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课堂 享受生活德育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13751412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承载课程文化的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生活的缩写,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构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智慧成长、人格成长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充满催生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让学生享受生活德育,是深化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探索着,更在思考着。
  一、捕捉生活情景,构建生活课堂
  (一)巧设生活情境,获得真切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1.巧设动情的情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更是师生生活空间中最真实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不仅能讲述别人的故事,同样能演绎师生自己的故事。比如,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或者玩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成长故事。课中,请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时,配有课件(内容为初生婴儿呱呱坠地的情境,中间穿插父母忙碌的身影,如清晨爸爸妈妈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早点,爸爸在灯下为孩子辅导功课,妈妈干完了一天的家务还在灯下为子女打毛衣,风雨中妈妈为孩子打伞而宁可自己淋雨等情境片段)。
  2.巧设有意义情境:如果我们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我们会发现身边生活中不乏动人的、有意义的景致,就地取材,也能让学生获得鲜活的体验。比如教学《亲亲大自然》时,可以让儿童亲自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观察、发现、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乐趣。通过角色的扮演,让自己置身其中,去体验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生活乐趣。还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你会对人类说些什么?只有使学生融入到大自然中的一分子,才能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关注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意义。
  (二)依托生活场景,进行互动交流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
  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比如在饮食教育时,让孩子能够养成饭后不乱跑的习惯。我设计了“可怕的水球”这一活动。让学生肚子里装一个有水的气球(模拟吃饱饭后的样子),通过剧烈的运动,水球破了(经过剧烈运动,肚子痛了),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习惯明白到其中的危害。让学生回忆当时的生活场景,自觉明白饭后运动是不良习惯,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
  二、回归生活实践,享受生活德育
  杜威认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能形成“道德观念”。涂尔干也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到宣布下课的那一刻,品德课程事实才走了一半!
  (一)寻找多种方式,回归生活实践
  1.统筹资源,实践体验: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阅读写作课程、班队活动课程等都可以实现与品德课程的有效融合。因为它们都有儿童生活的轨迹。如能进行有效整和,一定能取得双赢的效果。如关于亲情类的《护蛋行动队》,通过让孩子照顾蛋,不让他破碎,让孩子从护蛋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照顾自己是多么的不容易。比如还可以和饮食教育类的整和。
  2.阅读感悟:
  从德育的角度看阅读,阅读能够使人接受道德的暗示,影响人的非反思性选择、自主选择,阅读的德育功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我们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来拓展相关阅读主题。
  (二)从家庭、社会,享受生活德育
  1.体验家庭生活: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把家庭生活融入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孩子更能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教学《我的爸爸和妈妈》,课前可以让孩子回家画画爸爸妈妈的手,了解爸爸妈妈的手曾经都干过什么活。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进行交流。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课后还可以对学生提要求:一、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二、父母下班能端上一杯热差或递上一块热毛巾;三、生活、学习上不不让父母操心;四、为父母洗洗脚。同时,为了能和家长沟通,设计“爱父母”情况调查表,学生填上实践内容,再由家长填上意见,返回给教师。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教育,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关心体贴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2.体验社会生活:社会是人生活的一个大舞台。人活着就要适应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品德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去体验现实情境,了解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教师要不断寻求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当然在教学的过程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以上仅是我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新华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与金融期权相比,实物期权具有先占性和非独占性。而这一特殊性会影响竞争性风险投资项目所具有的实物期权价值,进而影响风险投资决策。本文通过一个博弈模型揭示了:对于竞争性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占先优势与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实物期权之间构造平衡,也就是如何处理竞争与期权价值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风险投资 金融期权 实物期权 区别 博弈    传统的风险投资家以DCF法(贴现现
期刊
常言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是的,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者的我感触很深。要使自己栽培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做出许许多多的工作。就拿班级管理工作来说,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常规的、不断更新的工作。我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探索出几点零散的班级管理经验,提出来与同仁共勉。  一、深入了解班级情况  了解班级情况,可以通过访问原班主任,学校领导,
期刊
[摘要]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界最新的理论之一,其管理理念与方法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吸收和运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走向学习型组织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学校学习型组织”概念的界定  “学习型组织”是当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中最早系统提出的。他指出“学习型组织”必须经过五项修炼:超越自我、改
期刊
[摘要]鉴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内容抽象、知识点多、难度大。本文以培养高校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结合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体会,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阐述了具体实施过程。坚持采用教学与教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积极开展教改活动。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抽
期刊
引言  2009年国家公布的《中职英语大纲》明确提出中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解读《课
期刊
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座大厦的建筑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地基的选定,图纸的设计和工程材料的准备等等筹备工作。那这项筹备工作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吗?笔者认为仅此而已略显欠缺,更应在上述三项基本功的基础上,增添教师自身备课须留心细节这常被忽视的一点。  《孙子-谋攻》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种思想不仅仅被军事家灵活的运用在进攻与防御的战争之中,现今它又在企业家运筹帷幄,决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摆脱课本和课堂的局限,鼓励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社会活动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活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形式,它是师生喜欢的新课型。教师要大胆的创新,多渠道、多角度开发资源,研究具体的教学策略,发挥社会活动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社会活动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并针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阐述应当从计算机内容课程的设置、内容、授课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提出的在
期刊
地理学科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功能。  一、培养爱国情感  地理教育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具有独到之处。地理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使爱国情感的培养具体化。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去观察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期刊
[摘要]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犯了几个小错误,但瑕不掩瑜,他所持的“推”“敲”两可说法是有根据的。用“推”与“敲”都有其理由。意境情感决定词语的运用。我们在欣赏和创作诗文时要依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仔细推敲,达到艺术的完美。  [关键词]朱光潜 “推”“敲”的妙处 意境情感 词语的运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选用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文中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