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128-01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121-01    当前,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数学课堂教学。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呢?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22-01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怎样的语文课称得上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笔者有感于语文教学中的“讲课”、“演课”与“评课”,在此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讲课”     语文教学反对“满堂灌”已成共识,但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分具体情况
采用高压靜电收尘效果显著镇江冶炼厂施伯范、夏明长在1991年第3期《江苏冶金》上撰文介绍该厂高压静电收尘在钼精矿焙烧工艺中的应用。该厂钼精矿消耗占钼铁成本的80%以上。
本文对山西省几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系谱追溯分析,分析了其优质性状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的来源。分析结果认为,对单一品种来言,多有国外血统,遗传基础丰富;而在品种间又存在
摘 要:文章就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提出可以从发扬民主、尊重学生、采用漫画教育等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  关键词:政治 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123-01    当代的中学生是在科技高度发达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要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124-01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的问。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动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环节,对学生的思维作即时的疏导和点拨。新课程、新尝试,新教法,它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因而对一个成熟的高中政治教师来说,必须常常实施“追问”策
摘 要:俗言道:“善教者善喻”。在中专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理论观点是深奥抽象、高度概括的。为了将这些深奥的理论化解为浅显的道理,让学生易于领会,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比喻的方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将能收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 教学 比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摘 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列出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它还指出,“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是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127-0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最好的办法是大概莫过于选准突破口,或巧设导语,创设与课文相一致的氛围;或精心设计疑点,让学生平静的思维激起层层波澜,激活语文课堂,让老师主讲变主导,让学生被动接受变主动参与,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一、更新观念,作教改的有心人  
碳纳米管具有特殊的力学、光学、电学和生物效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修饰技术的发展使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相关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