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贺岁时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45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贺岁片《桃花运》在2008年的电影市场上可谓是顺风顺水,从开机到首周末票房统计无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该商业性质极浓的电影可谓是颠覆了导演在观众心目中的细腻形象,那么她以身试法去碰触冯大导演的奶酪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关于《桃花运》的解读终将成为历史,但是作为曾经在电影史上出现过的一部作品,如果它能够给予我们思考那将会善莫大焉,因为它不仅代表导演的个人观点更是我们当下状态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贺岁片 爱情 女性导演 马太效应
  
  看过《桃花运》,第一感觉不是很好,对于马俪文导演的期待顿时走向了边缘。恨不得马上写一篇檄文讨伐这个并不年轻的女导演。事实上很多人这样做了,看了那么多关于评价这部影片的负面文字,有人甚至把它列入“最失望电影”。然而即便是这样,马俪文导演仍然自信地为她的影片打满分。原以为这是一种自我解嘲式的无奈:原以为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辩白;原以为这是一种不被理解的独语。于是我全副武装,准备投入大家的行列救全国观众于劫难之中,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马俪文的博客,她说“这场风云变幻《桃花运》,在我这,过了!”两个字“过了”,很是潇洒,顿时让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台上的小丑忘了下一个动作一样楞在原地。于是,再看一遍影片。我看到了导演的用心良苦:看到了大腕演员的倾力奉献:更看到了所谓影评家的不怀好意。这好比是主人向客人炫耀时无意间打碎了青花瓷,客人却在那里不停地道歉:主人说没关系只是赝品而已,客人却还在道歉因为他知道主人说了谎;主人又说这件事是我的错,在我这过了,我们还是好朋友,客人仍然一直道歉并耿耿于怀不敢再次登门。在电影的世界中,导演就是主人,他们拥有无数的藏品来展示给他的朋友们;客人就是观众,既然你是我的朋友你来做客,何苦要因为我的藏品的问题而自责呢?这种自责更趋向于自寻烦恼,主人都不在乎的事情客人即便做再多也不会更改这件事情的结果。所以,我加强了武装,因为我将投入更加激烈的战斗!
  首先还是从影片本身说起,无非也就是些叙事结构、故事情节之类的话罢了。熟悉电影的人都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曾经有一场关于“谢晋模式”的全国性大讨论:并且即便是不熟悉这场论争的但是对电影感兴趣的人都会在今年十月十八号以后对此次事件有所关注。我要说的是正是因为这场讨论,才使我们中国的电影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这场大讨论几乎影响着以后几代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因为类型片的成功是电影作品成功的最佳标志。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体制下,电影决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甚至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紧紧地与其他姐妹艺术甚至是经济、管理这些完全不同的学科范畴相关联。所以把“贺岁片”看作是典型的商业片类型片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既然如此,那么它的创作者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也必然会像聪明的商家那样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从而生产出广受欢迎的产品。该片的结构是简而甚简的,无论是专业电影人还是电影爱好者还有那些并没有观影需求但是随众的群众都可以领会影片要讲述什么。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讲,该片几乎没有普洛普、格雷马斯、托多罗夫等的任何影子,因为影片没有交代开头没有设置结尾仅仅是平铺直叙地发展情节。所以要讲清楚这部影片还需从情节入手,然而,情节又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故事。“故事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一件事情发生了以后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情等,发生的事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仅仅是时间先后的关系。情节虽也以时间顺序叙述但它更强调因果关系。”福斯特曾经有过关于情节的命题,被学者称作“情节因果率”,它包含有两种情况:一是强调人物性格形成的前因后果或者叫做人物性格的发展轨迹:二是只强调故事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以情节取胜。显然《桃花运》属于后者:邬君梅和葛优的故事明显没完,电影里有个镜头暗示了原来可能的结局:葛优接到电话虽然没接,但显得充满愧疚。耿乐最终接受了梅婷“先婚后性”的观念,算是面对传统道德的浪子回头。为了挽救失足中年人郭涛,服装店老板元秋变卖了家产心存感激:为了帮富二代段奕宏度过经济危机,小白领李小璐放弃了原来收入颇丰的工作翘首等待;为了让被开除的厨师李晨重新上岗,真正的大老板宋佳干脆暴露身份为酒店注入大股。而范冰冰“丑女”打扮作为受害者的出现也为该片增色不少。大凡从女人出发,又沿着贺岁片这种经典中国式类型片路子走的电影,最逃不开的就是爱情。《桃花运》“在劫”因为它是首部由女性导演拍的商业贺岁片,一部,何以跟十年贺岁较劲《桃花运》“难桃”因为它很大方,一下子给了五个女人五段爱情。爱情,对于女人来说,永远是心伤、泪流、回忆。马俪文给了不一样的答案:爱情可以完美可以永恒。
  这就引出了本文的第二个方面,跳出电影来看,《桃花运》作为“2009贺岁第一片”是大有其存在价值的。“在劫难桃”是戏谑,但仔细想想现实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叫喊着“创新”,可是一旦有新事物出现的时候大家中的大部分却在喊“停”!原因归纳大致如下几点:第一,这是一部由女性导演拍摄的影片。但是否把它归类为“女性主义电影”为时尚早,不过首先可以界定的是这是一部站在女性的角度拍摄的影片,并且五男六女的角色搭配,这多出来的一个女人恰是导演对于情节的巧妙安排。男与女,欲与情,古今中外这个话题总是讨论不完。电影《桃花运》要做的就是给观众制造一个美梦,你做不做,醒不醒都没有关系。而真的能沉浸在这个所谓“桃花梦”里的还是以女性观众居多,而另一部分没有沉浸其中的女性观众,则经由这个梦走到并沉浸于自己的梦里。这样看来,《桃花运》的女人缘集导演、情节、观众于一身,完全可以把它归为“女性主义电影”,这在中国十年贺岁片史上尚属首次。第二,这是一部由葛优当配角的贺岁片。冯导的言论想必都知道,但是我们更清楚葛优首先是一个演员其次才是一个某人的专用演员,更何况,在1998年之前葛优就已经是演员了。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葛优现在是大腕,但是看看《桃花运》中的任何一个演员,他们又何尝不是响当当的明星,“在冯小刚的电影中,除了葛优作为御用演员外,其它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无一例外的沿袭了‘出镜率高、曝光率频繁、名气胜、有强大观众号召力’的特点”。应该说,从一开始商业片的性质就决定了其启用演员的影响力度,从这个角度来看,马俪文选择演员并没有选错,让葛优当配角是剧情所至而非她无法驾驭,更何况在《天下无贼》中刘德华亦是“绿叶”。第三,这是一部女性拍摄的贺岁片。从1998年开始,贺岁片作为一种类型片被引入国产电影的制作机制,其中以冯小刚的作品为最为出名。“这个贺岁片上一路走来的中国第一个商业导演赢得了无数的票房神话,曾几何时,他甚至是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强心剂。”冯小刚凭借它连续四次轻松地抢回国内市场,除《甲方乙方》的票房在1000万元以上。其它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和《大腕》均在3000万元左右。票房所得甚至不亚于进口大片,激活了国内市场,并创造了一种品牌效应。在冯小刚掀起的贺岁热潮中,大量国产影片争相贴上“贺岁”标签,在岁末年初成功地将观众吸引进久违的影院。贺岁片为低迷的电影市场注入了生机,也闯出了一条使中国电影摆脱危机走出低谷的新路。但这只是贺岁片初期的表现,现在经过十年的发展,其体制早已完善,其艺术形象早已定格,其模式早已成型,殊不知直到现在美国还在沿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部片”模式,那么一个女导演同样拍这样的一部商业片又何错之有?据统计,《桃花运》首周末的票房达到了2000万,应该说是成功的商业运作,马俪文导演对此表示满意并且把它当作商业片的代表作。
  观众的众口难调和评论家的过分苛求让我想起了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先生的“马太效应”学说,马太效应的奥秘在于占有资源的多少,当你的资源很多时,马太效应会为你服务:如果你的资源很少,就难免被这一法则压在下面。显然,冯小刚是大部分资源的占有者即便这种占有是无形的。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因此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虽然无力更改它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至少不要去纵容它。我国的电影好不容易才迎来今天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应该向国际靠拢直至领先还要创新而不是一味地自相残杀,所以请给女导演们一个机会。关于《桃花运》的解读终将成为历史,但是作为曾经在电影史上出现过的一部作品,如果它能够给予我们思考那将会善莫大焉,因为它不仅代表导演的个人观点更是我们当下状态的真实反映。“多年来我苦苦坚信,在时光之中,会有最出人意料的发现。”发现,存在于生活并且在时光中为我们创造一个又一个惊喜,从而带来收获。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黄金时段“清官热”的热播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清官热”。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文化影响下,个人往往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总是把自己的幸福和期望寄托在某种权威之上;而政治制度上“人治”代替“法治”的传统也使得人们的权益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只能寄希望于某个清官来实施公平。  [关键词]清官热 儒家文化 国民依赖性 影射传统 专制制度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那就是“
期刊
[摘要]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汇聚了黎明、章子怡、孙红雷、陈红、安藤政信等巨星,剧情被分成“死别”、“生离”、“聚散”三部分,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审美风格,成功地开辟了一条艺术电影商业化的道路,这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启示,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关键词]《梅兰芳》 陈凯歌 情爱 孤独    坐在电影院里看了两个多小时的《梅兰芳》,我一直是怔忡的状态,脑子里一直盘旋着孤
期刊
[摘要]中国武侠电影从上世纪20年代发端,至今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作为中国电影中的一朵奇葩,武侠电影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方式建构着视觉艺术中的江湖世界。武术是武侠电影的核心所在,它在题材、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为武侠电影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这不仅使得中国武侠电影在形式和内容上拥有饱满的民族气度,而且,也或使武侠电影在检讨武术的电影图解化过程中能自我总结,寻求电影艺术不断拓展的路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2046》是王家卫继《花样年华)》后花五年时间、精雕细琢的大作,他曾说:“这部片是我过去所有电影的总结。”在电影音乐的运用上,影片中三位女子的命运与爱恋,化作一首又一首的痴情咏叹调。王家卫式的爱情,也从中变奏出来,几位女主人公,各自随命运飘浮,编写着属于她们的主题曲。  [关键词]王家卫 《2046》 音乐 命运    《2046》是什么?是一组数字、一个年代、一间房号,还是一班列车?是
期刊
[摘要]陈嘉上新版《画皮》,一反蒲松龄原著规劝世人的讽喻色彩,也摈弃了以往改编作品中所惯有的恐怖元素,另辟蹊径,着力在人与人、人与妖以及妖与妖之间复杂而诡谲多变的情感关系上进行探讨,把一个因食色而自食苦果的寓言性故事重新打造为一曲温情、凄美、生死不渝的爱情咏叹,并吸纳言情、武侠、魔幻等商业性元素,异彩纷呈,风格迥异,在令人耳目一新、刷新观众审美期待的同时,也在经典名著影视改编、传统文化资源再挖掘上
期刊
摘要 素质教育是完善人格的全方位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电影《梅兰芳》通过影像的世界为广大观众展现了精彩纷呈的京剧文化,同时也使观众在精神上进行了一次高度的洗礼,更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展开提供了新的内容、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梅兰芳》 京剧
期刊
[摘要]在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下,首饰设计不断打破传统束缚,运用现代艺术与设计理念,展开创意,成为具有现代形式视觉特征的造型作品,3ds Max用于现代首饰设计发挥着其它专业首饰设计软件无法替代的优势,它不断满足首饰设计中大胆创新的要求,不断满足人们对高雅、个性和品位的追求,给设计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关键词]3ds Max 首饰设计 现代    近年来首饰设计行业不断推出各种专业的首饰设
期刊
[摘要]手风琴作为一件年轻西洋乐器,其特殊的发声原理决定了其风箱的重要作用,手风琴风箱的最基本方法是:平风箱、顿风箱、颤风箱、抖风箱及其风箱的控制,假如不注意风箱的运用和控制,只是进行简单“音”的堆砌,而忽略了更重要“乐”的表现,那么,演奏出的音乐则会缺乏生命力,难于打动观众,也不能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所以,演奏出较高欣赏价值的音乐,与风箱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手风琴 风箱运用 风箱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新纪录运动表现出来的个人立场、人道主义和平民意识,具有人文主义色彩。这和启蒙精神是相通的。社会语境的变化,启蒙被消费主义消解了。当前“新民间文化”DV代替了“亚精荚主义文化”独立影像,赢得了体制外的话语权。  [关键词]新纪录运动 启蒙 DV    20世纪80年代末期,涌现了一批独立影像制作人。他们通过个人化的创作,纪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和生活状态。一般论者常
期刊
[摘要]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呈现的是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主要的女性被分割成对立的“天使”与“魔鬼”两极。在形式上表现为小唯的“画皮”身体,佩蓉的疯癫、夏冰的易装。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男权话语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以及女性自我的分裂。  [关键词]《画皮》 天使 魔鬼 男权话语 他者    女性主义者认为。在性别建构的过程中,语言扮演了重要角色。以现有的语言规范言说自己就形成了话语表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