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说一个事件。近日某一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叶开老师发文:“一位初三毕业生的妈妈,说孩子平时都是品学兼优,语文成绩总是在130分左右,然而这次中考作文却得了0分!妈妈和孩子痛不欲生!为何?妈妈撰文说:是因为买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出版的2018年和201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作文评析》这两本‘寶典’,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套题’,用套路模式作文,被判为抄袭,打零分。妈妈和孩子都跌入了深渊。”碧媛编辑在下留言:“叶老师大作《套路作文的平庸与高分作文的独创》,《名作欣赏》已在第一时间刊发,非常受用,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碧媛所谓“第一时间”,是指叶开老师来稿的当期,也即中考的前夕;而本期,刊发一组关于瘟疫的文章,一篇为赵永源教授的《建安瘟疫与建安文学漫谈》,一篇为管新福教授的《避瘟、祛魅、与隔离疗法——西方近现代文学中的瘟疫书写》,此处将二者“相提并论”,意在回到那个古老的话题——新的时期,文学为何?
  其实,探秘文学发生学和功用论的努力自古有之,“诗言志”“诗缘情”作为古代文论中的核心话题被不断阐发,二者虽立场分殊,但终究还是在诗学大家孔颖达那里走向融合,因此,“诗言志””诗缘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志一也。所谓诗心,所谓文心,皆世道人心。
  自古文以载道,只是,时易世迁,今日之“道”非彼时之“道”,但无论哪个时期,文学都不应疏于世情,远离了人的生活。回到当下,尤其面对这个庚子年疫情、灾情之坚硬现实,文学也并未缺席,而是如钱理群教授所说“静悄悄的存在变革”一般,在更深更长远的面向上回应着公众“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而于《名作欣赏》,褪去了转载率、他引率、影响因子等外在标准的考核,反而获得了“越标准而任自然”的轻松和自由。编辑可以按照自己对好作者、好文章的要求进行组稿,让刊物变成最初改版时期望中的样子——介入公共领域,关注公众生活,把学界的研究成果化为影响公众的精神资源,从而架起文学通向大众生活的桥梁,以一刊之力师范其万一。
  文末,引录一段钱理群先生的话与读者诸君共勉:“‘静悄悄的存在变革’,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从改变自己和身边的存在开始,以‘建设你自己’作为‘建设社会’的开始。或个人,或集合志同道合者,按照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做有限的可以做到的事。”
  张玲玲
  sdz110803@163 com
其他文献
感谢温州大学给我这个机会来参加关于鲁迅的教學研讨会。因为我不研究鲁迅,几乎不写关于鲁迅的文章,所以基本上也不参加鲁迅的研讨会。记得我第一次参加鲁迅学术研讨会还在是在十年前。那时厦门大学承办“中日视野下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9月),我因研究现代传记文学关注到《朝花夕拾》,刚好曾有日本学者对其真实性有过讨论,所以我写了《传记文学视野中的<朝花夕拾>》与会交流。但是我大学毕业至今近四十年,一
期刊
摘要:元好问视忻州系舟山为家山,系舟山本是他父亲元德明的读书处。兴定五年,元好问请前辈李通画《系舟山图》,他自己创作《家山归梦图三首轨又请刘昂霄、赵元、赵秉文、杨云翼等人分别题诗,赵秉文将系舟山更名为元氏读书山。蒙古太宗十一年,元好问回到家乡,一度居住在读书山,此后又写下十多首以家山为题的诗歌。他晚年往返各地,仍然心系家山,体现出对家山的独特感情。  关键词:元好问 家山 系舟山 读书山  古代士
期刊
在中国各类艺术中,最自由、最写意、最抒情、最宣泄的,莫过于狂草了。  狂草始于王献之,而止于张旭和怀素。张旭以“狂”胜,怀素以“颠”名。狂草是最放纵的一种书法形式,是最能体现书法艺术精神的书体,历来被尊为书法金字塔之尖。狂,有颠狂、狂放、纵情、恣意之意。狂草之狂,不在人狂、狂暴的激情,或者疯狂的书写过程,其实是书法在潜意识领域的挖掘。我们所了解到的张旭和怀素书写时的种种狂怪的故事,都是人的潜意识领
期刊
摘要:从艺术上看,白居易《送张山人归嵩阳》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主客对答,生动感人。二是警句迭出,鞭辟入里。这首如此之鞭辟入里而又生动感人的诗篇,多年来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几乎所有的白诗选本都罕见选注,更不必说在相关研究论著中略加论及了。这种状况,相对于此诗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颇不相称的。故此特为标出,期与读者朋友共赏。  关键词:白居易 《送张山人归嵩阳》 归隐  白居易母丧丁忧
期刊
一  鲁迅精神与思想,业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只要正视19世纪以来随西学东渐而起的现代中国知识人的理论创新与文化实践,就不能否认鲁迅及其同时代人的文化创造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一如唐宋诗词、《红楼梦》等是中国文化整体有效构成要件。对待鲁迅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制度化的传承方式首先在于国民教育——经由国家认可、学校组织的国民学历教育序列。  中国的学生,小学到高中,鲁迅一直不断线。小学、中学语文
期刊
1927年10月1日,废名曾发表一篇题为《死者马良材》的文章,载《语丝》周刊第151期“随感录”栏。这篇文章不足四百字,为行文方便,特抄录如下:  读了《随感录》四十,岂明先生的《偶感之四》,我又记起马良材君。马良材君我是时常记起的。马君,湖南人,我同他本不相识,只在他的同乡S君处会过几面,看出他是一个苦于现代的烦闷的青年,生气勃勃的青年。那时他刚刚卒业中学,到北京来求他的路,求他的生之路。他问过
期刊
摘要: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思想文化界的杰出代表,他以呕心沥血的艺术探索和披肝沥胆的人生追求,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百余年来,中国学界对托尔斯泰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托尔斯泰学”在中国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清末民初至“五四”期间的起步阶段;2.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发展阶段;3.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繁荣阶段。本文仅考察晚清尚处在萌芽期的中国“托学”。  关键词:“托学”
期刊
夫妇判合,宜其室家  家庭内部的人伦关系,最为基础的当然在夫妇一伦。  提及夫妇之道,还要从《诗经》说起。排在《周南》也即整个《诗经》开篇的Ⅸ关雎》一诗,今人多以为是爱情诗,但《毛诗序》却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
期刊
莎士比亚的歷史剧常被称为“国王戏”。他以内中涉及十几位国王的十部国王戏,串起从约翰王1199年继位金雀花王朝第三位国王到1547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死去近三个半世纪的英国历史。当然,莎剧中的历史不等于英国史,莎士比亚旨在拿每部均以国王尊号命名的“国王戏”,在舞台上“戏”说历史。以《亨利六世》三联剧为例,上篇写的是玫瑰战争前内战风雨欲来的政局;中篇揭示因国王无能导致的内忧外患(内则“红白玫瑰”公开对
期刊
曾以《乡愁》一诗而誉满天下的著名诗人余光中,谈及中国汉字时曾说:“一字一世界,一个方块字便是一片天地。”余光中不但以诗名世,且在散文、评论、翻译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被人喻为台湾文坛的“璀璨五彩笔”。他独特的钢笔书法(偶尔有之的毛笔书法)与其诗歌一样,散发着特有的个性魅力,闪耀着智者的思想光辉。虽然他一生不曾专门攻习书法,但他零星关于书法的阐述、关于传统文化的肺腑之言,却能带给今天的书法工作者与众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