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流动性与基本面的对峙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未来债市的走向,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因流动性充裕、配置需求较大以及未来可能的有利预期,使债市买方力量正在伺机跟进。8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市的运行方向。
  
  今年债市的形势相当严峻。自年初开始,债券收益率曲线便一路上行,平均上升幅度超过130个基点,虽因4月份CPI回落、5月份货币信贷显著下降和新股发行临时中断,以及近期资金充裕等原因,曾使得债券指数短暂稳定甚至小幅上涨,但从整体看,市场相当疲弱。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比如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对价格型工具的重视,多种手段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资产价格上涨,金融机构存款和收入的稳定性下降,债券市场供给的预期增加,以及投资者结构和主力投资机构行为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均对市场产生了影响,显示出逐渐累积的叠加效应。
  对于未来债市的走向,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有利因素主要是债券投资需求开始恢复,银行存款加速分流的局面有所转变,下半年贷款增速会下降,股票市场理性程度提高,同时,对四季度物价走势普遍存在明显下降的预期。不利因素也有,比如今年的物价走势仍存不确定性;货币当局对利率手段日益重视,利率运用频率在加大;国际收支压力会否减轻也事关未来的流动性管理和汇率政策,变数犹在;债券供给形势尤其是特别国债的操作,也是另一扰动因素。
  从总体看,因流动性充裕、配置需求较大以及未来可能的有利预期,使债市买方力量正在伺机跟进。随着预期的明朗,需求将进一步显现,何时平衡仍有待观察。当前稳健的策略仍以防御为主,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或会有进一步延长久期的机会。
  
  债券市场基本环境
  
  今年的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数据充满变数,这决定了债券市场走向的基本环境,并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随着近期各项数据的集中出台,未来债市走向正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对这些数据先来作一个评判。
  综合看,当前宏观经济热度仍然比较高。
  经济增长方面,GDP增速加快,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工业增加值继续高位运行,以至于有学者惊呼“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良性大变形”。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月份累计增长26.6%;上半年贸易顺差合计1371亿美元,较上年明显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份同比增长16.4%,增长迅速。
  物价表现超出预期,7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5.6%。央行监控的企业商品价格(CGPI)上涨有所加快。值得注意的是,与CPI和CGPI走势相反,作为先行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PPI)7月份同比增长2.4%,涨幅持续下降。
  从外汇储备的变化看,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3326亿美元,又有大幅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收支盈余的来源结构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而贸易顺差和FDI新增合计只有1446亿美元,二者相差1217亿美元,月均高达203.1亿美元。这与2006年全年差额7.33亿元、月均0.61亿美元的水平有极大差距。这或许说明有外资通过另外的渠道流入,包括出口收汇明显多于实际出口的贸易项下异常资金流入等,对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对应,当前的金融运行压力也非常大。
  截至7月底,M2同比增长18.48%,M1同比增长20.94%。按照既有的货币口径,货币供应一改5月份的下降势头,连续两个月增幅再度加大(见图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7月份同比增长16.63%,较上月新增2314亿元,仍属相当高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了38个月之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速大于贷款增速的情况自今年2月份发生改变,贷款增速开始大于存款,且持续5个月。尤其是5月份,因存款增长大幅下降,二者之间的差距突然加大。随后,存款又于6月份显著回升,由同比增长14.63%升至15.99%,7月份稳定至15.97%,仍低于贷款增速。此种回升态势能否持续非常引人关注(见图2)。
  因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近数月,基础货币同比增长较快,但扣除准备金率上调因素,基础货币增长相对平稳。
  


  总体看,在当前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形势下,近期经济政策仍将以紧缩为主基调,调控目标也趋于多元化,主要包括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从源头上控制流动性输入,同时减轻汇率的压力;货币信贷方面压投资,防止经济热度增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避免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抑制物价;鼓励消费,减税增支。
  针对多个调控目标,需要政策组合的多元化:
  一是针对货币信贷增长较快,投资加速,以及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实施价格型政策手段,包括停征或减征利息税和加息。
  二是针对新增流动性,采取多种工具加以回收,包括公开和定向发行央票。准备金率政策仍有可能采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频率或将相对减少。
  三是针对贸易顺差增长过快,通过税收政策和增加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方式,抑制出口,增加进口。未来上述政策仍有进一步操作的空间。
  四是加强资本项目管理。进行引资政策的调整,由原来的“宽进严出”转为“进出均衡”。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理,控制外债增长。同时,进一步放松对资金流出的管制,大力发展QDII等。
  五是采取综合性政策,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非鼓励行业或项目的准入门槛,隔断银行资金违规流向股市的途径,等等。
  上述政策举措,均与债市有关。
  
  如何对冲流动性
  
  今年5月份之前,债市的流动性相当紧张。而近期,随着收益率的相对稳定、双边报价利差的缩小和新券认购倍数的提高,流动性似乎再度宽松起来。比如,即便有7月份货币信贷增速不减,CPI大幅高于预期等不利因素,债券需求仍然旺盛。8月8日上午发行的7年期国开行金融债,录得2倍以上的超额认购,并获得100亿元的全额追加,发行总量达300亿元,4.35%的发行利率也低于普遍预期。这一方面说明被压抑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债券需求逐渐开始释放,同时也显示出当前的流动性仍然相对宽松。
  对此,可做一大致回顾。今年上半年,粗略算来,由央票与回购到期及央行外汇占款增加,共投放流动性4.37万亿元。央行通过多种手段对冲掉其中的4.20万亿元,对冲比率高达96.12%,显示出央行控制货币投放的决心。
  因多种因素相互交织,6月份的市场复杂而敏感。从6月份起,央行开始净投放货币,当月净投放2730亿元,7月份再次净投放1743亿元。虽然藉此稳定了预期,但流动性也开始增加。央行刚刚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其中国有商业银行2.43%,股份制商业银行4.14%,农村信用社为5.51%,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7月份定向发行央票与随后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前后相隔仅一周,两次强力的数量调控,虽然起到相当的作用,但对应起来,也只是对冲掉新增的3000亿元左右外汇占款,并未根本改变流动性宽松的状态。
  展望未来数月,因流动性的源头——国际收支盈余仍可能保持较高增速,流动性管理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对此,治本之策是提高消费,减税增支,以逐渐改变储蓄率过高的现状。而当务之急,是要同时加强对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管理。
  而仅从对冲的角度看,因特别国债的发行,操作工具增加了,也更加富有弹性,这是一件好事。初步测算,若下半年新增外汇储备与上半年相当,则未来5个月(即8~12月份)因外汇储备增加而产生的货币投放为16581亿元(扣减掉了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因央票和回购到期而产生的货币投放为13815亿元,同时,考虑到8月和9月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会在年内最后两个月到期(按7月份发行1550亿元测算,两个月的规模大致为3100亿元)——几项加总,合计货币投放规模大约为33496亿元。这样,以上半年96.12%的对冲比率,则需要对冲的额度为32196亿元,再除去年内可能进行的货币掉期、8月1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8月份第一周已经发行的1100亿元央票,尚余26156亿元——这是在未来数月,需要通过央票与回购、特别国债及准备金率三大工具对冲的。
  


  而具体如何操作,笔者认为只能大致做几种可能的分类。比如,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两次,将回笼货币3800亿元;通过特别国债(无论是卖出还是回购)回笼10000亿元;余下的12356亿元,需要发行央票和回购解决。若如此,则未来几个月的对冲操作从数量上看,大致是以央票发行对冲央票到期,而用特别国债和准备金率工具来对冲央行外汇占款的增量部分——这种假设与上半年不同。上半年的情况是,央票发行与正回购30316亿元,而央票与回购到期规模则有23504亿元,净额发行央票7600亿元,其中的6812亿元也被用以对冲外汇占款的增加。
  当然,以上几种方式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减少准备金率调整,同时增加特别国债和央票的操作力度等。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流动性是宏观宽松,微观偏紧。而近期的情况,则是微观偏紧的状态有所改变。当然,不同机构也存在结构性差异。对于债市而言,微观流动性的变化也体现在主力机构资产结构的调整,比如减少的信贷可能转化为债券投资。近期债市小有反弹,虽然量能有限,且出现反复,但也反映了在预期因素之外,流动性所起的作用。
  总体来看,未来数月的情况仍非常复杂,除其他经济和金融指标外,国际收支变数也相当大。各数量工具如何使用,对冲比例怎样,操作节奏和时点如何把握并协调配合,固然决定了对冲的效果,同时对债券市场也会有直接的影响。
  
  经济数据决定债市方向
  
  央行8月21日再次宣布加息。这已是年内第四次加息。7月份的经济和金融运行指标显示,货币信贷增速加快,M2由6月份的17.06%增至18.48%,M1由20.92%增至20.94%,人民币贷款由16.48%增至16.6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加大,CPI由上月的4.4%升至5.6%。
  市场也关注加息的节奏。比如,今年此前的三次加息,间隔时间均为两月,各方已将其视为正常的加息节奏——无论加与不加,一般是两个月后才见分晓。而此次加息与上次仅隔一个月。
  实际上,在前不久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可明显感觉到央行的担忧在加剧。比如,央行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表明,维护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是其重要目标。基于此,有必要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在工具的使用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等手段均会考虑。
  在此背景下,央行果断升息,一方面说明决策高层对当前经济热度的担心确实大大加强了;另外一方面,近期国内资产价格连创新高,并伴随信用的显著扩张,联系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前车之鉴,预防潜在的金融风险,或也是促使此次加息的关键要素之一。
  当前经济热度不减,但因7月份一些重要的指标呈现出显著不一致的迹象,后续政策如何跟进,必然要看这些指标的变动,即其指向何时获得一致,何时趋于明朗。同时也要看其他的政策组合,包括财政政策及其他结构性的调控政策如何搭配使用。
  在最近短短一个月里,货币政策举措频仍,除两次加息外,7月30日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8月16日定向发行1000亿元央票。但因资金充裕,机构的配置需求旺盛,上述措施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似有逐步减弱之势。就在本次加息生效当天,8月22日上午发行了280亿元7年期国债,首场招标获得2.64倍的超额认购,票面利率3.90%,仅上升几个基点,并追加认购46.9亿元,继上周20年期国债发行后,再次显示出当前多空对峙的市场状态。
  面对利率升势市场仍呈相持格局,笔者认为,近期流动性宽松,债券投资需求开始恢复,同时对四季度物价的走势普遍存在将明显下降的预期等当为主因。这些因素冲淡了未来仍然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从当前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看,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的主力地位进一步加强,无论是绝对持仓量还是持仓占比变化,均有明显提高。回顾起来,2003年商业银行在整个市场37476亿元债券存量中,持仓占比为65%;2004年保持了平衡状态,规模与占比仅有微小增加;但在2005年有巨大突破,在当年72172亿元债券存量中,商业银行持有51008亿元,占比70.7%;2006年占比未出现明显变化;到今年7月底,在106385亿元债券存量中,商业银行持仓83283亿元,占比高达78.28%。随着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的提高,一些投资者逐步弱化对债券的投资,从而更加凸显银行的作用。而贷款的季节性特征也带来债券投资的反向波动:如同往年一样,预计商业银行在年内未来数月,对债券的需求将有所加强。
  作为债券投资的第二大主力机构,今年保险机构持仓占比略有增加,增幅较历年为小。其原因除投资渠道多元化外,由于赔付增速超过保费增速,使得今年个别月份净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这也有相当关系。随着情况的好转,自6月份起,保险机构拿债积极性逐渐提高,7月份增仓达到年内最高的246亿元,这种态势或能在未来数月继续保持。
  需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债券持仓占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其他机构占比大幅减少有关。突出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2005年持仓增加1870亿元,2006年增加2778亿元,而今年前7个月净减少竟然高达5593亿元,是整个市场中最大的卖方。其所卖的债券以目前的情况判断,大部应转为商业银行持有。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投资公司四类,其债券投资的大幅减少,系受到股票市场及其他产品回报显著提高的影响,只要这种回报可持续,资金短期内就不会回到债市。因此,未来数月债券市场潜力较大的投资者,仍将以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为先,其次是信用社和基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其近期已有明显增加。资金的相对宽松,加之资产配置结构由以贷款为主转向债券,商业银行将强化对债券的投资。保险公司净保费收入转好,投资债券的积极性也已有很大提高。
  从期限结构的变化看,银行体系持有的央行票据在其总资产中占比曾高达8%,而国债仅占5%。整体看,因以央票为主的短期产品占比较大,未来或有延长久期的压力。来自中央国债公司的数据表明,7月份债券市场平均市值法久期在4.71年,若与市场水平相当,大概还需要配置一些期限稍长的债券。以近期的情况看,似有相当资金已流向中长期国债。至6月底,央行票据在银行体系的资产中,占比由5月份的8%下降到7%,且持有规模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减少,由4月份的3.9万亿元降至3.7万亿元,大概便是对此的动态反映。
  以上因素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何加息后短期利率虽有波动,但中长期债券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仍然非常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加息后债券市场波澜不惊,但央票发行利率受此影响,上涨幅度非常明显:8月23日发行的3年期央票,利率较前次上升10BP,至3.81%;3月期央票上升4BP,至2.83%。另外,短期利率如7天回购利率,也由8月21日的1.97%上升至24日的2.44%。这使得长期与短期债券的利差有所缩小,收益率曲线较前平坦。因当前经济与金融运行形势仍未见明朗,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实际上增大了投资的难度。
  (作者单位:中信证券债券部)
其他文献
金莲,遗留在时光里的泪和痛  一根趾头尖尖地指向前方,其余四趾生生被拗压在脚底,残损的骨头在足背部拱起一座小包,断裂、叠合,还有不屈不挠的生长,一个畸形的怪物就这样被人为地造就了。我无法准确地用词语来形容眼前的怪物,笋、粽子、猪蹄,还是一把讥讽的匕首?  可是它分明有一个貌似柔美的名字——三寸金莲。在台儿庄运河古城,一所名叫“兰婷书寓”的青楼博物馆里,我与它劈面相逢。一幅天足与小脚的骨骼透视对比图
期刊
目的 分析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级、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210例HIV/AIDS患
年节期间,对于一般市场来说都是旺季,而对于古玩市场来说,情形则有些不同。近段时间笔者走访了京城几个古玩市场,平常没怎么注意,倒发现了一些现象——    市场冷,冷摊热  年节期间,一般市场都进入了热销阶段,但对于收藏来说,年节这节骨眼儿上,景象完全不同。别以为年根儿上大家手里都有了钱,平日不敢买的东西,这时候都敢下家伙。那是买个家电、电脑、服装、首饰什么的,说真的要让您买件清中期的粉彩,就是打死您
多年来,中小企业融资一直处于尴尬局面,备受融资难的困扰。据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务院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等机构的调查,中小企业短期贷款缺口大,长期贷款更无着落。这主要是各大银行贷款一直“嫌贫爱富”、“嫌小爱大”。但近两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开始大力拼抢小企业信贷市场,使长期被银行资金所冷落的中小企业,成为了中国金融机构眼中的“香饽饽”。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并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    各商
今年8月份,45岁的郝先生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隐隐还有点疼。就没有太在意。谁知道,之后肚子越来越疼,吃东西也越来越费劲,吃的东西1~2小时后就吐出来了。到医院经过医生的检
期刊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及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背景下,2006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繁荣局面,A股指数连续不断上涨。2006年初,上证综合指数还徘徊于1000点左右,3月底即突破1300点,7月份达到了1700点,12月份最终突破2245点历史高点,全年涨幅超过120%。2007年,上证综合指数更是屡创新高,到5月底已经冲击上4335点,之后经过6月份的调整,7月中旬以来,指数继续稳步上涨,到8月
摘 要:远程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网上健身操教学,不仅充分利用Intemet技术资源,开拓了健身操教学的领域,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顺应了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从网上健身操教学特点与优势、学习内容设置、学习内容组织、小结等4个方面完整地讲述了网上健身操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目的是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练习,为终身体育提供服务。  关键词:远程;健身操;教学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梁海明译注,辽宁民族出版社1
近年来,银行业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服务收费范围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争议和问题,给银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笔者对安徽省内银行业服务收费情况进行了调查。    银行服务收费的特点    中间业务不断创新,服务收费力度加大。从调查情况看,目前省内各行服务收费项目已由传统的支付结算、银行卡、代理类等业务,逐步扩展到担保类、承诺类、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九大类中间业务。同时,银行有偿服务意识增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在普通氧疗方法不能改善后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