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评论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xi2xjp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2月12日开播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给观众带来了精神享受。节目通过新颖的舞台形式和宏大的背景开启了古今对话,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国精神熠熠生辉。
  为了更好地迎接牛年春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将现代技术与戏剧演绎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神和视觉的盛宴——《典籍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属于大型文化类节目,用讲演结合的方式解读《尚书》《天工开物》《史记》《道德经》等流传千年、享誉中外的中华典籍,以时空对话的形式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以传统文化托底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我国文化典籍,每期选取一部典籍,探寻其诞生缘起、思想流转和文化传承。第一期以《尚书》作为开篇,以演讲结合的形式再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时以伏生护书的故事揭示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真谛。
  《尚书》作为开篇,显示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文学地位,再现了我国古代尧、舜、禹时期和夏、商、周朝的历史,探究了我国最早的历史文化流转。《尚书》又称为《书》或者《书经》,由《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组成,包括《尧典》《舜典》《禹贡》《牧誓》等58篇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对《尚书》的缘起、流转解读融合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戏剧演绎,向世人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可以说,该节目以传统文化托底,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中国精神。《典籍里的中国》不仅完美演绎了《禹贡》《牧誓》的片段,而且再现了伏生用生命传承、守护《尚书》的片段。
  中国的典籍数量庞大,浩如烟海的典籍里蕴藏着优秀传统文化,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就要说到《尚书》。《尚书》的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第一期《尚书》播出之后好评如潮,《典籍里的中国》成为春节期间一档热播文化类节目。继《尚书》之后,节目继续解读《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等中华优秀文学典籍,向世界展示我国古代文学成就,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多部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且享誉国内外的典籍,这在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启发当代读书人要弘扬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
  二、为每部典籍寻找人格化符号
  《典籍里的中国》另辟蹊径,解读中华优秀典籍,赋予每部典籍生命,为每部典籍寻找相匹配的人格化生命符号,让保存千年的典籍“活起来”。所谓人格化生命符号,就是典籍的作者或典籍的传播者,抑或是典籍的捍卫者。具体来说,《典籍里的中国》以这些人格化生命符号作为每一期的叙事者,以他们之口讲述典籍的故事,讲述传统文化传承的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最出彩的地方就是通过构建历史和现实两大空间,在戏剧演绎和专家解读中展开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让我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除了厚重而深刻的主题,《典籍里的中国》还给观众带来了视觉震撼与触动。通过舞台的转换,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在古代与现代来回穿梭,共同讲述流传千年的典籍故事,同时又像在专家的陪伴下,解读典籍的“前世”与“今生”。
  节目中,倪大红将伏生这一角色演绎得深入人心,讓观众动容的同时受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由于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伏生便冒着生命危险将《尚书》运回山东老家进行保管。为了能够让《尚书》保存下来,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都作出了贡献。正是有了与伏生一家一样用生命护《尚书》的一代又一代人,《尚书》才能流传至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弘扬。
  三、在对话中传承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利用现代技术,让主持人撒贝宁与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展开对话,并带着伏生来到现代,见证《尚书》的流传,这诠释了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节目一开始,撒贝宁穿越时空,来到古代,双手抚摸典籍,开始与伏生对话。在撒贝宁的询问下,伏生讲述了关于《尚书》的故事。伏生在回答《书》为什么好时,提到了自己的家乡山东,讲述了大禹治理水患、划分九州的故事,诠释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宏大主题。紧接着,伏生开始讲自己护《书》的故事,先是爱子运送《书》而被兵杀死,后是妻子宁死也护《书》,最后将《书》藏于家中的墙壁。
  撒贝宁则以“现代读书人”的身份向伏生讲述《尚书》在后世的流传历史,并带着伏生穿越到现代图书馆,看人们对《尚书》的传承。
  四、技术升级,打造视觉盛宴
  为了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典籍里的中国》下了很大的功夫,从中不难感受到电视拍摄的特点,还能够感受到戏剧拍摄和电影拍摄所带来的视觉震撼。
  除此之外,《典籍里的中国》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在舞台设计上进行了创新,构建了古代与现代两个立体舞台,在实现古今对话的同时,又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获得新奇的观看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将表达方式升级为集戏剧演绎、电影呈现、文化访谈为一体的融合模式,并且邀请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展现了节目的文化底蕴。
  在第一期播出之后,《典籍里的中国》将继续凭借强大的制作能力,在节目搭建的立体舞台和构建的古今时空中,深度解读中华优秀典籍,打造视觉盛宴。
  五、主创团队用心打磨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大型文化类节目,除了要让观众接触到典籍,了解典籍中的主要思想和传承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将典籍解读得更加准确、通俗易懂。节目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流传千年的典籍,找到解读的切入点,进而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这体现了节目主创团队的用心打磨。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解读典籍,节目主创团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酝酿、打磨,并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严格把关,确保节目内容真实、严谨、准确。例如,在对第一期节目中的《尚书》进行解读时,为了将晦涩难懂的文字讲得通俗易懂,主创团队咨询了几十名专家,翻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相关论文,整理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又对剧本进行了数十次的修改。可以说,节目主创团队在用精益求精的态度为观众烹制文化大餐。
  六、结语
  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每一部典籍都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道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指引着人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在传承中前进,在不忘初心中前进。《典籍里的中国》从解读典籍入手,在对典籍追本溯源的过程中,展现了典籍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进而弘扬中国精神,传承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河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霍雨潇(1992-),女,河北滦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全球媒体管理。
其他文献
“大伯好!大伯母好!二伯好!二伯母好!二叔好!二婶好!小姑好……”  冷卿终于将坐在巨大圆桌边的所有面庞按照顺序叫了一遍。尽管母亲不停地在她耳边提醒,她仍觉得将十几张人脸与称谓一一对应是比做奥数题更难的事儿,更何况这十几张脸一年才见一次。她只觉得仰了快五分钟的脖子有点儿酸、酒店的大吊灯刺得她眼疼。  冷卿听到四周传来一片赞美声,皆是关乎她的——乖巧、懂事、有礼貌,市级三好学生,期末考试得了双百,“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中国电影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电影评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影评这一评论形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了学术界的探讨。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影评尤其是短视频类影评,在各类影评中显示出不俗的潜力,对其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本文对如今有关网络影评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网络影评的起源、发展、特点进行探讨,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影评的发展现状及
期刊
陶渊明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陶渊明创作的诗歌作品总是用质朴自然的语言阐释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们以启示。  一、內心矛盾与苦闷  陶渊明的诗文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很多人初读这些作品,会认为陶渊明是一个无欲无求、潇洒超脱的“仙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在阅读完陶渊
期刊
艺术表现形态随着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风格面貌,在题材的选择上同样也表现出这一特质。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对我国的发展与建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由此衍生的工业文化涵盖了以工业生产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东北工业题材的绘画是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产生活为素材或母题的艺术创作。  一、多元化的艺术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在自然资源上有优势,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工业生产
期刊
纪录片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创作需要将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解说词是纪录片中非常重要的声音要素。声音与画面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充分展现了纪录片的艺术魅力。纪录片的解说词不仅要与画面一致,而且要令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思考。解说不仅完善了视觉体验,而且是提高纪录片艺术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将纪录片解说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策略。  一、纪录片解说词的内涵  (一)解说词的概念  解说词是伴随
期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沿着李白的诗路,一路东去,便可以到达这座宁静诗意的江南小城。按照地理位置来说,它在长江之北,曾经是重要的军事堡垒。但它的文化氛围却向江南的城市靠拢,让人感觉它是苏杭文化圈的外沿。这座偏居江北、遥望金陵的江都,因运河而兴起,曾经得到过隋炀帝的青睐,也曾占据过全国第一的经济地位,南来北往的盐商、诗人曾在此驻足、评点。  扬州应该感谢隋炀帝,他是最早为扬州下江南定义的
期刊
都市题材小说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现代价值出发,探索这位在边远小城出生、长大的作家如何以一个乡下人的身份走进城市,又用他独特的批判眼光和质疑的姿态与立场审视着都市的一切,尽情书写自己对都市的爱与恨。沈从文的都市题材小说深刻诠释了人类在都市进程中所付出的肉体代价和精神代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小学毕业后便跟随
期刊
诗歌是和世界的一种对话,当然这对话的态度会不时发生变化,有时是喜悦的,有时是愤怒的,就像与情人的相处一样,有甜蜜也有争吵。  张曙光的诗就是与世界进行对话,不过他的对话基本上都是愤怒、低沉、充满死亡气息的。或许张曙光正是通过诗歌来释放他内心的情感,也正如他所说,写诗是为了敞开身体,让灵魂跳出,清洗自己,自由地呼吸和歌唱。本文从英美新批评理论视角入手,从张力、含混、陌生三个方面分析张曙光的诗歌。  
期刊
闺怨诗篇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闺怨意象的营造,而闺怨意象在诗词艺术构思、艺术表现、意境营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能画龙点睛,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产生联想。  人们都渴望爱情。但在封建社会,不少女性因各种原因没有爱情生活,身处闺阁之中,但孤单寂寞;也有不少妙龄女子,她们渴望得到爱情的滋润,却被锁在闺阁之中,她们的心灵是极其脆弱、敏感的,外面的景色变化都能引发她们的悲愁和怨叹
期刊
汪曾祺的《受戒》是一篇极美的小说,既有沈从文《边城》的韵致,又多了几分世俗生气。小说中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孩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作者对生活、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基于此,本文主要剖析《受戒》中的人性美。  汪曾祺出生于1920年,江苏省高邮市人,这里的风土人情构成了他鲜明的创作特征,其人生经历也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小说《受戒》是作者以早年间在故乡高邮的生活经历为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