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功能的完善与实现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语文教学功能的完善与实现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从而有力推动高职教育向前发展。语文教师应具备创造智能结构,明确总体培养目标,重视语文教材开发和“听说读写”实践训练,努力完善和实现语文教学在道德情操行、心理素质、自学和创造能力、社会交际素质等方面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教学功能
  
  高职教育要生存发展,关键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要十分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这既是国外职教发达国家提供的经验,更是现代高职教育规律的要求。语文是文化基础课的主要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同样要注重语文教学功能的完善与实现。
  
  一、高职教育必须充分重视语文教学
  
  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一个人在一生中转岗、择业的次数平均在11次左右。知识经济的到来,更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提高的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不就是“终极教育”,而应以学生长期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为目标,要十分重视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诸如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自律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爱国情感、开放型性格、健康心理、诚信精神、文化素质的培养,这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语文由于其内容的综合性、丰富性、形象性、散发性和渗透性,在培养以上诸能力和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上述诸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语文都可以发挥作用。所以,高职教育必须十分重视语文教学。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全体语文教师对此都必须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近年少数人偏颇、狭隘地理解素质教育,实用主义地设置课程,重专业、专门技能培养,轻文化基础课程(包括语文),甚至不开语文,只开一门应用文,实为舍本逐本之举。
  
  二、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功能的发掘
  
  语文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方面不可能也不应该大包大揽,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者别的什么课。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必须充分发挥作用。
  (一)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情操和审美教育,教会学生为人处事
  马克思曾说:“英国狄更斯等作家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都德的《最后一课》形象地展现出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上的巨大力量。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和精神品质,领略到人间的真、善、美。更重要的是语文由于学科的特点,更关注教育的形象性和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采用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更无声”的渗透性教育,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困此,语文是思想道德情操和审美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二)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当代社会学家、人才的研究成果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能否在社会上取得成功,能否有较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诸如对复杂多变的生活、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挫折和激烈竞争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矛盾冲突自我克制、保持良好心态的心理调控能力,愈挫愈勇、坚韧不拔的能力等等。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发展的实际状况,也充分证明了一点:现代社会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日趋激烈的竞争对现代人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包括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培养。
   心理素质教育并不只是心理学科和政治课的任务,语文同样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有效。通过精心选择的文章、作品,通过其中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高远的志向,逐步形成顽强奋斗、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和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通过精心组织的各种语文学习竞赛活动和读、诵、演讲、辩论等教学实践,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克服怯懦,改变封闭内向的性格,增强其心理承受和调控能力。
  (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代社会,市场似一只无形的巨手,操纵着各种行业的消长和各类的企业的生灭。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到来,知识、技能、设施、工艺和经营观念日新月异。我们的学生若缺乏自学和创造能力,将无法适应瞬间万变的就业环境,更无法发展、提高自我。
  语文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开发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完全就业培养自学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尽一份力。前苏联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人应具备的12种学习生活最重要的技能技巧中,有十种属于语文范畴。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基础;敏锐的观察力、非凡的想像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则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应该通过文章阅读、作品欣赏、逻辑教学、写作练习、口语训练等多种实践,引导学生逐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观察注意能力、正确推理和论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奇思异想,训练学生和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培养创造的性格和欲望。
  (四)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诚信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交际素质
  乐于并善于与他人的合作,能成功地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几乎是当代社会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而不少志大才高的人难以取得成功,甚至难以立足于社会,其共同缺乏的也是这一点。可见,在当代社会中,一个人的社会交际素质很重要。而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诚信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语文课是培养诚信精神的基本课程,语文教学是培养社会交际素质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担负起这一责任。我们必须有极强的意识,着意引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学习课文中有关人物、事例,逐步养成诚实、守信、重诺的习惯;通过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有人甚至说:“在现代社会中,语言能力等于谋生的能力。”在提高社会交际能力的各种手段中,口语训练尤为重要和有效。卡耐基有言,人们“一旦突破语言障碍,将会得到一个更具自信心和勇气的自我,人生之途将会光华四射”。确实,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口语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突破怯于与人交谈的心理障碍,还能使学生形成优雅的举止、气质和风度。
  
  三、切实完善和实现语文教学功能,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以完善和实现语文教学功能为目标来开展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要勇于破除一切因循守旧或实用主义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精神的教学模式。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实用主义地对待语文教学,其后果必然是自行削弱和限制语文教学的功能,导致培养目标的单一化和师生双方的思维僵化。面对日益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亟待提高的现状,语文教师应具有开发和实现语文教学全面功能的强烈意识,并把它转化为自觉的、习惯化的教学行为,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之中。
  (二)必须树立明确的总体培养目标和科学的实施计划
  语文教学的诸种功能必须通过语文知识讲授、文章阅读、写作练习、口语训练等来实现,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过去教师注重的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等目标的实现,而忽略其他功能的目标。客观地说,并非过去的语文教师中没有道德情操教育、心理素质训练、思维和创造力开发,但对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没有明确的整体目标和科学的实施计划,是随意性的、零散的和非自觉的,因而收效不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有明确的培训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有科学的计划,才能循序渐进地实施,也才能收到实效。
  (三)重视高职语文教材的开发
  1、高职语文教材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不能照搬或盲目仿效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内容和编排体例。
  2、强化高职语文教材的综合性,要具有并加强逻辑、文学和口语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3、必须吸收文学、语言、逻辑、心理等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了解并满足社会、行业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特殊和最新要求。
  4、范文(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是应用文)要新颖、精当、典型。
  (四)重视“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实践性教学
   “听说读写”技能实践训练,不仅是语文技能形成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自学和创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团队精神培养的必由之路。语文技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必须长期积累、修炼和感悟。语文教师对此应有极强的意识,应有循序渐进的周密计划,而且不仅要重视课内的实践训练,还要重视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以期通过第二课堂教学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随时处于学习和实践的状态中。
  (五)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形成创造型的智能结构
  创造型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一种三维立体结构模式,包含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三个维度变量。这意味着老师要具备广博的科学基础知识,特别是新兴的或边缘科学知识;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新动向和新成果有清晰的了解,对专业的课题有一定深度的见解;具备通过多种媒体、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创造型教师的能力结构由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交往能力构成。这意味着教师要具备准确的表达能力、科学引发和组织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因材施教能力、与同事和学生相互交流切磋学问的能力等等。
  语文课的综合性、发散性及实践性,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形成创造型的智能结构。语文教师具有创造型智能结构,不仅有利于创造性组织教学和训练,有效地开阔学生眼界和见识,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求知和创造的欲望,而且能通过“身教”,以自己具有的知识、能力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说明: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一般资助课题论文,课题名称:“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
其他文献
摘 要:青年志愿者行动是“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以倡导青少年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把服务社会与教育青年有机结合,契合时代发展脚步,合乎社会进步潮流,符合青年成长特点,已经成为共青团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动员青年的有效手段,成为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高校;青年志
期刊
摘 要:学习语言离不开学习其文化,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某种文化并代表了这种文化下的思维方式。电影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其中真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直观地反映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让学习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就英文电影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以期通过电影这一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主要的是从情感和行为层面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武术网站的发展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内容贫乏,缺少特色,更新缓慢,信息陈旧,缺少外文版本,高校武术网站亟待发展,等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武术信息的特点,从内容、形式以及推广三方面着手,构建了一整套武术网站优化设计方案,以期使武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中国武术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辉,并希冀能为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武术网站;现状;优化;研究    1.前言  
期刊
摘 要:为了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每个同学之中,解决理工高校学生的实际问题,我校推行了班级心理委员制,该举措不仅能够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且可以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干预,完善了心理预警系统。  关键词:心理委员; 理工高校; 心理健康    目前,全国40%以上的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理咨询在高校迅速开展[1]。然而,对于解决大学生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一对一的“
期刊
摘 要:大学生虚拟网络情结问题属于一种社会综合症:大学生社会焦虑心理是产生虚拟网络情结的直接诱因;社会结构性张力和“网络社会”的魅力是引发大学生虚拟网络情结的根源。鉴于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充满朝气的人文社会环境,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还应从社会学的视角适时关注并疏解社会结构性张力问题,以建构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的政治优势,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文化”,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起到巨大作用。在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而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二者的融合对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国有
期刊
摘 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活动理应是幸福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专业自主权以及面临的社会舆论、职业压力是影响其职业幸福的主要因素。通过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促进专业发展,扩大专业自主权,缓解职业压力可增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职业幸福;路径;中小学教师    职业幸福是个体在职业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以发展,能力得以增长时所获得的持续快
期刊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普及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但是当前“基础”课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教学当中存在的具体原因,作一个深入的改革。论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校情,主要围绕案例教学法和教师人格魅力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改革与探索;案例教学法;人格魅力法    一
期刊
摘 要:当前,独立学院选修课的课程运行和管理普遍存在着学生选课冷热不均、盲目选课、逃课严重和考核不严1的问题,这就削弱了课程开设的意义。因此,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选课,增进学生对选修课程的了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杜绝学生逃课,严格考试制度和严把教学质量关,以切实解决独立学院课程运行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选课;问题;对策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普遍开设
期刊
寄宿制学校是集中办学的重要举措,是优化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孩子的具体措施,更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多数农村学校逐步撤并,学校合并后面对办学理念如何提升? 寄宿管理如何定位?如何抓好寄宿生的管理工作?学生课余生活如何调控?等等一系列问题,给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现实,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寻,只有通过升华管理理念,强化行为规范,优化服务质量,才能达到让学生
期刊