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承载课程文化的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生活的缩写,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构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智慧成长、人格成长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充满催生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让学生享受生活德育,是深化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探索着,更在思考着。
一、捕捉生活情景,构建生活课堂
(一)巧设生活情境,获得真切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1.巧设动情的情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更是师生生活空间中最真实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不仅能讲述别人的故事,同样能演绎师生自己的故事。比如,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或者玩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成长故事。课中,请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时,配有课件(内容为初生婴儿呱呱坠地的情境,中间穿插父母忙碌的身影,如清晨爸爸妈妈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早点,爸爸在灯下为孩子辅导功课,妈妈干完了一天的家务还在灯下为子女打毛衣,风雨中妈妈为孩子打伞而宁可自己淋雨等情境片段)。
2.巧设有意义情境:如果我们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我们会发现身边生活中不乏动人的、有意义的景致,就地取材,也能让学生获得鲜活的体验。比如教学《亲亲大自然》时,可以让儿童亲自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观察、发现、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乐趣。通过角色的扮演,让自己置身其中,去体验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生活乐趣。还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你会对人类说些什么?只有使学生融入到大自然中的一分子,才能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关注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意义。
(二)依托生活场景,进行互动交流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
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比如在饮食教育时,让孩子能够养成饭后不乱跑的习惯。我设计了“可怕的水球”这一活动。让学生肚子里装一个有水的气球(模拟吃饱饭后的样子),通过剧烈的运动,水球破了(经过剧烈运动,肚子痛了),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习惯明白到其中的危害。让学生回忆当时的生活场景,自觉明白饭后运动是不良习惯,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
二、回归生活实践,享受生活德育
杜威认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能形成“道德观念”。涂尔干也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到宣布下课的那一刻,品德课程事实才走了一半!
(一)寻找多种方式,回归生活实践
1.统筹资源,实践体验: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阅读写作课程、班队活动课程等都可以实现与品德课程的有效融合。因为它们都有儿童生活的轨迹。如能进行有效整和,一定能取得双赢的效果。如关于亲情类的《护蛋行动队》,通过让孩子照顾蛋,不让他破碎,让孩子从护蛋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照顾自己是多么的不容易。比如还可以和饮食教育类的整和。
2.阅读感悟:
从德育的角度看阅读,阅读能够使人接受道德的暗示,影响人的非反思性选择、自主选择,阅读的德育功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我们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来拓展相关阅读主题。
(二)从家庭、社会,享受生活德育
1.体验家庭生活: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把家庭生活融入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孩子更能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教学《我的爸爸和妈妈》,课前可以让孩子回家画画爸爸妈妈的手,了解爸爸妈妈的手曾经都干过什么活。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进行交流。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课后还可以对学生提要求:一、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二、父母下班能端上一杯热差或递上一块热毛巾;三、生活、学习上不不让父母操心;四、为父母洗洗脚。同时,为了能和家长沟通,设计“爱父母”情况调查表,学生填上实践内容,再由家长填上意见,返回给教师。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教育,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关心体贴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2.体验社会生活:社会是人生活的一个大舞台。人活着就要适应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品德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去体验现实情境,了解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教师要不断寻求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当然在教学的过程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以上仅是我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新华小学)
一、捕捉生活情景,构建生活课堂
(一)巧设生活情境,获得真切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1.巧设动情的情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更是师生生活空间中最真实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不仅能讲述别人的故事,同样能演绎师生自己的故事。比如,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或者玩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成长故事。课中,请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时,配有课件(内容为初生婴儿呱呱坠地的情境,中间穿插父母忙碌的身影,如清晨爸爸妈妈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早点,爸爸在灯下为孩子辅导功课,妈妈干完了一天的家务还在灯下为子女打毛衣,风雨中妈妈为孩子打伞而宁可自己淋雨等情境片段)。
2.巧设有意义情境:如果我们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我们会发现身边生活中不乏动人的、有意义的景致,就地取材,也能让学生获得鲜活的体验。比如教学《亲亲大自然》时,可以让儿童亲自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观察、发现、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乐趣。通过角色的扮演,让自己置身其中,去体验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生活乐趣。还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你会对人类说些什么?只有使学生融入到大自然中的一分子,才能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关注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意义。
(二)依托生活场景,进行互动交流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
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比如在饮食教育时,让孩子能够养成饭后不乱跑的习惯。我设计了“可怕的水球”这一活动。让学生肚子里装一个有水的气球(模拟吃饱饭后的样子),通过剧烈的运动,水球破了(经过剧烈运动,肚子痛了),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习惯明白到其中的危害。让学生回忆当时的生活场景,自觉明白饭后运动是不良习惯,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
二、回归生活实践,享受生活德育
杜威认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能形成“道德观念”。涂尔干也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到宣布下课的那一刻,品德课程事实才走了一半!
(一)寻找多种方式,回归生活实践
1.统筹资源,实践体验: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阅读写作课程、班队活动课程等都可以实现与品德课程的有效融合。因为它们都有儿童生活的轨迹。如能进行有效整和,一定能取得双赢的效果。如关于亲情类的《护蛋行动队》,通过让孩子照顾蛋,不让他破碎,让孩子从护蛋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照顾自己是多么的不容易。比如还可以和饮食教育类的整和。
2.阅读感悟:
从德育的角度看阅读,阅读能够使人接受道德的暗示,影响人的非反思性选择、自主选择,阅读的德育功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我们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来拓展相关阅读主题。
(二)从家庭、社会,享受生活德育
1.体验家庭生活: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把家庭生活融入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孩子更能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教学《我的爸爸和妈妈》,课前可以让孩子回家画画爸爸妈妈的手,了解爸爸妈妈的手曾经都干过什么活。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进行交流。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课后还可以对学生提要求:一、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二、父母下班能端上一杯热差或递上一块热毛巾;三、生活、学习上不不让父母操心;四、为父母洗洗脚。同时,为了能和家长沟通,设计“爱父母”情况调查表,学生填上实践内容,再由家长填上意见,返回给教师。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教育,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关心体贴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2.体验社会生活:社会是人生活的一个大舞台。人活着就要适应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品德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去体验现实情境,了解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教师要不断寻求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当然在教学的过程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以上仅是我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新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