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艺人指尖下的琴声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yuemeng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很早便跟随尼古拉·兹维列夫学习钢琴,后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斯克里亚宾是一个在交响乐和钢琴音乐上的集大成者,他的早期作品以新的方式继承了俄罗斯的古典传统。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尖锐的戏剧性和英雄气概,旋律宽广,情绪激昂,而他那极具色彩性与神秘感的钢琴作品也是其众多作品中的瑰宝之一。
  本期Naxos发行的这张专辑是斯克里亚宾的第一、四、八钢琴奏鸣曲,钢琴家是曾荣获2007年克利夫兰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亚历山大·金丁。在这张专辑中,斯克里亚宾的钢琴奏鸣曲不仅表现了作曲家超高的钢琴技巧,还表现出作品所流露出的和声语言、思想情感以及风格发展的转变。
  斯克里亚宾一生在钢琴领域中有颇多作为,钢琴奏鸣曲便是他煞费笔墨的体裁之一。奏鸣曲在结构上属于多乐章的器乐套曲,由三到四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而每个乐章的速度、情感以及和声变化都有着较大的区分。在古典音乐史上,这种音乐体裁随着不同时期作曲家的诠释也有不同的发展。
  本专辑开头是《两首音诗》(Op.32),时间较短,总共只有五分钟不到。第一首升F大调有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旋律悠扬,感情细腻,尤其是一个上行跳动的音阶带着肖邦式的旋律进行,是整首作品的点睛之笔。第二首D大调在快速跳跃的和弦上进行,一系列碰撞的不协和音程显然失去了浪漫主义大起大落的线条,却又能清晰地听到浪漫主义的和声色彩。
  《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6)共由四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是一个热情的快板,其中运用了一系列复杂的和弦,强调和声的紧张度,音乐织体紧凑而富有“弹性”,音乐形象鲜明而又充满热情。第二乐章的慢板与第一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是在平静地诉说着一段故事,故事说到高潮时情绪有了转变,音乐织体开始不断加厚,从缓慢进入快速,从平静到激动。第三乐章属于复三部曲式,急板,乐段之间又形成对比,音乐刚进入时,左手不断跳动的和弦持续进行,让音乐进入了一个高潮——情绪的爆发点。第四乐章所传达的情感是悲哀的,斯克里亚宾在这一乐章中大量地使用半音化不和协的尖锐音程,表现出作曲家内心不可缓解的悲愤情绪。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

  《两首音诗》(Op.44)创作于1904年,斯克里亚宾运用印象派的写作手法,将第一首C大调作品表现得朦胧而难以捉摸,以忧郁的色调来表现音乐整体的阴沉感,像是永远得不到想要的回答,而这种忧郁的色调却是建立在C大调上,这种手法确实巧夺天工。第二首同样是C大调上的钢琴音诗,在找到相对平静的音调之前,音乐的情绪始终像是在描写一个坐立不安的人,和弦碰撞产生的紧张感恰到好处。
  《三首小品》(Op.45)中的第二首只有36秒,将极不和协的和弦与简单的节奏模式糅合,构成了一个短小精悍的钢琴音乐片段。创作于1906年的《四首小品》(Op.51)中的第三首音诗刚开始就以一连串上行音阶奏出活泼的旋律,尤其是以不常见的和弦解决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和声效果。《两首小品》(Op.51)中的第一首创作于1910年,此时的作品听起来更加成熟,稳定,音乐动机节奏统一,和声功能也更加清晰。
  斯克里亚宾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第一时期的作品深受肖邦与李斯特的影响;第二个时期向他自己的风格转型,此时深受瓦格纳的影响,但已开始转向宗教神秘主义;第三个时期便是他确定了属于自己的神秘主义以及新的和声语言方法,比如他的《F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
  《F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分为两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一个行板,似乎可以听到德彪西的音乐,细腻而又朦胧;又掠过肖邦的影子,浪漫基调的和声色彩加上装饰音的点缀,让音乐更加流畅动听。第二乐章是轻快的急板,音乐的曲调还是建立在传统的音乐基础上,运用了很多复杂的和弦,旋律极为宽广,情感激昂,力度对比十分强烈,音乐极具表现力。
  斯克里亚宾在1912年后期的作品中,开始大胆地尝试不用调号,和声迷蒙飘忽,有时甚至无调性,没有了传统曲式上的分句形式,比如本专辑中作品63号的两首音诗。在第一首《假面具》中,解决和弦运用的是精致的和声连接,而不是传统曲式中的终止方式,大量的半音化和声让调性几乎无法判别,但这些模糊的和声却让乐曲充满了诡异的感觉,完全符合“假面具”的称谓。第二首《奇物》用了很多音阶片段,和弦建立在不寻常的音程上,让乐曲充斥着“古怪、诙谐”的声音。
  斯克里亚宾于1914年创作了作品71号的两首音诗,清晰地展现了他创作的飘逸与冲动的精神气质,也体现了他抒情性、律动性的作曲特点。虽然作品中几乎没有旋律要素,但乐曲却非常有独创性,且力量惊人。
  专辑中的最后一首《第八钢琴奏鸣曲》(Op.66)时长将近十五分钟,整首作品都体现着“神秘感”,音响效果时而幽暗,时而耀眼,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又空谷回音。斯克里亚宾以不同的四度音程,如纯四度、增四度、减四度等叠加形成的和弦来代替以三度音程构成的传统和弦,瓦解了调性空间,增加了“神秘主义”的空虚颓废感,而带给听众的感受可谓是“奇幻诡异”,这也是斯克里亚宾创作过程中最大胆的革新。
  纵观历史,人们对斯克里亚宾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时至今日没有人怀疑过斯克里亚宾是二十世纪初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在作品中打破了传统的框架,建立了自己的和声体系,形成了“神秘主义”。他的创作不仅为俄国现代主义音乐开了先例,也为欧洲无调性音乐的肇端埋下了伏笔。
其他文献
本期十位音乐家的人生经历都非常波折、动荡:有的刚出生不久就成了孤儿,有的在“二战”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有的在空难中幸存下来,却得了严重的脑震荡……但他们并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一次又一次地与它作着斗争。最终,他们都名垂了青史。  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夏尔-奥古斯特·德·贝里奥(Charles-Auguste de Bériot)  贝里奥1802年2月20日生于卢万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幼随蒂比学小提
期刊
“四面八方——多民族民间音乐与交响乐队专场音乐会之三”在沪上首演引起高度关注,同行们自发地从各地聚拢来围观这一交响乐新作的盛装上演。周湘林、赵光、张旭儒、尹明五四位作曲家以“团队创作”的形式,围绕民族民间音乐来创作大型作品,这是他们的第四次合作了,其不忘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交响化之心以及执着追求的精神令人感佩。  眷顾民间音乐的原生形态  “四面八方团队”的第一次创作成果于2011年6月24日晚在
期刊
在中国音乐史上,恐怕没有哪部作品,有如作曲家王西麟的《云南音诗》那样,充满着戏剧性的离奇色彩。这块被埋于黄土中的璞玉,自被发掘后的几十年中,依然闪烁着晶莹的光亮。  不可思议的是,创作于1963年的风俗交响套曲《云南音诗》中的第四乐章《火把节》,亦名《火把节之夜》,其风头盖过了整部作品,几十年来常在音乐会上被国内外著名音乐团体用来单独演奏,其演出频率比起《梁祝》《黄河》毫不逊色。  指挥家陈燮阳说
期刊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浪漫主义前期代表人物。门德尔松所处的时代正值浪漫主义思潮盛行,他却始终坚守古典主义的阵营。他的才华,尽管在世时受人瞩目,却被无情地埋没在他辞世后的几乎整整一个世纪里。  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以交响曲、协奏曲、清唱剧、钢琴曲和室内乐为主。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仲夏夜之梦》序曲、《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芬格尔
期刊
阿拉伯的马可·波罗  2016年10月30日,西班牙的国宝级古乐大师约第沙瓦尔(Jordi Savall)携晚星21世纪古乐团来到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举行了一场题为“伊本·白图泰的东方游记”的音乐会。  伊本·白图泰是谁?  在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到东方六十多年之后,伊本·白图泰游历了比前者更多的里程,被称为“阿拉伯的马可·波罗”。  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年出生在摩洛哥北
期刊
近期,我听了中央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作曲家徐昌俊个人作品音乐会。  徐昌俊199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2000年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其后赴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深造,回国后又多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密苏里大学进行学术研究。他现为天津音乐学院院长,是目前国内活跃的、有成就的作曲家。  中央民族乐团近年来努力创新,加强民族音乐的创作改革和演奏形式的改革
期刊
上海音乐学院院训“和毅庄诚”是继承了前身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校训。这个校训最早见载于1936年出版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舍落成纪念特刊》上。这是一份为纪念国立音专江湾新校址落成而出版的特刊,属于学校的校内刊物。从学校开院时的国立音乐院起,就有了基本上每年一册的《一览》,主要刊登学校的组织大纲、学则、课程设置、学分表、各种规章制度、教职员和学生名录等,供学生使用。从1928g11月出版的《国立音乐院一
期刊
庆祝上音社成立六十周年座谈会  2016年12月20日下午,“庆祝上海音乐出版社成立六十周年座谈会”在上海锦江小礼堂成功地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董云虎,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高韵斐,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党支部书记、副总编余震琪主持。  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
期刊
《浮生》借助东北抗战的史实,以小人物的艰难困苦道出了大历史的恢宏气魄。它讲述了“九—八”事变后东北的三兄妹在日本侵略的大局势中聚散离合的悲壮故事。  故事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以一位老妇人在和平年代的回忆揭开了序幕。她的回忆引出了芸芸众生在战乱年代“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艰难生活境况,展现了离散后三兄妹不同的奔命境遇。弟弟亲眼目睹了母亲惨死在鬼子枪下,所幸的是,他借助鬼子女儿的请求在鬼子身边卑躬屈膝偷命,
期刊
梨园是唐玄宗时宫廷内专门训练俗乐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器乐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为鼎足而三的机构。当时凡为人所爱好的乐工,多出身于梨园,“梨园弟子”遂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梨园”一词也被用以表示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乐工多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经过严格选拔进入宫廷后,得以专心磨练演奏技能,又能互相学习,技艺得到精进,对唐代歌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后世将戏曲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