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有一种句式,如“我有去过”(内地:“我去过”),“我有讲”(内地:“我讲过”),近年,内地已有人模仿这种句式造句,有演艺明星,也有文化名人,有人对这种模仿甚至在公开场合对这种语言冷嘲热讽,有著名的说书人、央视的名主持等等,认为这是将错就错、学舌丢人,“有”字纯属多余。这种句式中的“有”字真的用的不妥吗?这种句式是平白无故的吗?
可是,古籍中不乏这样的句式,如《诗经·鄘风》:“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不知命也!”(有个女子私奔了,远离父母和兄弟……不知婚姻应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啊!);《论语》:“有教无类”(谁我都在教,从不分什么贵贱贫富贤愚);高中语文第一册《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对当时来说是需要的);《史记孝文本纪》:“十一月晦,日有食之”(十一月末日,出现了日食);唐代刘禹锡的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清代吴趼人的《情变》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还是有说有笑”等等,这些句子中的“有”,是有意味的,那就是用在谓语动词“行”、“教”、“要”、“食”等等之前,掷地有声,斩钉截铁,对此动词加以强调,表示既成事实,是过去完成时的标志,它并非多余,恰恰相反,正好是句子的关键词,重点词所在,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意思更清楚,语气更强烈。如今闵南语“我有讲,汝无讲”(我讲过,你没讲过),“我有食,伊无食”(我吃过了,你没吃过),也是这种古汉语的遗留,历史上闵南、广东边远地区,因为边远,保留的古汉语较多,其实,我们“非边远”地区,日常不是没有这种语法,只是你没注意罢了,如“某某对某某有打有骂”,点名时有人回答“有(来)”等等,这些句式都是有传统文化渊源、有说法的。台湾话,如“你有没有去过?”,答“我有去过”或“我没有去过”,回答“我有去过”,“有”字当然用在“去”之前,對该行为起强调作用,表示既成事实,也与问句对接,当然内地说“我去过”也没错,但问题是,既然问的是“有没有……”,对接答“没有去过”可以,不可以对接答“有去过”,如果不可以,就不应该那样问“……有没有……”,人们认同“我去过”的句式是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已形成人们的习惯用法,但你不能说“我有去过”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有這个“有”字,去过的事实更肯定了,语意加强了,回答“没有去过”中的“没有”,同样对谓语动词“去”起强调作用,也是该句的重点词所在,表示既成事实,与“有”字所起的作用相同,只是表达的意思相反罢了,其实,“没有”的这种用法,古语法也有,《晋书》:“由来贤达胜士……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无闻:世人没有闻其名,可见,这种正常的“没有”也是有根的,跟这种“不正常”的“有”字一样有根。当然,语言由于发展变化习惯问题,你觉得不顺口、“陌生”是正常的。再比如如今像生活中有人说“呸饭”,呸:吃,“呸”这个词,早在《易经》中就有了,“履虎尾,不呸人”(吉人自有天相,就是不小心踩了老虎尾巴,老虎也不会吃他);还有这样的话“把玉米杆斫了,冬天好喂牛”,斫:砍,《庄子》中也有这个词:“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木头制作车轮);日常有人说“嫽得很”,嫽:好,《诗经》中就有这个词:“月出皎兮,佼人僚(通嫽)兮”,嫖:好看;日常笑话人说“羞先人”,先人:已亡故的祖先,《诗经》中已有这个词:“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日常民间有人说“喂彘”,彘:猪,《鸿门宴》中也有这个词:“赐之彘肩”,彘肩:猪肘子。等等。
生活中一些你没听过的、“错误”的、“土”的语言,说不定正是古汉语的遗留,最典雅,最得劲,你不知道不要紧,要是随便否定、嘲笑,那就自曝其浅陋狂妄了。
可是,古籍中不乏这样的句式,如《诗经·鄘风》:“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不知命也!”(有个女子私奔了,远离父母和兄弟……不知婚姻应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啊!);《论语》:“有教无类”(谁我都在教,从不分什么贵贱贫富贤愚);高中语文第一册《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对当时来说是需要的);《史记孝文本纪》:“十一月晦,日有食之”(十一月末日,出现了日食);唐代刘禹锡的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清代吴趼人的《情变》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还是有说有笑”等等,这些句子中的“有”,是有意味的,那就是用在谓语动词“行”、“教”、“要”、“食”等等之前,掷地有声,斩钉截铁,对此动词加以强调,表示既成事实,是过去完成时的标志,它并非多余,恰恰相反,正好是句子的关键词,重点词所在,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意思更清楚,语气更强烈。如今闵南语“我有讲,汝无讲”(我讲过,你没讲过),“我有食,伊无食”(我吃过了,你没吃过),也是这种古汉语的遗留,历史上闵南、广东边远地区,因为边远,保留的古汉语较多,其实,我们“非边远”地区,日常不是没有这种语法,只是你没注意罢了,如“某某对某某有打有骂”,点名时有人回答“有(来)”等等,这些句式都是有传统文化渊源、有说法的。台湾话,如“你有没有去过?”,答“我有去过”或“我没有去过”,回答“我有去过”,“有”字当然用在“去”之前,對该行为起强调作用,表示既成事实,也与问句对接,当然内地说“我去过”也没错,但问题是,既然问的是“有没有……”,对接答“没有去过”可以,不可以对接答“有去过”,如果不可以,就不应该那样问“……有没有……”,人们认同“我去过”的句式是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已形成人们的习惯用法,但你不能说“我有去过”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有這个“有”字,去过的事实更肯定了,语意加强了,回答“没有去过”中的“没有”,同样对谓语动词“去”起强调作用,也是该句的重点词所在,表示既成事实,与“有”字所起的作用相同,只是表达的意思相反罢了,其实,“没有”的这种用法,古语法也有,《晋书》:“由来贤达胜士……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无闻:世人没有闻其名,可见,这种正常的“没有”也是有根的,跟这种“不正常”的“有”字一样有根。当然,语言由于发展变化习惯问题,你觉得不顺口、“陌生”是正常的。再比如如今像生活中有人说“呸饭”,呸:吃,“呸”这个词,早在《易经》中就有了,“履虎尾,不呸人”(吉人自有天相,就是不小心踩了老虎尾巴,老虎也不会吃他);还有这样的话“把玉米杆斫了,冬天好喂牛”,斫:砍,《庄子》中也有这个词:“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木头制作车轮);日常有人说“嫽得很”,嫽:好,《诗经》中就有这个词:“月出皎兮,佼人僚(通嫽)兮”,嫖:好看;日常笑话人说“羞先人”,先人:已亡故的祖先,《诗经》中已有这个词:“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日常民间有人说“喂彘”,彘:猪,《鸿门宴》中也有这个词:“赐之彘肩”,彘肩:猪肘子。等等。
生活中一些你没听过的、“错误”的、“土”的语言,说不定正是古汉语的遗留,最典雅,最得劲,你不知道不要紧,要是随便否定、嘲笑,那就自曝其浅陋狂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