频缓缓播放,播音员标准的普通话朗诵紧紧配合着大屏幕上随景色出现的叶圣陶先生优美的文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美景一一展现,同学们尽收眼底,兴奋无比。观看完毕,我便逐一提问:大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请你们在小组内议一议。这时,课堂气氛更浓厚了,同学们也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过程。
2.提示问题,领路引导
问题是思维的导线,好的问题不但能让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用巧妙的问题引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预设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有启发性和开放性,不应该设置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的思维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经过思考产生不同的答案,发挥个性特点,拓展思维空间,同时用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曾经指出,學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学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经过思维活动,而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更要经过反复思考,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库存才能做到,这样学生就在思维中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充分享受了获取知识的过程。
总之,语文课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创条件和鼓励探索,引领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45.
[2]余映潮.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08:19.
[3]张敏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之道:统编本教材教学方略[M].宁波出版社,2018-08:56.
作者简介:孙云平(1972.09—),男,汉族,甘肃武山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编辑 王彦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方法探究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转化的重要因素。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形成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才是内因,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内因积极主动时,教师的教才能延续下去,才能让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技能和本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打破思想的桎梏,确立教与学关系,明确课堂关系,把学生的学放在主体地位之上。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普遍用“满堂灌”的形式统一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让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成了基本教学的办法,学生的学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没有主动地参与,更谈不上乐学、想学,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狠狠地甩在一边,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的状况。现代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学必须完成“三维目标”,即“掌握知识与技能;注重方法与过程;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生本原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等。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生本原则”的基本内容。确立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孩子个性得到张扬,实现人生价值,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创设美好情境,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或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不遗余力地想方设法地去学习去钻研,会坚持不懈,直至取得成功。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也是如此,这样的道理显而易见,众所周知。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手段,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课件,演变知识的发展形成和前人总结的过程,揭示知识中蕴藏的科学技术和哲学道理,拉近古老的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利用知识,懂得科学道理,感受成功的喜悦,产生探求无穷知识的冲动。例如上《记金华的双龙洞》前,我问同学们,寒暑假里,你们出游过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旅游景点的导游怎么样?是电子导游还是机器人导游或者是真实的导游?顿时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争先恐后地发言……等学生在小组内发言完毕,我话锋一转讲道:今天我给同学们请到了一位资深导游,他能带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景点旅游!听到老师这么一讲,同学们惊喜万分,东张西望,寻找导游,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我说: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浙江金华美丽的双龙洞景色通过视频缓缓播放,播音员标准的普通话朗诵紧紧配合着大屏幕上随景色出现的叶圣陶先生优美的文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美景一一展现,同学们尽收眼底,兴奋无比。观看完毕,我便逐一提问:大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请你们在小组内议一议。这时,课堂气氛更浓厚了,同学们也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过程。
2.提示问题,领路引导
问题是思维的导线,好的问题不但能让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用巧妙的问题引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预设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有启发性和开放性,不应该设置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的思维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经过思考产生不同的答案,发挥个性特点,拓展思维空间,同时用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曾经指出,學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学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经过思维活动,而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更要经过反复思考,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库存才能做到,这样学生就在思维中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充分享受了获取知识的过程。
总之,语文课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创条件和鼓励探索,引领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45.
[2]余映潮.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08:19.
[3]张敏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之道:统编本教材教学方略[M].宁波出版社,2018-08:56.
作者简介:孙云平(1972.09—),男,汉族,甘肃武山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