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行合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ming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课程教育特色思考推动育人工作创新发展的举措,在教材内容合理运用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指导,开展互动交流提升初中生对优秀情感的认知程度,并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与高尚的道德情怀。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育教学中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教育往往背道而驰,知行合一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文章立足知行合一视域,审视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深度教学策略,围绕深度教学提出坚持以学为本、言传身教、生活化教学、多元评价等教学策略,通过将浅层教学转化为深度发展,引导学生将优秀品质认知转化为具体行为指导和精神引领,给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支持,强化学生优秀情感的践行效果。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初中生;优秀品质
  有研究指出,要想达到知行合一需要让学生从内心角度认同教师所讲解、传授的观点,教师不能通过直接提出知识点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记忆,而应运用多种模式让学生感悟观点、实践体验,并以行为认知获得优秀情感。让初中生理解、认同理念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通过情景建构、故事案例等方式开展理论讲解,在关注自主生成的教育效果基础之上,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理论知识和实践效果,并立足情感教育使其在内心主动生成情感认知和自觉选择价值取向。在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推动深度教学的有序开展,提升学生探索、践行教学内容的综合能力。
  一、 在课程中落实知行合一的思考
  (一)现实需求
  立足当前學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初中课程教育时存在着教育方式陈旧、以应试模式开展知识点讲解、以考点背诵整理具体解答思路等问题。而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问题集中暴露出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一大弊病,即过于关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而忽略情感态度的沟通与引导。教师通常是在教材内容梳理基础上对初中生开展理论层面的教育指导,却没从学生思维认知或道德高度进行针对性讲解,并以说教模式开展教育教学,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尤其是优秀情感态度的体验程度,更难以使其在生活实践中感悟课程价值。
  同时,受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教育过程中教师难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实施高质量的教育指导与情感熏陶,无法在把握关键内容中展开针对性讲解与情感互动。此外,在教育评价上,由于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评价指导,只能将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成长进行评价的唯一指标,忽视理论知识在学生成长中的行为生成效果。故而教师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关注知行合一的落实价值,对深度教学进行多元思考与持续探索,立足生活实际和学生认知情况开展高效率的教育讲解。唯有如此,方能使初中生从内心深处对课程知识展开个体沉思、情感表达与实践探索,帮助学生在理解、观察、认同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以知行合一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二)落实价值
  因为知行合一是理论认识和实践践行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修正,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实践养成过程中获得优秀情感熏陶。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以掌握正确思想导向与行为准则为基础,使学生在坚定正确信仰的基础上开展理论知识的个体实践,通过多种实践活动避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脱离。如若不然,知与行的脱离将会限制课程育人工作的落实效果,不仅无法使学生感受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运用价值,更难以完成素质教育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知行合一可以推动育人工作的优化发展,利于学生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基础上加深对优秀情感的认知程度,从而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指导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故而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思考落实知行合一效果的具体方式,围绕课程教育特色与学生认知情况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在整合生活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探索,在尊重学生课堂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其主动认同主流价值取向。
  二、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知行合一指导下开展深度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坚持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设定科学的课程教育方案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运用情境建构和故事案例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关注自主生成的教育效果,通过启发初中生主动探索、实践理论知识,展开情感理解和价值认同,着力实现优秀情感内化,生成正确的个体价值。在践行知行合一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呈现出的健康成长需求,探索不同教学方式的运用价值,在把握学生主体思维和认知特点基础上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指导。具体来说,教师应坚持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通过设定科学的课程教育方案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指导,既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实践展开思考,也使学生在情感分析中端正个体的学习和情感认知。可以说,以学为本更加侧重尊重学生呈现出的需求,通过有效关注学生情感认知,使学生坚信可以通过个体努力实现自我完善的成长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关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通过换位思考,更好地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理解学生个性认知差异的基础上营造和谐乃至融洽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开展“绽放生命之花”教学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探索、整合教材内容中存在的认知差异,通过把握个性发展需求,分析学生差异化的学习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开展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探索之间的衔接程度,以此推动知行合一的稳定落实。一是通过导学案例的运用指导初中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思考,围绕关键词梳理课程结构,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基础上做好理解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初中生的自学意识,也能通过合理运用导学案例锻炼学生的结构整合、情感分析和辩证思考等能力,符合深度学习对课程教育提出的创新改革需求。二是围绕生活实际与初中生认知情况开展多样化实践指导,尤其是指导学生在整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探索具体创新方式,并在知行合一指导下开展更高水准的理论讲解和情感教育。毫无疑问,生命意义与精彩并不是简单运用文字就可以表达,而是应在理论分析之上通过生活实践或情感体验展开思考,在主动观察与深度体验基础上思考生命之精彩。教师可立足生活实际,对初中生开展优秀情感熏陶教育,引导学生在理论探索基础上围绕生活实践深度感悟,真正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升华为具体的情感认知和直观的价值标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便可引入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通过电影、纪录片等视频资源向学生呈现袁隆平一生的梦想与实践,围绕新旧中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展开拓展教育,使学生在感悟榜样典范不平凡的生命中思索个人理想追求和人生梦想,并在开展光盘行动等实践活动中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尊敬与缅怀。   (二)立足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提升教材内容的认知度
  有研究指出,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是在梳理教材内容基础上对初中生开展理论层面的教育指导,而未从学生的思维认知或道德高度进行针对性讲解,这一说教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尤其是无法对高尚道德情感展开深度思考与情感共鸣。毫无疑问,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德育观念不仅会影响初中生情感态度的体验程度,更会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不同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德行为先的教学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努力提升个人德行与思维认知,在践行深度教学过程中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在展示优秀教师精神风貌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与行为认知。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提升初中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程度,让学生在观察师风师采中主动思考优秀情感和高尚风尚,在落实深度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就要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思考为人师表的内涵,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思考为师者精神表率,围绕整体育人环境对个人修养展开多层面探索,运用正面且向上的精神思想对初中生进行精神层面的教育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在思考课程教育特色中探索推动时代育人工作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从政治信仰、工作风格、职业态度、个性认知等角度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指导,通过克服缺点、培养优秀德行、打造良好教师形象,以良好精神风貌对初中生进行优秀情感的熏陶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整合各项资源基础上打造精品课程,将课程建设作为推动知行合一的契机,在教学改革基础上进行专题理论教学、多元实践方案与菜单化考试方案的实践探索,立足教学模式优化,给初中生带来更高水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通过言傳身教与精品课程的打造,教师在运用个体良好形象开展熏陶教育基础上做好课外引导,通过深化改革给学生开展创新且深度的课程教育,课程教育的知行合一观念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教师也就能够在尊重学生课堂地位基础之上引导其主动认同主流价值取向,在带领学生深度探索教材内容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与行为意识,并在开展多样的实践互动中助力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认知。
  (三)落实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关注思想教育的实践化
  知行合一的践行需要学生从内心认同教师讲解和传授的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通过直接提出知识点的方式让学生记忆,而应运用多种模式让学生感悟观点、实践体验,在感知情感、践行行为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追寻知行合一过程中应该关注教学实践的落实价值,从深度教学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不同层面的教学探索,围绕课程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指导和真挚的情感互动,提升学生参与理论整合和实践感悟的内在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行合一指导下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发展,关注思想教育实践化、推动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助力学生主动探寻和深化理解优秀的情感认知。
  例如在对初中生开展“交友的智慧”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立足班级学生的思维认知和生活经验搜集生活资源,以育人目标为导向,提升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现实友谊和网络交友方式、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强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了解,通过生活化讲解变枯燥的文字知识为具体的生活现象,助力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内容、加深情感认同。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网络交友诈骗等内容展开拓展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网络交友特点基础上树立保护个人隐私和文明交友的意识,更加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避免与预防网络诈骗的思想教育,以此为载体对学生们进行价值观的熏陶教育。最后,立足知行合一提出的教学需求和深度教学开展的目标,教师还可以组织初中生围绕网络诈骗现象或具体案例进行话题讨论,这种立足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教育不仅能够提升理论知识讲解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也能使学生在深度讨论生活现象基础上加深对社会发展的理解,并在拓展思维认知基础上树立文明交友和远离网络诈骗的行为意识。
  (四)实行多元评价引领,发挥核心价值导向作用
  在深度教学开展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还需思考彰显课程教育魅力的具体方式,立足知行合一,展开多样思考和多元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结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充分认知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除了开展以上深度教学策略之外,教师还应在多元评价引领下关注核心价值的导向作用,通过教学评价改革实现知行合一和深度教学目标,并在理念革新的基础上给初中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指导与情感熏陶。
  基于课程教育特色与知行合一提出的创新改革需求,文章认为教师需要开展过程性课堂评价,围绕初中生的课程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动态化的教学评价,重点记录班级学生的课程学习态度、思维观念、实践能力与优秀情感养成等方面的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主体多样化评价,引入自评、互评、他评等多样方式,助力教育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化。在多元评价引领下,方能有效落实质性评价有序和量化评价结合的教改目标,促使学生理论探索和实践体验的知行合一,在优秀情感熏陶下实现健康成长。
  三、 结论
  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引导初中生将课程所学的优秀品质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指导与精神引领,从不同角度对深度教学进行思考与多元探索,立足生活实际和初中生的认知情况开展高效教育讲解。文章认为教师需坚持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制定科学的课程教育方案、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指导,助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实践进行思考。同时应该通过言传身教提升初中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程度,落实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思想教育的实践化,助力学生自主探寻和深化理解。此外还应在多元评价引领下关注核心价值的导向作用,促使学生在理论探索和实践体验中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倪青红.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以知行合一为目标的深度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18(9):126-127.
  [2]张秋霞.借“知行合一”理论探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9,16(35):17.
  [3]冯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21(10):193.
  [4]邢小瑞.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的儿童德育模式的建构与探寻——以《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为例[J].教育界,2020,35(2):67-68.
  [5]刘美玲.知行合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学习探究[J].教育,2019,14(19):53.
  [6]杨述琴.立足教材编写愿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教法探究[J].学周刊,2019,416(32):85.
  [7]刘晓梅.深研悦动课堂,厚植教育情怀——道德与法治学科“悦动课堂”校本化行动探索[J].新一代:理论版,2020,39(8):69.
  [8]曹燕萍.激活思辨价值,促进知行统一——以《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辨析栏”教学为例[J].教育界,2020,15(4):23-25.
  作者简介:
  李均,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重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教学也从单纯的教师讲解转化为探究式学习,此举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总体来说,本篇文章通过设计问题、结合生活、实验探究、合作小组、自主学习、主题活动六方面展开论述,对同业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活跃氛围;有效策略  探究式教学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逐渐形
期刊
摘 要:音乐欣赏课是以音乐创作、音乐表现作为前提,创设情境为手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旋律中体验与感悟,从而起到动情、联想、创造境界的课程。小学生年龄尚小,音乐欣赏能力有待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学生欣赏音乐的前提,也是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为此,文章就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展开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创新思维  一、 引言  一个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互动环节”的有效融合在于:改变互动形式的单调,丰富互动的内容、加强互动的深度,提升互动的作用,形成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互动教学模式,符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大趋势。为了克服改进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环节”存在的不足,通过寻求信息技术与“互动教学”的有效融合,提高英语课堂各环节的教学效率,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概念;实际需求;理论基础;传统不
期刊
摘 要:科技的进步使得各行各业在发展的同时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初中阶段,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力工具。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实现直观教学、突破重点,并进一步优化课堂的内部结构,也使得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作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也使得很多领域出现了新型的工作运作方式。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微课”就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递方式。现如今,微课教学模式顺应着新课改背景的扶持,愈来愈成为教育工作者青睐的教育手段之一。文章将对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微课;高中政治;运用策略  微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为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应当基于核心素养教育要求,从多个领域入手开展教学创新,如巧用“问题串”创设教学模式、挖掘小组合作学习潜在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等,为学生建构全新的数学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初中学生数学整体学习水平提升。文章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 引言  新
期刊
摘 要:教育的本质就是与美相遇、相悦。师生在与“景观之美”“行走之美”“课程之美”相遇中,感受着学校自然亲和、闲适从容、丰盈灵动的育人样态。在美学视角关照下育人新样态为学子的生命打开一扇窗,遇见未知的世界,为学生成长创造无限可能。  关键词:景观之美;行走之美;课程之美  在这个超速变化的时代,也许美是我们能够唯一留给这个世界的,而教育的本质与价值就是让每一个人与美相遇、相悦,从而实现生命的自由。
期刊
摘 要: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不断推动幼儿教育活动开展水平提升,应当合理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发挥出信息技术优势。文章就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探析,以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幼儿阅读教学活动为阐述对象,论证信息技术运用下,幼儿教育活动创新的可行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活动;运用价值;运用路径  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应当契合新时期幼儿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其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烦琐而又复杂。那么,班主任要怎么做,才能在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让班级工作更加高效,这成为很多班主任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有道,才会让学生的成长有力。班主任不仅要释放爱的光芒,把握良好教育对策,还要不断反思自我,与学生之间谱写良好教育华章,让教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大部分教师只注重课堂上的专业教学,忽略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提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形成道德教育整体教学的关键,是道德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为了紧密联系道德与学生实际生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自身成长故事的演说,使德育课程的教学真正回到学生生活中,让道德课堂的教育作用辐射到学生的生活中。通过真实故事的教育,学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