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承蒙王炳照先生指点迷津,我方有幸得以踏入中国教育史的学术殿堂。30年来,屡蒙先生关怀教诲,收益良多。2009年先生猝然乘鹤西去,一直想写一点东西略表感念之心,然而先生感人之处颇多,虽数次提笔拟稿,但总是感觉脱不出杂乱琐碎之俗,难以凸显先生的高风亮节。无奈之下,心生一念:我等毕竟追随先生治学多年,有责任根据自己的了解体验,对先生的治学精神尝试做一点归纳和探讨,也许能多一点纪念意义。
先生出身农家,但自幼喜好读书学习。8岁进入半私塾性质的小学,练就良好的传统学业功底。先生说他是“左撇子”,塾师强迫必须用右手写字,他私下则还是常用左手,属于偷偷过瘾吧,结果竟练就出左右手各执一笔书写大字的“秘技”!可惜很少有人能欣赏到。先生常说他是幸运的,能够从私塾、高小到中学,在中专学过会计专业,培养了良好的数理基础和严谨作风,到大学学俄语专业,又转学教育专业,再读中国教育史研究生,学习经历长达23年之久。长期的、多样化的学业为先生提供了渊博涉猎的机遇,但能够成为享誉学界的名师,还是取决于先生勤勉治学,而且治学有道,终成大业,值得我辈认真体悟。《学记》言:“博习亲师”、“知类通达”。窃以为可以作为先生治学精神的一个概括。
先生说:“从孩童时期开始,我就比较喜欢学习,总认为多学点比少学点好。”他特别强调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就教育谈教育是难以深入进去的,知识面越宽泛,研究就越游刃有余。至少,应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支撑。他回忆,当初进入师大学习,教育系的课程能逃就逃,余下的时间再分为两块,中文系和历史系的课程基本上是“二分天下”,周日到图书馆或教室看书。我理解,先生并非不学习教育类知识,实际上这方面的功底他也是相当扎实的,只是他更多的是通过自学完成的,而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文史类课程上,这方面的学习可能更需要名师指点,而当时师大文史领域又是名师荟萃,优势显著,先生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在教育史领域也有一批资深学者,构成教育系“豪华阵容”,先生说这和他后来选择教育史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有很大关系。此外,先生还系统学习了哲学、经济学的有关课程,心理学的学习更是优秀,乃至张厚粲先生一直对他没能进入心理学研究队伍而感到遗憾。
扎实的文史造诣是先生学识功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从事教育史研究。先生的学生中多有中文、历史专业背景的,他说这些学生寻找、甄选和理解、运用资料的优势明显。他也感叹近年来搞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学生减少,当然有现实研究价值问题,但文史基础较差也是不容忽视的,有的学生连繁体字都不认识,怎么接触一手资料?这不能责怪学生,但确实反映出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某些明显缺失,“写简”是应该的,“识繁”也是必要的吧。
如果说,“博习”是先生治学的内在基础的话,那么,“亲师”就是先生治学的外在途径。
“尊师”是中国教育传统,这方面先生可谓楷模。他回忆读研究生班时,邱椿、邵鹤亭、瞿菊农、陈元晖、毛礼锐、陈景磐等先生也不过60岁左右,按照现在的说法,还属于中青年教师。这些解放前就享有盛誉的先生们,我们绝对是毕恭毕敬,一丝都不敢含糊,出入都持很恭敬的“弟子礼”,帮他们拿包,拉开椅子,走路搀扶,感觉他们就是老先生。进入新时期后,先生是毛礼锐先生的学术助手,在毛先生身体状况长期欠佳的情况下,不仅协助毛先生组织主编了《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史简编》等专著及多篇论文,代笔撰序、写评审意见,深得毛先生满意。他还协助毛先生指导了从我到程方平、毕诚、冯晓霖等博士研究生,可谓尽心尽力。
但是对老师仅仅做到“尊”是不够的,有“尊”还要“亲”,即亲近老师,不仅是被动接受教诲,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汲取学术营养,特别是要学习老师的治学之长,这方面先生更是深得其道。他不仅上课积极发言提问,课下主动请教,而且常去老师家里拜访。“亲师”自然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指教。他还擅于发现和归纳老师们的治学特色和优势。例如邱椿先生的文献掌握,一进他的书房,几乎四面墙全是书,随手抽出一本,上面有邱先生极为认真的、密密麻麻的旁批。邱先生说自己写王夫之的时候,通读王夫之的全部著作,而其主要著作至少要读过两遍三遍,才敢开始写。先生对此印象强烈,自己也身体力行,他回忆读研究生时,按老先生的要求尽量阅读原始资料,而且必须抄录精要内容。他先后抄过《古今图书集成》《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著名书院志、蒙学读物、小说笔记和地方史志等近400余万字。又如他归纳的毛先生强调写论文须“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之作。特别反对为做学问而写作。当时还不像后来这样受考评提职的驱动而不得不作为任务来写作,但这种研究态度是应该恪守的。通读先生的著述,就可以感受到,的确都是“有感”、“有论”、有研究心得和创见的。
先生对于老先生的品格风范也多有精辟概括,如邵鹤亭先生的注重气节、带着情感的授课,毛礼锐先生的平易近人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气概,又如邰爽秋先生的傲气(但非对学生)和黄药眠先生的谦和(但非无原则)对照,都是很有启迪性的。先生对我辈讲起老先生的这些特色时总是津津乐道,洋溢着深厚感情,可以说,老先生的这些品格风范都植根于先生的为人处事中,也值得我辈学习、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刘福才)
先生出身农家,但自幼喜好读书学习。8岁进入半私塾性质的小学,练就良好的传统学业功底。先生说他是“左撇子”,塾师强迫必须用右手写字,他私下则还是常用左手,属于偷偷过瘾吧,结果竟练就出左右手各执一笔书写大字的“秘技”!可惜很少有人能欣赏到。先生常说他是幸运的,能够从私塾、高小到中学,在中专学过会计专业,培养了良好的数理基础和严谨作风,到大学学俄语专业,又转学教育专业,再读中国教育史研究生,学习经历长达23年之久。长期的、多样化的学业为先生提供了渊博涉猎的机遇,但能够成为享誉学界的名师,还是取决于先生勤勉治学,而且治学有道,终成大业,值得我辈认真体悟。《学记》言:“博习亲师”、“知类通达”。窃以为可以作为先生治学精神的一个概括。
先生说:“从孩童时期开始,我就比较喜欢学习,总认为多学点比少学点好。”他特别强调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就教育谈教育是难以深入进去的,知识面越宽泛,研究就越游刃有余。至少,应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支撑。他回忆,当初进入师大学习,教育系的课程能逃就逃,余下的时间再分为两块,中文系和历史系的课程基本上是“二分天下”,周日到图书馆或教室看书。我理解,先生并非不学习教育类知识,实际上这方面的功底他也是相当扎实的,只是他更多的是通过自学完成的,而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文史类课程上,这方面的学习可能更需要名师指点,而当时师大文史领域又是名师荟萃,优势显著,先生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在教育史领域也有一批资深学者,构成教育系“豪华阵容”,先生说这和他后来选择教育史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有很大关系。此外,先生还系统学习了哲学、经济学的有关课程,心理学的学习更是优秀,乃至张厚粲先生一直对他没能进入心理学研究队伍而感到遗憾。
扎实的文史造诣是先生学识功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从事教育史研究。先生的学生中多有中文、历史专业背景的,他说这些学生寻找、甄选和理解、运用资料的优势明显。他也感叹近年来搞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学生减少,当然有现实研究价值问题,但文史基础较差也是不容忽视的,有的学生连繁体字都不认识,怎么接触一手资料?这不能责怪学生,但确实反映出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某些明显缺失,“写简”是应该的,“识繁”也是必要的吧。
如果说,“博习”是先生治学的内在基础的话,那么,“亲师”就是先生治学的外在途径。
“尊师”是中国教育传统,这方面先生可谓楷模。他回忆读研究生班时,邱椿、邵鹤亭、瞿菊农、陈元晖、毛礼锐、陈景磐等先生也不过60岁左右,按照现在的说法,还属于中青年教师。这些解放前就享有盛誉的先生们,我们绝对是毕恭毕敬,一丝都不敢含糊,出入都持很恭敬的“弟子礼”,帮他们拿包,拉开椅子,走路搀扶,感觉他们就是老先生。进入新时期后,先生是毛礼锐先生的学术助手,在毛先生身体状况长期欠佳的情况下,不仅协助毛先生组织主编了《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史简编》等专著及多篇论文,代笔撰序、写评审意见,深得毛先生满意。他还协助毛先生指导了从我到程方平、毕诚、冯晓霖等博士研究生,可谓尽心尽力。
但是对老师仅仅做到“尊”是不够的,有“尊”还要“亲”,即亲近老师,不仅是被动接受教诲,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汲取学术营养,特别是要学习老师的治学之长,这方面先生更是深得其道。他不仅上课积极发言提问,课下主动请教,而且常去老师家里拜访。“亲师”自然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指教。他还擅于发现和归纳老师们的治学特色和优势。例如邱椿先生的文献掌握,一进他的书房,几乎四面墙全是书,随手抽出一本,上面有邱先生极为认真的、密密麻麻的旁批。邱先生说自己写王夫之的时候,通读王夫之的全部著作,而其主要著作至少要读过两遍三遍,才敢开始写。先生对此印象强烈,自己也身体力行,他回忆读研究生时,按老先生的要求尽量阅读原始资料,而且必须抄录精要内容。他先后抄过《古今图书集成》《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著名书院志、蒙学读物、小说笔记和地方史志等近400余万字。又如他归纳的毛先生强调写论文须“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之作。特别反对为做学问而写作。当时还不像后来这样受考评提职的驱动而不得不作为任务来写作,但这种研究态度是应该恪守的。通读先生的著述,就可以感受到,的确都是“有感”、“有论”、有研究心得和创见的。
先生对于老先生的品格风范也多有精辟概括,如邵鹤亭先生的注重气节、带着情感的授课,毛礼锐先生的平易近人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气概,又如邰爽秋先生的傲气(但非对学生)和黄药眠先生的谦和(但非无原则)对照,都是很有启迪性的。先生对我辈讲起老先生的这些特色时总是津津乐道,洋溢着深厚感情,可以说,老先生的这些品格风范都植根于先生的为人处事中,也值得我辈学习、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