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振清:我手上总有一把新牌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xku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5月28日,顾振清在南京清凉山公园策划了一场名为“人与动物”的行为艺术展。他租来一头刚刚被屠宰的牛,艺术家吴高钟钻进牛肚中去。然后让观众用鱼线将牛肚缝起来,接着吴高钟从牛肚中穿膛而出,将大把玫瑰花瓣撒向空中。这时候,闻讯赶来的公园管理人员中止了这次艺术表演。
  这次行为艺术展在当时取得了惊世骇俗的效果,128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三分之一的南京人知晓此事。当时的南京市委书记在电视上公开批评,说这种艺术伤风败俗。展览结束后,顾振清接到艺术家打来要钱的电话,因为他感觉自己被盯上了,需要钱跑路。
  当时的顾振清是所谓的独立策展人,策展人概念如今早已被人熟知,但当时还是一个新鲜名号。当顾振清向别人介绍自己是策展人,是艺术家的总服务员时,无人理会。他不得不面临着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观众关心这三重困境。在这样一种处境下,顾振清用类似“人与动物”行为艺术展这样疾风骤雨的方式,激怒观众,点燃话题,一下子聚焦了公众的视线。
  2000年也被认为是策展人狂飙突进的一年,策展人开始从艺术展览的幕后浮出水面。也恰好是在这一年,台湾艺术批评家陆蓉之将“curator”译为“策展人”,这个词真正传入内地,策展人概念自此终于在国内落地生根。
  在顾振清眼中,2000年到2005年是属于策展人的黄金时代。策展人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建立起“策展人中心制”,优秀的策展人正如一条鲶鱼,将艺术圈这坛死水搅活了。2003年顾振清一口气在中国做了6场艺术展览,几乎包揽了当年中国当代艺术圈的所有重要展览,他说有朋友戏称,这一年是“顾振清年”。
  2004年顾振清还将展览策划到了国外,在挪威国立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名为“轻而易举,上海拼图2000-2004”的艺术展。这时候顾振清也不再为展览资金担心,因为有许多朋友或者企业给他赞助,他也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策展队伍,从此之后用专业的方式操作展览策划。
  “但2005年,资本一来,我们就都歇菜了口”
  顾振清感叹道:“资本太强大了,比起那些搞金融、搞基金、搞拍卖行的人来说,我们给艺术家的钱算什么,我们的客户营销方式也不过是些小伎俩。”中国的独立策展人开始经历一个曲折期,最优秀的一批策展人都下海开了自己的画廊:“卢杰开了长征空间,皮力开了皮力画廊,胡昉创办了维他命艺术空间,冷林跟其他人合作做了佩斯画廊和北京公社,我自己也开了荔空间。”顾振清回顾这段时期,认为很多策展人其实是在半被动半主动的情况下做出了这种选择。但开画廊并不赚钱,因为拍卖行裹挟着大量资本,气势汹汹地从二线冲上一线。成为一部艺术家价格上涨的电梯。即便是策展人口味普遍不错,做的画廊素质较高,也不得不在资本凶猛的攻势下,败下阵来。
  勉力维持三年以后,顾振清发现实在没有必要将他的荔空间打造成一个专业画廊。因为他找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一个调性:无论是做非营利空间还是做商业画廊,这两头都会把人累死。顾振清尝试开拓一条新的路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画廊打造成一个“孵化器”。
  顾振清这样解释“孵化器”的含义:“我展览可以少做一些,如果我想扶植年轻人,我就扶植。我想搞一块艺术自留地,我就做自留地,我想把它当作试验田,它就是试验田。到最后,荔空间不再是一个需要包装艺术家、参加各种营销会来宣传自己的画廊。我可以给艺术家做一些展览,如果艺术家同意,我也可以在空间里售卖他们的作品。最关键的是我们可以提供给艺术家参加国内外双年展的机会,也可以为他们创造宣传、出版、评奖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荔空间摆脱了一般画廊卖画的简单模式,而成为一个发掘年轻艺术家和包装推广年轻艺术家的平台。
  顾振清认为这样一种玩法是在玩游戏规则的创新,也是艺术体制的创新。积累几年以后,顾振清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天天跟在欧美的策展队伍屁股后面跑,他开始注重打造属于自己个人风格的策展,比如跟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文发生关系,独立地形成一种规则和制度。
  “好的策展人不只是做策展服务,他也在创造展览。”即便已经成为国内一线策展人,顾振清还是艺术家工作室的常客,有时甚至不请自到。因为他认为只有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才能了解第一手的资料:“艺术家在工作室里就像在家一样,没有隐藏,他在想什么,在看谁的书,在抄袭谁或者模仿谁,画了什么草图,我都可以亲眼看到。”因此顾振清总是能最早看到艺术家又创造出了什么新的形象。又推出了什么新的作品。根据这些资料,顾振清归纳出一些共性,然后做出一些没有甲方、没有委托人的展览。
  “这样的展览往往能在学术和创新上达到极致。”顾振清现在策展有两条脉络:一条是自己先有了想法,然后聚焦艺术家的作品来探讨自己内心所关注的问题:另一条则是有了艺术家的作品,归纳出共性,再邀请别的艺术家共同参与。在选择展览艺术家上。顾振清坚持要与每个艺术家进行交流沟通的原则:“最好是我去过他的工作室,非常熟悉他的创作和状态。”
  正是因为这样始终冲在当代艺术创作前线的状态以及所拥有的“孵化器”,让顾振清能够不断地发掘出年轻艺术家。顾振清不无得意地说:“为什么国外的策展人和收藏家都跟我关系特别好,因为我手上总能有把新的牌。”
其他文献
用孙连刚自己的话说,最初在草场地盖艺术空间。就是想盖个房子自己玩儿。没想到自己盖一间别人租一间,盖一间租一间,一转眼房子都租没了。现在草场地艺术区成了规模,从原本一片菜地,变成今天拥有三百多家画廊、机构的新兴艺术区。比起798,草场地艺术区的艺术气氛更加活跃和自由,亦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桥头堡”。  随之而来的是这里的房价也上去了,租不起草场地的年轻艺术家只能跑去更远的宋庄呆着。对宋庄的那些
期刊
猝不及防地被大导演们垂青,机会米得有点猛烈。冯绍蜂外非一夜成名,而且还需要一点选择的眼光,和对埘可能随时到来的巅峰状态的掌控力。  英雄梦  横店,《兰陵王》剧组正在紧张定妆。一天等待,终于在夜半见到了冯绍峰。这个采访本该在北京,我们拍摄的那天同时进行,却因冯绍峰的马不停蹄辗转到千里之外。当他安置好琐事,盘腿坐定在沙发上,燃起一支烟。疲倦毫无遮掩一泄而出。没有西楚霸王的铁血狂放,也没有八爷的不羁孩
期刊
在路面交通拥堵的北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更有个中高手,把骑车变成了玩车。玩的正是“死飞”自行车。  “死飞”源自它的英文名FixedGear,在日本它被叫做“竞轮”,香港叫“梗牙”。实际上,这才是最早的自行车,没有飞轮,没有变速器。它也是最简单的自行车。总共只有19个零件,没有闸线,没有齿轮转换器,也没有挡泥板。北京五道营胡同这家名叫NATOOKE的自行车店店长宗力威介绍。“
期刊
什么社会变化,工作压力之类的,统统退却吧。累了就要休息,而且你还要休息得有滋有味。  音乐人休息KoRG microKEY 61  有些人就是闲不下来,只是用“替换”的方式完成自我休息,比如音乐创作。KORG推出的USB供电MIDI键盘,KORG microKEY 61设计简单紧凑,按键灵敏舒适,专门针对键盘手演奏提供的五个八度的61键,以及附带有授权的Korg Legacy Collection
期刊
2012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限娱令”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是众多卫视娱乐拼刺的终结?  还是国家开始着手一系列文化监管的开始?  今年10月20日,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正式下发到各卫视手中。这个“意见”迅速地引起了“限娱令”舆论大潮,一时众说纷纭。其实在7月间,广电总局邀请星级卫视相关负责人进京茶叙,这次会议可
期刊
上海,愚园路,这是一片安静的里弄式老洋房。陈文章夫妇俩如今都已经80岁,说普通话时,八成发音听上去还是上海方言,遇到那些只有老上海才能听懂的地方,女儿陈玫就出来帮忙“翻译”。“中间那一代”王德琪陈玫夫妇都在这种弄堂出生成长,是典型的吃苦耐劳又讲究生活小情趣的上海式中年人,如今,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带着一只穿了“衣服”的雪纳瑞宠物狗在门口等下班较晚的儿子王意成回家,给他热好饭菜之后,两人就在旁边看电视
期刊
肖丽家的第一台电视机诞生于1975年(那时她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她的父亲在吉林长春的空军部队服役,检修飞机是他的拿手好戏,推而广之,对各类电器的性能自然也不陌生。  肖爸爸沉默寡言,与肖妈妈两地分居多年,对家里最实际的爱便是花60元买个显像管,再花一百多元买好其他配件,自己亲手组装出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父亲的手工造电视机  等肖丽体味到看电视的乐趣,已是1983年。小小年纪,什么都不
期刊
4月11日,音乐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又聚在了—一起,这—次,他们要讨论的是“音著协”46条事件。  刘欢在会上说,如果这次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得以通过,对整个音乐产业将是一次“灭顶之灾”。其实,“唱片已死”的说法我们已经听过太多次,音乐产业陷入困境不假,是坐以待毙,还是在互联网时代杀出一条血路,涅槃重生?涅槃之后,你仍要继续行路。  大佬的集会  在北京艾维克酒店并不宽敞的多媒体厅中,聚集了谷建芬、
期刊
曾佳欣一家并非广州土著。他们于1997年自西安迁居而来,经过将近15年的融合,对南方的物产气候自然早已适应,对南方的人情世态也已透彻了解,但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偏好,却带着鲜明的中原正统特色。这个特色表现在佳欣母亲的身上尤为明显:作为这个家庭的收视主力,曾妈妈喜爱歌舞类综艺节目,她以中央三套为固定频道,因而对《我爱上春晚》《星光大道》等央视出品的节目如数家珍。纵然在广州有多家香港电视台可供选择,曾妈
期刊
在2006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陈可的一幅一米见方的画《小F·刺》最终在3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上落槌,这个价格远远超过了陈可当时在画廊两三万一张画的价格。跟许多中国年轻的当代艺术家一样,陈可一“拍”成名。  这一年正好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狂飙突进的一年,在各大拍卖行,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屡屡拍出“天价”。许多艺术家甚至没有经过太多展览的洗礼,便被推至一个高不可攀的价格。陈可认为这是一个中国特色:“其实艺术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