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 谍战之死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麦家可谓是中国当代的谍战文学之父,虽然他对这个称呼不以为然。“我一向不大情愿用‘谍战’两字来定位自己的作品,我通常更愿意说我的作品是‘特情小说’或‘新智力小说’,因为它们更多关乎的是侦听、破译、解密,和传统意义上的谍战并不对称。”
  在他看来,新书《刀尖》才是他的第一部谍战作品,是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我个人的积累越写越少,写这个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谍战剧,真的是漏洞百出,这个品牌已经被砸烂了。”
  《刀尖》真实还原中共王牌特工尘封70年的传奇,所有理想和情感纠葛,被抑制的爱情、被扭曲的人性、被蒙蔽的阴谋,构成那个特殊年代最危险的工作:刀尖上行走。《刀尖》的“大事记”开始于30年前:1981年7月27日,浙江富阳人民医院,麦家偶遇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五系招生官王亚坤,临时被安排入伍体检,终被该校福州分院录取。该校总部在郑州,现更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有“军中清华”之美誉。
  麦家当时的成绩其实不够分数线,但是因为太多人在体检这一关被刷下来,录取线一降再降。招生官王亚坤得知麦家数学是满分、物理也有98分的高分时,让他也去体检。麦家在书中写道:“我的身体状况比我想象的要好,要争气,一路检查下去,一路绿灯,哪怕连脚底板也是合格的—不是鸭脚板。”
  就这样,麦家进入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学习,后来还有了在情报机关短暂的工作经验。“那是座秘密的军营,我在那里有幸结识了一群特殊的军人,他们是人中精灵,他们的智慧可以炼成金……我普通的智商和优柔寡断的性情根本不配做他们的战友。”
  这种特殊的机遇让麦家写出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解密》刚上架就下架了,相关部门认为这本书涉嫌泄密,破译密码这一领域之前从未有人写过。“我运气比较好,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认为没有泄密。我之前在相关部门工作过,知道红线在哪里,我可以无限的接近,但是不会碰。很多作家无法写,我写这些也可以说是我个人命运的一部分。”
  《刀尖》是一个找上门来的故事。在毕业数年之后,王亚坤夫妇带着一箱子资料找到麦家,此时麦家已经出版了《解密》和《暗算》两部小说,在原来的单位里引起了轰动。王亚坤夫妇希望他写写“箱子里的事情”。
  “某种程度来说我在还原一段历史,或者说还恩。这是王亚坤家的遗产,希望我能呈现给读者。这也是我畏惧小说写作的原因,后面有一双真实的眼睛在审视着我”。
  正是因为“真实”的要求,麦家根据王氏夫妇和有关审读机构的建议和要求几易其稿,8年之后,《刀尖》终于得以出版。
  现在的麦家,希望能攻占一个新的山头。“想了三年还没想好,我想写一个爱情故事,像等待戈多一样等待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一方面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耐心,不愿意去等待,但有些东西正是在等待当中变得美好。”
  
  F:《刀尖》的第一稿被王亚坤夫妇评价为“不够真实”,这是一本小说还是真实的故事?
  麦:书中所有的事件、情节都是还原历史的。第一稿用第三人称写成,因为素材不够,加入了一些想象,所以王氏夫妇不满意。后来几年当中王亚坤夫妇给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而且这些年抗日战争的很多历史纷纷解密。资料多到一定程度,我已经无需说话,凭借前辈留下的史料,完全可以支撑这个小说,所以现在小说是用主人公的第一人称来叙述的。有时候作家的想象还没有现实精彩动人。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人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努力,他们付出的程度是现在的人完全想象不到的。
  F:你怀念过去的时代吗?
  麦:谈不上怀念,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没有选择权,对时代更没有。但我们可以比较,那个时代有可贵的一面,现在肯定有一点不如过去,就是人生活得特别功利。那个时代精神层面被放大了,为使命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现在的人,精神层面在缩小,欲望之门一扇扇被打开。
  F:既然大部分内容来源于史料,你是如何发挥作家的想象力呢?
  麦:史料毕竟是史料,不可能完完整整,难免有残缺,这些缺的部分就是要我靠想象去完成。这其实比凭空想象要难,但我必须去想象。
  F:很多人觉得你的写作过于口语化,太通俗,文学性不够?
  麦:我觉得最大的文学性就是故事性,如何讲一个独特的故事,一个有魅力的故事。我以前也走过弯路,以为故事性就是通俗性,完整的故事就是没有文学性的象征。在写作中有意拆散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这样是不对的,如果这么做,就会被读者抛弃。文学性还体现在思想性,故事是有想象空间的,讲的故事和某一种人的人生状态相吻合。文学性就是一种洞穿人心的能力。
  
  与书同在,与书店同在
  撰文 | 绿茶
  
  2009年末,应邀去广州参加一个叫“书墟”的阅读沙龙,当时对这个活动完全没有概念,只是很喜欢“书墟”这个名字。活动发起人彼得猫是一家二手书店的店主,他的“彼得猫古本店”在广州北京路225号,现在的名字叫“歌莉娅225概念会所”。该建筑位于北京路与大南路十字路口的骑楼,始建于1948年,当时,这栋五层楼的建筑,一楼为“恒美金铺”,二楼为业主余先生自己开的照相馆“半士摄影院”(取业主英文名Pon’s),三楼是“黄文杰牙医务所”,四五楼业主自住。20世纪50年代中后,一楼改为“延安运输社”,二楼为“艳芳影像馆”,三楼为省港航运公司,四五楼业主自住。
  “彼得猫古本店”就在这楼五楼的一个角落,只有一个书架,不超过100本书。这家古本店经常被人称为“中国最小的书店”。就是这样一家最小的书店,办了一个同样小众的阅读沙龙,就是“广州书墟”。11月底,“2011书墟”开始“第二墟”。
  “书墟”,据说原始的雏形是由梁文道、陈智德等人发起的香港牛棚书展,一个以书为媒介,以讲座、交流、二手书摊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民间书展,自2003年举办以来,在香港读书人中有了相当的影响。
  2009年那届书墟,主题为“九年之后”,据说,在九年之后,即2018年,传统书籍将消失,书物变成故纸堆。书写者和爱好传统书籍者,可能从今天开始,要珍惜还有书的时光。这个说法虽然有点耸人听闻,但书籍电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样的说法也不由得让人必须要去思考。
  今年书墟,很遗憾我会错过,今年的主题为“文字的众缪斯”,从已公布的活动信息来看,包括:书店已死、当文字遇上设计、风月与革命的热情、阅读求道等一系列有趣的互动主题,继续邀请30多位粤港澳深沪京作家、创意人、媒体人、作家,拖着皮箱载着书本,在这里摆阵,进行二手书售卖和阅读沙龙。
  这种小型的主题沙龙,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不像“理想国文化沙龙”那么高端,这里的沙龙符合我们每个城市文艺青年对阅读、对创意等方面的各类思考和想象。
  那次书墟上,我参与了一场关于“当书籍消失时,我们读些什么”沙龙,这个话题的讨论非常激烈,多数人认为,书籍不会消失,书店不会消亡,不管电子书和网络给纸本图书带来多大的冲击,但书籍的命运是乐观的,也许主流位置会受到挑战,但其传承文化的重任不会减弱,有越来越多的二手书店会成为书籍的另一选择。也有部分人认为,书籍消失是可能的,未来的阅读,会有不同的形态取代纸本图书,书籍,也许只能作为图书馆藏品。
  关于这个话题,也许还会继续争论下去,但坚守传统阅读的我,在面对这样的未来时,我一定会毅然选择和书在一起。
  因为是一家书店主办的,话题最后总会落到书店这一主题。两年前,我们在谈“如果在广州,爱上一家书店”,两年后,这一主题变为“书店已死”。我今年虽然不去参与这个主题的讨论,但我想在这里表个态,我对传统书店充满信心,与书店同在。
  
  《2666》
  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为一部在作者身后才付梓的作品,《2666》受到了来自西语世界和欧美舆论的广泛关注,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波拉尼奥将长篇小说提高到一个令人感到眩晕的新高度,而苏珊·桑塔格、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他把社会、文学、哲学、历史、人类学熔于一炉,如此的宽度与广度,很多细节还写得非常生动。略萨本人对《2666》的评价是:“它革新了拉美小说的叙事艺术,是典型的全景小说。思想深刻,挖掘出了人性复杂的变异。”
  
  《大胆爱》
  作者:倪震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胆爱》是倪震在香港出版的《大胆爱情》《绝顶爱情》的精选,收录了倪震主持的电台爱情节目《绝情谷》、杂志《东方新地》爱情专栏的合集文章。出生于文学世家的倪震写情爱问答,或在电台主持情感三人谈,躬身解答无数感情迷航,在香港曾风靡一时。有人认为他甚至比当下某些情感专栏作家写得更好,因为他不刻薄、不故作幽默,也不引经据典,只讲人之常情、人之私心、欲望之纠结,推心置腹,不惜拿自己作反面教材,老老实实劝世。
  
  《再见,老男孩》
  作者:筷子兄弟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这是筷子兄弟首部长篇小说,也是经典怀旧剧情《老男孩》的后续故事,延续筷子兄弟一贯的感人怀旧风,加以更为饱满的催泪情节,再次将无法磨灭的梦想与不可避免的衰老趋势展现眼前。梦想真的可以照进现实吗?如果还有明天,一切真的会好吗?当这两个老男孩再次站在台上的那一瞬间,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可以继续怀揣梦想,生活下去。
  
  《重遇未知的自己》
  作者:张德芬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孤单,越不安,越不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张德芬在这本书里记载了她的新感悟,关于生命,关于未知的自我,关于最初的快乐。她告诉都市人如何找到不快乐的根源,如何学习爱自己,如何为自己的快乐和人生负起全责,如何拥抱生活中的阴影,以及如何让自己、家人及朋友过得更幸福重获最初的快乐。
其他文献
猝不及防地被大导演们垂青,机会米得有点猛烈。冯绍蜂外非一夜成名,而且还需要一点选择的眼光,和对埘可能随时到来的巅峰状态的掌控力。  英雄梦  横店,《兰陵王》剧组正在紧张定妆。一天等待,终于在夜半见到了冯绍峰。这个采访本该在北京,我们拍摄的那天同时进行,却因冯绍峰的马不停蹄辗转到千里之外。当他安置好琐事,盘腿坐定在沙发上,燃起一支烟。疲倦毫无遮掩一泄而出。没有西楚霸王的铁血狂放,也没有八爷的不羁孩
期刊
在路面交通拥堵的北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更有个中高手,把骑车变成了玩车。玩的正是“死飞”自行车。  “死飞”源自它的英文名FixedGear,在日本它被叫做“竞轮”,香港叫“梗牙”。实际上,这才是最早的自行车,没有飞轮,没有变速器。它也是最简单的自行车。总共只有19个零件,没有闸线,没有齿轮转换器,也没有挡泥板。北京五道营胡同这家名叫NATOOKE的自行车店店长宗力威介绍。“
期刊
什么社会变化,工作压力之类的,统统退却吧。累了就要休息,而且你还要休息得有滋有味。  音乐人休息KoRG microKEY 61  有些人就是闲不下来,只是用“替换”的方式完成自我休息,比如音乐创作。KORG推出的USB供电MIDI键盘,KORG microKEY 61设计简单紧凑,按键灵敏舒适,专门针对键盘手演奏提供的五个八度的61键,以及附带有授权的Korg Legacy Collection
期刊
2012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限娱令”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是众多卫视娱乐拼刺的终结?  还是国家开始着手一系列文化监管的开始?  今年10月20日,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正式下发到各卫视手中。这个“意见”迅速地引起了“限娱令”舆论大潮,一时众说纷纭。其实在7月间,广电总局邀请星级卫视相关负责人进京茶叙,这次会议可
期刊
上海,愚园路,这是一片安静的里弄式老洋房。陈文章夫妇俩如今都已经80岁,说普通话时,八成发音听上去还是上海方言,遇到那些只有老上海才能听懂的地方,女儿陈玫就出来帮忙“翻译”。“中间那一代”王德琪陈玫夫妇都在这种弄堂出生成长,是典型的吃苦耐劳又讲究生活小情趣的上海式中年人,如今,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带着一只穿了“衣服”的雪纳瑞宠物狗在门口等下班较晚的儿子王意成回家,给他热好饭菜之后,两人就在旁边看电视
期刊
肖丽家的第一台电视机诞生于1975年(那时她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她的父亲在吉林长春的空军部队服役,检修飞机是他的拿手好戏,推而广之,对各类电器的性能自然也不陌生。  肖爸爸沉默寡言,与肖妈妈两地分居多年,对家里最实际的爱便是花60元买个显像管,再花一百多元买好其他配件,自己亲手组装出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父亲的手工造电视机  等肖丽体味到看电视的乐趣,已是1983年。小小年纪,什么都不
期刊
4月11日,音乐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又聚在了—一起,这—次,他们要讨论的是“音著协”46条事件。  刘欢在会上说,如果这次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得以通过,对整个音乐产业将是一次“灭顶之灾”。其实,“唱片已死”的说法我们已经听过太多次,音乐产业陷入困境不假,是坐以待毙,还是在互联网时代杀出一条血路,涅槃重生?涅槃之后,你仍要继续行路。  大佬的集会  在北京艾维克酒店并不宽敞的多媒体厅中,聚集了谷建芬、
期刊
曾佳欣一家并非广州土著。他们于1997年自西安迁居而来,经过将近15年的融合,对南方的物产气候自然早已适应,对南方的人情世态也已透彻了解,但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偏好,却带着鲜明的中原正统特色。这个特色表现在佳欣母亲的身上尤为明显:作为这个家庭的收视主力,曾妈妈喜爱歌舞类综艺节目,她以中央三套为固定频道,因而对《我爱上春晚》《星光大道》等央视出品的节目如数家珍。纵然在广州有多家香港电视台可供选择,曾妈
期刊
在2006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陈可的一幅一米见方的画《小F·刺》最终在3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上落槌,这个价格远远超过了陈可当时在画廊两三万一张画的价格。跟许多中国年轻的当代艺术家一样,陈可一“拍”成名。  这一年正好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狂飙突进的一年,在各大拍卖行,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屡屡拍出“天价”。许多艺术家甚至没有经过太多展览的洗礼,便被推至一个高不可攀的价格。陈可认为这是一个中国特色:“其实艺术家
期刊
2000年5月28日,顾振清在南京清凉山公园策划了一场名为“人与动物”的行为艺术展。他租来一头刚刚被屠宰的牛,艺术家吴高钟钻进牛肚中去。然后让观众用鱼线将牛肚缝起来,接着吴高钟从牛肚中穿膛而出,将大把玫瑰花瓣撒向空中。这时候,闻讯赶来的公园管理人员中止了这次艺术表演。  这次行为艺术展在当时取得了惊世骇俗的效果,128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三分之一的南京人知晓此事。当时的南京市委书记在电视上公开批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