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以及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使学生产生乡愁以及爱家乡的情怀,同时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切实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所生活地区的地方文化特点,围绕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就本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做一探索,以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不断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地方文化;语文教学;融合;思考
   当前,我校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具有可挖掘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它既是学生耳濡目染的特色文化,又是经历历史风雨洗礼之后的传统沉淀,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演变、发展、延续,可以说,地方文化都是当地人民一代代、一辈辈通过劳动、生活形成的智慧结晶。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而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方土地,令每一个人生出无限乡愁,学生对地方文化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将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与初中教学进行紧密结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切实感受语文世界的多彩多姿以及浩瀚博大。
   一、地方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将地方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对地方文化的育人价值以及文化作用进行深刻挖掘,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发展,丰富语文教育资源。
   1.地方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乡情与乡愁
   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地方文化在传承之中积累和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人文精神资源也正成为语文教学宝贵的课程资源。地方文化的育人精髓以及人文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以及健康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认知、感受以及理解地方文化,了解自己日日相依的这一地方文化的来龙去脉,在寻根问源中确定作为当地人的文化特性,提高文化品格以及人格修养,让学生生出无限的乡愁与乡情,让热爱家乡的情感自然流露。同时也通过语文教学认识到更为丰富的地方文化,从最熟知的文化之中看到其闪现的独特魅力,产生报效家乡以及建设祖国的美好心愿。
   2.地方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初中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其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语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在地方文化资源之中,有不少文化材料丰富多彩、形象鲜活,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比如说带领学生寻访古迹,观赏当地的戏曲,对民谣民歌进行搜集,学习当地独特的剪纸艺术、手工制品等,通过参与到这一地方文化的活动之中,学生积极进行交流与沟通、配合与协作,积极参与完成任务。这一实践性的语文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自觉地进行独立思考,学会积极合作,同时还不断地去探究,由此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地方文化融入语文学科,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使课堂更富有生机活力
   地方文化融入语文课程之中,更有利于语文课变得开放与具有活力,通过地方文化的渗透,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也在教学之中获取这些地方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精髓,体验到语文世界的宽阔与宽广。学生在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文化积累中感受到语文知识是无所不在的,而地方文化也是文学别样的体现,它不仅可以成为自己进行写作的素材资料,同时也让学生在地方文化的学习之中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当学生在突破课堂各种标准答案的条条框框之后,在这样一种开放式的课程教学中,拓展自我思维,放飞想象,深刻地感知到新时代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地方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途径一探
   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地方文化的融合与整合实际上有两个主要的途径,一种是直接性的融合,另一种则是间接性的融合。直接性融合也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学内容进行直接渗透,进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挖掘地方文化之中所蕴含的与教学内容相同的信息。而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也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而此时,地方文化就可以在导入环节中出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直接应用与融合,更让学生体会到地方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及语文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教学内容。而间接融合则意味着通过突破课堂的限制,让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走访民间艺术家,或者亲身体验地方文化的表演,让学生领略地方文化的风味,感悟其特色,同時还对地方文化与当地的社会、历史以及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知。可以邀请当地一些有名的民间艺术家走进语文课堂,为学生进行讲解,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授课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受到启发。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地方文化的考察、调查时,鼓励学生做好记录,收集资料,写出总结,还可以写小论文,同时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地方文化,让学生成为保护地方文化的生力军,如此,语文教学的目标就会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以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杨玲.传统文化教育培育美好心灵[A].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C],2019.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地方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整合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439)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魔术是一种益智类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游戏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传统单调的数学课堂转变为趣味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数学魔术进行研究,选择科学合理的数学魔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首先分析魔术引入数学课堂应遵循的原则,详细探讨了数学魔术在小学中段中的实践与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魔术;趣味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较强的基础学科,很多小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的时候都“望而却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经是当前小学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趣味课堂教学理念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趣味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科学教学理念。分析了小学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通过挖掘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地方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并将其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借助地方文化的亲切感,使得学生自觉地产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乡愁与乡情,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得学生在语文之中受到精神的洗礼、文化的熏陶,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以及素养。就地方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整合做一阐述。   关键词:地方文化;语文教学;资源整合
摘 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提高学生素质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素质的培养成为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做一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主体性;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着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堂中自觉、主动、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的要求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发展写作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识,通过写文章来陶冶情操.但是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语文课程中的作文是非常令他们头疼的一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小学语文学科角度出发,首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几类主要的学习习惯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效果都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接下
摘 要: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与完善的前提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将阅读内容制定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的重点环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将课内和课外阅读进行有效融合,以此全面影响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立足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制定课内外阅读融合策略,以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融合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为科学评价课程质量,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选取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17级“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以课程目标达成度为核
针对新文科背景下海事管理专业优化提升的迫切需求,对当前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专业在新文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应变、融合、创新、全人”四个层面提出海事管理专业新文科建设的主要思路和举措,具体包括新文科海事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体现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智慧海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面向未来发展适应力的智慧海事人才培养路径以及智慧海事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等,以培养面向未来海事发展、满足国家和行业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海事管理人才。
为评估海员培训教员的适格性,促进海员培训教员专业素质成长,提升课程培训质量,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分析了美国海员培训课程《教员资格指南》设计的逻辑主线,即不完全拘泥于教员的船舶职务与培训对象是否匹配,但强调教员的专业知识、工作经历和经验要与讲授课程有紧密的关联度。总结了美国《教员资格指南》具有的统一性、适宜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提出完善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实施办法》及《海船船员培训教学人员配备标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