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数学学习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u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其思维能力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应该服务于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去“发现”规律,研究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近几年的实验和研究,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索改革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能彻底扭转学生被动的局面,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那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提出探究主题,诱发好奇心,激发探索的欲望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人,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师一堂课好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人口。教师简短的导人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人自学探究阶段。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亮今年7岁,他姐姐小美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3个生日,谁知道小美今年几岁?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好奇,有学生说:“我们都是一岁过一次生日,小美过了3个生日,应该是3岁”,其他同学马上反驳:“小美是小亮的姐姐,小亮今年都7岁了,姐姐怎么可能才3岁呢?”这时同学们感到很疑惑,老师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大家就会明白的。”这样,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又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校六(2)班有男同学32人,女同学24人。体育课上,李老师要把28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同学,让他们分成两大组进行练习,可以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男同学14个,女同学14个;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探究的问题。
  2选择合理探究形式和方法,组织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揭示学习规律
  这是整个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同时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科学的探究方法。常用的探究方法有:
  2.1操作—探究—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将知识向课外延伸,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图形覆盖规律》,有10个数字,每次框出相邻的两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在教学中,给出题目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有的列式算一算,有的框一框、移一移、数一数,有的圈一圈、写一写,方法多样化、个性化。在交流和反思过程时,学生发现了用平移的方法不容易“乱”,即不重复、不遗漏。用平移的方法,再让学生试一试框出3个、4个、5个连续的数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直观固然重要,但它往往只是认识的起点,最终还必须摆脱它。这时,老师设疑:不操作,在脑子里直接移一移,你能很快找出平移几次吗?此时,学生在头脑中移动方格,不是机械操练、简单重复,而是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平移中发现“平移的次数=剩下的个数”。此时,逐渐逼近了规律的本质,就需要从理性上把握其中的规律,在抽象中找出规律。师:如果用a表示总个数,用b表示每次框出的个数,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怎么表示呢?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了算理,就能很快列出算式解决问题:a-b+1。学生能发现和理解运用这一种规律后,教师就可以向课外延伸,应用它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例如买连号的电影票和全班照相好朋友要站在相邻的位置等问题。在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常用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和信息通道顺利地到达知识的彼岸,用牺牲学生的思维强度来获得所谓的教学效果。其实,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正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在“迷惑不解”到“豁然开朗”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实现再创造。
  2.2猜想—验证。即让学生依据自己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经验、方法,对未知量及其关系等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说说能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让学生大胆猜测并分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少学生就寻找“个位特征”,因为个位是0-9中任一数字的数都可能被3整除和不能被3整除,探索一时陷入困境,同学们愁眉紧锁……后来有学生大胆地另辟蹊径:找各位数字之和的特征,经过大胆的猜测和大量的验证,终于找到了答案,顿时,同学们喜笑颜开。学生经历了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了自己的猜想,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学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既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又体味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张扬。
  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独立探究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个体独立探究;对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全班集中讨论探究,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实践创新精神
  在设计教学时,要精心设计练习,正确处理探究与练习的关系,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与巩固“双基”有机地结合起来,多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拓宽学生的思维,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解决问题:有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一支球队)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学生自己先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生1:第一轮16支球队,8场比赛,赛出8强; 第二轮8支球队,4场比赛,赛出4强; 第三轮4支球队,2场比赛,赛出2强;最后一场两支球队,决出冠军。列式:8+4+2+1=15场
  生2:我用的是画图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4
  。 。2
  。 1
  生3:我一步就能算出最后的答案16-1=15场。
  师:为什么呢?
  生: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最后赛出冠军时,就要淘汰掉15支球队,也就需要比赛15场。
  师:想法太巧妙了,我们在考虑有几个队胜出的时候,他考虑的却是有几个队被淘汰,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一步计算就解决了问题。如果有64支球队参加比赛,产生冠军要比赛多少场?画图还方便吗?现在你还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生:64-1=63场
  这个“1”指的是什么?
  学生从开始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再到聆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解题思路,在反思与比较中领悟和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有助于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当然,探究性学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避免“形式化”,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使学生能够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性学习),要考虑学生探究合作的时间和空间。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应是概念、规律、原理、方法等实质性的内容,而并非那些形式的东西,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合理地进行教学法加工,更好地适合学生探究和学习。2.创设适合探究合作学习的情景,能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3.恰当设计探究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及活动,做到“活而不乱”;4.要设计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切忌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设计;5.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6.评价设计不拘泥于结果的对错上,要重在经历、体验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正如富兰克林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的,我会记住;我参与其中的,我会理解和应用。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就能不断地寻求知识、追求真理并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力求以情感人,唤起兴趣  1、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当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前进方向,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外活动内容、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用新课改教学理念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新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理念;高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新课程理念是推动素质教育健康发展、体现时代特征,赋予时代内涵,彰显时
期刊
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设计的依据,也是实施教学评价的依据,企业之间的竞争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一要比谁穿越得快;二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的多;三是比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而这三者也正是考量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速度指教学时间投入的
期刊
青少年好比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对他们精心的呵护,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那么,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其身心发展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一是身体迅速发育,精力充沛,热情洋溢,但又缺少理智,容易冲动。二是性意识萌动,开始有了朦胧的性冲动。这种成熟的生理和不成熟的心理,常常会给初中生带来困扰,如教师不能正确的教育引导,那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
期刊
《全日制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着眼学生创新意思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之一。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笔者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在教学中,特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以定向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换而使问题变得明了,极易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中学生对问题
期刊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体现。”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九年的数学教学中,就课堂教学的方法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中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氛围,使学生在积极愉快地过程中,充分发挥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欲望。为使课堂教学开始学生的学习动机能
期刊
【摘要】科学课的教学应尽可能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以跟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现在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信息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学习和交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而,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庞杂性和繁复性。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很多内容,涵盖了很多的信息,所以语文教学注重三基目标的设立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教学文本的自身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景,选取一种或者几种教学切入点,将文本、教师、学生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又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样看待教材?一是教教材,授之于鱼;二是用教材,授之于渔。前者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结论讲解,轻过程参与;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探索;重智商研究,轻情商探讨;重教学的科学化,轻教学的民主化。而后者恰恰相反,着眼与素质教育,着力于语文基本功训练,着眼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我们应取后者的态度。在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
期刊
课程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构的六个方面出发,教学形式以活动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以思维训练为重点、开展合作学习;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因地制宜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校地处城市边缘,学生多半是来自于外来务工和农民工子女,家庭比较贫困,家长整日为生计奔波,无力承担孩子校外兴趣班的费用,这些孩子和城市中心的孩子一样有着广泛的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